經由心導管方式植入人工主動脈組織瓣膜
透過鼠蹊部股動脈穿刺,將瓣膜骨架循著血管置入於病灶
鼠蹊部有0.5公分傷口
局部神經叢阻斷的麻醉方式
自費約130萬元
少數對金屬過敏或血管過細的患者不適合
****************************
植入人工主動脈瓣膜 人瑞重拾健康
中華民國105年4月13日
2016-04-13 11:30:40 聯合報 記者江慧珺/台北報導
高齡101歲的人瑞盧先生之前曾患中風,
近來出現易喘、胸悶等症狀,甚至連躺在床上都會喘,
就醫確診為主動脈瓣膜狹窄,
如果沒有手術治療恐猝死,
上月他接受台大醫院「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膜植入術」,
恢復情況良好,可能創下國內這項手術最高齡紀錄。
台大醫院昨天舉行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膜植入術百例成果發表會,
患者平均年齡82歲。
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江福田說,
主動脈瓣膜狹窄是老年人常見的退化心血管疾病,傳統需採開胸手術治療,
對於年老與其他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共病患者風險高,
家屬往往不願冒險,但透過導管人工主動脈瓣膜植入術,
傷口小恢復快,風險降低。
另一名87歲楊先生平時喜愛游泳健身,但5年前常感胸悶,稍微爬樓梯或游泳就氣喘如牛,吃飯睡覺都受影響,就醫檢查發現是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需要手術治療,但他擔心傳統開胸手術死亡風險高,最後選擇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膜植入術,免開胸恢復期短,順利康復並恢復活力。
台大心臟內科心導管室主任高憲立說,主動脈瓣膜狹窄起初沒有症狀,一旦出現運動呼吸困難、頭暈目眩喪失意識,且伴有心絞痛,病況會急轉直下,嚴重恐有猝死風險,若不置換瓣膜積極治療,只剩下約2年壽命。
高憲立表示,比起傳統開胸手術傷口大,還要使用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協助,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膜植入術僅在鼠蹊部有0.5公分傷口,更採局部神經叢阻斷的麻醉方式,安全度更高,適合80歲以上老人或有共病的患者。但目前健保尚未納入給付,需自費約130萬元,少數對金屬過敏或血管過細的患者不適合此術式。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茂欣表示,之前收治人瑞盧老先生由於容易喘且有胸悶症狀,檢查發現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因年紀太高,盧先生家屬同意自費接受人工主動脈瓣膜置入,上月初接受手術,術後不再喘氣、胸悶。
***********************
101歲人瑞 心導管植瓣膜
2016-04-12 15:49:40 聯合晚報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
台大醫院從2009年結合心臟內、外科、放射科及麻醉科等醫師組織醫療團隊,至國外接受訓練,2010年9月至今,
已為101名年邁的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病患成功地經由心導管方式植入人工主動脈組織瓣膜,患者平均年齡82歲、成功率99%。
..............
隨著心導管技術和醫療材料進步,
現在可透過鼠蹊部股動脈穿刺,將瓣膜骨架循著血管置入於病灶,
不必開心手術切開胸口,傷口在鼠蹊部附近僅0.5公分。
台大醫院展示3款人工主動脈組織瓣膜。 記者江慧珺/攝影
*****************************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台灣現況
2015年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心臟中心
文、圖∕殷偉賢 李永在 魏崢
http://www.tma.tw/ltk/104580502.pdf
主動脈瓣(aortic valve)位於左心室(le ventricle)
通往主動脈(aorta)的開口處,控制血液單向流出左心 室。
主動脈瓣膜可因種種先天或後天原因而發生狹窄 (stenosis)
或 閉 鎖 不 全(regurgitation or insu ciency)病 變。
就主動脈瓣狹窄(aortic valve stenosis)而言,
半數 以上的病人是由於瓣膜隨著年齡而逐漸鈣化
、變形黏連的退行性病變所導致,
在8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盛行 率約4%(1)。
通常主動脈瓣狹窄的病人會有很長一段時 間沒有任何症狀,
因為左心室肌肉會代償性增厚,勉 強維持運作。
但隨者年齡漸長,瓣膜開口逐漸縮小, 血行動力學發生明顯改變,
左心室到主動脈平均壓差 (mean pressure gradient)超過40mmHg,
或左心室功能 不良時,就會開始有症狀。
嚴重主動脈瓣狹窄的病人 一旦發生症狀,病情會急轉直下:
從開始發生心臟衰 竭症狀到病人死亡平均約2年;
從開始發生暈厥到病人死亡平均約3年;
從開始發生心絞痛症狀到病人死 亡平均約5年(1)。
根據2014年美國瓣膜疾病治療指引的建議,
主動脈瓣狹窄的臨床分期可分為四期:
A期為無明顯解 剖病變也無臨床症狀的階段,但病人未來有發病風 險,
例如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有先天性兩葉主動脈 瓣(congenital bicuspid aortic valve)的人,早期沒有瓣 膜狹窄和血行動力學改變,也沒有臨床症狀,但未來 有極高可能發展為嚴重主動脈瓣狹窄;
B期為瓣膜解 剖病變和血行動力學改變屬於輕度到中度,
且沒有臨 床症狀的階段,這階段瓣膜狹窄程度會逐漸惡化,
所 以要定期追蹤;
C期為有嚴重瓣膜狹窄和血行動力學 改變,
主動脈瓣開口面積(aortic valve area)小於1平 方公分
、左心室到主動脈平均壓差超過40mmHg,
左 心室射出分率(le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正常或 不正常,
但仍然沒有臨床症狀的階段,這些病人要更 密集地每6-12個月追蹤;
D期則是指有臨床症狀的嚴重主動脈瓣狹窄的階段。
***********************************
主動脈下狹窄(Subaortic Stenosis)
*****************************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台灣現況
2015年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心臟中心
文、圖∕殷偉賢 李永在 魏崢
http://www.tma.tw/ltk/104580502.pdf
主動脈瓣(aortic valve)位於左心室(le ventricle)
通往主動脈(aorta)的開口處,控制血液單向流出左心 室。
主動脈瓣膜可因種種先天或後天原因而發生狹窄 (stenosis)
或 閉 鎖 不 全(regurgitation or insu ciency)病 變。
就主動脈瓣狹窄(aortic valve stenosis)而言,
半數 以上的病人是由於瓣膜隨著年齡而逐漸鈣化
、變形黏連的退行性病變所導致,
在8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盛行 率約4%(1)。
通常主動脈瓣狹窄的病人會有很長一段時 間沒有任何症狀,
因為左心室肌肉會代償性增厚,勉 強維持運作。
但隨者年齡漸長,瓣膜開口逐漸縮小, 血行動力學發生明顯改變,
左心室到主動脈平均壓差 (mean pressure gradient)超過40mmHg,
或左心室功能 不良時,就會開始有症狀。
嚴重主動脈瓣狹窄的病人 一旦發生症狀,病情會急轉直下:
從開始發生心臟衰 竭症狀到病人死亡平均約2年;
從開始發生暈厥到病人死亡平均約3年;
從開始發生心絞痛症狀到病人死 亡平均約5年(1)。
根據2014年美國瓣膜疾病治療指引的建議,
主動脈瓣狹窄的臨床分期可分為四期:
A期為無明顯解 剖病變也無臨床症狀的階段,但病人未來有發病風 險,
例如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有先天性兩葉主動脈 瓣(congenital bicuspid aortic valve)的人,早期沒有瓣 膜狹窄和血行動力學改變,也沒有臨床症狀,但未來 有極高可能發展為嚴重主動脈瓣狹窄;
B期為瓣膜解 剖病變和血行動力學改變屬於輕度到中度,
且沒有臨 床症狀的階段,這階段瓣膜狹窄程度會逐漸惡化,
所 以要定期追蹤;
C期為有嚴重瓣膜狹窄和血行動力學 改變,
主動脈瓣開口面積(aortic valve area)小於1平 方公分
、左心室到主動脈平均壓差超過40mmHg,
左 心室射出分率(le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正常或 不正常,
但仍然沒有臨床症狀的階段,這些病人要更 密集地每6-12個月追蹤;
D期則是指有臨床症狀的嚴重主動脈瓣狹窄的階段。
***********************************
主動脈下狹窄(Subaortic Sten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