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報黑白集/少年英雄變恐嚇犯
2019-10-31 00:59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林姓大學生因寄血衣、冥紙等恐嚇郵件給香港經貿辦事處,
被北檢起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接連有兩名陸客在台撕毀連儂牆海報,遭遞解出境,並規定五年內不得來台。第二名陸客還被罰三萬元公益捐款,並上了一堂「法治教育」。法治教育的點子不錯,既可凸顯法治,又有些人味。
與此同時,一名台灣的大學生因寄血衣、冥紙等恐嚇郵件給香港經貿辦事處,被北檢以「恐嚇罪」起訴。這個大學生並不是一般大學生,而是因熱中政治運動被民進黨視為「少年英雄」的寶貝人物林致宇,甚至隨即由教育部為他量身打造聘為「課審會」學生委員。如今,這位少年英雄自以為是地犯下恐嚇罪遭到起訴;諷刺的是,教育部卻說無法解除其課審委員職務。
教育部無法解除林致宇的課審委員職務,理由是:
課審會只規定學生課審代表「須具學生身分」
或「離校未滿一年」,此外別無規範。
林致宇獲聘四年,要到明年底才屆滿;
亦即,就算他此案被判有罪或犯了其他法,
他都可以安然做滿四年。
會有這麼離譜的規定,想必是當初教育部急於增設課審學生委員以迎合青年選票,因此來不及思前想後,只一心要把人弄進來充門面。而今,林致宇的政治癮頭愈來愈大,甚至搞起血衣恐嚇。這樣的學生代表搞出來的教科書,父母會放心孩子讀嗎?
比起撕海報,寄血衣是經陰謀策畫,情節當然更加嚴重。蘇貞昌說,陸客遞解出境只是「剛好而已」;那麼林致宇的課審委員身分要如何處理,才叫「剛好」?
***********************************************
聯合報社論/新課綱偽托勒密體系下的歷史拼貼
中華民國108年9月13日
2019-09-13 23:46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新課綱上路,高中歷史課綱被認為是「去中國化」具體表徵,
引發爭議;圖為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八課綱已正式啟用,
其中高中歷史課綱被認為是「去中國化」具體表徵,
因為它將「中國史」切割納入「東亞史」,
中國只作為東亞的一個組成部分,
與台灣的關係則被遮掩。
這個重大的認知變遷,有如文藝復興時期哥白尼的「日心論」取代了持續千餘年的托勒密「地心論」;但與前者恰恰相反的是,新課綱卻是從「日心論」退回「地心論」,故意隱去既知的科學事實,而採用更褊狹的觀點來教育下一代。
托勒密的宇宙觀是:地球位於宇宙的中心,四周排列著眾行星,依序是月球、水星、金星、太陽等等,再外層是眾恆星,天上眾星皆環繞著地球而轉。新課綱採取的就是這種思維,把台灣當成世界的中心,從台灣看世界;
中國則跟日、韓一樣,都只是「東亞」的一員,
是分布在台灣周邊的鄰居。
但客觀看待歷史,台灣不僅是中華文化體系的成員,
絕大多數住民具有漢人血源,是不同時期來自大陸移民之後代。
高中歷史課綱的窄化和內向化修改,
堪稱打造了一個「偽托勒密體系」,創造了違背歷史事實的認知。
「東亞」是近代生成的概念,大航海時代開啟後,西方發現了亞洲,給出了「東亞」這一相對於西方的參照系名詞。然而,遲至鴉片戰爭後,「東亞」才可謂初露頭角;要到十九世紀末,清朝在甲午戰爭中被日本擊潰,「東亞」才算真正誕生。
亦即,「東亞」的歷史其實只有短暫的一百餘年,這完全不足以回頭解釋中國與其周邊國家二、三千年的往來及朝貢關係。然而,我們的高中課綱,卻炮製了「從漢、晉到宋、元時期東亞人群移動的特色與影響」這樣的主題條目,製造出一種詭異的歷史嫁接;這就像「羅馬帝國時期與美洲人群移民的特色與關係」一樣,是一個荒謬的偽命題。眾所皆知,羅馬皇帝的腦海中並無「美洲」的概念,漢晉宋元的辭藻裡又豈有「東亞」一詞?
進一步看,新課綱藉由「編年史」改為「主題史」的形式,將歷史去脈絡化、破碎化,同時切斷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文化傳承與源流關係。這是另一個虛幻的魅影。
某一版的教科書即編入了「台灣地位未定論」,
以舊金山和約否定中日和約;
如此一來,連中華民國的統治基礎亦告鬆動。
另一方面,新課綱高歌南島語族,指涉台灣是這個語族的母土,不只已與中華民族並駕齊驅,甚至隱然有凌駕其上之勢。了解原住民族在台灣的墾拓歷史當然是必要的,但前述同一版本的教科書,
亦將林媽利《我們流著不同的血液》專書列為參考資料,
暗指「八五%臺灣人帶有原住民族血緣」。
這何止是造史,而是滅史,滅華夏之源、中國之史。如此大費周章地改造歷史,對我們的下一代而言,將只能以破碎凌亂的歷史拼貼或奇幻的歷史蒙太奇來察考這個世界。如此,除了感到與它格格不入,又如何得到一個開闊及正確的歷史觀?
在這樣一個「中國」幾近缺位的歷史教育下,堯舜禹湯、周公孔子的宗法倫理與民族神話都將失去文化地位,卻沒有新的精神典範可以補注。久而久之,下一代台灣人恐將成一個精神空洞、認同混亂的社群。不僅如此,新課綱中將日本的殖民統治予以美化,
一方面刨除自己的文化根源,
另一方面又將殖民者的風土習尚奉於神龕,
這不怕淪為文化與民族的附庸嗎?
當下的歷史潮流,是中國正在回到世界的中心;固然其姿態仍不夠優雅,它的民主、人權與法治等價值議題仍有待解決,但較之清代或動亂的民國,中國的歷史復興已非不可預見。但我國新課綱卻以一個偽托勒密體系,要將下一代拉回屈辱歷史的解釋框架,企圖在視野中抹除中國。如此阿Q精神,也算震古鑠今了!
*********************************************
拒絕取下旭日旗 日本不參加南韓國際觀艦式
中華民國107年10月5日
日本吉田內閣1954年通過
自衛艦旗沿用日本帝國海軍旗,
使用旭日旗。
圖/取自海上自衛隊官網
**************************************
----日本無懺悔 ,佛祖很生氣 !!!
大阪因慰安婦像斷絕61年姊妹市關係 舊金山遺憾
中華民國107年10月5日
*****************************
*************************************** 稱南京大屠殺是蔣介石捏造的
日飯店:慰安婦不是被強迫的
中華民國106年6月5日
2017-06-05 10:39聯合報 記者蔡敏姿╱即時報導
********************************
聯合/日本交流協會「正名」的弦外之音
中華民國105年12月27日
2016-12-31 04:03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日本政府的主要對台窗口「日本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
將於明年一月一日正式更名為「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雖然只加上「台灣」兩字,卻引起中國大陸的強烈抗議,
尤其在中共軍機及航母繞台之際,
日本政府的舉動更增添外界許多的政治遐想。
從日本的立場看,正名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目的無非只是要方便民眾更了解其業務內容,讓名稱更加名正言順,
所看重的是名分。
從大陸的角度看,交流協會加上「台灣」兩字,
似乎有脫離「一個中國」的指向,是日本意圖操弄兩個中國的伎倆,
北京所注重的是文字的意涵。從台灣的角度看,交流協會的「正名」,
則可解讀為台日關係提升的起手式,
讓我們以「台灣」之名走向世界,所看重的是象徵。
兩個字之別,卻形成了「一個名稱」,
日中台三方「各自表述」的奇特現象。
事實上,無論如何表述,
仍然無法改變交流協會是「公益法人」的本質;
而無論如何美化,也無法改變台日兩邊不對等關係的現實。
日本常常自詡台日關係是一種特別夥伴關係,
但是在外交關係上,
日本政府卻一直吝於給予台灣任何正式的政治名分。
自從一九七二年斷交至今,台日雙方都還是透過所謂的民間機構
「日本交流協會」及「亞東關係協會」等白手套來進行互動交流;
交流協會還特別冠以「公益財團法人」等字,
以強調台日關係只是民間關係,而非官方關係。
反觀韓國,早已在一九九三年便將其駐台機構改稱
「駐台北韓國代表部」,
英國也在二○一五年改稱「英國在台辦事處」。
日本正名的腳步實遠遠落後他國,
由此可見,日本的作法其實是口惠而實不至。
其次,日本也常常說台日是民主的「價值同盟」,
但是,在日本的刻意操作下,台日兩方卻長期處於不對等的關係。
日本交流協會雖為民間機構,
我國政府卻讓其駐台人員擁有「準外交官」待遇;
反觀我國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卻長期被日本貶低為民間機構,
館處不但沒有外交車牌,人員也無法享有外交豁免權。
為此,我國政府雖然多次向日本提出交涉,
但日方根本無意改變這種不對等的現狀。
由此可見,日本的態度其實是表恭裡倨。
日本政府這次更名,似讓國內許多人對日本產生奇特的遐想,
認為今後可以順勢更改「亞東關係協會」的名稱,
甚至駐日代表處的頭銜,一舉讓台日關係提升為準邦交國關係。
殊不知,日本這次「讓利」只是一次性的表態,沒有太多實質意義,
且台灣也將因此被當成日本抗中的籌碼。
因此,我們要提醒國人,必須注意日本正名背後的政治意圖,
以及對兩岸關係的衝擊。
近來中國大陸軍機及航母不斷突破日本宮古島防線,
讓日本產生高度的不安全感,在美國態度不明朗的情況下,
日本只能拉攏台灣來抗衡中國大陸;
交流協會的正名,只是日本政治操作的手段之一。
其次,明年是中日關係正常化四十五週年,
日本想趁此機會促成中日領導人高峰會的召開,以全面改善中日關係;
在此情況下,台灣儼然成為日本對中談判的籌碼。
事實上,這次日本只更改了日本交流協會名稱,
卻未提升台灣駐日代表處名稱,這只是供台灣民眾消費之用,
在台日關係上稱不上是突破。
對日本而言,更改交流協會的名稱,既可達到拉攏台灣的效果,
又不致改變台日關係現狀,這當然是一本萬利的好交易。
但對台灣來說,交流協會的正名,
卻可能形成台灣「聯日抗中」的錯覺,讓兩岸關係陷入更大的動盪;
其負面效應不可小覷。
因此,對於交流協會的正名,民眾不但要看清名實之間的玄機,
也要因應其對兩岸關係的衝擊,
千萬勿陷入誤以為這是台日關係大突破的迷思。
日本沒有脫下它的白手套,台日關係還是隔層紗。
*************************************
安倍的愛將…日防衛大臣也辭了
中華民國106年7月28日
2017-07-28 01:08聯合報 東京記者蔡佩芳/廿七日電
*********************************
日本政壇大地震!防衛大臣稻田朋美突然辭職
「日本第一位女首相」夢碎
中華民國106年7月27日
**********************************************
起底稻田朋美:“眼鏡”“網襪”+“右翼”
http://www.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05172207555790
**********************************************
不認日本侵略史...極右派稻田 力拚首位女首相
中華民國105年9月23日
2016-09-23 12:29聯合報 記者李京倫/報導
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今年8月就任後不久,
就訪問位於東非國家吉布地的日本海軍基地。
如果依照往例,她其實會去參拜東京靖國神社。
靖國神社供奉日本陣亡將士與軍眷,
稻田親戚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3個月
受訓成為神風特攻隊隊員時死亡,
每年8月15日日本戰敗紀念日(日稱終戰紀念日),她都去參拜。
上月就任防衛大臣
金融時報報導,今年稻田沒去,是政治算計的結果,
因為根據日本許多觀察家的說法,
稻田不只是防衛大臣,也是首相接班人。
許多亞洲國家認為,靖國神社象徵日本的軍國主義,
而且神社供奉14名甲級戰犯,
稻田深知8月就任防衛大臣的自己,若前去參拜勢必掀起外交風波。
熱中參拜靖國神社
對曾是律師的稻田而言,靖國神社也是她展開政治生涯的地方。
2005年,她為在「南京大屠殺」中參加「百人斬」殺人比賽
的兩名日軍戰犯遺屬辯護,
主張當年日本媒體報導的百人斬新聞純屬虛構,
時任自民黨代理幹事長的安倍晉三欣賞她的見解,鼓勵她參選眾議員。
稻田後來寫道:
「我覺得,說不定是246萬陣亡英靈的意思,
讓我8月15日這天在靖國神社受邀參選。」
觀察家指出,全球各地紛紛出現女性領袖,
如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英國首相德蕾莎.
梅伊與台灣第一位女總統蔡英文,這股風潮有利稻田崛起。
京都立命館大學政治專家上久保萬里說:
「日本跟這股全球潮流一致,正在累積動能,產生女首相。」
提拔稻田入閣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女性經濟學」政策的一環。
性別不平等是日本的老問題,
這個政策目標是在2020年前將女性就業率從68%提升到73%,
並勒令大公司公布女性經理人在所有經理人中的目標比例。
不過,政策進展緩慢,20名閣員中只有3名女性,
身為日本第二位女性防衛大臣
(第一位是小池百合子)的稻田現年57歲,是3人中最年長的。
稻田朋美當過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政策部主任)
與內閣「行政改革.公務員改革擔當大臣」。
她並非出身政治世家,官運亨通主要靠安倍的賞識。
在2月一場座談會上,安倍說稻田是「很強的首相人選」。
稻田則不願多談此事,只說成為首相是「每個政治人物的目標」。
比蓮舫晚一年從政
稻田一直到40幾歲才對政治感興趣。
1959年她在日本中部福井縣出生,由父親椿原泰夫帶大,
父親是嚴厲且具民族主義思想的中學老師,經常參加政治示威。
椿原2010年說:「稻田是我唯一的孩子。其實我想要男孩,
所以在某些方面,她被我培養得像男孩。」
他不給小時候的稻田零用錢,怕她「沉迷」於財富。
比起甫當選日本民進黨黨魁的蓮舫
2004年第一次參選東京參議員即當選,
稻田2005年才初次參選眾議員、以373票險勝。
她的律師丈夫稻田龍示回想當時的經驗,感嘆說,
「那真的非常困難」,她當選後不忘兼顧家庭,
「每個周末她都到福井縣選區,還得參加小孩的學校活動」。
認為日本應有核武
分析家認為,稻田如果不是對日本歷史抱持極右觀點,
不太可能成名與獲得重用。
她曾出書否認南京大屠殺,否認日本侵略史,
說戰爭期間「慰安婦制度」合法,
日本政府根本沒必要為此道歉和賠償,
質疑給二次大戰戰犯定罪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合法性。
從2006年起,每逢「舊金山和約」
(二次大戰同盟國大多數成員與日本簽訂的和平條約)
生效的4月28日與8月15日,必定到靖國神社參拜。
她還不是防衛大臣時說過,日本應該要有核武。
她出任防衛大臣,中國大陸、南韓和美國都感不安。
招牌打扮:家鄉牌眼鏡、短裙、網襪
福井眼鏡製造業世界馳名,但受大陸平價眼鏡威脅。
稻田為推廣戴過20多副家鄉品牌眼鏡,
也常穿福井製造的短裙與黑色網襪。她雖用心良苦,
但奇異的時尚品味常落人笑柄。
***********************************************
日本防衛大臣參拜靖國神社 陸韓砲轟
中華民國105年12月30日
*******************************************
安倍訪珍珠港 日大臣參拜靖國神社
中華民國105年12月28日
2016-12-28 15:55中央社 東京28日綜合外電報導
*******************************
安倍明悼珍珠港死難者 日方:追思非道歉
**************************************
納粹扮裝事件 林佳龍:轉型正義尚未完成
中華民國105年12月27日
2016-12-27 14:00聯合報 記者洪敬浤╱即時報導
光復中學納粹扮裝事件引起爭議,
台中市長林佳龍今出席228口述歷史發表會,
主動提起最近有高中師生扮演希特勒及納粹黨,
代表轉型正義尚未完成,
需要教育下一代正確歷史.....................
***********************************
謝志偉諷政黨 外長認不妥
中華民國105年12月27日
2016-12-27 01:19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駐德代表謝志偉在臉書發文,評論新竹光復高中「納粹遊行」事件,
譏諷說「把黨旗當國旗,正是納粹表現」,
並指「某些政黨」把國旗當圖騰,恐嚇或甚至毆打國人,
是典型納粹特徵。
外交部長李大維答覆立委質詢時表示,
謝志偉身分是駐外代表,
不是教授或電視節目主持人,「我會和他講」。
立委馬文君批評,光復高中學生扮演納粹事件,
外交部應該立即由我方派駐當地使節,代表政府向駐在國說明;
但我國駐德代表卻在別人的國家,拿自己國旗、國號來開玩笑,
「不知就事論事,凡事只會罵老蔣,他知道自己現在是什麼身分嗎?」
李大維面色凝重表示,已經向德國與以色列說明,
自己也會提醒謝志偉,如今的身分已經是駐德國代表,
不是名嘴、主持人或教授,應該拿捏分寸。
*********************************************
納粹事件因黨旗當國旗? 國民黨:謝志偉向國民黨宣誓?
中華民國105年12月26日
2016-12-26 21:22聯合報 記者周志豪╱即時報導
新竹市光復高中上周五校慶變裝遊行活動中,
因有學生扮德國二戰期間納粹軍團引發爭議。
但駐德代表謝志偉第一時間不是向德國政府說明,
而是質疑事件發生是因為「納粹陰魂就在台灣」,
像「把黨旗當國旗」。
國民黨質疑,難道謝是跟國民黨宣誓就職?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表示,
今天高中生有此行為,
代表我國教育課程的國際化與歷史脈絡性仍嫌不足,
但蔡政府不思藉此機會檢討、改進,還見縫插針,
把問題怪到國民黨頭上,
好像人生少了國民黨就失去意義。
洪孟楷說,不論個人意識型態為何,
謝志偉現在既然擔任中華民國駐外代表,
凡事當以中華民國優先。
洪質疑,謝把國旗比黨旗,難道當初就職是對著國民黨宣誓效忠?
為官職仕途而向不認同的國旗宣誓,
這樣的駐外代表能為國家爭取到外國認同?
********************************************
學生扮納粹那天 他們有人還演「霧社事件」
中華民國105年12月26日
2016-12-26 11:58聯合報 記者洪哲政╱即時報導
新竹光復高中在變裝秀活動中,有班級全班模仿希特勒納粹親衛隊,
廣遭各界物議,甚至在總統府要求校方道歉後,
造成校長必須辭職負責的窘境。
而事發當天,學生變裝試圖「詮釋」的歷史事件,不只有納粹爭議,
有網友將另一個班級的變裝表演貼上Youtube,他們詮釋的是霧社事件,
而表演過程中,司儀高喊:
「打倒日本鬼子,光復我中華民族,YA!」,
校方針對此事尚無回應。
這段表演被以「各位很ㄎㄧㄤ的影片」為名,發表在知名影音平台,
表演橋段很簡單,列隊而過的學生,依服裝不同分成兩個區隊,
第一班舉著「霧社事件」紙板,
第二方隊則著校服戴著聖誕帽,手持木槍,示意日本警察;
第三方隊則徹底變裝,紮上頭巾與紅色披風,手持紙板彎刀,象徵原住民。
隊伍遊行到場中央,後側扮演原住民的學生,突然一湧而上,
將前方扮演日本警察的同學砍倒,司儀則高喊:
「打倒日本鬼子,光復我中華民族」。
表演後段則是兩個方隊學生一同載歌載舞。
整個表演雖是笑鬧性質,但仍有原住民學者嚴肅看待。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陳張培倫
就在臉書貼上這段影片連結評論說:
「據說光復高中當天的活動也有呈現霧社事件,一直很好奇學生們會如何呈現,
擔心恐怕也會是爭議點…終於,今天看到了畫面…司儀說著,
「打倒日本鬼子,光復我中華民族」…果然傻眼…。」
關於霧社事件,根據中研院專書記載,
1930(昭和5)年10月27日黎明,
台灣中央山區附近的霧社(今南投縣仁愛鄉)
發生了由原住民賽德克族發起的抗日起義。
以賽德克族為首,當時約14萬的台灣原住民,
逃離由大陸渡海來台的漢人與日本殖民統治的壓迫,
在山地主要以狩獵為生。
這天,反抗日本壓制政策的賽德克6個部落共300人蜂擁而起,
燒光當時正準備聯合運動會的霧社和周邊的警察駐在所
、日人宿舍、民宅等,
屠殺134位日本人。日本立刻出動軍隊,徹底地「討伐」。
此事件被日方認為是「對國內外殖民史上一大污辱」,
對原住民來說卻是「抗爭史上值得紀念的金字塔」。
而接著第二次霧社事件,如同「以夷制夷」,
支持日本的原住民進行報復,
將大部分起義肇事的原住民扼殺的陰謀事件。
*******************************************
課綱只教廣島原爆 日本真的反省了?
中華民國105年12月26日
2016-12-26 01:15聯合報 編譯李京倫/報導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珍珠港,
不免讓人再度檢視日本如何看待其二戰侵略行為。
紐約時報報導,幾乎每個日本學生都會到廣島或長崎參訪原爆遺跡,
但教科書對珍珠港事變多半只用一兩句話帶過,
還有一本反映右派史觀的教科書稱日本是被美國所逼,
為了自衛才偷襲珍珠港。
日本文部科學省(教育部)歷史課綱要求讓學生了解:
「當年日本重創許多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
但日本也在東京大轟炸、沖繩戰役和廣島長崎原爆中受到空前破壞。」
中學歷史教師中條克俊說:
「年輕一輩聽過珍珠港這個詞,但所知不多,
他們多半不太了解二次大戰,
只知道日本是原爆和東京大轟炸的受害者。」
日本公立學校使用的多本教科書,
稱珍珠港事變是日本在中國大陸的漫長戰爭後對美國的一次奇襲。
但有一本通過日本文部省審核的右派史觀教科書說,
當時日本因美國所逼,為「自衛」才發動這場戰爭。
日本人通常把珍珠港事變當作日本參與二戰的開端,
戰事在美國用原子彈轟炸廣島長崎後結束,
有些日本人認為,日本受到原爆摧殘,
在道德上抵消了日本侵略罪行。
有些歷史學者擔心,
安倍珍珠港之行會讓日本社會停止反省對亞洲國家的侵略暴行。
研究日美文化關係的東京大學教授矢口祐人說:
「如果日本社會在紀念珍珠港事變後,不再探討事變的原因,
那麼所謂紀念其實就是遺忘。」
日本左派團體批評安倍訪問珍珠港是「作秀」,
應該先去日本侵略過的亞洲各國,如大陸與南韓。
觀察家認為,日本與陸、韓缺乏互信與共同戰略目標,
安倍不太可能對這兩國擺出象徵性的和解姿態。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政府系副教授珍妮佛.林德,著有
「國家道歉:國際政治中的道歉行為」,
她說:
「訪問並不能讓雙方和解,事實正好相反,是和解讓訪問得以成行。」
*********************************************************
聯合/失智課綱教出納粹崇拜
2016-12-26 02:48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中華民國105年12月26日
光復中學高中生上演納粹變裝秀,說明近兩年的課綱之爭,
乃至教育部遴選高中生參與課綱審查,完全是鬧劇一場。
納粹變裝秀引發爭議後,
學生辯稱是為了「藝術與公益」,
校方則聲稱是「尊重學生的創意」,這都是腦殘的邏輯。
模仿納粹和希特勒,是在踐踏人性,請問有什麼藝術與公益是以荼毒為目的?
學校不能教導學生明辨善惡,卻奉他們的無知為「創意」,
這又是什麼教育?
近兩年一波轟轟烈烈的高中生爭課綱主導權,
經過納粹變裝秀的檢驗,證明根本就是一場「反智運動」。
聽聽光復的學生是怎麼說的:
「高中生的思慮,哪裡想得到那麼遠?」
但回顧去年的反課綱運動,
學生們把「自己的課綱自己審」的口號喊得多響亮,
社會上多少人卻點頭如搗蒜。
學生無知也就算了,更可悲的,是該校老師和某些教師團體的愚昧。
納粹變相秀是經過導師和校方同意才演出的,學生不辨黑白,
校方卻隨之起舞,毫無價值底線。
尤其,在反課綱運動中扮演指導角色的
「歷史教師深根聯盟」
和「公民教師行動聯盟」,
對外界批評納粹秀卻反駁說:「有那麼嚴重嗎?」
「認真就輸了!」
這種毫無價值觀的教師團體,卻是主導反課綱的幕後黑手,
台灣的下一代不怕毀在他們手裡嗎?
看這些學生,煞費苦心地打造出納粹制服、旗幟和坦克,
即可知他們對納粹多麼崇拜。
這一切,正反映台灣課綱之爭多麼走火入魔。
*************************************************************
學子扮納粹惹議/荒謬納粹秀 執政民進黨犯過
中華民國105年12月26日
2016-12-26 03:01聯合報 黃瑞明/靜宜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台中市)
光復高中的「納粹變裝秀」高潮迭起,不僅引發台灣社會爭議,
更惹來外交爭議,
最後導致教育部刪除補助,光復高中校長也提出辭呈。
這不僅是「演員們」始料所不及,同時也是整齣戲的真正荒謬之處。
納粹罪行罄竹難書,按理說世人皆知。
但是,歷史課本頂多交代一兩頁,
未諳世事的學生很難體會真相全貌。
這也正是德國人會不斷營造「回憶文化」的原因:
媒體上三天兩頭就可以找到詳細的相關影像文字報導,
總統與總理在每年固定的幾個紀念日會致詞反省二戰,
各地大大小小的博物館、紀念碑則隨時提醒人民不要重蹈覆轍。
台灣沒有這種文化,懂得希特勒是什麼東東的人自然不多。
光復高中的出醜不是國人鬧納粹笑話的第一次。
大家記憶猶新的是幾年前的國防部戰鬥營軍裝事件。
甚至民進黨在二○○一年也曾經拿希特勒作競選廣告;
當國際上出現反彈時,這個當時的執政黨竟然狡辯:
「希特勒敢於說出心裡話!」
更早之時,兩家廠商則把這名世紀屠夫抬出來代言電暖爐與泡麵廣告。
這次的「納粹秀」只是一場變裝秀,學生們對歷史確實無知。
但是,即使英國哈利王子也聰明不到哪裡去。
他在二○○五年被拍到在一次變裝派對上打扮成隆美爾非洲軍團軍官,
對一個差一點就慘遭希特勒滅頂的國家來說,王儲的行徑令人震驚。
不過,話又說回來,英國佬對納粹魅力沉迷不悟者仍大有人在。
某些人熱衷於讓歷史重現(reenactment),
下班之後,俱樂部同好濟濟一堂,穿上軍裝,有人扮演皇家軍官,
有人則變身「周末納粹」(Weekend-Nazis)。
BBC等媒體曾經報導過,社會也見怪不怪。
一群高中生會惹出這麼大的風波,以色列與德國駐台代表處功不可沒。
他們的抗議可以理解,卻極不妥當。
那幾個小毛頭的裝扮並不違法(德奧是極少數禁止納粹標誌的國家),
他們沒有否認納粹的罪行,遑論鼓吹排猶言論。
更何況這是兩個跟我們毫無邦交的國家,
為何連小孩子的戲鬧行為都有勞教育部與總統府出面道歉?
至於刪除高中補助款更是荒唐,
按照這標準,民進黨當年根本沒資格領政黨補助款。
德國在台協會的反應尤其過火了些。
這個國家一直都有所謂的新納粹分子,他們不敢公然使用納粹標誌,
但是,誰都知道這群頭理光頭的是希特勒的死忠信徒。
他們示威遊行,主管機關與法院幾乎都照准不禁。
最近一齣假設希特勒復活的搞笑電影《吸特樂回來了!》在德國大行其
道(原著也罕見地暢銷),不以為然的人擔心這是在為殺人魔王漂白。
卻不聞以色列提出抗議。
我們可以加強世界歷史教育,在台灣這種普遍漠視國際新聞的國度,
其效果卻也必然有限。
事實上,許多人連自己的歷史都搞不清,
提到台灣史只知道二二八,
談到日治就想到皇恩浩蕩。
就此而言,光復高中生其實也是受害者。
************************************************
學子扮納粹惹議/仗義反納粹 卻無視慰安婦
中華民國105年12月26日
2016-12-26 03:01聯合報
吳珊珊/台北城市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副教授(台北市)
報載因為光復中學學生校慶變裝納粹造型遊行,
引起以色列、德國的關注,
除光復中學校長出面道歉外,更驚動總統府發布新聞稿譴責,
教育部揚言要行政懲處教職人員,還要扣減私校補助款,
昨天校長更請辭負責。
筆者絕對同意學生扮演納粹之舉太無知、太超過,
但無法理解為何要上綱至由總統府出面譴責,教育部的扣款作為,
更值得討論。
此事件中,德國和以色列對於納粹言行的關切,理所當然。
德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加害國,
戰後深切反省猶太屠殺事件,誠心道歉,
除了在首都柏林建立猶太死難者紀念園區,警惕後人勿重蹈悲劇;
經濟上賠償受到迫害的猶太人;
一九九四年通過「反納粹與反刑事罪法」,
嚴禁宣揚納粹和種族仇恨,並嚴懲任何發表否認納粹大屠殺的言論者,
獲得了與歐洲國家和解的機會。
猶太人立國的以色列,對於歷史傷痛當然不能忘卻,
極力追捕納粹餘黨,
更對全球任何有關使用納粹圖像或手勢的個人或機構,
提出嚴正抗議和譴責。
但此事件中小英政府的角色,則令人莫名。
且先按下日本侵華暴行所造成的傷痛不表,
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強拉台籍婦女作為日軍的慰安婦一事,
小英未曾直言譴責,亦未曾強烈要求日方賠償,
行政院長林全甚至口出「慰安婦可能是自願」向小英交心;
而今對學生納粹變裝,則立即表達譴責,
要追究責任、嚴懲學校,實令人費解。
相較於以色列集全國之力,不計代價追懲迫害者的積極態度,
小英政府對於曾迫害台灣人的日本政府極盡討好態度,形成強烈對比。
作為台灣首位女性總統,小英不為台籍慰安婦主張正義,
卻選擇為猶太人伸張正義,實屬矯情。
筆者認為,光復中學變裝事件,學校已出面道歉,
社會的討論亦已達到以色列代表處希望的教育目的。
教育部的扣款之議,懲罰了誰?
除了法律依據有疑義之外,只會讓以後所有帶活動的老師噤聲,
更讓變裝的學生成為全校同學的批判對象,
相信無人會樂見此事後續的傷害。
這兩天在一片撻伐學生無知、無國際觀的聲浪中,
聯合國安理會十五個理事國中,除了美國首次在此議題棄權外,
十四個理事國一致決議,
譴責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占領區屯墾的行為違反國際法,要求立即停止。
近來許多文章討論我國史觀的角色設定,筆者倒是很好奇,
教育部的歷史課綱中,除了本國史的自我角色設定外,
對於以色列在中東的角色,是由誰決定?又如何設定?
是美國和以色列的史觀?還是伊斯蘭世界的史觀?
**************************************************
學生扮納粹 歷史公民教師團體也道歉了
2016-12-24 19:36中央社 台北24日電
中華民國105年12月24日
新竹光復中學校慶活動中,部分學生扮納粹引發爭議。
今(24日)天從校長到教育部長都為此事道歉,
歷史教師深根聯盟、公民教師行動聯盟也發表聯合道歉聲明,
自覺努力不夠。
活躍於反黑箱課綱抗爭的
歷史教師深根聯盟、公民教師行動聯盟,
今天聯合發表道歉聲明,強調
「我們自覺努力得不夠,
才讓這種對普世人權價值荒謬、無知
、無所謂的態度蔓延成為國際笑話。」
兩教師團體對光復中學事件感到「心痛」和「慚愧」,
並檢討台灣對納粹軍服的著迷,
源於過去的政治教育,特別是「新生活運動」。
「我們對納粹的法西斯獨裁政權無感,
正是因為我們就是在法西斯教育中長大的。」
聲明中指出,
「新生活運動」內容包含類似軍裝的學生制服
、朝會、週記、軍歌比賽等,
延伸到台灣各級教育中。
兩團體主張藉此時機,檢討相關規範和活動的存廢,
並在社會領域課綱明定「轉型正義」的專題教學。
今天事件被媒體廣泛報導後,在網路上引起正反不同評價。
兩教師團體批評部分言論如「有那麼嚴重嗎?」、「認真就輸了!」,
態度輕佻,讓人恐懼,
對於「自由」也只膚淺地停留在「我可以主張」的層次而毫無節制。
如果台灣教育曾經對於「如何被統治」有一點點反省力,
就絕對不會覺得納粹軍服是酷炫。
*************************************************
聯合報黑白集/少年英雄變恐嚇犯
2019-10-31 00:59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林姓大學生因寄血衣、冥紙等恐嚇郵件給香港經貿辦事處,
被北檢起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接連有兩名陸客在台撕毀連儂牆海報,遭遞解出境,並規定五年內不得來台。第二名陸客還被罰三萬元公益捐款,並上了一堂「法治教育」。法治教育的點子不錯,既可凸顯法治,又有些人味。
與此同時,一名台灣的大學生因寄血衣、冥紙等恐嚇郵件給香港經貿辦事處,被北檢以「恐嚇罪」起訴。這個大學生並不是一般大學生,而是因熱中政治運動被民進黨視為「少年英雄」的寶貝人物林致宇,甚至隨即由教育部為他量身打造聘為「課審會」學生委員。如今,這位少年英雄自以為是地犯下恐嚇罪遭到起訴;諷刺的是,教育部卻說無法解除其課審委員職務。
教育部無法解除林致宇的課審委員職務,理由是:
課審會只規定學生課審代表「須具學生身分」
或「離校未滿一年」,此外別無規範。
林致宇獲聘四年,要到明年底才屆滿;
亦即,就算他此案被判有罪或犯了其他法,
他都可以安然做滿四年。
會有這麼離譜的規定,想必是當初教育部急於增設課審學生委員以迎合青年選票,因此來不及思前想後,只一心要把人弄進來充門面。而今,林致宇的政治癮頭愈來愈大,甚至搞起血衣恐嚇。這樣的學生代表搞出來的教科書,父母會放心孩子讀嗎?
比起撕海報,寄血衣是經陰謀策畫,情節當然更加嚴重。蘇貞昌說,陸客遞解出境只是「剛好而已」;那麼林致宇的課審委員身分要如何處理,才叫「剛好」?
***********************************************
聯合報社論/新課綱偽托勒密體系下的歷史拼貼
中華民國108年9月13日
2019-09-13 23:46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新課綱上路,高中歷史課綱被認為是「去中國化」具體表徵,
引發爭議;圖為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八課綱已正式啟用,
其中高中歷史課綱被認為是「去中國化」具體表徵,
因為它將「中國史」切割納入「東亞史」,
中國只作為東亞的一個組成部分,
與台灣的關係則被遮掩。
這個重大的認知變遷,有如文藝復興時期哥白尼的「日心論」取代了持續千餘年的托勒密「地心論」;但與前者恰恰相反的是,新課綱卻是從「日心論」退回「地心論」,故意隱去既知的科學事實,而採用更褊狹的觀點來教育下一代。
托勒密的宇宙觀是:地球位於宇宙的中心,四周排列著眾行星,依序是月球、水星、金星、太陽等等,再外層是眾恆星,天上眾星皆環繞著地球而轉。新課綱採取的就是這種思維,把台灣當成世界的中心,從台灣看世界;
中國則跟日、韓一樣,都只是「東亞」的一員,
是分布在台灣周邊的鄰居。
但客觀看待歷史,台灣不僅是中華文化體系的成員,
絕大多數住民具有漢人血源,是不同時期來自大陸移民之後代。
高中歷史課綱的窄化和內向化修改,
堪稱打造了一個「偽托勒密體系」,創造了違背歷史事實的認知。
「東亞」是近代生成的概念,大航海時代開啟後,西方發現了亞洲,給出了「東亞」這一相對於西方的參照系名詞。然而,遲至鴉片戰爭後,「東亞」才可謂初露頭角;要到十九世紀末,清朝在甲午戰爭中被日本擊潰,「東亞」才算真正誕生。
亦即,「東亞」的歷史其實只有短暫的一百餘年,這完全不足以回頭解釋中國與其周邊國家二、三千年的往來及朝貢關係。然而,我們的高中課綱,卻炮製了「從漢、晉到宋、元時期東亞人群移動的特色與影響」這樣的主題條目,製造出一種詭異的歷史嫁接;這就像「羅馬帝國時期與美洲人群移民的特色與關係」一樣,是一個荒謬的偽命題。眾所皆知,羅馬皇帝的腦海中並無「美洲」的概念,漢晉宋元的辭藻裡又豈有「東亞」一詞?
進一步看,新課綱藉由「編年史」改為「主題史」的形式,將歷史去脈絡化、破碎化,同時切斷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文化傳承與源流關係。這是另一個虛幻的魅影。
某一版的教科書即編入了「台灣地位未定論」,
以舊金山和約否定中日和約;
如此一來,連中華民國的統治基礎亦告鬆動。
另一方面,新課綱高歌南島語族,指涉台灣是這個語族的母土,不只已與中華民族並駕齊驅,甚至隱然有凌駕其上之勢。了解原住民族在台灣的墾拓歷史當然是必要的,但前述同一版本的教科書,
亦將林媽利《我們流著不同的血液》專書列為參考資料,
暗指「八五%臺灣人帶有原住民族血緣」。
這何止是造史,而是滅史,滅華夏之源、中國之史。如此大費周章地改造歷史,對我們的下一代而言,將只能以破碎凌亂的歷史拼貼或奇幻的歷史蒙太奇來察考這個世界。如此,除了感到與它格格不入,又如何得到一個開闊及正確的歷史觀?
在這樣一個「中國」幾近缺位的歷史教育下,堯舜禹湯、周公孔子的宗法倫理與民族神話都將失去文化地位,卻沒有新的精神典範可以補注。久而久之,下一代台灣人恐將成一個精神空洞、認同混亂的社群。不僅如此,新課綱中將日本的殖民統治予以美化,
一方面刨除自己的文化根源,
另一方面又將殖民者的風土習尚奉於神龕,
這不怕淪為文化與民族的附庸嗎?
當下的歷史潮流,是中國正在回到世界的中心;固然其姿態仍不夠優雅,它的民主、人權與法治等價值議題仍有待解決,但較之清代或動亂的民國,中國的歷史復興已非不可預見。但我國新課綱卻以一個偽托勒密體系,要將下一代拉回屈辱歷史的解釋框架,企圖在視野中抹除中國。如此阿Q精神,也算震古鑠今了!
*********************************************
拒絕取下旭日旗 日本不參加南韓國際觀艦式
中華民國107年10月5日
2018-10-05 18:00聯合報 記者蔡佩芳╱即時報導
日本政府拒絕取下海上自衛隊船艦上的「旭日旗」。
防衛大臣岩屋毅剛剛發表,
日本將缺席下周在南韓舉行的國際觀艦式,
他表示,演變成這樣的結果,非常遺憾。
南韓海軍下周將在起濟州島舉行國際觀艦式,
日方擬在派出的護衛艦懸掛自衛艦旗幟旭日旗,
在南韓國內引起議論。
由於旭日旗在戰前曾被日本陸海軍當作軍旗,
南韓國內輿論批評旭日旗是侵略的象徵,
甚至有南韓議員向國會提交禁止在國內懸掛旭日旗的法案。
南韓海軍通知參加觀艦式國家,
在海上閱兵時只懸掛自己國家國旗和南韓國旗。
此舉被認為是在間接暗示日方取下旭日旗。
前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在9月底也曾表明,
懸掛自衛艦旗是依照國內法令規定的義務,拒絕取下。
岩屋今正式宣布,日本將不參與這次觀艦式。
共同社指出,
海上自衛隊曾懸掛自衛艦旗參加了1998年和2008年的觀艦式。
日本吉田內閣1954年通過
自衛艦旗沿用日本帝國海軍旗,
使用旭日旗。
圖/取自海上自衛隊官網
**************************************
----日本無懺悔 ,佛祖很生氣 !!!
大阪因慰安婦像斷絕61年姊妹市關係 舊金山遺憾
中華民國107年10月5日
2018-10-05 09:00中央社 舊金山4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舊金山市長布里德(London Breed)辦公室表示,
日本大阪市為了舊金山市豎立象徵慰安婦的雕像一事,
決定終止雙方姊妹市關係,此舉「令人遺憾」。
共同社報導,
布里德發言人克瑞坦(Jeff Cretan)昨天在聲明中說:
「(大阪)市長吉村(洋文)
不再希望維持舊金山和大阪市府之間的關係,令人遺憾。」
舊金山市長辦公室2日收到吉村洋文的10頁信函,
告知終止雙方姊妹市關係。
雙方原該慶祝締結姊妹市61週年紀念。
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報導,
吉村洋文表示,慰安婦像「破壞了雙方的信任關係」。
舊金山市豎立的雕像刻的是
3名來自中國、韓國及菲律賓的女性手牽手圍成一圈。
雕像原本是民間所設立,
但舊金山市府去年11月正式接受贈與。
吉村洋文當時就宣布決定終止與舊金山市的姊妹市關係,
然而舊金山華裔市長李孟賢(Ed Lee)12月過世,
吉村洋文延後行動。
*****************************
*************************************** 稱南京大屠殺是蔣介石捏造的
日飯店:慰安婦不是被強迫的
中華民國106年6月5日
2017-06-05 10:39聯合報 記者蔡敏姿╱即時報導
日本連鎖飯店APA在房間內擺放否認南京大屠殺言論的書籍,
近期引起中韓民眾抗議抵制。
該集團CEO元谷外志雄在本月初在新書出版活動中表示,
他沒想過要撤掉擺在客房內的書籍,
更不會因為東京奧運會而這麼做。
書中指出,
南京大屠殺是蔣介石等人為掩蓋自身罪行編造的,
慰安婦不是被強制徵召的。
環球時報報導,
元谷外志雄今年4月出版《理論近現代史學》完結本,
本書開篇刊登3張照片,
一張是「皇姑屯事件」爆炸現場的列車圖片,
一張是1932年南京被攻陷之前,蔣介石軍隊圍剿漢奸的招貼畫,
另一張是高價招募「慰安婦」的廣告。
該書聲稱看了上述3張照片,就會明白張作霖不是被關東軍炸死的,
南京大屠殺是蔣介石等人為掩蓋自身罪行編造的,
南京大屠殺是蔣介石等人為掩蓋自身罪行編造的,
「慰安婦」不是被強制徵召的。
《日本時報》指出,元谷外志雄在新書中聲稱,
所謂的南京大屠殺故事是「捏造的」,
並倒打一耙指責中國軍人在這裡搶掠殺戮。
日本軍隊僅僅是找出並處死那些扔掉軍服
、偷了老百姓衣服並攜帶彈藥武器藏在難民營中的便衣士兵。
該書還將APA酒店因放書遭中國人批評和抵制一事寫入其中。
《理論近現代史學》
是元谷外志雄用筆名藤誠志撰寫的評論系列書籍,
其中第二集於去年6月出版,
今年4月出版的是最後一集。
這套書收集了元谷外志雄
在其主辦雜志《Apple Town》上發表的評論,
發行大約7萬冊。
所謂真正的日本歷史是該系列書的總主題,也是他主張的重點。
元谷外志雄聲稱日本必須強大,而且不能有汙點,
因此否認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等,
並對東海和南海問題表示強烈關心,
強調日本只有聯合美國才能抑制中國。
為擴大這本書的影響力,該書還配有英文翻譯,
已經可以在APA集團下屬所有飯店客房內看到。
********************************
聯合/日本交流協會「正名」的弦外之音
中華民國105年12月27日
2016-12-31 04:03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日本政府的主要對台窗口「日本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
將於明年一月一日正式更名為「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雖然只加上「台灣」兩字,卻引起中國大陸的強烈抗議,
尤其在中共軍機及航母繞台之際,
日本政府的舉動更增添外界許多的政治遐想。
從日本的立場看,正名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目的無非只是要方便民眾更了解其業務內容,讓名稱更加名正言順,
所看重的是名分。
從大陸的角度看,交流協會加上「台灣」兩字,
似乎有脫離「一個中國」的指向,是日本意圖操弄兩個中國的伎倆,
北京所注重的是文字的意涵。從台灣的角度看,交流協會的「正名」,
則可解讀為台日關係提升的起手式,
讓我們以「台灣」之名走向世界,所看重的是象徵。
兩個字之別,卻形成了「一個名稱」,
日中台三方「各自表述」的奇特現象。
事實上,無論如何表述,
仍然無法改變交流協會是「公益法人」的本質;
而無論如何美化,也無法改變台日兩邊不對等關係的現實。
日本常常自詡台日關係是一種特別夥伴關係,
但是在外交關係上,
日本政府卻一直吝於給予台灣任何正式的政治名分。
自從一九七二年斷交至今,台日雙方都還是透過所謂的民間機構
「日本交流協會」及「亞東關係協會」等白手套來進行互動交流;
交流協會還特別冠以「公益財團法人」等字,
以強調台日關係只是民間關係,而非官方關係。
反觀韓國,早已在一九九三年便將其駐台機構改稱
「駐台北韓國代表部」,
英國也在二○一五年改稱「英國在台辦事處」。
日本正名的腳步實遠遠落後他國,
由此可見,日本的作法其實是口惠而實不至。
其次,日本也常常說台日是民主的「價值同盟」,
但是,在日本的刻意操作下,台日兩方卻長期處於不對等的關係。
日本交流協會雖為民間機構,
我國政府卻讓其駐台人員擁有「準外交官」待遇;
反觀我國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卻長期被日本貶低為民間機構,
館處不但沒有外交車牌,人員也無法享有外交豁免權。
為此,我國政府雖然多次向日本提出交涉,
但日方根本無意改變這種不對等的現狀。
由此可見,日本的態度其實是表恭裡倨。
日本政府這次更名,似讓國內許多人對日本產生奇特的遐想,
認為今後可以順勢更改「亞東關係協會」的名稱,
甚至駐日代表處的頭銜,一舉讓台日關係提升為準邦交國關係。
殊不知,日本這次「讓利」只是一次性的表態,沒有太多實質意義,
且台灣也將因此被當成日本抗中的籌碼。
因此,我們要提醒國人,必須注意日本正名背後的政治意圖,
以及對兩岸關係的衝擊。
近來中國大陸軍機及航母不斷突破日本宮古島防線,
讓日本產生高度的不安全感,在美國態度不明朗的情況下,
日本只能拉攏台灣來抗衡中國大陸;
交流協會的正名,只是日本政治操作的手段之一。
其次,明年是中日關係正常化四十五週年,
日本想趁此機會促成中日領導人高峰會的召開,以全面改善中日關係;
在此情況下,台灣儼然成為日本對中談判的籌碼。
事實上,這次日本只更改了日本交流協會名稱,
卻未提升台灣駐日代表處名稱,這只是供台灣民眾消費之用,
在台日關係上稱不上是突破。
對日本而言,更改交流協會的名稱,既可達到拉攏台灣的效果,
又不致改變台日關係現狀,這當然是一本萬利的好交易。
但對台灣來說,交流協會的正名,
卻可能形成台灣「聯日抗中」的錯覺,讓兩岸關係陷入更大的動盪;
其負面效應不可小覷。
因此,對於交流協會的正名,民眾不但要看清名實之間的玄機,
也要因應其對兩岸關係的衝擊,
千萬勿陷入誤以為這是台日關係大突破的迷思。
日本沒有脫下它的白手套,台日關係還是隔層紗。
*************************************
安倍的愛將…日防衛大臣也辭了
中華民國106年7月28日
2017-07-28 01:08聯合報 東京記者蔡佩芳/廿七日電
日本防衛省隱瞞南蘇丹聯合國維和行動(PKO)報告引發爭議,
為此啟動特別調查,但在廿八日調查結果發表前一日,
傳出防衛大臣稻田朋美請辭,
包括陸上自衛隊幕僚長岡部俊哉、事務次官黑江哲郎
兩位分屬陸自、事務層次一級主管也一併請辭。
NHK在廿七日晚間七點新聞以頭條新聞、
獨家快訊報導稻田請辭一事,各媒體隨後跟進。
根據報導,政府內部人士證實稻田請辭,
廿八日將正式向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出書面辭呈。
由於安倍預計下周進行內閣改組,過
渡期將由其他內閣成員暫時兼任防衛大臣一職。
PKO報告隱匿一事,最初防衛省稱陸上自衛隊已將報告銷毀,
後被證實電子檔仍有留存。
直屬防衛大臣的防衛監察本部為此啟動了特別調查。
上周,內部人士對媒體透露,
稻田二月在防衛省最高級別的緊急會議上,
已得知隱匿報告一事,也同意部屬的處理。
共同社說,因報告中記載南蘇丹情勢相當緊張,
若對外公布,可能影響日本政府派自衛隊前往維和
、加強自衛隊海外角色的政策,
這應是防衛省決定隱匿報告的動機。
稻田爭議不只一樁,她上台後多次失言,
最近一次是六月底東京都議會選舉為自民黨候選人站台輔選,
失言說出「以防衛省、自衛隊、防衛大臣的身分拜託大家」,
違反自衛隊政治中立,遭強烈批判,
被認為是壓垮自民黨選情的最後一根稻草。
*********************************
日本政壇大地震!防衛大臣稻田朋美突然辭職
「日本第一位女首相」夢碎
中華民國106年7月27日
國際中心 2017年07月27日 18:47 風傳媒
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27日突然辭職,為東京政局投下一枚震撼彈。
稻田去年8月3日才上任,
但是日前在東京都議會選舉時涉嫌不當助選,
近日又因隱瞞南蘇丹聯合國維和行動資料,遭到各方嚴厲抨擊,
在任不到一年就倉皇下台。
陸上自衛隊最高武官、陸上幕僚長岡部俊哉
以及防衛省事務次官黑江哲郎也將辭職。
27日似乎是日本女性政治人物的受難日,
稻田辭職之前,有「台灣的女兒」之稱的
日本最大在野黨「民進黨」領導人蓮舫,
也宣布辭去黨首(黨魁)一職,
為民進黨在東京都議會選舉的慘敗負責。
南蘇丹PKO事件、東京都議會選舉 埋下垮台導火線
右派色彩鮮明的稻田得到首相安倍晉三大力栽培,
甚至被視為安倍接班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的熱門人選。
但稻田近來爭議不斷,安倍自己也醜聞纏身,
民調支持率屢創新低,只能棄車保帥。
此外,安倍近來努力改善與中國關係,
撤換經常參拜靖國神社、為慰安婦制度辯護的稻田可能也會有幫助。
甚至被視為安倍接班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的熱門人選。
但稻田近來爭議不斷,安倍自己也醜聞纏身,
民調支持率屢創新低,只能棄車保帥。
此外,安倍近來努力改善與中國關係,
撤換經常參拜靖國神社、為慰安婦制度辯護的稻田可能也會有幫助。
日本陸上自衛隊近年參與非洲南蘇丹的聯合國維和行動(PKO),
當地情勢大幅惡化之後,
自衛隊則涉嫌隱匿相關行動記錄(日報)並謊稱「已銷毀」,
輿論大譁;稻田對此事已展開調查,但否認自身涉案。
另一方面,今年6月東京都議會選舉期間,
稻田公開聲稱「代表防衛省和自衛隊、防衛大臣、自民黨」
為候選人拉票,引發各方強烈抨擊。
後來稻田雖然收回發言,安倍也百般迴護,
但各方要求她辭職的聲浪已勢不可擋。
共同社:安倍新防衛相優先考慮有經驗人選
日本《共同社》27日報導,為了力挽危局、避免再生波折,
安倍對於稻田的接任人選將優先考慮做過防衛相的人士,
例如自民黨國會議員小野寺五典、林芳正、中谷元、濱田靖一。
此外也有人推薦未當過防衛相,但
歷任經濟產業相、自民黨選舉對策委員長的政務調查會長茂木敏充。
稻田朋美現年58歲, 福井縣人,父親椿原泰夫是知名右翼政治運動家。
稻田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法學部,當過律師、稅務師,
2005年以「刺客」身分投入眾議員選舉一戰成功,並連任至今。
2012年大選自民黨大獲全勝,
稻田出任第二次安倍內閣的
規制改革、行政改革、公務員改革擔當大臣。
2016年,稻田成為日本歷史上
繼小池百合子(現任東京都知事)之後第二位女性防衛相。
儘管兩位女傑都在日本政壇掀起旋風,但稻田與小池如今命運迥異。
去年7月31日,小池擊敗自民黨、公明黨等政黨支持的候選人,
成為東京都首位女知事;
今年7月3日,支持小池的政團獲得都議會過半數席位,自民黨大敗。
小池目前正全力籌辦2020年東京奧運,
甚至有可能在那之前就實現稻田已破滅的夢想:
成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
日防衛大臣稻田朋美因涉案將請辭 安倍聲望雪上加霜
中華民國106年7月27日
2017-07-27 22:14經濟日報 記者任中原╱即時報導
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由
於涉及掩飾日本軍方參與南蘇丹的維和行動,
最快將於28日正式辭職,使首相安倍晉三的支持度雪上加霜。
防衛部發言人表示,對稻田可能請辭一事一無所知。
據當地媒體報導,稻田與地面防衛長官都將下台。
安倍下周將改組內閣,稻田原本就被列入「被請辭」名單之中。
依據日本法律,日本的維和部隊不能參與戰鬥地區的維和行動。
共同新聞社報導,日本地面自衛部隊決定掩蓋此事,
稻田也知情;但稻田否認與此事有關。
********************************************************************
日防長稻田朋美再失言 恐成安倍改組棄子
中華民國106年6月28日
2017年06月28日 12:29 李靖棠(中時電子報)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近期受到多項醜聞衝擊,
讓一向支持度居高不下的他,也面臨逐步崩跌的困境,
然而其內閣中,本就爭議甚多的防衛大臣稻田朋美(Tomomi Inada),
再次因為東京都議會選舉而公開失言,
遭到蓮舫的民進黨與日本共產黨等在野力量砲轟,
恐將成為醞釀多時的新內閣改組中被棄置的一員。
據路透社(Reuters)報導,現任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
於日前替自民黨(LDP)於東京都議會大選站台時,
呼籲選民投票支持,
「與防衛省、自衛隊、防衛大臣站在一起的自民黨!」
然而,此言論卻犯了大忌,
因為依據日本憲法,
日本陸海空自衛隊必須在政治上完全中立化,
不得為單一政黨背書或站台。
而稻田朋美此番言論,立即遭到蓮舫的砲轟,
要求安倍首相即刻撤換違法憲法的防衛大臣,
前民主黨首相野田佳彥更批評,
稻田朋美有意將權力私有化,讓安倍內閣再次面臨政治危機。
現年58歲的稻田朋美,福井縣越前市人,
婚前原姓椿原,父親是知名右翼政治運動家椿原泰夫。
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法學部,擁有律師和稅務師的執照,
1989年與夫婿稻田龍示律師結婚至今。
2005年受安倍之邀,
代表自民黨成為出馬角逐福井縣第1區眾議員的「刺客」,
並成功進入國會。
在黨內屬於細田派、多次公開支持現任副首相麻生太郎。2
016年成為防衛大臣,但其鮮明傾右立場卻引發諸多爭議,
無論在靖國神社、慰安婦或甚至夫妻不同姓的議題上,
稻田總能讓自己陷入政治風暴的核心當中。
如今再因授權友人加計孝太郎(Kotaro Kake),
開設在國營特別經濟區的新獸醫學院,
而陷入濫權風暴的安倍晉三,
有意再次改組內閣來拉昇支持度,
其中稻田朋美與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
和經濟再生大臣石原伸晃(Nobuteru Ishihara)
被日媒點名為3名棄子名單人選。
雖然對於其失言一事,
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Yoshihide Suga)已表態,
目前不會炒掉她的職務,但風暴愈鬧愈大,恐將難以全身而退。
起底稻田朋美:“眼鏡”“網襪”+“右翼”
http://www.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05172207555790
**********************************************
不認日本侵略史...極右派稻田 力拚首位女首相
中華民國105年9月23日
2016-09-23 12:29聯合報 記者李京倫/報導
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今年8月就任後不久,
就訪問位於東非國家吉布地的日本海軍基地。
如果依照往例,她其實會去參拜東京靖國神社。
靖國神社供奉日本陣亡將士與軍眷,
稻田親戚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3個月
受訓成為神風特攻隊隊員時死亡,
每年8月15日日本戰敗紀念日(日稱終戰紀念日),她都去參拜。
上月就任防衛大臣
金融時報報導,今年稻田沒去,是政治算計的結果,
因為根據日本許多觀察家的說法,
稻田不只是防衛大臣,也是首相接班人。
許多亞洲國家認為,靖國神社象徵日本的軍國主義,
而且神社供奉14名甲級戰犯,
稻田深知8月就任防衛大臣的自己,若前去參拜勢必掀起外交風波。
熱中參拜靖國神社
對曾是律師的稻田而言,靖國神社也是她展開政治生涯的地方。
2005年,她為在「南京大屠殺」中參加「百人斬」殺人比賽
的兩名日軍戰犯遺屬辯護,
主張當年日本媒體報導的百人斬新聞純屬虛構,
時任自民黨代理幹事長的安倍晉三欣賞她的見解,鼓勵她參選眾議員。
稻田後來寫道:
「我覺得,說不定是246萬陣亡英靈的意思,
讓我8月15日這天在靖國神社受邀參選。」
觀察家指出,全球各地紛紛出現女性領袖,
如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英國首相德蕾莎.
梅伊與台灣第一位女總統蔡英文,這股風潮有利稻田崛起。
京都立命館大學政治專家上久保萬里說:
「日本跟這股全球潮流一致,正在累積動能,產生女首相。」
提拔稻田入閣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女性經濟學」政策的一環。
性別不平等是日本的老問題,
這個政策目標是在2020年前將女性就業率從68%提升到73%,
並勒令大公司公布女性經理人在所有經理人中的目標比例。
不過,政策進展緩慢,20名閣員中只有3名女性,
身為日本第二位女性防衛大臣
(第一位是小池百合子)的稻田現年57歲,是3人中最年長的。
稻田朋美當過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政策部主任)
與內閣「行政改革.公務員改革擔當大臣」。
她並非出身政治世家,官運亨通主要靠安倍的賞識。
在2月一場座談會上,安倍說稻田是「很強的首相人選」。
稻田則不願多談此事,只說成為首相是「每個政治人物的目標」。
比蓮舫晚一年從政
稻田一直到40幾歲才對政治感興趣。
1959年她在日本中部福井縣出生,由父親椿原泰夫帶大,
父親是嚴厲且具民族主義思想的中學老師,經常參加政治示威。
椿原2010年說:「稻田是我唯一的孩子。其實我想要男孩,
所以在某些方面,她被我培養得像男孩。」
他不給小時候的稻田零用錢,怕她「沉迷」於財富。
比起甫當選日本民進黨黨魁的蓮舫
2004年第一次參選東京參議員即當選,
稻田2005年才初次參選眾議員、以373票險勝。
她的律師丈夫稻田龍示回想當時的經驗,感嘆說,
「那真的非常困難」,她當選後不忘兼顧家庭,
「每個周末她都到福井縣選區,還得參加小孩的學校活動」。
認為日本應有核武
分析家認為,稻田如果不是對日本歷史抱持極右觀點,
不太可能成名與獲得重用。
她曾出書否認南京大屠殺,否認日本侵略史,
說戰爭期間「慰安婦制度」合法,
日本政府根本沒必要為此道歉和賠償,
質疑給二次大戰戰犯定罪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合法性。
從2006年起,每逢「舊金山和約」
(二次大戰同盟國大多數成員與日本簽訂的和平條約)
生效的4月28日與8月15日,必定到靖國神社參拜。
她還不是防衛大臣時說過,日本應該要有核武。
她出任防衛大臣,中國大陸、南韓和美國都感不安。
招牌打扮:家鄉牌眼鏡、短裙、網襪
福井眼鏡製造業世界馳名,但受大陸平價眼鏡威脅。
稻田為推廣戴過20多副家鄉品牌眼鏡,
也常穿福井製造的短裙與黑色網襪。她雖用心良苦,
但奇異的時尚品味常落人笑柄。
***********************************************
日本防衛大臣參拜靖國神社 陸韓砲轟
中華民國105年12月30日
2016-12-30 03:11聯合報
編譯馮克芸、特派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
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廿九日到東京靖國神社參拜,
距離她陪同首相安倍晉三赴美國珍珠港悼念二次大戰死難者
、謀求兩國和解僅一天。
稻田朋美的行動立即引來南韓與大陸表達不滿。
南韓政府召見日本駐首爾大使館高官,表達抗議。
大陸國防部與外交部發言人相繼表示堅決反對,
並指陸方將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日本媒體報導,這是稻田朋美今年八月擔任防衛大臣以來,
首度赴靖國神社參拜,過去她經常前往。
稻田朋美是日本鷹派,她一結束安倍的珍珠港之行,
就去參拜靖國神社,很可能引發高度爭議。
分析家指出,正是因安倍赴美進行了和解之旅,
稻田朋美這才立刻前往靖國神社參拜,
以安撫政府的保守派基本支持者。
一橋大學日本政治學名譽教授加藤哲郎說:
「稻田朋美因隨同安倍首相參訪夏威夷,
而消除了若非全部、也是部分歷史修正主義之名。
但她也必須因應她的右派支持者因此產生的懊惱情緒。」
上智大學政治學教授中野晃一表示,
稻田朋美如此做,絕非自作主張,他認為她是在安倍同意下前往。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針對稻田朋美參拜靖國神社,
表示中方堅決反對。她說,作為日本內閣重要成員,
稻田朋美前一天剛陪同安倍首相在珍珠港大談「和解」和「寬容」,
言猶在耳,第二天就去參拜
供奉二戰甲級戰犯和美化日本侵略歷史的靖國神社,
這不僅再次反映出日方一些人頑固不化的錯誤歷史觀,
也對所謂珍珠港「和解之旅」形成莫大諷刺,
只會讓世人對日方行動和意圖更加警惕。
電視畫面顯示,穿著黑色套裝的稻田朋美,面帶笑容抵達東京靖國神社。
她對聚集在神社前的記者說:
「今年,那個在日本投下原子彈的國家總統訪問了廣島,
昨天首相在珍珠港發表了安慰之詞。
我來靖國神社參拜,是著眼於未來,祈禱日本和全世界都和平。」
稻田朋美還說:
「無論歷史觀點的異同,無論曾是敵是友,
我認為任何國家都可以理解,
我們想對那些為自己國家犧牲的人,表達感謝及尊敬」。
安倍本人曾在二○一三年十二月親訪靖國神社,
之後僅在重要紀念日,派出具象徵性的官員前往。
*******************************************
安倍訪珍珠港 日大臣參拜靖國神社
中華民國105年12月28日
2016-12-28 15:55中央社 東京28日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造訪珍珠港,展開極具象徵意義的和解之旅時,
日本1名內閣大臣今天在東京參拜備受爭議的靖國神社。
東日本大震災復興特別委員長今村雅弘的秘書說,
今村雅弘今天下午參拜靖國神社。
今村雅弘負責掌管日本北部2011年發生大地震及海嘯後的重建事宜。
秘書僅證實今村造訪靖國神社,但未說明他為何選在此時參拜。
「朝日新聞」報導,今村表示,
「我向神明稟報工作,並祈禱我國和平與繁榮。」
今村說:「我在1週前就決定造訪神社」,
並強調這與安倍參訪珍珠港行「沒有關係」。
今村8月11日也曾參拜靖國神社,
也就是在日本二次大戰戰敗週年前幾天。
今村參拜靖國神社前幾個小時,
安倍晉三偕同美國總統歐巴馬向日本於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
當時喪生的2400多名美軍致意。珍珠港事件促使美國參與二戰。
*******************************
安倍明悼珍珠港死難者 日方:追思非道歉
2016-12-27 13:26聯合晚報 東京記者蔡佩芳/27日電
中華民國105年12月27日
納粹扮裝事件 林佳龍:轉型正義尚未完成
中華民國105年12月27日
2016-12-27 14:00聯合報 記者洪敬浤╱即時報導
光復中學納粹扮裝事件引起爭議,
台中市長林佳龍今出席228口述歷史發表會,
主動提起最近有高中師生扮演希特勒及納粹黨,
代表轉型正義尚未完成,
需要教育下一代正確歷史.....................
***********************************
謝志偉諷政黨 外長認不妥
中華民國105年12月27日
2016-12-27 01:19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駐德代表謝志偉在臉書發文,評論新竹光復高中「納粹遊行」事件,
譏諷說「把黨旗當國旗,正是納粹表現」,
並指「某些政黨」把國旗當圖騰,恐嚇或甚至毆打國人,
是典型納粹特徵。
外交部長李大維答覆立委質詢時表示,
謝志偉身分是駐外代表,
不是教授或電視節目主持人,「我會和他講」。
立委馬文君批評,光復高中學生扮演納粹事件,
外交部應該立即由我方派駐當地使節,代表政府向駐在國說明;
但我國駐德代表卻在別人的國家,拿自己國旗、國號來開玩笑,
「不知就事論事,凡事只會罵老蔣,他知道自己現在是什麼身分嗎?」
李大維面色凝重表示,已經向德國與以色列說明,
自己也會提醒謝志偉,如今的身分已經是駐德國代表,
不是名嘴、主持人或教授,應該拿捏分寸。
*********************************************
納粹事件因黨旗當國旗? 國民黨:謝志偉向國民黨宣誓?
中華民國105年12月26日
2016-12-26 21:22聯合報 記者周志豪╱即時報導
新竹市光復高中上周五校慶變裝遊行活動中,
因有學生扮德國二戰期間納粹軍團引發爭議。
但駐德代表謝志偉第一時間不是向德國政府說明,
而是質疑事件發生是因為「納粹陰魂就在台灣」,
像「把黨旗當國旗」。
國民黨質疑,難道謝是跟國民黨宣誓就職?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表示,
今天高中生有此行為,
代表我國教育課程的國際化與歷史脈絡性仍嫌不足,
但蔡政府不思藉此機會檢討、改進,還見縫插針,
把問題怪到國民黨頭上,
好像人生少了國民黨就失去意義。
洪孟楷說,不論個人意識型態為何,
謝志偉現在既然擔任中華民國駐外代表,
凡事當以中華民國優先。
洪質疑,謝把國旗比黨旗,難道當初就職是對著國民黨宣誓效忠?
為官職仕途而向不認同的國旗宣誓,
這樣的駐外代表能為國家爭取到外國認同?
********************************************
學生扮納粹那天 他們有人還演「霧社事件」
中華民國105年12月26日
2016-12-26 11:58聯合報 記者洪哲政╱即時報導
新竹光復高中在變裝秀活動中,有班級全班模仿希特勒納粹親衛隊,
廣遭各界物議,甚至在總統府要求校方道歉後,
造成校長必須辭職負責的窘境。
而事發當天,學生變裝試圖「詮釋」的歷史事件,不只有納粹爭議,
有網友將另一個班級的變裝表演貼上Youtube,他們詮釋的是霧社事件,
而表演過程中,司儀高喊:
「打倒日本鬼子,光復我中華民族,YA!」,
校方針對此事尚無回應。
這段表演被以「各位很ㄎㄧㄤ的影片」為名,發表在知名影音平台,
表演橋段很簡單,列隊而過的學生,依服裝不同分成兩個區隊,
第一班舉著「霧社事件」紙板,
第二方隊則著校服戴著聖誕帽,手持木槍,示意日本警察;
第三方隊則徹底變裝,紮上頭巾與紅色披風,手持紙板彎刀,象徵原住民。
隊伍遊行到場中央,後側扮演原住民的學生,突然一湧而上,
將前方扮演日本警察的同學砍倒,司儀則高喊:
「打倒日本鬼子,光復我中華民族」。
表演後段則是兩個方隊學生一同載歌載舞。
整個表演雖是笑鬧性質,但仍有原住民學者嚴肅看待。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陳張培倫
就在臉書貼上這段影片連結評論說:
「據說光復高中當天的活動也有呈現霧社事件,一直很好奇學生們會如何呈現,
擔心恐怕也會是爭議點…終於,今天看到了畫面…司儀說著,
「打倒日本鬼子,光復我中華民族」…果然傻眼…。」
關於霧社事件,根據中研院專書記載,
1930(昭和5)年10月27日黎明,
台灣中央山區附近的霧社(今南投縣仁愛鄉)
發生了由原住民賽德克族發起的抗日起義。
以賽德克族為首,當時約14萬的台灣原住民,
逃離由大陸渡海來台的漢人與日本殖民統治的壓迫,
在山地主要以狩獵為生。
這天,反抗日本壓制政策的賽德克6個部落共300人蜂擁而起,
燒光當時正準備聯合運動會的霧社和周邊的警察駐在所
、日人宿舍、民宅等,
屠殺134位日本人。日本立刻出動軍隊,徹底地「討伐」。
此事件被日方認為是「對國內外殖民史上一大污辱」,
對原住民來說卻是「抗爭史上值得紀念的金字塔」。
而接著第二次霧社事件,如同「以夷制夷」,
支持日本的原住民進行報復,
將大部分起義肇事的原住民扼殺的陰謀事件。
*******************************************
中華民國105年12月26日
2016-12-26 01:15聯合報 編譯李京倫/報導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珍珠港,
不免讓人再度檢視日本如何看待其二戰侵略行為。
紐約時報報導,幾乎每個日本學生都會到廣島或長崎參訪原爆遺跡,
但教科書對珍珠港事變多半只用一兩句話帶過,
還有一本反映右派史觀的教科書稱日本是被美國所逼,
為了自衛才偷襲珍珠港。
日本文部科學省(教育部)歷史課綱要求讓學生了解:
「當年日本重創許多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
但日本也在東京大轟炸、沖繩戰役和廣島長崎原爆中受到空前破壞。」
中學歷史教師中條克俊說:
「年輕一輩聽過珍珠港這個詞,但所知不多,
他們多半不太了解二次大戰,
只知道日本是原爆和東京大轟炸的受害者。」
日本公立學校使用的多本教科書,
稱珍珠港事變是日本在中國大陸的漫長戰爭後對美國的一次奇襲。
但有一本通過日本文部省審核的右派史觀教科書說,
當時日本因美國所逼,為「自衛」才發動這場戰爭。
日本人通常把珍珠港事變當作日本參與二戰的開端,
戰事在美國用原子彈轟炸廣島長崎後結束,
有些日本人認為,日本受到原爆摧殘,
在道德上抵消了日本侵略罪行。
有些歷史學者擔心,
安倍珍珠港之行會讓日本社會停止反省對亞洲國家的侵略暴行。
研究日美文化關係的東京大學教授矢口祐人說:
「如果日本社會在紀念珍珠港事變後,不再探討事變的原因,
那麼所謂紀念其實就是遺忘。」
日本左派團體批評安倍訪問珍珠港是「作秀」,
應該先去日本侵略過的亞洲各國,如大陸與南韓。
觀察家認為,日本與陸、韓缺乏互信與共同戰略目標,
安倍不太可能對這兩國擺出象徵性的和解姿態。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政府系副教授珍妮佛.林德,著有
「國家道歉:國際政治中的道歉行為」,
她說:
「訪問並不能讓雙方和解,事實正好相反,是和解讓訪問得以成行。」
*********************************************************
聯合/失智課綱教出納粹崇拜
2016-12-26 02:48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中華民國105年12月26日
光復中學高中生上演納粹變裝秀,說明近兩年的課綱之爭,
乃至教育部遴選高中生參與課綱審查,完全是鬧劇一場。
納粹變裝秀引發爭議後,
學生辯稱是為了「藝術與公益」,
校方則聲稱是「尊重學生的創意」,這都是腦殘的邏輯。
模仿納粹和希特勒,是在踐踏人性,請問有什麼藝術與公益是以荼毒為目的?
學校不能教導學生明辨善惡,卻奉他們的無知為「創意」,
這又是什麼教育?
近兩年一波轟轟烈烈的高中生爭課綱主導權,
經過納粹變裝秀的檢驗,證明根本就是一場「反智運動」。
聽聽光復的學生是怎麼說的:
「高中生的思慮,哪裡想得到那麼遠?」
但回顧去年的反課綱運動,
學生們把「自己的課綱自己審」的口號喊得多響亮,
社會上多少人卻點頭如搗蒜。
學生無知也就算了,更可悲的,是該校老師和某些教師團體的愚昧。
納粹變相秀是經過導師和校方同意才演出的,學生不辨黑白,
校方卻隨之起舞,毫無價值底線。
尤其,在反課綱運動中扮演指導角色的
「歷史教師深根聯盟」
和「公民教師行動聯盟」,
對外界批評納粹秀卻反駁說:「有那麼嚴重嗎?」
「認真就輸了!」
這種毫無價值觀的教師團體,卻是主導反課綱的幕後黑手,
台灣的下一代不怕毀在他們手裡嗎?
看這些學生,煞費苦心地打造出納粹制服、旗幟和坦克,
即可知他們對納粹多麼崇拜。
這一切,正反映台灣課綱之爭多麼走火入魔。
*************************************************************
學子扮納粹惹議/荒謬納粹秀 執政民進黨犯過
中華民國105年12月26日
2016-12-26 03:01聯合報 黃瑞明/靜宜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台中市)
光復高中的「納粹變裝秀」高潮迭起,不僅引發台灣社會爭議,
更惹來外交爭議,
最後導致教育部刪除補助,光復高中校長也提出辭呈。
這不僅是「演員們」始料所不及,同時也是整齣戲的真正荒謬之處。
納粹罪行罄竹難書,按理說世人皆知。
但是,歷史課本頂多交代一兩頁,
未諳世事的學生很難體會真相全貌。
這也正是德國人會不斷營造「回憶文化」的原因:
媒體上三天兩頭就可以找到詳細的相關影像文字報導,
總統與總理在每年固定的幾個紀念日會致詞反省二戰,
各地大大小小的博物館、紀念碑則隨時提醒人民不要重蹈覆轍。
台灣沒有這種文化,懂得希特勒是什麼東東的人自然不多。
光復高中的出醜不是國人鬧納粹笑話的第一次。
大家記憶猶新的是幾年前的國防部戰鬥營軍裝事件。
甚至民進黨在二○○一年也曾經拿希特勒作競選廣告;
當國際上出現反彈時,這個當時的執政黨竟然狡辯:
「希特勒敢於說出心裡話!」
更早之時,兩家廠商則把這名世紀屠夫抬出來代言電暖爐與泡麵廣告。
這次的「納粹秀」只是一場變裝秀,學生們對歷史確實無知。
但是,即使英國哈利王子也聰明不到哪裡去。
他在二○○五年被拍到在一次變裝派對上打扮成隆美爾非洲軍團軍官,
對一個差一點就慘遭希特勒滅頂的國家來說,王儲的行徑令人震驚。
不過,話又說回來,英國佬對納粹魅力沉迷不悟者仍大有人在。
某些人熱衷於讓歷史重現(reenactment),
下班之後,俱樂部同好濟濟一堂,穿上軍裝,有人扮演皇家軍官,
有人則變身「周末納粹」(Weekend-Nazis)。
BBC等媒體曾經報導過,社會也見怪不怪。
一群高中生會惹出這麼大的風波,以色列與德國駐台代表處功不可沒。
他們的抗議可以理解,卻極不妥當。
那幾個小毛頭的裝扮並不違法(德奧是極少數禁止納粹標誌的國家),
他們沒有否認納粹的罪行,遑論鼓吹排猶言論。
更何況這是兩個跟我們毫無邦交的國家,
為何連小孩子的戲鬧行為都有勞教育部與總統府出面道歉?
至於刪除高中補助款更是荒唐,
按照這標準,民進黨當年根本沒資格領政黨補助款。
德國在台協會的反應尤其過火了些。
這個國家一直都有所謂的新納粹分子,他們不敢公然使用納粹標誌,
但是,誰都知道這群頭理光頭的是希特勒的死忠信徒。
他們示威遊行,主管機關與法院幾乎都照准不禁。
最近一齣假設希特勒復活的搞笑電影《吸特樂回來了!》在德國大行其
道(原著也罕見地暢銷),不以為然的人擔心這是在為殺人魔王漂白。
卻不聞以色列提出抗議。
我們可以加強世界歷史教育,在台灣這種普遍漠視國際新聞的國度,
其效果卻也必然有限。
事實上,許多人連自己的歷史都搞不清,
提到台灣史只知道二二八,
談到日治就想到皇恩浩蕩。
就此而言,光復高中生其實也是受害者。
************************************************
學子扮納粹惹議/仗義反納粹 卻無視慰安婦
中華民國105年12月26日
2016-12-26 03:01聯合報
吳珊珊/台北城市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副教授(台北市)
報載因為光復中學學生校慶變裝納粹造型遊行,
引起以色列、德國的關注,
除光復中學校長出面道歉外,更驚動總統府發布新聞稿譴責,
教育部揚言要行政懲處教職人員,還要扣減私校補助款,
昨天校長更請辭負責。
筆者絕對同意學生扮演納粹之舉太無知、太超過,
但無法理解為何要上綱至由總統府出面譴責,教育部的扣款作為,
更值得討論。
此事件中,德國和以色列對於納粹言行的關切,理所當然。
德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加害國,
戰後深切反省猶太屠殺事件,誠心道歉,
除了在首都柏林建立猶太死難者紀念園區,警惕後人勿重蹈悲劇;
經濟上賠償受到迫害的猶太人;
一九九四年通過「反納粹與反刑事罪法」,
嚴禁宣揚納粹和種族仇恨,並嚴懲任何發表否認納粹大屠殺的言論者,
獲得了與歐洲國家和解的機會。
猶太人立國的以色列,對於歷史傷痛當然不能忘卻,
極力追捕納粹餘黨,
更對全球任何有關使用納粹圖像或手勢的個人或機構,
提出嚴正抗議和譴責。
但此事件中小英政府的角色,則令人莫名。
且先按下日本侵華暴行所造成的傷痛不表,
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強拉台籍婦女作為日軍的慰安婦一事,
小英未曾直言譴責,亦未曾強烈要求日方賠償,
行政院長林全甚至口出「慰安婦可能是自願」向小英交心;
而今對學生納粹變裝,則立即表達譴責,
要追究責任、嚴懲學校,實令人費解。
相較於以色列集全國之力,不計代價追懲迫害者的積極態度,
小英政府對於曾迫害台灣人的日本政府極盡討好態度,形成強烈對比。
作為台灣首位女性總統,小英不為台籍慰安婦主張正義,
卻選擇為猶太人伸張正義,實屬矯情。
筆者認為,光復中學變裝事件,學校已出面道歉,
社會的討論亦已達到以色列代表處希望的教育目的。
教育部的扣款之議,懲罰了誰?
除了法律依據有疑義之外,只會讓以後所有帶活動的老師噤聲,
更讓變裝的學生成為全校同學的批判對象,
相信無人會樂見此事後續的傷害。
這兩天在一片撻伐學生無知、無國際觀的聲浪中,
聯合國安理會十五個理事國中,除了美國首次在此議題棄權外,
十四個理事國一致決議,
譴責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占領區屯墾的行為違反國際法,要求立即停止。
近來許多文章討論我國史觀的角色設定,筆者倒是很好奇,
教育部的歷史課綱中,除了本國史的自我角色設定外,
對於以色列在中東的角色,是由誰決定?又如何設定?
是美國和以色列的史觀?還是伊斯蘭世界的史觀?
**************************************************
學生扮納粹 歷史公民教師團體也道歉了
2016-12-24 19:36中央社 台北24日電
中華民國105年12月24日
新竹光復中學校慶活動中,部分學生扮納粹引發爭議。
今(24日)天從校長到教育部長都為此事道歉,
歷史教師深根聯盟、公民教師行動聯盟也發表聯合道歉聲明,
自覺努力不夠。
活躍於反黑箱課綱抗爭的
歷史教師深根聯盟、公民教師行動聯盟,
今天聯合發表道歉聲明,強調
「我們自覺努力得不夠,
才讓這種對普世人權價值荒謬、無知
、無所謂的態度蔓延成為國際笑話。」
兩教師團體對光復中學事件感到「心痛」和「慚愧」,
並檢討台灣對納粹軍服的著迷,
源於過去的政治教育,特別是「新生活運動」。
「我們對納粹的法西斯獨裁政權無感,
正是因為我們就是在法西斯教育中長大的。」
聲明中指出,
「新生活運動」內容包含類似軍裝的學生制服
、朝會、週記、軍歌比賽等,
延伸到台灣各級教育中。
兩團體主張藉此時機,檢討相關規範和活動的存廢,
並在社會領域課綱明定「轉型正義」的專題教學。
今天事件被媒體廣泛報導後,在網路上引起正反不同評價。
兩教師團體批評部分言論如「有那麼嚴重嗎?」、「認真就輸了!」,
態度輕佻,讓人恐懼,
對於「自由」也只膚淺地停留在「我可以主張」的層次而毫無節制。
如果台灣教育曾經對於「如何被統治」有一點點反省力,
就絕對不會覺得納粹軍服是酷炫。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