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外型像毒蛇 台灣六大衰蛇冤死

 




************************************

花浪蛇 (俗名黃頭蛇、土地公蛇、草尾仔蛇 )  ,第四圖 蛇皮








**********************************

臺灣蛇類快速辨別圖鑑

https://www.taiwan-snakes.tw/

*********************************

青蛇死去後身上的黃色素會被分解,身體由青轉藍。青蛇示意圖。(台灣動物路死觀察網提供)

青蛇死去後身上的黃色素會被分解,身體由青轉藍。青蛇示意圖。(台灣動物路死觀察網提供)


*****************

南投縣有不少地方發現蛇兒現蹤,包括常被民眾誤認成有劇毒的「紅雨傘節」,但其實際身份是無毒的「紅斑蛇」。(資料照,本報合成)

南投縣有不少地方發現蛇兒現蹤,包括常被民眾誤認成有劇毒的「紅雨傘節」,但其實際身份是無毒的「紅斑蛇」。(2022/11/05 11:04〔記者陳鳳麗/南投報導


**************************************

左圖為白梅花蛇環帶是淺灰褐色與黑色交錯,交錯部分不明顯且呈現鋸齒狀;右圖為雨傘節則有黑白分明且平整的間隔環帶,和三角形的斷體截面特徵。

左圖為白梅花蛇環帶是淺灰褐色與黑色交錯,交錯部分不明顯且呈現鋸齒狀;

右圖為雨傘節則有黑白分明且平整的間隔環帶,和三角形的斷體截面特徵

***********************************

南蛇(上);細紋南蛇(下)。

南蛇上下唇各唇鱗的後方都有黑色邊緣;

細紋南蛇無唇紋

;細紋南蛇(左)。      南蛇(右)

南蛇身體雜有白色的斑塊與黑色小斑點,形成不規則的坡浪狀橫紋;

細紋南蛇則通體為一致的橄欖棕色

**************************************************



外型像毒蛇 台灣六大衰蛇冤死

聯合學苑2020-08-03專題專欄

FacebookLineTwitterCopy LinkPrint

文╱記者尤聰光、羅紹平


又到蛇類出没季節,各地消防單位近來忙於出動捕蛇。除了國人熟知的鎖鏈蛇、百步蛇等毒蛇外,還有擬龜殼花、紅斑蛇等無毒蛇,因外形酷似毒蛇惹來殺身禍,其中草花蛇近年銳減,被農委會列為第三級保育類動物。

台灣四季氣候不明顯,冬天也可見蛇類活動,尤其進入夏季後蛇類活動更頻繁,台東縣消防局表示,今年1至5月,捕蛇勤務出勤311件,5、6月也有上百件。

認知不足 常見蛇就打

不過,民眾對蛇的種類、生態認知不足,大多數人只知道台灣有鎖鏈蛇、赤尾青竹絲、眼鏡蛇、百步蛇、龜殼花及雨傘節六大毒蛇,加上對蛇處理的方式不正確,看到蛇就是就地正法,一棍打死,以致台灣有「六大衰蛇」也遭殃。

外形相似 無毒也冤死

專門研究蛇類生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副教授蔡添順說,這六大衰蛇都是無毒蛇,包括大頭蛇、擬龜殼花、紅斑蛇、白梅花蛇、青蛇、南蛇,只因它們外型顏色、紋路及體型和六大毒蛇相似,因而冤死。

多數民眾不知蛇類有助生態鏈平衡,打死蛇對生態環境反而造成嚴重負面影響;「六大衰蛇」看在專家眼裡都是有助環境生態的好蛇,甚至可防止鼠疫擴散。

能除害蟲 防農作破壞

蔡添順表示,蛇類在台灣自然生態鏈上,屬於高端動物,更是除害的有益動物,根據研究,台灣早期田間常見的草花蛇,它就專門吃魚、蛙和鼠類,可防農作被老鼠破壞,但因棲息地破壞及被民眾不明究理殺死,使得草花蛇數量迅速銳減。

蛇類專家杜銘章教授特別提到,無毒蛇中最常見的紅斑蛇(原民稱紅雨傘節),除吃老鼠,也會吃其他毒蛇,能幫人類去除鼠害及讓人免於被毒蛇咬,勘稱蛇界中的「好蛇」,但民眾往往把它誤認為雨傘節把牠打死。

蛇少鼠多 易傳染病毒

蔡添順指出,六大衰蛇中的南蛇或擬龜殼花最主要的食物來源是,就生態平衡而言,蛇少了,老鼠族群就會多,老鼠除了啃食甘蔗、玉米等,危害農作,一旦進入人類社群,老鼠身上帶有漢他等多種病毒,就會有機會傳染給人,甚至讓人類爆發鼠疫,人不枉殺蛇,蛇吃老鼠,老鼠族群少了,能維持生態系平衡,還能間接能抑制鼠疫發生。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在5月間公布台灣北部1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為今年第4例,創5來年同期新高,該新增個案為北部40多歲男性,未被老鼠咬過,或許可視為一種生態「警訊」。

杜銘章表示,除了紅斑蛇,包括臭青公、錦蛇也是吃鼠專家。其實,這些無毒蛇出現在住家附近是非常好的事,比起使用老鼠藥,制衡效果更好,例如中國大陸農家就會抓錦蛇放在住家附近來抑制鼠的數量,成為所謂的家蛇。

從小教育  別只教毒蛇

蔡添順說,國內對於蛇的教育,多半只教導認識毒蛇,很少介紹其他蛇種,加上多數民眾對蛇的認知不正確,以致蛇類枉死;他建議公部門應邀請專家學者進行宣教,教導民眾正確對蛇的觀念;另,落實學校課外生態教育,從小讓學生認識蛇,甚至接觸蛇,培養對蛇的正向態度。

杜銘章也認為,可從小開始教育,孩童只要摸過蛇,心中對蛇的恐懼就會減少,再教他們蛇類保育觀念,如在住家裡有蛇闖入,可打電話通報農業單位或消防隊,由專人來處理。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577期


*****************************

民眾原以為是劇毒雨傘節出沒公園,經網友提點後發現,是無毒的黑背白環蛇。(圖擷取自爆廢公社)

民眾原以為是劇毒雨傘節出沒公園,經網友提點後發現,是無毒的黑背白環蛇。(圖擷取自爆廢公社)


台灣三大衰蛇比較表
台灣三大衰蛇比較表



台灣3大衰蛇 擬龜殼花 青蛇 白梅花蛇 沒毒卻常遭毒打

01:382012/10/20 中國時報 沈揮勝 、南投

時值深秋,蛇類為準備冬眠而積極覓食,與人類狹路相逢而遭毒手的頻率趨高。在缺乏保育觀念下,貌似毒蛇,更是人人喊打!生物專家歸納出「台灣三大衰蛇」,呼籲民眾不要再讓這些無辜的蛇成為棒下冤魂。

「三大衰蛇」指的是擬龜殼花、青蛇和白梅花蛇。最早提出此說的是甫退休的國立鳳凰谷鳥園保育組技士陳鴻猷;園長鄭添益、研究組長王宏銘對這項說法也心有同感,雖然聽起來覺得很有趣,卻是建構在上述物種的不幸宿命上。

王宏銘說,三大衰蛇「榜首」擬龜殼花,本身無毒無害,但體型略顯肥短,防衛時頸部成平扁狀、頭部呈銳角形,加上斑紋具備龜殼花、鎖鏈蛇等劇毒蛇類的特徵,林試所蓮華池研究中心主任黃正良說,這物種為嚇阻天敵,演化出「別來惹我」的外型,哪知反而引起人類害怕和誤解,成棍棒下的冤魂。

擬龜殼花頭頂是單一顏色,鱗上有稜脊乍看像穀粒,最重要的是牠的瞳孔是圓形的;真正龜殼花的瞳孔瞇成垂直的細縫,頭頂有複雜斑紋。」農委會特生中心主任湯曉虞說。

三大衰蛇之「榜眼」青蛇,和有毒的赤尾青竹絲,體表都是翠綠色,但性格溫馴膽怯、不敢招惹人,台灣知名爬蟲類影像紀錄團體「台灣忍者龜」,創會成員「小黑」江志緯在他的部落格描述,青蛇是台灣被誤殺或遭車輾斃最慘烈的無毒蛇類。其實牠和赤尾青竹絲很不同,後者尾巴和眼睛都帶有紅色腹側有明顯虛線;青蛇瞳孔圓亮、體色單純。

三大衰蛇之「探花」為體紋黑白相間的白梅花蛇,因為與台灣第一毒蛇雨傘節的斑紋有幾分神似,同樣常因人們的誤解和恐懼而冤死。蓮華池研究中心永久樣區護管員王德華說,白梅花蛇與雨傘節外觀差異不少,只要肯多花幾分鐘認識,兩者並不難分辨。白梅花蛇橫帶環紋邊界略呈破碎狀,且軀體的中、後段斑紋帶有灰、褐過渡色;雨傘節之黑白平整而明確,背脊明顯。



*******************

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

光 汽車隔熱紙透光率「前擋70%、前側窗40%」明年115年新車強制納管

 


******************************************


汽車隔熱紙透光率「前擋70%、前側窗40%」明年新車強制納管

11:31   2025/06/30 中時 陳祐誠

交通部推動納管汽車隔熱紙透光率,公路局今日公布相關指引,一般車輛前擋玻璃透光率須70%以上、前側窗40%以上,而計程車有更嚴格標準,後擋玻璃、後側窗透光率也須40%以上。公路局長陳文瑞表示,預計明年要求新車須貼合格的隔熱紙。

因我國地理環境及天候條件,國人用車習慣多考量隔熱、隔離紫外線或降低眩光等因素,除少部分車輛未黏貼隔熱紙外,大部分均有黏貼隔熱紙的情形,但許多車主不清楚如何選用隔熱紙,導致選用可見光透過率不合適的產品。

汽車隔熱紙透光率70%(上)與40%(下)的比較。(陳祐誠攝)
汽車隔熱紙透光率70%(上)與40%(下)的比較。(陳祐誠攝)

交通部公布隔熱紙使用指引,建議車輛前擋黏貼透光率70%以上、前側窗40%以上的隔熱紙;計程車後側窗及後擋玻璃黏貼透光率40%以上的隔熱紙。

公路局說明,考量我國氣候環境、道路安全、國人用車習慣及價格可負擔性,並比較各國規範後,以車輛B柱為主要分水嶺,B柱前為「道路安全」B柱後則為民眾乘車安全考量

公路局指出,汽車車窗及擋風玻璃明暗程度,對於駕駛行車視野辨識及操作能力、隔熱效果皆有關聯;汽車前擋玻璃為主視野,前側窗為輔助視野,規範黏貼隔熱紙透光率,是為確保駕駛人在行駛過程中,具有足夠行車視線與清晰的視野。


據統計,截至6月底,已有12家業者、共計39組型號已取得部分產品測試認證。陳文瑞說,預計明年要求新車車窗透光率須合乎規範,且只能貼得到認證的產品,違者可罰900至1800元。


************************************************

2025年6月16日 星期一

輕生重回10大死因!這年齡層人數激增 衛福部:原因不清楚


*************************************************

嗆若陳佩琪墜樓亡「馬上拍手擺桌慶祝」 作家挨罵道歉再嗆聲:不服來辯

高皓筠

2025年7月3日 週四 上午6:52


作家吳祥輝昨(2日)兩度在臉書發表言論,槓上民眾黨。(翻攝自吳祥輝臉書)

作家吳祥輝昨(2日)兩度在臉書發表言論,槓上民眾黨。(翻攝自吳祥輝臉書)


知名作家吳祥輝竟針對事件,表示「如果墜樓的是陳佩琪,我馬上用力拍拍手。」(翻攝自吳祥輝臉書/本刊資料照)

知名作家吳祥輝竟針對事件,表示「如果墜樓的是陳佩琪,我馬上用力拍拍手。」(翻攝自吳祥輝臉書/本刊資料照)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京華城圖利案,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1日開庭前,接獲妻子墜樓身亡,震驚各界。對此,柯文哲妻子陳佩琪不捨表示「該跳樓的是我」,引發輿論同情與支持者聲援。然而,知名作家吳祥輝竟針對事件,表示「如果墜樓的是陳佩琪,我馬上用力拍拍手。」激進言論引發爭議,為此,吳祥輝道歉完再酸「不服來辯」。


作家吳祥輝昨(2日)凌晨在臉書發表言論,坦言對於彭太太並不了解,不知道她的身心狀況,因此不予評論,但話鋒一轉,直言「如果墜樓的是陳佩琪,我馬上用力拍拍手擺桌慶祝,恭喜台灣社會少了一個大壞人大害蟲。」激進言論一曝光,引發輿論爭議。


對此,民眾黨立委陳昭姿強烈不滿,先用私人帳號留言批評吳,但因留言遭刪除並被封鎖,隨即陳昭姿改用公開帳號發聲痛批,「連這種話也講得出來,可惡到不像人類。當年你自稱是拒絕聯考的小子,我懷疑你是因為事先知道聯考已經拒絕了你,你太抬高自己的身價了。」大呼這些惡毒的言語,終將回報在他自己身上。


吳祥輝激進言論爭議持續延燒,吳祥輝同日再發文回應,指深知公共言論影響甚廣,不該以任何形式對生命與死亡的議題輕率評論,在此向所有誠懇的人致歉,「但不包括任何一個民眾黨的附從。」並提及陳佩琪去年9月曾「帶風向」讓彭振聲出面幫柯文哲頂罪,在他眼中「就是害蟲、毒瘤、大壞人」,並再嗆聲「如果不服,請民眾黨出來辯論!


*************************************************

輕生重回10大死因!這年齡層人數激增 衛福部:原因不清楚

12:21      2025/06/16 中時 李念庭

輕生重回國人10大死因,衛福部分析,除了0~14歲、65歲以上下降,15~64歲年齡層輕生人數皆上升,是自2010年後首度重回榜上。衛福部表示,青少年輕生原因與使用網路、父母離異等有關,但壯年世代輕生趨勢增加原因,仍須進一步分析相關資料。


衛福部今日公布2024年國人10大死因,自我蓄意傷害(輕生)死亡人數為4062人,較2023年增加164人,時隔14年重回榜上。進一步分析,輕生位居15~24歲主要死亡原因第2名,共274人;在25~44歲區間同樣位居第2名,高達1244人;45~64歲輕生人數達1405人,位居該年齡段第7名。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代理司長鄭淑心說明,15~65歲輕生人數都明顯上升,輕生問題不只在台灣,在亞洲國家如日本、韓國、新加坡等都是很大的挑戰,年輕族群輕生是各國持續關切及挹注資源的重要議題。

至於為何青壯年世代輕生趨勢增加,過去曾委託台大研究,分析青少年主要是因網路使用、父母離異、睡眠問題等導致。但針對壯年輕生人數上升,衛福部尚無相關統計分析,未來需要進一步分析輕生通報資料。

衛福部統計處處長李秋嬿則說,輕生重回10大死因,與我國推動慢性肝病、肝硬化防治有關,慢性肝病、硬化死亡率逐年改善、掉到第12名,輕生排名因此上升。

衛福部去年起擴大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至15~45歲,至今服務人數5萬4508人、13萬9565人次;也持續擴大辦理老人憂鬱症篩檢,篩檢量70萬多人次,65歲以上長者輕生趨勢持續下降。

至於未來是否可能擴大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對象,鄭淑心表示,仍需等進一步分析輕生通報資料,包括性別、年齡,目前衛福部及各部會,也都針對不同對象推出相關資源,如教育部持續補齊校園輔諮人力資源,勞動部針對勞工、國防部針對國軍推出相關心理支持方案。


*********************************************

2025年6月3日 星期二

Google將撤中華電信憑證信任 葛如鈞:核彈級資安危機 **淪詐團工具 自然人憑證存廢掀議 10餘家銀行暫停此類方式開戶

 





*****************************************


*****************************************************************

           淪詐團工具 自然人憑證存廢掀議

10餘家銀行暫停此類方式開戶 在野憂資安危機

04:10  2025/06/09 中國時報 黃琮淵 、 崔慈悌 、 張睿廷

自然人憑證名存實亡?詐騙手法猖獗,自然人憑證遭盜取後開戶案例層出不窮,銀行不得不築起防線,包括台灣銀行、第一銀行、兆豐銀行、台新銀行、台北富邦銀行等,超過10家公民營銀行,即日起喊停以自然人憑證作為線上開立數位帳戶的身分驗證方式,等同全面排除自然人憑證的「數位身分證」地位。


390萬人持證 廣泛用於民生服務

金融圈直言,表面上看來,這只是金融機構為防止自然人憑證被濫用的折衷作法,但此舉等同否定自然人憑證的用途,如果連銀行都不認同自然人憑證等同個人親臨櫃台開戶,代表自然人憑證已「沒什麼路用」,政府應盡快檢視數位憑證政策,甚至考慮其存廢。內政部資服司表示,申請人應妥善保管及使用憑證,切勿將自然人憑證及密碼交付他人使用,以免協助歹徒詐騙又上當受騙。

自然人憑證服務除了眾所周知的線上報稅、勞保系統查詢、個人化資料自主運用(MyData)外,還可應用於台灣電力APP、台灣自來水APP、網路銀行、全民健康保險、交通部監理服務網查詢應用等多項民生服務。內政部指出,自然人憑證可使用於484個公務應用系統、381個民間應用系統,在效期內的持證人數約380萬至390萬人


2019年底全球爆發新冠肺炎,許多系統都採用自然人憑證,根據統計,台灣從2019年有1億7176萬人次使用,一路攀升至2021年的3億7313萬人次,疫後略減,但去年仍有3億5526萬人次。

金管會規定,數位帳戶依其開戶方式,可分成3大類:第1類為自然人憑證,其效用幾乎等同臨櫃,權限最高,每月轉帳金額可達20萬元,其次為第2類的晶片金融卡,與第3類帳戶採信用卡或銀行帳戶驗證。

看準自然人憑證開戶等同臨櫃,詐騙集團也將腦筋動到自然人憑證上,詐團近期以協助代辦貸款名義,詐取民眾自然人憑證、密碼及身分證影本後,再大量開設數位存款帳戶,讓民眾最終淪為人頭戶,在找不到禁止自然人憑證開戶的法源依據下,目前只能先喊卡。


遭騙證開戶 被害人慘淪人頭戶

目前包括台銀、土銀、合庫銀、一銀、華南銀、彰銀、台企銀、兆豐銀等8間公股行庫,以及台新銀、永豐銀、台北富邦銀行、高雄銀、京城銀等民營銀行,都已宣布暫停接受自然人憑證開立數位帳戶,且沒有恢復日期。

銀行主管指出,自然人憑證就像「數位版的國民身分證」,理應比身分證更安全,不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警覺到以自然人憑證開立數位帳戶變成警示帳戶的愈來愈多,這可能是詐團直接取走被害人的自然人憑證,逕行開戶。

據透露,詐團通常是在網路上、LINE上打出代辦貸款廣告,吸引民眾申辦信貸,進而索取被害人的自然人憑證、密碼及身分證影本,很多民眾不知道自然人憑證可以開戶,直到被警方通知變成人頭戶才知道,還有的是詐團持同意書至戶政事務所申辦自然人憑證。


年拿200億預算 數發部資安破功

銀行主管表示,自然人憑證開戶究竟不如到臨櫃開戶,還能夠「用力問」,至少理出個開戶動機,短期內因無法防範,只能先封掉這條路,不過這也意味詐團同樣可拿自然人憑證用於其他用途,政府恐得在詐團出手前,想好該如何應對,免得衍生更多社會問題。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說,數發部每年200多億元預算,整天喊資安韌性、數位韌性,結果一下子就破功,連詐騙集團都對付不了,竟連自然人憑證都被國內銀行拒絕開戶,重重打臉政府。


民眾黨立委林國成表示,台灣號稱AI科技大島,但資安比其他國家遜色許多,自然人憑證裡面有許多國人個資,如果被盜,恐引起極大混亂,政府應有所作為。


*********************************


Google 自 8 月起撤除中華電信憑證預設信任,台灣網站恐跳安全警告畫面!中華電信回應:「憑證安全無虞」

三嘻行動哇

2025年6月3日 週二 下午1:22

Google 在官方部落格宣布,自 2025 年 8 月 1 日起,Google Chrome 瀏覽器將不再預設信任中華電信(Chunghwa Telecom)與匈牙利 Netlock 這兩家機構所簽發的新 TLS 網站憑證。這項變更將從 Chrome 139 版本開始上路,而且會在 Windows、macOS、ChromeOS、Android 及 Linux 等作業系統生效,唯獨 iOS 因為使用 Apple 蘋果驗證機制而不受影響。


Google:憑證機構長期缺乏改善,已不符公開信任標準 根據 Google Chrome 安全團隊說明,過去一年觀察到中華電信與 Netlock 這兩家 CA(憑證機構)在管理公開信任憑證上出現多次問題,儘管曾經承諾改善,卻始終缺乏具體進展與明確的進步證據。這樣的行為已經損害公信力,不符合 Chrome 對 CA 所設定的信任標準。

Google 表示:「CA(憑證機構)在網路生態系中扮演高度信任角色,若其作為無法符合全球共識與標準,就無法維持公開信任。」

這項調整牽動甚廣,特別是台灣多數政府機關、學術單位與企業網站長期使用中華電信的 ePKI 憑證系統。若在規定時間後仍未更換憑證,用戶使用 Chrome 瀏覽網站時,將跳出全頁警告畫面,明確提示該網站「憑證不被信任」,恐引發使用者誤解、信任危機與系統存取障礙。


8 月起哪些憑證將不再被 Chrome 信任? 根據 Google 安全部落格消息指出,自 2025 年 8 月 1 日起,凡是新簽發、並連結到以下 TLS 網站憑證,都將被 Chrome 預設為不可信任:

ePKI Root Certification Authority(中華電信)

HiPKI Root CA - G1(中華電信)

NetLock Arany (Class Gold)(Netlock)


換句話說,只要是在 2025 年 7 月 31 日 23:59:59(UTC)之前簽發的憑證則不受影響,仍可正常運作。

憑證不被信任,使用者會看到什麼變化? 當使用者透過 Chrome 瀏覽連結到憑證不被信任的網站時,畫面將會跳出整頁的安全警示頁面,提醒這個網站的憑證無法被信任。除非企業或使用者自行設定將上述憑證納入系統信任憑證,否則一律會被擋下。


怎麼確認自家網站是否受影響? 網站管理者可透過 Chrome 內建工具查詢憑證資訊:

開啟 Chrome 並造訪網站(如:https://www.google.com) 點選網址列左側的「🔒」圖示 點選「連線安全」→「憑證有效」 查看「Issued By」欄位

若出現「Chunghwa Telecom」、「行政院」、「NETLOCK」等字樣,即屬受影響範圍 Google 建議儘速更換成其他公開信任的憑證機構 Google 建議網站營運單位應儘快轉換至其他被 Chrome 預設信任的 CA 憑證機構,如 Let’s Encrypt、DigiCert、GlobalSign 等。否則,一旦現有憑證過期或更新後,將立即受到新政策限制。

對於只在內部使用的企業網路,也可透過本地政策(如 Windows 群組原則)手動信任憑證,但僅限內部用戶有效,對外訪問仍會遭 Chrome 阻擋。

此外,Chrome 自 128 版起支援模擬「撤信情境」的指令列參數,企業 IT 單位可提前測試內部網站是否會受到影響。


中華電信聲明:憑證安全無虞,問題已調整完成 針對 Google 官方宣布的政策調整,中華電信也發出官方聲明,內容如下:

一、中華電信及其受委託經營的憑證管理中心皆依法合規,符合《電子簽章法》,也通過 WebTrust for CA 及 ISO 27001 等國際認證,所簽發的數位簽章具有法律效力,請用戶放心。

二、Google 撤信主因是部分程序未能在政策時限內完成調整。雖然目前中華電信已完成修正並達成所有要求,但 Google 仍決定先移除預設信任,並非因安全漏洞或私鑰洩漏,預期將於 2026 年 3 月重新取得 Chrome 預設信任。

三、所有於 2025 年 7 月 31 日前簽發的憑證不受影響;7 月 31 日後簽發的憑證僅在 Chrome 受限,使用 Microsoft Edge、Safari 等其他瀏覽器則不會受到影響。

四、中華電信強調,其憑證在政府、金融、數位簽章等應用中皆可正常使用,不受影響,請民眾與客戶放心。

台灣網站信任機制亟待自省 這次事件不只是一場技術性更新與瀏覽器政策調整,更是對台灣憑證系統的一次警鐘。台灣長年依賴單一 CA 憑證機構,若不積極與即時因應國際安全政策的變動,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台灣網站面臨信任危機,甚至使台灣網站在全球主流平台中失去信任地位。

對政府與企業等大型機構單位來說,這也是一次重新檢視資訊安全政策、強化與國際規範對接的契機,如此才能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原文網址:三嘻行動哇

圖片及資料來源:Google Blog、中華電信



***************************************

Google拔除中華電信TLS憑證信任 葛如鈞:核爆級災難

中天新聞網   宋玉寧

2025年6月3日 週二 下午2:14

昨(2)日晚間Google官方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Chrome瀏覽器將不再預設信任我國中華電信(Chunghwa Telecom)與匈牙利Netlock所簽發的TLS憑證,此決定適用於Chrome 139版本後,涵蓋Windows、macOS、Android等平台,原因是這兩家機構過去1年內,在憑證管理上多次出現違規與改進承諾落空,因此Google資安團隊決定「撤回信任」。


據「風傳媒」報導,中華電信發表聲明,所有2025年7月31日以前簽發的憑證不受影響,問題只會發生在之後的新憑證,且僅限於Chrome用戶,並表示問題源於未能及時完成政策技術調整,並非憑證本身有安全漏洞。不過此一說法被外界認為是推卸責任,意即只要使用其他瀏覽器就沒事,卻完全無視Chrome瀏覽器的主流地位。

對此,國民黨立委葛如鈞強調,這是數位信任的「核爆級」災難,翻譯成白話就是,如果網站憑證沒有及時換發,屆時在Chrome瀏覽器上將跳出整頁紅色警示,直接被標示為「非安全網站」。

他更批評,不是不用Chrome就能解決問題,因為Chrome瀏覽器目前全球市占率高達65%,這不是能輕易忽視的選項。

至於行政院數位發展部則表示,早在今年3月就已針對信任政策變動啟動雙憑證機制,導入本土通過國際信任驗證的CA廠商,以便網站可無縫切換,避免憑證失效而造成服務中斷。數發部指出,目前政府網站仍能正常在Chrome瀏覽器上運作,未來也會持續進行相容性測試與政策調整,確保公部門數位服務不中斷。

-------------------------------------------------------------------------------


Google將撤中華電信憑證信任 葛如鈞:核彈級資安危機

2025-06-03 13:07 聯合報/ 記者李成蔭/台北即時報導


國民黨立委葛如鈞於今立法院國是論壇指出,國際知名搜尋引擎Google將撤銷中華電信憑證信任,這是「核彈級的數位信任大爆炸」,政府高喊數位信任與全民防詐,結果連基本的憑證管理都做不好,呼籲政府儘速補救,包含建立可信身份系統及借鏡國際經驗、推動公私協作及導入AI防詐等。

葛如鈞表示,Google宣布自7月31日起,Chrome瀏覽器將全面撤銷對中華電信及其政府憑證鏈的預設信任,葛如鈞強調,這是一場「核彈級的數位信任大爆炸」,不僅是單純的技術問題,更牽涉到國家資安與全民信任的重大危機。

葛如鈞指出,Google 在公告中批評,中華電信憑證合規通報上的延遲,導致其誠信遭到質疑。葛如鈞強調,一旦憑證未及時更換,屆時民眾使用政府網站或重要服務平台時,瀏覽器將不再顯示安全鎖,甚至可能跳出整頁紅色警告或直接封鎖畫面,對民眾信賴構成重大打擊。

葛如鈞直言,政府高喊數位信任與全民防詐,但如果連基本的憑證管理都做不好,人民怎麼相信政府能守得住資安?葛如鈞指出,根據統計,台灣電話個資外洩率高達 62.4%,居亞洲第二;僅今年5月的一周內,就有高達21億元詐騙金額,情勢非常嚴峻。

葛如鈞呼籲,第一、建立可信身份系統,借鏡國際經驗,包括OpenAI創辦人Sam Altman發起的「World」計畫,運用匿名虹膜掃描與零知識證明技術,驗證使用者真實與唯一性,協助金融、電商與社群平台強化防詐機制。第二、推動公私協作、導入 AI 防詐,整合如GoGoLook等本土新創企業資源,政府應主動結合、擴大合作,打造AI防詐科技產業鏈,提升台灣在全球資安與防詐領域的競爭力。

葛如鈞表示,政府必須提高對數位信任的危機意識,這次事件不是單純的資安漏洞,而是國安警訊。台灣應該主動結合先進科技,成為亞太AI防詐領導者,保障民眾資安權益,守護國民的數位安全。


********************************

2025年5月30日 星期五

小酒商贏了!川普關稅遭致命一擊 CNN爆幕後英雄是「這對父女」

 



*****************************************

《國際經濟》美上訴法院裁定 川普關稅暫時有效

10:19    2025/06/11 時報資訊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在週二晚間作出裁決,宣布暫緩執行令,允許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全面性關稅繼續生效,暫時保留了川普的關稅努力,但是也延長了關稅影響的不確定性。

上訴法院同時也在審理下級法院的裁決。下級法院以川普超出總統職權為理由,封殺了全面性關稅的實施。紐約的國際貿易法院是在5月28日裁定,川普無權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徵收全面性的對等關稅。

換句話說,上訴法院尚未裁定:這些關稅是否符合川普援引的緊急經濟權力法案,但是允許在上訴期間,川普可以繼續徵收這些關稅。

上訴法院命令雙方在7月31日進行口頭辯論。

下級法院在5月的裁決,對於根據傳統法律機構徵收的其它關稅,沒有產生影響,例如對鋼鋁和汽車徵收的關稅。

週二的暫緩執行令,意指著,川普在90天暫緩期可以繼續對各國徵收10%關稅,對中國和其它國家的額外關稅,繼續有效,直到上訴的訴訟結束,得出結果為止。

而有趣的是,在數十分鐘之前,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在倫敦說,已經與中國達成「架構協議」,得以實施上個月在日內瓦達成的協議。


************************************************

川普贏了!美上訴法院裁決禁美聯社採訪白宮活動

12:42  2025/06/07 中時新聞網 許庭瑛

美國總統川普週五在社群平台上高調慶祝勝訴,因為上訴法院裁定,他可以禁止《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簡稱AP)參加某些白宮活動。

綜合外媒報導,事件起因於今年2月,川普政府禁止美聯社記者進入橢圓辦公室、搭乘空軍一號以及其他受限區域,原因是該媒體拒絕配合川普的要求,將「墨西哥灣」(Gulf of Mexico)稱為「美國灣」(Gulf of America)。


美國哥倫比亞特區上訴法院日前裁定,暫停下級法院先前解除禁令的判決,恢復白宮對美聯社的限制。

「我們部分同意政府提出的上訴期間暫緩執行申請。」由三位法官組成的合議庭在裁決中表示。

川普隨後在其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寫道:「今天對美聯社大勝利!他們拒絕說出事實,也拒絕稱呼『美國灣』,就是假新聞!」

原先負責審理此案的地方法官麥克法登(Trevor McFadden)一開始否決了美聯社提出的臨時禁制令申請,但在4月改判,頒布初步禁令,要求白宮恢復該媒體對總統活動的採訪權限。麥克法登強調,政府不得基於媒體觀點而將其排除在外。

川普政府對此判決提出上訴,上訴法院週五以2比1裁定,在訴訟審理期間,行政部門有權禁止美聯社進入特定地點,例如橢圓辦公室與空軍一號。


針對此事,美聯社已提起訴訟,指出川普政府此舉是對其編輯立場的報復,違反了美國憲法第一與第五修正案

白宮記者協會(White House Correspondents Association)曾於2月發出聲明,表態支持美聯社,並指出:「第一修正案禁止政府干預新聞機構的編輯決策。任何針對編輯立場進行懲罰的行為,都是對憲法保護的嚴重侵犯。將美聯社排除在總統的空軍一號與橢圓辦公室報導之外,是一場升級的爭端,既無助於總統職務,也損害公眾利益。新聞機構必須能在不受政府干涉的情況下,自主做出報導判斷。」

*******************************************************

又逆轉!美國聯邦上訴法院「暫時恢復」川普關稅

05:23   2025/05/30 中時新聞網 高德順

新變數!美國聯邦上訴法院:暫時恢復川普關稅。(圖/路透)


川普對等關稅再添變數!美國國際貿易法院28日裁決,川普總統對全球課徵「對等關稅」,已逾越其行政權力範圍,法院限期白宮10天內喊卡。川普政府立即提出上訴,美國聯邦上訴法院週四 (29 日) 批准川普政府的請求,暫時中止美國國際貿易法院週三做出的裁定。


路透社報導,美國聯邦上訴法院宣布,批准川普政府在上訴期間暫時恢復川普在所謂「解放日」宣布的關稅。據報導,華盛頓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在裁決中未提供任何法律意見或理據,惟指示該案原告在6月5日前作出回應,並指示川普政府在6月9日前回應。


上訴法院在命令中指出,國際貿易法院週三所做出的裁決「即日起暫緩執行,直至另行通知」,以便法院審理各方提交的相關動議文件。此項暫緩裁定為川普政府爭取短暫的喘息空間,使其有機會進一步主張現行法律賦予總統單方面啟動全球關稅機制的權力。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29日報導,川普政府最快於30日(本周五)要求最高法院立即暫停聯邦法院阻止川普多項關稅的裁決,如果聯邦上訴法院不發布暫停下級法院裁決的命令,川普將向最高法院尋求「緊急介入」(emergency relief)。

*****************************************************************

小酒商贏了!川普關稅遭致命一擊 CNN爆幕後英雄是「這對父女」

13:26 2025/05/30 中時新聞網 吳美觀


美國國際貿易法院(Court of International Trade)於28日裁定美國總統川普所實施的「對等關稅」措施已經越權,並要求白宮在10天內停止執行這項政策。令人驚訝的是,這項重大判決的幕後推手,竟然是一家由父女共同經營的小型葡萄酒企業。

CNN報導,總部設立於紐約州的葡萄酒進口商VOS Selections,是此次訴訟案的主要原告。這起訴訟案成功地讓美國國際貿易法院的三位法官,推翻了川普政府先前對全球多個國家所徵收的對等關稅。

VOS創辦人施瓦茲(Victor Schwartz)坦言,他從未預料到自己會站在對抗美國政府政策的最前線。他表示:「40年前創立VOS時,絕對沒有想到會捲入這樣的事件,甚至對美國行政部門提起訴訟。」

目前,施瓦茲與他的女兒克蘿伊(Chloe)一同經營這家公司,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將來自世界各地獨特產區的美酒引進美國,並銷售給同樣熱愛葡萄酒的人們。

施瓦茲在周三(28日)收到律師寄來的電子郵件,告知他已經勝訴的消息。他的第一反應是難以置信,隨後,他的電話便開始響個不停,來自各方的媒體採訪和祝賀訊息蜂擁而至。

施瓦茲表示,他的公司主要從法國、黎巴嫩以及日本等地進口葡萄酒、清酒和烈酒,供應商大多是小型釀造業者。川普總統在第一任期內實施關稅政策,已經讓他的公司經營得非常辛苦,並強調:「我們並不是一家大型企業,根本無法承受這樣的難關。」

因此,這一次,當川普宣布對幾乎所有美國貿易夥伴加徵前所未有的對等關稅時,施瓦茲認為他必須採取反擊行動,否則將會徹底摧毀他多年來努力經營的事業,他形容這項關稅政策已嚴重威脅到公司的生存。

最終,施瓦茲與自由主義倡議團體「自由正義中心」(Liberty Justice Center)取得聯繫。該組織代表VOS以及另外四家小型企業共同提起訴訟,其他原告還包括一家女性單車運動服飾品牌,以及一家釣魚用品專賣店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並與家人充分討論後,施瓦茲決定擔任這起訴訟案的首位原告。這項訴訟的結果不僅關係到美國小型企業的未來,更將對全球企業和消費者產生深遠影響。


自由正義中心首席律師施瓦布(Jeffrey Schwab)向CNN表示,這起訴訟案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不僅影響經濟層面,更重要的是,它挑戰了政府所聲稱的過於龐大的權力範圍。施瓦茲也表示,他對這場訴訟充滿信心,如有必要,他將會一路訴訟至最高法院。


報導指出,川普政府所實施的關稅政策,對於小型企業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由於缺乏像大型企業那樣充裕的現金流,因此他們必須承受不斷飆漲的價格以及反覆無常的貿易政策所帶來的衝擊。



******************************************

2025年5月21日 星期三

「路怒症」害三峽翁奪3命?精神科醫:別把修養差當病

 

看各路留言 居然有 : 「 老人都死光   」老不修,7-80歲可以坐大眾運輸還半價免費,財力足夠的話,還能請專用司機,也不需要自己開車 ???

 大概留言者自知會夭壽,活不到成為老人的那時候  ???!!!

------------------------------------------------------

99年9月交通部修法後開放癲癇患者考照,但依規定駕照上須自述註記,且須2年換照1次,並由醫院出具證明2年內未有發作紀錄,始可換照

**********************************************

「路怒症」害三峽翁奪3命?精神科醫:別把修養差當病

13:29   2025/05/21 中時新聞網 楊雅婷


醫師李俊宏不認同「路怒症」這個說法,認為這是將社會行為病理化的現象。(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三峽車禍肇事的78歲余姓男子,被前同事爆料有「路怒症」,稱他一握方向盤就像變了個人,但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不認同「路怒症」這個說法,認為這是將社會行為病理化,強調攻擊性駕駛並非一時情緒失控所致,而是性格與心理機制在特定情境下的反應,直言「修養差就是修養差」。


李俊宏昨(20)日在臉書表示,所謂「路怒」是指一個人在駕駛時遭遇交通狀況,會突然暴怒、失控,如同「綠巨人浩克」般引發事故,但他不認同「路怒症」這個名詞,認為這是將社會行為病理化。


李俊宏指出,人的行為若牽涉到防衛機轉與性格,通常具備一定脈絡與一致性,攻擊性駕駛並非單一事件,而是心理狀態在特定情境中被激發結果類似「恐怖情人」的偏執行為,是源於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而非單純的感情問題。

李俊宏強調,那些會逼車、車上放球棒的人,其實在其他社會情境中也可能表現出問題,只是在駕駛情境中更明顯,因此「路怒症」從未被納入精神科正式診斷,將這類行為病理化,會模糊個人責任

李俊宏舉例,美國各地充斥著「路怒治療」的廣告,但目前無論是在現象研究或治療成效上,都缺乏足夠且堅實的科學依據。


李俊宏直言「修養差就是修養差」,雖然創造新名詞有助於理解現象,但也容易導致責任轉移,根據目前有限的研究,路怒與其他憤怒行為類似,常與性別(多為男性)、藥酒成癮、荷爾蒙變化、認知缺陷及創傷史等因素相關,而隨著年齡增長、衝動控制能力提升,發生的機率也會相對下降。


******************************************

不燒毀 難道當愛心送誰 ?

因此所以.....哀悼的愛心直接送愛心銀行就更具愛心意義囉 !


*************************************

三峽車禍悼念亂象!食物腐臭、垃圾成堆 清潔隊熬夜4小時清理

20:16     2025/05/22 中時新聞網 簡銘柱

-----------------------------------------------------------------

三峽祭品7天後變垃圾?全數焚毀

 區公所呼籲,近日天氣炎熱,民眾盡量勿放置食品、飲料,避免腐敗發出惡臭,可改以鮮花、卡片等方式。

12:49   2025/05/21 中時新聞網 王嘉慶 、 李惠婷


許多民眾自發前往三峽事發地點哀悼,但過多人潮及祭品,已引起居民反彈。(翻攝畫面)


新北三峽重大車禍,導致3死12傷,死者除了一名媽媽(機車騎士),還有兩名正就讀三峽國中的女學生。許多人自發前往事發地點悼念,獻上鮮花、卡片,以及各種零食。網傳這些數量龐大的祭品,7天後就會變成垃圾,被載往焚化爐焚毀。三峽區公所出面澄清,呼籲勿信網路謠言。


78歲余文正,在三峽北大國小旁高速衝撞過馬路的行人及停等紅燈的機車駕駛,釀3死12傷,檢方相驗3人死因全為內臟破裂,顯見當時撞擊力道有多強。

許多民眾這兩天前往事發處悼念,擺花束、寫卡片,盼撫慰死者。現場並堆置許多零食,但過多愛心已造成當地人負擔,祭品甚至佔據人行道,影響通行。網傳區公所會在頭7後把祭品集中火化,稱「心意變垃圾」。

三峽區公所出面澄清,現場追思物屬民眾心意,區公所正研議如何處置,目前沒有直接載去燒的規劃。區公所呼籲,近日天氣炎熱,民眾盡量勿放置食品、飲料,避免腐敗發出惡臭,可改以鮮花、卡片等方式。

民眾自發至三峽事故路段哀悼,過多的人潮與祭品引起當地民眾反彈。(圖/李惠婷翻攝)
民眾自發至三峽事故路段哀悼,過多的人潮與祭品引起當地民眾反彈。(圖/李惠婷翻攝)


許多民眾自備祭品到現場哀悼,然而此舉卻造成當地的混亂,有民眾在Threads上表示,請前來的民眾不要再帶食物類祭品,因現場量已達超商一個月的訂貨量,且這些食物一個禮拜後會全部丟掉,非常浪費,呼籲帶花和香就好。

除了供品問題,失事路段的兩側人行道,也因過多的哀悼者而塞滿違停的汽機車,導致行人必須走到馬路中間,與此次事故一對照,相當諷刺。網友更直批,「哀悼因為交通違規喪命結果自己在違規,充其量就是一群自我感動大於真的想哀悼的人」、「應該有九成以上都是要PO社群的」。


***************************************

癲癇男15年內2度肇事奪命 交通部推修法:複檢未過強制繳回駕照

17:03   2025/05/21 中時 蔡明亘


台南玉井一對夫妻20日遭疑似癲癇發作的男子駕車衝撞,釀1死1傷天人永隔,更傳出肇事駕駛15年前因癲癇發作撞死人被判緩刑,豈料如今再奪人命。現行規定,癲癇患者經診斷2年以上未發病可考領駕照,交通部正修法介接就醫與保險資料,若發病須複檢,未通過則要強制繳回駕照,行政院已核定,後續送立院修法。

交通部過去原規定癲癇患者不得考照,但因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認定該規定為歧視身心障礙者,交通部與專家學者研議後,2020年已有條件放寬規定,超過2年以上未發病並提出診斷證明即可考照,考取駕照後,每2年都要提出最新3個月內醫師證明換發新駕照。

過往曾發生可控癲癇患者,換照後突然發病而肇事,外界質疑難有效管理。交通部說明,為找出潛在不適合開車或騎車的高風險駕駛,研擬修法並與衛福部、勞動部等介接就醫與保險等資料,只要有失智、癲癇或青光眼等症狀,相關單位將通知監理單位,鎖定潛在風險駕駛要求複檢。

據交通部規畫,監理單位可要求疑似發病的癲癇患者,限期1至2個月內前往複檢,若醫師判定不適合開車,須強制繳回駕照,未繳回可註銷駕照。

患者持已註銷的駕照上路,可罰6000元至2.4萬元罰鍰,另若繳回駕照後,經醫師診斷逾2年未發病,將可再重新考領駕照。

交通部提到,目前該草案已於行政院核定通過,將依程序函送至立法院審議修法。


-----------------------------------------------

台南休旅車撞夫妻1死1傷 監理站:駕駛如癲癇屬實7天內繳回駕照

15:45  2025/05/21 中時 曹婷婷


台南玉井20日傍晚驚傳38歲嚴男開休旅車暴衝,釀1死1重傷,嚴男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自述癲癇發作釀禍,據傳嚴男15年前也曾因癲癇發作肇事撞死人,被判緩刑。麻豆監理站指出,今天一早已行文警方,請警方提供相關事證,若確定肇事是癲癇引來,將依據相關事證要求駕駛7日內繳回駕照。


這也是台南去年8月成大圖書館女職員下班駕車返家,疑癲癇發作釀1死4傷重大車禍後,短短9個月內台南二度再傳駕駛癲癇發作撞出人命的憾事。去年成大女職員駕駛在肇事後,也已如實繳回駕照,麻豆監理站表示,玉井這起車禍的駕駛如果經警方提供明確事證,證明也是癲癇,也是一樣的做法,而駕駛如2年後想取回駕照,需取得醫生出具近2年未再復發的診斷證明。


麻豆監理站表示,99年9月交通部修法後開放癲癇患者考照,但依規定駕照上須自述註記,且須2年換照1次,並由醫院出具證明2年內未有發作紀錄,始可換照。不過,在這之前考取駕照的民眾除非自己誠實告知有癲癇病史,否則監理單位無所得知駕駛是否有癲癇病史。而根據警方指出,嚴男有駕照但並未特別註記

麻豆監理站指出,去年成大女職員癲癇釀重大車禍事故後,相關單位即已啟動多項機制,包括體檢代辦所面對駕駛考照時,從考照著手要求駕駛必須明確告知有無病史,也找了一些案例加強宣導;另外,也與警方合作,如警方受理交通事故,發現駕駛有類似狀況即主動提供監理站,共同防護。


********************************************

高齡換照年齡下修至70歲 4措施明年上路

17:58  2025/05/20 中時 蔡明亘

交通部統計,近年高齡駕駛肇事致死件數,2020年642件、2021年694件、2022年781件、2023年772件、2024年740件。此外,高齡者為第一當事者件數,2020年4.4萬件、2021年4.6萬件、2022年4.9萬件、2023年5.6萬件、2024年5.8萬件。

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能理解社會對此案的重視度,更重要的是大家在乎有更安全交通環境,過去提出道安三箭正進行中,同時,數月前交通部與公路局,針對駕照管理有整體檢討方案,都在進行中,之前也有找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交流如何改革。

針對駕照管理三策略,陳世凱說,考試加嚴增加鑑別度、建立回訓制度加強安全意識、換照制度改革,目前大家關注高齡者安全駕駛問題,數據上看起來,雖高齡駕駛傷亡多,但肇事比較多的年齡層為18至24歲,不希望大眾對高齡者有所誤解,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每個人都會老、有行的需求,未來會協助讓高齡者更安全駕駛。


根據現行法規,75歲以上駕駛須每3年換照,要通過體健和認知功能測驗,且65歲以上記點達3點後公路局將寄關懷通知。陳世凱說,大家認為這制度或許不足夠,上次制定方案已是10年前,根據統計,目前70歲以上持有駕照約有182.6萬人預估10年後70歲以上有駕照者約272萬人,將參考日本制度作為改革基礎。


觀察日本制度,滿70歲高齡者每3年換照,須赴指定駕駛學校參加高齡者講習,並取得「高齡者講習終了證明書」;滿75歲者,除赴指定駕駛學校參加高齡者講習外,還需接受認知功能檢查及駕駛能力測驗。


陳世凱宣布修法方向,75歲換照年齡將下修至70歲,加強測驗項目新增「危險感知及交通安全教育課程」,添加感知速度與反應能力測驗,若有肇事紀錄者,須完成「安全駕駛實地訓練課程」,年長者關懷部分,關懷對象增加其他常見違規及事故第一當事人,未來自願繳回駕照者,購買TPASS通勤月票費用有補助。


陳世凱提到,交通部將於3個月內提出細部規劃,新制預計2026年推動實施。


****************************************


 這堆人兩腳長車輪, 從不走路當行人 ??

未禮讓行人肇事加重罰 駕駛團體抗議:行人違規也罰1萬8

11:40      2025/05/19 生活

交通部5月初預告修正《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標準及處理細則》,其中未停讓行人致輕傷及重傷,分別調高罰鍰為1萬8000元及3萬6000元,預計6月底前上路。汽車駕駛人團體今動員至交通部前抗議,認為交通部錯誤理解「人本交通」,行人地獄變成帝王條款、馬路上慢慢走,呼籲把行人違規罰則也拉高至1萬8000元。


台灣全國汽車駕駛人權益聯盟協會今動員10多輛計程車與遊覽車赴交通部抗議,理事長劉鴻樟批評,交通部要聽見駕駛人的聲音,不要錯誤理解「人本」,律法是來規範人,而人包含了駕駛人與行人,不是把整個重點都擺在行人。


劉鴻樟認為,行人違規罰則是500元,駕駛卻是1萬8000元至3萬6000元,有違比例原則,也會造成人車嚴重對立,行人路權團體提出零死亡只是理想目標,想做到應該要從交通規劃設計去改善,也要依靠國民素養及教育。

劉鴻樟說,協會建議把行人違規的罰則也提高為1萬8000元,現在很多事件都是行人慢慢走,錯誤政策把行人地獄變成行人帝王,帝王條款給行人很大保護傘,變成不好好過馬路。

行人零死亡聯盟今也召開記者會,指交通部未與各方交通團體進行充分對話,放任「鐘擺式」施政的對立擴大。


行人零死亡聯盟表示,職業駕駛團體提出落實交通「3E」原則的訴求,卻僅提及「人車分流」的工程面,但人車分流無法套用於全台所有路口,駕駛若一味期待道路上「不見行人」,其實忽視了乘客同為「人」的一部分;每一位駕駛,在下車後也都是行人。

****************************

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

健保門診基本部分負擔(106年4月15日起生效)

 

保險對象一旦生病或受傷,前往特約醫療院所就醫時,除了掛號費外,每次需要自付部分負擔費用如下: 前往特約基層診所就醫,部分負擔金額是50元,到地區醫院就醫,部分負擔金額是80元;如果有需要至區域醫院就醫,部分負擔金額是240元;若至醫學中心就醫,部分負擔金額是420元

門診基本部分負擔(106年4月15日起生效)

層級別西醫門診牙醫中醫
經轉診未經轉診
醫學中心170元420元50元50元
區域醫院100元240元50元50元
地區醫院50元80元50元50元
診 所50元50元50元50元

***********************************

門診藥品部分負擔(112年7月1日起生效)

藥品費用應自行負擔費用
西醫基層醫療單位
/地區醫院/中醫
區域醫院/ 醫學中心
100元以下0元

低收入戶/中低收入者/身心障礙者0元

10元
101-200元20元20元
201-300元40元40元
301-400元60元60元
401-500元80元80元
501-600元100元100元
601-700元120元120元
701-800元140元140元
801-900元160元160元
901-1,000元180元180元
1,001-1,100元200元200元

低收入戶(由社政單位補助)/

中低收入者/

身心障礙者 200元

1,101-1,200元220元
1,201-1,300元240元
1,301-1,400元260元
1,401-1,500元280元
1,501元以上300元
  • 保險對象持醫院開立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調劑(開藥二十八天以上),第一次調劑以當次調劑慢性病藥品費用與一般藥品費用併計應自行負擔之門診藥品費用。
  • 保險對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免自行負擔門診藥品費用:
  • 接受牙醫醫療服務。
  • 接受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所定論病例計酬項目服務。
  • 低收入戶、中低收入者及身心障礙者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調劑(開藥二十八天以上)。
  • 持西醫基層醫療單位及中醫門診開立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調劑(開藥二十八天以上)。
  • 持醫院開立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第二次及第三次調劑(開藥二十八天以上)。

》門診復健(含中醫傷科)部分負擔

如果您有在門診進行復健物理治療或中醫傷科治療,那麼同一療程自第2次起,每次須付部分負擔50元(復健物理治療「中度-複雜」及「複雜」治療除外)。

  • 可免除門診復健部分負擔之情形:
  1. 實施的復健物理治療屬於「中度-複雜治療」,也就是實施中度治療項目達3項以上,而且合計時間超過50分鐘,如肌肉電刺激等14項。
  2. 實施的復健物理治療屬於「複雜治療」,需要治療專業人員親自實施,如平衡訓練等7項。限復健專科醫師處方。
發布日期
 
更新日期
 


********************************

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預計112年7月1日上路


衛生福利部預告健保門診藥品與急診部分負擔調整方案,本次門診藥品部分負擔,在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維持藥費100元以下免收取藥品部分負擔,101元以上收取20%,最多收200元;

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藥費100元以下,收取藥品部分負擔10元,101元以上收取20%,最多收300元;醫院所開立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第1次調劑比照一般藥品處方箋需收取藥品部分負擔,第2次以後調劑維持免收,另為了鼓勵病情穩定的慢性病人至基層診所就診,基層診所維持免收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部分負擔;而為減輕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的經濟負擔,不論就醫院所層級,藥品部分負擔均按照基層診所收費方式收取(內容詳附表)。


健保署表示,為將大醫院急診資源保留給急重症病人,本次亦同時調整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急診部分負擔收費方式,依就醫院所層級別採定額方式收取;醫學中心調高為750元、區域醫院調高為400元,地區醫院和基層診所維持收取150元;中低收入戶與身心障礙者於醫學中心收取550元、區域醫院300元、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150元。


此外,現行法定免部分負擔的民眾,如重大傷病、分娩、山地離島地區就醫,及原本由其他單位補助的低收入戶、榮民、三歲以下兒童、警察消防海巡空勤軍人、油症患者、替代役役男等對象,不受影響;另為保障中低收入戶、持身心障礙證明民眾的就醫權益,亦不會受本次方案調整影響。


健保署表示,這次部分負擔調整的目的,是為落實分級醫療與珍惜醫療資源,期待民眾就醫分流,緩解大型醫院急診人滿為患的現況;對穩定的慢性病人而言,則鼓勵到基層診所就醫,不影響其就醫支出。在預告期間,健保署將持續蒐集各界意見並完備調整方案上路之相關配套措施,希望透過本次部分負擔調整,能引導民眾正確就醫行為,提升用藥安全,珍惜醫療資源,促進醫療服務效率,使健保效益極大化。


*********************************

2025年5月11日 星期日

前瞻打造…銀髮健身俱樂部難撐 全台已8處關門

 

    原來有這銀髮健身俱樂部

****************************************

前瞻打造…銀髮健身俱樂部難撐 全台已8處關門

2025-05-11 02:56 聯合報/ 記者陳雅玲、黃于凡、李青縈/連線報導

雲林科技大學銀髮健身房結合智能科技與專業教練,原每週開放五天,現因補助終止與外部競爭壓力,縮減服務時數,面臨經營困境。 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科技大學銀髮健身房結合智能科技與專業教練原每週開放五天,現因補助終止與外部競爭壓力,縮減服務時數,面臨經營困境。 記者陳雅玲/攝影


銀髮健身俱樂部 製表/陳雅玲

銀髮健身俱樂部 製表/陳雅玲

我國老年人口預計今年超過兩成,衛生福利部為預防老化流失肌力,挹注二點八八億元前瞻經費推動銀髮健身俱樂部,截至三月底已開設二六三處,但長輩對健身房接受度不高、器材難上手,據點慘澹經營,已八處關閉,許多據點反映,今年起三年補助期將屆,恐更多據點倒閉。

四年計畫的「銀髮健身俱樂部補助計畫」自二○二一年起推出,基隆市、桃園、嘉義縣、花蓮縣已各有一處退場,新竹市、台東縣各有兩處退場,稱主因是場地問題,包含租用合約到期、場地不符使用等。


記者走訪多處銀髮健身俱樂部,多採使用者付費,但因參加人數少,不足以支應教練、人事等營運成本,有的據點未退場,實際已幾無營運,業者說,關鍵在「要長輩付費運動實在太難」。

國健署補助規定,社區據點、健身中心、衛生所、鄉鎮市區公所或其他政府機關、學校、醫療機構、公園等皆可設置銀髮健身俱樂部,空間至少要廿坪大、為無障礙空間,第一年補助一百萬元購置設備、業務人事,第二年補助營運費卅萬元第三年廿萬元,之後盈虧自負,同時要求各據點每周須免費提供長者至少兩次、每次兩小時服務,其餘使用費用由各據點自訂。

嘉義縣新港鄉海瀛銀髮健身俱樂部於計畫首年就啟用,與村活動中心共用空間,海瀛村長郭祐旭直言,成立時有些長者會去,但大多是重訓器材,負重及挑戰性較大,不太適合老人家,加上遭遇風災,地墊下滿是淤泥、部分健身器材金屬生鏽,正巧三年補助到期,鄉衛生所也申請成立新據點,器材便移交過去。

郭祐旭指出,即便衛生所目前採不收費還聘專業教練,鄉下老人有務農舊疾、開刀,身體比較脆弱,不一定適合健身運動,目前使用的人也不多。

嘉縣衛生局長趙紋華說,銀髮健身俱樂部最困難是選址,鄉下很多廟宇、活動中心都無建照使照,不符合申設資格,且三年補助結束後,據點營運將須收費,是營運一大困境。

國健署計畫二○二一年至二○二五年挹注二點八八億元,目標全台設二八八處銀髮健身俱樂部,截至三月底設二六三處,其中高雄卅處全台最多,其次雲林廿六處、新北廿五處。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表示,三年補助後就要銀髮健身俱樂部回歸商業模式經營,確實是很大的挑戰,當使用人次低、長者參與率不足,持續擴點並無意義,若不重新檢討政策方向,重塑可長可久的高齡健康促進體系,八處據點關門恐怕只是開始。

衛福部國健署長吳昭軍指出,若接獲地方反映經營遇困難,將了解並協助業者營運。


*************************************

銀髮健身俱樂部/彰縣不老健身房結合衛生所 主打免費、客製訓練

2025-05-11 02:59 聯合報/ 記者劉明岩、簡慧珍、陳雅玲、萬于甄、黃于凡/連線報導

雲林縣斗六市上好藥局銀髮健身俱樂部月費一千八百元,負責人擔心國健署銀髮健身俱樂部計畫補助結束後,收支將無法平衡。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斗六市上好藥局銀髮健身俱樂部月費一千八百元,負責人擔心國健署銀髮健身俱樂部計畫補助結束後,收支將無法平衡。記者陳雅玲/攝影


彰化縣二○一七年起首創在衛生所增設「不老健身房」,全縣廿七個衛生所有十九個設立,累計超過十萬人次,由於免費使用,加上有醫護評估,長者安心,也無營運困難疑慮。

國健署銀髮健身俱樂部計畫就是參考彰化縣不老健身房模式,不老健身房免費提供長者肌力訓練服務及運動設備,長者到衛生所檢測體適能,經醫師評估檢測,運動指導員依評估結果組合肌力訓練項目。

衛生局長葉彥伯說,不老健身房著重提供老年人安全、合適的訓練設備和環境,並有現成醫護及鐘點講師,所需經費不多。

葉彥伯說,縣府新建或改建衛生所,會納入約五十坪的不老健身房空間,健身房設備也由銀髮健身俱樂部的經費補助,依各鄉鎮市長者的身體狀況與運動需求,逐年增設訓練器材,打造客製化在地健身空間。

銀髮健身俱樂部營運雖不易,台南柳營區的達康運動保健中心在結束補助後,仍有逾百會員,每天平均卅名長者來運動。中心經理張燿璽說,客製化細心服務才能提升長者黏著度,用科學數據並依每名長者狀態設計指導訓練,看見健康成效,長者會更願意付費,還會口耳相傳。

雲林縣大埤鄉尚義社區發展協會銀髮健身俱樂部去年底補助期滿,仍維持每周一至周五免費開放,平均每周仍有卅多名長者使用,總幹事張秀美尋求資源,每周安排四堂課程,長者參與人數與意願明顯提高。

嘉義縣中埔鄉裕民村銀髮健身俱樂部採六十五歲以上免費,六十五歲以下收場地費五十元。裕民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翁聖勳說,與返鄉健身教練合作租借場地開課,再結合長照站,為長者規畫課程,營運沒問題。


***********************************

銀髮健身俱樂部/挑戰免費運動觀念 長輩難埋單

2025-05-11 03:01 聯合報/ 記者

陳雅玲

林伯驊

王駿杰

鄭國樑

/連線報導

彰化縣廿七個衛生所有十九個設立「不老健身房」,免費提供長者肌力訓練服務。國健署銀髮健身俱樂部計畫一開始就是參考不老健身房模式。圖/彰化縣衛生局提供

彰化縣廿七個衛生所有十九個設立「不老健身房」,免費提供長者肌力訓練服務。國健署銀髮健身俱樂部計畫一開始就是參考不老健身房模式。圖/彰化縣衛生局提供



衛福部國健署撒幣廣設銀髮健身俱樂部,但各據點苦撐居多,入不敷出只能縮減人力,也有靠送贈品招攬長者,直言長輩「付費運動觀念」難推廣,補助一停將陷入困境。專家建議「健身抗老」要有多元作法,不如趁此機會引入市場機制。



據統計,銀髮健身俱樂部開辦四年總服務人數八萬四四二八人、使用人次四十三萬,換算平均每人使用次數僅五次,與政策初衷延緩長者失能、打造健康老化生活的理想相去甚遠。

雲林科技大學二○二一年底就爭取此經費成立智慧樂齡健康促進中心,主打結合智能科技及專業教練協助,偶爾加開團體課程,每人每月會費五百元,最多時會員數近五十人,但每月收入不到二萬元,「連付運動指導員的薪資都不夠」。

「長者付費運動觀念仍不普及。」雲科大休閒運動研究所長蘇維杉說,樂齡健康中心要雇教練,加上外部如國民運動中心公益時段等競爭多,在無法達到商業規模的情況下,中心會員衰減僅剩約廿名,若無學校資源挹注,難永續經營。

雲林縣口湖鄉老人福利協進會設立的銀髮健身俱樂部,結合社區日照關懷據點,剛開始以免會費、送衛生紙、米、餐盒等,鼓勵長者使用,但今年無中央補助,已無法再雇人力,設備故障也無法維修。協進會總幹事吳國良說,有會員甚至說「如果要收錢就不來了」。

雲林縣斗六市上好藥局在社區據點開設銀髮俱樂部,月費一千八百元,有十七名會員。負責人許仁厚說,會員多是長期領處方籤的患者,但租金每月要六萬元兩名指導員月薪八萬元,加上水電等費用,至少要二百名會員才能收支平衡,政府不能三年一到就撒手,「要幫我活下去,我才能幫助其他人」。

自立支援照顧專業發展協會名譽理事長林金立說,與其讓體質不佳的銀髮健身俱樂部只靠補助維持營運,不如趁此機會引入市場機制,與專業健身房合作,藉其專業銀髮課程與教練,提升服務質量,也可參考日本經驗,補助長者、偏鄉經濟弱勢到合格健身房運動,建立永續經營模式。

雲科大休閒運動研究所教授鍾志強說,銀髮健身俱樂部立意很好,尤其偏鄉沒有民營健身房,補助期滿後,可篩選能持續營運的據點重點支持,也可比照居家服務模式,補助長者部分使用費,讓長者覺得有用就賺到,增加吸引力。


********************************************

2025年4月30日 星期三

你用過哪一個? 從MSN、Skype到Teams 那些年遇過的轉移Bug魔咒



----------------------------------------------------------------------------------

你用過哪一個? 從MSN、Skype到Teams 那些年遇過的轉移Bug魔咒

2025-04-30 13:11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不少人一路走來使用過微軟 (Microsoft)的通訊軟體 ,從MSN Messenger 、升級後的Windows Live MessengerSkype 至現在的Microsoft Teams ,雖然曝光年齡(誤),但也道盡微軟在通訊軟體上決策總是讓人摸不著頭緒,讓人回想這些通訊軟體的轉移 之路都出現問題、Bug 不斷,聯合新聞網《科技玩家》整理回顧來正式向舊通訊軟體告別。


MSN Messenger → Windows Live Messenger

微軟在1999年7月22日正式推出MSN Messenger,起初僅支援基本文字訊息傳送和聯絡人清單管理,隨後在2005年12月13日推出Windows Live Messenger,除了有MSN Messenger功能外,還支援離線訊息、離線共享檔案、整合Hotmail、Windows Live Spaces等服務,當時提供防毒功能,讓用戶在Windows Live Messenger收到檔案時可進行掃描掃毒。


2005年12月13日推出Windows Live Messenger,除了有MSN Messenger功能外,還支援離線訊息、離線共享檔案、整合Hotmail、Windows Live Spaces等服務,當時提供防毒功能,讓用戶在Windows Live Messenger收到檔案時可進行掃描掃毒。(翻攝自維基百科)


到2009年因臉書(Facebook,FB)及2011年智慧型手機的通訊軟體WhatsApp和LINE APP普及之下,讓Windows Live Messenger的使用率下降許多,微軟宣布,2013年4月8日起Windows Live Messenger陸續停止服務,而台灣則在4月25日中止營運。


MSN(Windows Live Messenger) → Skype

台灣在4月25日正式關閉MSN(Windows Live Messenger)服務,微軟在先前已預告將「更新至最新版」,會自動連到Skype的安裝網站。

Skype是早期成功運用網際網路語音協議(VoIP)的服務之一,可在網路進行免費的電腦與電腦通話,或是用較低的費率從電腦撥打電話至傳統電話,一開始由瑞典的Niklas Zennström和丹麥的Janus Frii於2003年創立,並於同年8月29日正式推出首個公開測試版本,2005年被eBay以26億美元收購、2011年5月再由微軟以85億美元收購。


微軟在2012年底宣布將MSN(Windows Live Messenger)的用戶整合至Skype,台灣部分在2013年4月25日正式關閉MSN服務。微軟在先前已預告將「更新至最新版」,會自動連到Skype的安裝網站。

但轉換的過程不斷出現問題,包含MSN聯絡人群組未能完整轉移,無法取得群組資料,另外為功能缺失,當時網友抱怨,遠端桌面控制、自訂表情符號無法使用等情況,甚至在轉換的過程還出現只有部分使用者得知「MSN將停用」,造成部分使用者措手不及


Skype → Microsoft Teams

2016年微軟首次公開Microsoft Teams,當成企業協作平台,並在2018年中推出免費版Microsoft Teams,當時標榜無限制聊天訊息和搜尋功能,並有語音及視訊服務供個人或團隊使用;2022年微軟公布全球活躍用戶數達2.7億,成為混合辦公最佳利器。


微軟在今年(2025年)2月28日宣布,將於2025年5月5日終止Skype服務,全面專注發展Microsoft Teams,但也和MSN轉換Skype有著一樣的Bug宿命。

像是最讓Skype用戶在意的是,Teams不再支援Skype的付費通話功能,包括撥打國內外電話,現有的Skype點數和訂閱將在到期後失效,也無法在Teams中續用。

另外為Skype聊天紀錄未能完整同步至Teams、不同裝置間(如桌面與行動裝置)同步時出現問題、無法顯示圖片,只能顯示文字,還有用戶遇到聯絡人資料遺失、名稱沒保留,導致使用者難以辨識聯絡人。除此之外,Teams的操作介面比Skype複雜,導致使用體驗不佳,讓用戶相當煩惱。

************************************************** 

2025年3月15日 星期六

風評:先安內後攘外,賴清德致敬蔣介石?【即時短評】治國跟著網紅走 要政府幹什麼?

 

***********************************************

觀點

風評:先安內後攘外,賴清德致敬蔣介石?


   風傳媒 主筆室

2025年3月14日 週五 上午9:20


總統賴清德13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隨後舉行記者會,宣布針對5大國安統戰威脅17項因應策略,明確將「中國」界定為《反滲透法》的「境外敵對勢力」,並在結語宣示了「抗中」即為我政府對於抗戰勝利80周年的紀念之道。事實上,在這場記者會之前,民進黨政府對於賴總統要打造的「對抗統戰滲透最堅強防線」,已展開了雷厲風行的各種鋪陳。


不能疑美只能抓內鬼,從前總統到陸配無一倖免

首先,銓敘部、行政院人事行政處配合陸委會發函各政府機關,要公教人員簽署未在大陸地區設有戶籍、領用中國大陸護照、身分證、定居證或居住證之具結書。其次,前總統馬英九遭移民署約談,親自說明去(2024)年邀請陸生使用「中國台北隊」一詞的情形。再者,陸委會針對在陸台灣藝人出手,表態查處是否與中國黨政軍有合作行為等。最新的進度是,一名依親來台的陸配劉振亞,因拍攝宣揚統一理念影片,被網紅八炯檢舉,移民署已廢除其在台居留許可。


從以上態勢已可看出,賴清德政府恐怕已決心關上兩岸交流的大門,因此任何小題,都能拿來大作。要求公教人員簽署具結書的法源依據何在?一位大二女學生「中國台北」4個字,就能矮化台灣?藝人難道不能有自我的認同立場,一定是為人民幣而折腰?而蔡英文前總統2022年5月4日曾說過,新住民是台灣這個大家庭的重要家人,「400年後也是台灣的祖先」。


換言之,賴清德總統要執行「互不隸屬」的「抗中保台」政策路線,結果首波淪為政治祭旗的對象,卻都是台灣自己人,上至前總統,下至學者、藝人與陸配。這讓人不禁想問,賴總統是否無力也無能「抗中」,所以只能把氣出在自己人身上,拿台灣人開刀,既要社會不能懷疑美國、不能懷疑川普(Donald Trump),又要同時「抓內鬼」、「吊路燈」?


<cite>前總統馬英九(中)10日親赴移民署說明2024年大陸高校師生團來台有無違反《大陸地區人民進入台灣地區許可辦法》相關規定。(劉偉宏攝)</cite>


抗中思想運動已啟動,建構敵我意識內外雙循環

除了政治與法律塑造出來的寒蟬效應之外,新一輪的思想運動亦悄然啟動。今(2025)年的大學校長會議,一眾大學校長轉變為學生身分,在台下排排坐,聆聽陸委會主委等官員的「教誨」,學習如何「辨讀中國」,還要提供「提升思辨能力」的教材。


值得注意的是,在陸委會的主導下,東海大學最新成立「中國大陸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事者強調要「強化台灣的民主韌性與全球競爭力」。如今在「沒有中國的中國研究」潮流下,民進黨政府有意識地把台灣打造為中美對抗下的思想武裝基地,以敵我意識建構思想認知的「內外雙循環」。


賴總統13日再下御指,要「全面深化青年學子對中國的識讀教育」,並以民主文化獎勵影視文創產業。看來在文化政策大撒幣的情況下,日後台灣民眾所能享受的作品都會是政治主旋律,舉目皆是「莒光園地」,天天都是「莒光日」。


<cite>賴清德總統2月20日出席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提醒校長們兩岸交流要有風險意識。(總統府提供)</cite>

被美國霸凌還得說是自己跌倒,主體性蕩然無存

問題在於,川普政府施壓逐步巧取豪奪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優勢,如今路透社還加碼爆料,台積電將與輝達(NVIDIA)、博通(Broadcom)、超微(AMD)合資解救英特爾(Intel)。如此明目張膽對台「經貿脅迫」,賴清德政府非但無能為力,還要感謝美國臨幸,明明被霸凌,卻得說是自己跌倒的。


除此之外,川普與馬斯克(Elon Musk)聯手「變法」,揭露美國官方機構大量金援台灣特定民間組織,其中不乏現任執政黨立委所屬的機構在意識形態價值觀上對社會大行「認知作戰」。怎麼未見震怒的賴總統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商討因應之策,揪出早已滲透進黨政體系之中的「在地協力者」,對於幕後的人流、物流、金流進行調查和防範呢?


近日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接受特定立場媒體專訪,大談「不要懷疑美國對台灣或印太地區的承諾」。平心而論,一位外國駐台官員發表如此言論,已有介入我內政之嫌,極為不妥。無奈在記者會上義正詞嚴強調「台灣主體性」的賴總統,在美國面前,「扈從」與「附庸」頓時成了其字典裡最美麗的詞藻。


<cite>賴清德總統(左)6日下午偕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右)召開記者會,賴清德強調,政府在台積電赴美投資過程中,並沒有接受到來自美國的壓力。(顏麟宇攝)</cite>


來往兩岸「有罪推定」,致敬老蔣別忘了其代價

日前舉行的「二二八事件中樞紀念儀式」,賴清德首度以總統分身出席,他在講話中強調政府會進一步落實轉型正義但這也是民進黨政府言行最為矛盾、最為弔詭之處,嘴巴上說要「轉型正義」,身體上卻力行兩蔣時期反共戒嚴的種種作為,完美復刻「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的白色恐怖。


山雨欲來以「國安」為名的對內緊縮,頗為神似蔣介石在九一八事變前夕決心採行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他曾說過「外患不足慮,內匪實為心腹之患」,與今日賴清德政府的做法如出一轍,對於美國移走「護國神山」,以及華府政學界屢屢出現的「棄台」論,非但不以為意,甚而感恩戴德;對於風險與日俱增的台海形勢,則「眼不見為淨」,乾脆切斷兩岸關係為「沒有關係」。可是對於台灣自己人,卻凡事「有罪推定」,預設只要來往兩岸,都是「寧可錯殺一百,也不要放過一個」的「中共同路人」。


軍法審判就是戒嚴體制的核心,如果賴總統真心召喚戒嚴幽靈,他還真得小心自己身邊的「匪諜」。引領政府施政方向的YouTuber八炯、閩南狼,前陣子發表新歌《台灣人民等不及了》,嗆聲對岸「求你快點打過來」,他們是否也在散播「武統」言論,還是與中共裡應外合,豈可放任不加以嚴查?


蔣介石「先安內後攘外」的政策,儘管其聲望因抗戰勝利達到高峰,卻也因堅持內戰大失民心,最後丟掉大陸敗退台灣。賴清德要向蔣介石致敬,效法其精神,但千萬別忘了這條路線的代價與下場。


************************************************

【即時短評】治國跟著網紅走 要政府幹什麼?

2025-02-20 13:13 聯合報/ 記者屈彥辰

網紅八炯(右)、閩南狼(左)。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網紅八炯(右)、閩南狼(左)。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近期民進黨政府為了「中國」二字,頻頻大動作,看似為保國安,實踐「抗中保台」的核心理念,實則全因部分網紅的兩三句話,便能「使喚」政府嚴正處理。當治國淪落為網紅都能指點江山的低層次水準,國政墮落成兒戲,這個政府還能信嗎?

網紅「八炯」和他的好兄弟「閩南狼」近兩三個月內「大放異彩」,藉由表態反共,拳打國民黨,腳踢民眾黨,贏得台派的喝采,也賺了一波台灣媒體的曝光,名利均有之。

網紅如何治國又指點江山,看八炯就知道。八炯在不久前,斷言台灣有超過20萬人擁有中國大陸身分證,且有專辦大陸身分證的機構,頓時引發譁然。內政部長劉世芳隨即下令徹查,爾後表示「網紅所言有點誇張」,在5日時表示,目前約談30多位,已取消3人戶籍。劉部長查察結果,顯與八炯提供的數字相差甚遠

八炯與閩南狼也曾直播中點名,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悄悄在立院官網上拿掉「廣州暨南大學法學博士班」的學歷並質疑包括大陸暨大與華僑大學兩間學校很有問題。教育部長鄭英耀今則宣布,這幾間學校可能存有特別政治目的,未來不再採認學歷。

綜合可見,假設上述問題真如此嚴重,民進黨政府過去八年執政始終沒有動作,是否意味怠忽職守?如今網紅說一,賴政府動一,認真「雅納建言」,倘查察後赫見與事實不符,豈不是「高層無能,累死基層」?


問題更在於,這群人具有這種「喊走就走」的「權力」(power)的同時,卻未負相應責任。八炯說台灣有20萬人擁有大陸身分證,內政部查察後不符事實,有相關單位主張課責嗎?答案是「沒有」。

「貞觀政要」有一段話,勸誡為政者:「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難致治。」見民進黨政府甘於讓網紅不必負責地介入國政,施政不得民心,為政不盡人意,似是意料之內。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教育部點名陸3所大學隸屬統戰部 鄭英耀:禁止交流、學歷不會再採認

2025-02-20 10:13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宜蘭即時報導

114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今天於宜蘭大學登場,教育部長鄭英耀受訪時指出,禁止所有台灣大專校院與統戰部隸屬學校交流,且學歷不再獲採認。記者許維寧/攝影

114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今天於宜蘭大學登場,教育部長鄭英耀受訪時指出,禁止所有台灣大專校院與統戰部隸屬學校交流,且學歷不再獲採認。記者許維寧/攝影

國安情資指出,中國大陸統戰部管轄華僑大學、廣州暨南大學、北京華文學院3校,且目前已吸收逾2000名台灣學生就讀。114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今天在宜蘭大學登場,教育部長鄭英耀受訪時指出,禁止所有台灣大專校院與上述3校交流,且學歷不再獲採認

陸方近年對台灣學生祭出利多,學生可持學測成績申請大陸相關大學,但國安情資指出,中國大陸統戰部與陸方教育部共同直屬管理,近年亦向台生招生,只要學生學測國、英、數任一科目達到均標且為22歲以下,即達到入學門檻,並給予全年免學費。

教育部長鄭英耀今天出席大學校長會議,他受訪時指出,鼓勵大學進行學術交流,但有3所中國大陸大專校院直接隸屬共產黨統戰部,若學習過程中帶有政治目的,評估將非理想的學習場域,包括大學研究、學術合作交流都應被禁止,也應該終止過去所有學術交流跟機會。

但鄭英耀說,只要是以人才培育為目標的大學如北京大學等教育部沒有禁止,隸屬統戰部、有特定目的的學校,才會認定為非學術取向大學,有必要停止合作。政策既定,如果台灣的大專校院違反法令規範就會對其課責,之後也會同步到高中端宣導,國教署也會全面發文提醒高中端。

鄭英耀也強調,教育部本次規範是針對台灣的大專校院不得與其交流,若學生仍執意去就讀,還是屬於學生自主範圍,但學歷不會再採認。又過去華僑大學學歷就未列入採認,中國暨南大學則是2018年才由統戰部接手管理,這一次也給予一併規範,「從今開始即不再採認」。

大學校長會議分做今明兩天議程,明天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將以「兩岸關係與政府兩岸政策」為題發表演說。據了解,陸委會已有數年未造訪大學校長會議,前一次造訪已是十多年前,當年正值開放陸生學位生來台就學,但自2020年陸生學位生已中斷來台,今年能否恢復仍是未知數,有大學校長指出,邱垂正本次造訪頗「耐人尋味」。


*********************************************************

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什麼是收縮壓、舒張壓、脈壓?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壓≧140mmHg 和舒張壓<90mmHg

**************************************

趙少康心臟停3hrs開刀續命 醫示警:舒張壓低於60要注意

17:22   2024/11/05 中時新聞網 吳慧芬


資深媒體人趙少康自曝剛動完開心手術,換了主動脈與瓣膜,過程中心臟停了3個小時,有如死過1次,他也稱自己是因舒張壓偏低,意外發現病況,對此,心臟科醫師表示,雖然術式複雜度高,但因是在無症狀情況下做預防手術,心臟功能應還不算太差,評估預後也會不錯,也呼籲民眾要留意低於60的舒張壓。

73歲的趙少康今(5)日在臉書發文自曝多年來舒張壓5、60,雖沒有不適,但醫生朋友勸他做檢查,發現主動脈擴大,也造成瓣膜關不緊,心臟打出去的血,1/4又流回心臟,包括台大醫院前院長李源德、振興醫院前院長魏崢等名醫,都建議他早點手術,否則可能發生幾乎必死的主動脈剝離或心衰竭

趙少康並指,開心手術由魏崢動刀,過程心臟停止3個小時,用人工血管換主動脈、換瓣膜,又處理血管,早上8點進手術室,下午6點進加護病房2天,再轉普通病房,是他人生最大的工程,而魏琤形容該手術在心臟手術中,難度算8,換心的難度是5。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禎元表示,主動脈瓣膜逆流者,有可能造成舒張壓偏低,正常人舒張壓應在60~80mm/Hg,若是低於60 mm/Hg,要留意有可能是瓣膜病變,致使瓣膜關不緊,讓心臟打出去的血迴流心臟,造成心臟負擔,嚴重會導致心衰竭。

為何會主動脈瓣膜逆流?李禎元表示,有可能是因瓣膜老化、鈣化,甚至是因主動脈擴大、有瘤,才讓瓣膜關不緊,趙少康自述他沒有症狀,一堆名醫大老卻建議他開刀,有可能是術前評估瓣膜病變有一定嚴重度合併心臟結構變化,或主動脈擴大日後可能產生嚴重病變,因此建議一併開刀解決。

李禎元表示,從趙少康的敘述中,可看出他至少進行了主動脈置換手術,也換了瓣膜,並進行了冠狀動脈復位術,這樣大規模手術,一定是鋸開胸骨、複雜度極高的手術,胸前至少留15公分以上的疤痕,說是比換心手術難度還高,算是貼切的。

對趙少康還說,他自覺跟他有一樣情況的人,有一半不知有什麼問題,舒張壓低有什麼不好?李禎元表示,舒張壓有可能意謂老化、感染、內分泌失調、出血、脫水、藥物或是主動脈逆流所致,建議需就醫釐清原因,若是收縮壓舒張壓這仍歸類為高血壓,要好好以藥物控制,若是收縮壓及舒張壓均低,還合併有喘、水腫等心衰竭症狀,恐需積極治療,甚至評估是否有開刀適應症。

至於趙少康的預後?李禎元表示,趙少康是在沒有症狀情況下動刀,心臟功能還算OK,與心衰竭才動刀者,預後可天差地遠,趙少康預後預估是不錯的。


************************************

收縮壓與舒張壓相差超過60mmHg,當心你的血壓出大問題了

日期:2019 年 6 月 4 日 作者:陳 亦云

一般人對於血壓都會注意高血壓與低血壓的問題,因為高血壓會是造成中風、心臟與腎臟、視網膜病變及大動脈與周邊血管疾病;而低血壓則會有頭暈眼花、疲累無力、四肢冰冷、注意力不集中、嚴重時甚至昏倒、休克等症狀。但很少人會注意到收縮壓與舒張壓壓差過大的問題,總覺得只要把血壓控制好,脈壓壓差大沒有關係。

69歲的張老太太罹患高血壓多年,也定時服用降壓藥,日前,她因手腳冰冷來到醫院看診,在測量完血壓後,才知自己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數值分別是135與65mmHg。雖然兩個數值都在正常範圍內,但脈壓相差達70,這個數字卻讓醫師有點擔心。

收縮壓與舒張壓相差超過60 mmHg就叫壓差大

當心室收縮,血液由心臟輸出到周圍動脈血管時,主動脈壓會急劇升高,在收縮期的中期達到最高值為收縮壓,通常也稱為「高壓」;當心室舒張時,血液回流心臟,主動脈壓下降,在心舒末期動脈血壓的最低值叫做舒張壓,也稱之為「低壓」,高壓和低壓之間的差值如果超過60 mmHg,就稱之為「壓差大」。

什麼原因會造成壓差大?

而造成高低壓壓差大的狀況,主要是因為老年人血管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老,硬化程度較為嚴重,導致心臟舒張、血液回流時,血管的回彈壓力上不去,才導致高低壓壓差變大。

此外,長期高血壓或罹患其他心臟疾病,導致左心室肥厚、主動脈瓣膜關閉不嚴等問題時,也會出現收縮壓偏高,而舒張壓偏低的壓差大問題。至於嚴重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患者,也有可能會出現壓差大的問題。

壓差增大,發生心肌梗塞或猝死的風險也增高

據英國JAHA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壓差增大比動脈硬化指數增加更可能造成患者發生危險性或猝死,還有研究發現,壓差85mmHg的人要比65mmHg的人發生心肌梗塞和中風的危險性增長10%以上,且前者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機率更是明顯大於後者。

像是張老太太的血壓狀況,以她的年齡來說,其實收縮壓與舒張壓都還算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甚至舒張壓還算是不錯的數值,所以對於心血管風險還不是太大


壓差大且舒張壓過低,會對心腦腎臟造成不良影響

但如果是壓差大,而舒張壓如果低於60 mmHg,這種低壓過低的情況,會導致身體多個臟器血液灌注的不足,造成健康損害的風險將會增高,因此,壓差大,舒張壓太低,都會對心腦、腎臟等器官有不良的影響。

壓差大且收縮壓過高,代表血管硬化嚴重

如果是壓差大,而且收縮壓超過150 mmHg,但低壓正常的情況,屬於單純收縮壓過高的問題,顯示血管硬化程度嚴重,這種情況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經常發生。對於這樣的症狀,還是必須加以控制。

一般而言,降壓藥對於血壓的調節是沒有選擇性的,換句話說,當降低收縮壓的同時,舒張壓也有所下降,但通常服藥後,低壓的下降幅度也會比高壓小的多,因此,建議應該由醫師重新調整用藥,選用時效長、降壓和緩的降壓藥,例如緩釋錠等。同時,醫生可根據患者的個人狀況,適當選用一些抗動脈硬化藥物,例如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鈣離子通道阻斷劑等。

而如果血壓壓差大患者的血糖、血脂過高,也要進行綜合治療,合理使用降血脂與降血糖的藥物,以減少血脂在血管壁的沉積,穩定血管斑塊,同時改善動脈彈性。


*****************************************

血壓值中收縮壓、舒張壓哪個重要?醫:血壓「1數值」偏高代表血管硬化嚴重


羅以容 整理 | 2023/03/14 11:45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又被稱為無形殺手,不過許多人在量血壓的時候相當疑惑,到底收縮壓和舒張壓哪個比較重要?醫師表示,兩者一樣重要,不過最新研究發現,脈壓比收縮壓、舒張壓更能預測心血管病的發病和死亡率。若脈壓數值過高,代表病人血管硬化嚴重。


前美國芝加哥榮民醫院心臓加䕶病房主任謝安民表示,血壓分為心縮壓(收縮壓)與心舒壓(舒張壓);一般人往往稱前者為「上面的」,後者為「下面的」血壓。

 什麼是收縮壓、舒張壓、脈壓?

收縮壓

當心臓收縮,心室內壓力急速增加,超過主動脈時,主動脈瓣膜打開,主動脈內的血壓高峯就是收縮壓,又稱為心縮壓;這個壓力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心臟打出的血量、打出的速度、動脈系統的擴張能力。

舒張壓

在兩次心臓收縮之間,主動脈內最低的壓力就是心舒壓。舒張壓主要是反應血管的阻力和硬化。

脈壓

脈壓就是心縮壓減去心舒壓。


謝安民指出,年紀越大高血壓的可能性越大,收縮壓和舒張壓都會隨著年齡而升高。不過,舒張壓在60歳左右就不再升高,有些反而還會開始下降,但是收縮壓可以繼續增高到70、80歳。而年輕人高血壓舒張壓高為主(也有兩個都高)。

謝安民解釋,由於老化的血管彈性減少,硬化程度增加,是導致老年人收縮壓升高舒張壓偏低的主因。所以老年人常見的高血壓是收縮壓超高,而低血壓往往偏低,稱為「單獨性心收縮壓高血壓」,自然而然,脈壓也超高。

脈壓高代表血管硬化嚴重,更能預測病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死亡率

究竟舒張壓重要、收縮壓重要?謝安民指出,高血壓被稱為「無形殺手」。大部分高血壓的人,除非是血壓太高、太低或升降太快,否則是不會感覺不舒服。但是高血壓明顯是導致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原因,因此,兩個數值都很重要。

謝安民補充,如果一定要選邊站,收縮壓可能重要些,尤其是50歳以上的人;而年輕人往往收縮壓、舒張壓都高,如果兩個都很高,區分哪個重要就毫無意義;但若收縮壓超標多,而舒張壓微高,當然收縮壓重要;反之亦然。另外,也有最新的研究進一步指出,脈壓比收縮壓、舒張壓更能預測病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脈壓高代表病人的血管硬化嚴重。

哪一種高血壓的藥最好?

謝安民說明,目前有不少研究比較不同類別的血壓藥功效,結果沒有那一類藥脫穎而出,對每一種心血管病的效果都是最好,現在的建議,趨向看個人的情況而選藥。

第一步是觀察,有沒有不適合用的藥,比如說痛風患者就不要用利尿劑;心跳很慢則應避免會使心跳更慢的藥。第二步則是依病人特殊狀況挑選藥物,例如剛得過心肌梗塞、不整脈、心衰竭的病人,可以選擇beta受體阻斷劑(beta blocker)。

他補充,Atenonlol是屬於老一代beta blocker的血壓藥,這個藥在所有的研究中,效果最差;現在認為這個藥不適合做為第一缐、單獨使用的高血壓藥,台灣以前這個藥用得很多,不知道現況如何。另一個藥是利尿劑,叫chlorthalidon,可以說是研究結果最好的高血壓藥之一,可惜用的人很少。


*******************************************

2025年2月11日 星期二

川普喊買!丹麥加強雪橇犬「特種部隊」守護格陵蘭

 



************************************



**************************************

川普喊買!丹麥加強雪橇犬「特種部隊」守護格陵蘭

23:02  2025/01/11 中時 劉詠樂

地表獨一無二的軍方雪橇犬巡邏隊格陵蘭「天狼星巡邏隊」,是由丹麥國防司令部於1950年成立的特種作戰部隊。(路透社)
地表獨一無二的軍方雪橇犬巡邏隊格陵蘭「天狼星巡邏隊」,是由丹麥國防司令部於1950年成立的特種作戰部隊。(路透社)

美國準總統川普未上任便盯上全球第一大島嶼格陵蘭,聲稱不排除通過武力來奪取格該島。為加強在格陵蘭島的軍事存在,丹麥政府近日擬購買兩艘新的北極巡邏艦、加強雪橇犬巡邏隊。

作為地表上獨一無二的軍方雪橇犬巡邏隊,「天狼星巡邏隊」是由丹麥國防司令部於1950年成立的特種作戰部隊,負責在格陵蘭巡邏,目前隸屬於丹麥海軍。該部隊最初名為「堅決行動」,1953年更名為「天狼星」,以紀念天狼星中最亮的恆星。

自冷戰以來,丹麥一直透過雪橇巡邏,來宣示對格陵蘭島北部及其未開發的礦產資源的主權。這塊位處北極的廣闊冰原,富含煤炭、礦石和礦物,儘管極不適合人類居住,但仍然很搶手,而川普如今更是毫不掩飾地虎視眈眈這塊寶地。

BBC曾介紹道,「天狼星巡邏隊」丹麥海軍部隊之一,負責在格林蘭島巡邏,並保衛其對格陵蘭島的主權。每年秋天,6支雪橇隊(每隊由2名丹麥皇家海軍士兵駕駛)要花長達6個月的時間,在16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巡邏。他們是這片面積相當於丹麥3倍大的廣闊荒野中,唯一的民族。

每隊最多配有14隻狗狗,一天的巡邏距離通常為30公里。晚上,士兵們躲進一個高科技帳篷裡。即使在隆冬時節,狗狗也會睡在外面。該部隊選擇性培育格陵蘭犬(Greenland Dog),以提高其耐力和力量。每隻狗工作五年,從服役到退役,天狼星巡邏隊的犬隻,將拉雪橇超過2萬公里。


至於在該部隊服役的2年期間,每名士兵每月可獲得2萬2000丹麥克朗(新台幣約9萬5528元)的薪水。他們的北極訓練包括訓練狗狗建造緊急雪地庇護所和尋找食物

除了必須面對嚴酷的天氣和可怕的低溫外,天狼星巡邏隊員還要應對其他一系列挑戰,例如突然出現的北極熊和意外事故。有趣的是,丹麥國王腓特烈十世曾是這支部隊的一員。

冷戰早已結束,但格陵蘭島仍是一個令人嚮往的領土,因為這裡擁有豐富的石油和礦產。由於邊界爭議,北極地區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天狼星雪橇巡邏隊的任務,變得更加重要。

***********************************

格陵蘭總理艾格德(左)10日在哥本哈根會晤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會後一同召開記者會。(路透)
格陵蘭總理艾格德(左)10日在哥本哈根會晤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會後一同召開記者會。(路透)


川普要格陵蘭!知情人士:丹麥私訊「一切好談」僅1個堅持

22:54  2025/01/11 中時新聞網 栗筱雯

美國準總統川普為了對抗中國與俄羅斯,日前再把腦筋動到丹麥自治領土格陵蘭上頭。他放話不排除以武力或向丹麥開徵高額關稅的手段取得格陵蘭控制權,格陵蘭、丹麥皆稱「不賣」。美國Axios新聞網11日報導,知情人士透露,丹麥近日已透過私訊向川普團隊表示不會出售格陵蘭,但願意討論美方的其他要求,包括軍事層面。


川普日前表示,在抗衡中、俄的國安議題層面,美國控制格陵蘭「絕對必要」。Axios周六(11日)引述2名知情人士說法報導,丹麥已向川普(Donald Trump)顧問團隊發送私訊表示,丹麥不會出售格陵蘭,但願意討論加強格陵蘭防務或美軍在格陵蘭的相關事宜。言下之意在於,丹麥政府盼說服川普國安顧慮可在格陵蘭非屬美國所有的情況下解決。川普政權交接團隊並未回應Axios置評要求。


北極成角力場 格陵蘭地位提升

格陵蘭居民5.6萬人,1953年之前是丹麥殖民地,現為丹麥自治領土,僅防務仍由丹麥負責,2009年取得廣泛自治權,積極爭取獨立。氣候變遷讓北極地區成為超級大國角力場,新航線持續增闢,格陵蘭地理位置更加重要,其資源開發難度可能因此降低

川普先拿丹麥開刀 各方意外

歐洲一名外交官向Axios表示,丹麥公認是歐盟最親美的國家之一,誰也沒料到川普最先拿丹麥開刀。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與格陵蘭總理艾格德(Mute Egede)10日在哥本哈根會面商討局勢,佛瑞德里克森表示她已要求與川普會晤,艾格德也說做好與川普談話的準備但尚未與川普聯繫。

積極倡導格陵蘭獨立的艾格德說:「格陵蘭屬於格陵蘭人民,我們不想成為丹麥人,也不想成為美國人。我們要成為格陵蘭人。」他說,獨立並不代表格陵蘭要切斷與丹麥之間的所有聯繫與合作關係。

美軍在格陵蘭已有基地

丹麥官員表示正與格陵蘭自治政府協商,針對增加格陵蘭軍事基礎設施與軍事能力相關投資進一步研究。美國此前已於格陵蘭北部設置軍事基地,早在1951年就與丹麥就防衛格陵蘭達成協議,美國根據這項協議可輕鬆議定增加駐軍事宜。

冷戰期間,格陵蘭屬於偵測蘇聯潛艇或潛在飛彈的預警系統一環,在北約與美國防務已扮演要角。美國智庫北極研究所(Arctic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亨普特(Malte Humpert)認為,川普若真的關心國安問題,美國就沒有理由不藉由與丹麥聯盟的簡明方式增加美軍在格陵蘭的戰力。

美國現任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認為不必浪費時間討論川普此番狂言,他說:「不是好主意,也不會發生。」然而川普持續聚焦格陵蘭議題,長子小唐納還戴著印有川普2024競選口號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帽子親訪格陵蘭,這讓丹麥、格陵蘭不能排除川普沒開玩笑的機率。接下來就看川普能否滿足於與丹麥達成協議就收手,或真想成為80年來第一個讓美國新增領土的總統。

***********************************************

格陵蘭島位置
格陵蘭島位置 [BBC]


*********************************************

特朗普為什麼想要格陵蘭島 各方如何回應?


伊多·沃克(Ido Vock) - BBC新聞記者

2025年1月10日 週五 下午9:03


*****************************************

https://visionproject.org.tw/story/6394

上千雪橇犬因暖化安樂死 愛狗一家誓求共存路

2022-09-28 記者許詩愷/專題報導


上千雪橇犬因暖化安樂死 愛狗一家誓求共存路

雪橇犬是格陵蘭的重要文化象徵,但西西穆特的林思一家人不想讓雪橇犬消失,夏天時訓練雪橇犬拉著越野車,期望能作為觀光用途,讓雪橇犬還有未來。 記者余承翰/攝影

六隻體型巨大的格陵蘭哈士奇不斷跳躍、低吼,興奮地期待奔跑。博・林思(Bo Lings)一家人熟練為牠們套上韁繩,再綁住越野車準備出發。每天半小時,一趟十公里,這是博發明的訓練方式。明明經營著現代化車行,他卻深愛這項傳統文化,「如果沒有雪橇犬,人類不可能在格陵蘭存活至今。」


冰原地質脆弱,不適合開車遠行,雪橇成了北極最常見的交通方式。但夏天的狗兒沒有事做,如今氣溫越來越高,天生披著厚重毛皮的牠們,懶洋洋躺在地上散熱。若飼主一不注意,甚至可能中暑而死。


即使冬天來臨,雪橇犬的需求也劇烈下滑。氣候變遷讓海面不再結凍、冰層融解,過去無法抵達的地區浮現山路,燃油車輛逐漸取代雪橇犬,很多人不再養狗。「過去三十年來,雪橇犬減少的速度太快了,全格陵蘭的數量少了將近一半」,博說。


3-2-2 氣候暖化讓冰層融解,海面不再結凍使得雪橇犬的需求急遽降低,當地居民逐漸不再養狗,近年來數量已大幅減少。記者陳靖宜/攝影
氣候暖化讓冰層融解,海面不再結凍使得雪橇犬的需求急遽降低,當地居民逐漸不再養狗,近年來數量已大幅減少。記者陳靖宜/攝影

光是當地第三大城伊魯利薩特,近年便有五千隻狗兒退休。當地人透露,其中多半安樂死。這些狗兒還得在夏天挨餓,才能維持冬天的工作動力。此時人類一靠近狗場,牠們誤以為吃飯時間到了,發出討食吼聲。那聲音近似狼嚎,只要一隻狗開始吼叫,便會一傳十,十傳百,整座山谷迴盪著悲鳴。


博住在氣候相對穩定的西西穆特,一家人是愛狗成痴,每天都來狗場陪伴他們飼養的數十隻雪橇犬。別人的狗兒受傷後,通常直接安樂死,他們則帶回家當成寵物照顧。


雪橇犬不是寵物嗎?在多數格陵蘭人眼裡,牠們只是工作用動物。狗場還立著一張告示牌提醒觀光客:「牠們不是寵物,是保留野性的工作犬,請勿靠近餵食、拍照,否則你可能造受攻擊。」


消逝中的雪橇犬生命與文化令博心痛。他想到,或許能讓狗兒搭配越野車,作為觀光使用,「我們的最終目標,就是讓雪橇犬在格陵蘭永續生存。」


博請女兒示範。只見十五歲的露卡和九歲的諾拉熟練操控油門,發出不符年齡的宏亮咆哮,命令雪橇犬出發。原本毫無精神的狗兒重獲新生,輕鬆拉動了越野車,甩著舌頭盡情跳躍。當姊妹停止加速,還會回頭望向她們,期待繼續奔跑。

露卡熱愛著狗兒們,也享受每天半小時的運動時光,她說:「駕著雪橇犬奔馳時,會有一種與自然共存的平靜,只有風聲、鳥聲、狗兒的呼吸聲。」


「這是讓格陵蘭雪橇犬擁有未來的唯一方法。」博正在尋找適合的輕型電動車,當上坡費力時,可用馬達協助狗兒,既環保,又讓觀光客體驗雪橇犬拉車的樂趣。這樣,一整年都可以讓狗兒有事做。


3-2-3 諾拉細心照料雪橇犬,七週大的幼犬安心地趴在懷裡打盹。記者余承翰/攝影
諾拉細心照料雪橇犬,七週大的幼犬安心地趴在懷裡打盹。記者余承翰/攝影

格陵蘭政府也有兩項規定。為了維護雪橇犬血統與生態平衡,北極圈內禁止養育其它犬種。獵人們不得開車前往獵場,只能駕船,或依古法靠著雪橇犬遠赴冰原。


此外,西西穆特正規劃雪橇犬中心,將結合學術與醫療單位,照顧「被放棄」的狗兒們,尋找各種護狗妙方,並開設博物館展示雪橇犬的歷史。博強調,人們必須記住「雪橇犬如何在千百年來,承載人類越過廣闊的嚴冬雪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