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9年1月23日 星期三

鯖鰺產卵場紅火心將開放 保育團體:嚴正反對 * 台日陸韓首達共識!北太平洋秋刀魚 設捕撈上限

      黑鮪配額換日本大目鮪配額
                    價差20倍 賠錢的交易


04:10    2019/09/08 中國時報 朱真楷


此次國際鮪魚配額談判,台灣雖以300噸黑鮪魚捕撈額,
與日本交換等量的大目鮪魚,
但兩者價格天差地遠,等量卻不等值
這樣的交易表面看似合理,卻是不利漁民的賠錢生意。
     蔡政府親日抗中的大戰略,似乎又讓台灣蒙受損失了。


黑鮪魚與大目鮪魚的價值差異,少則價差10倍,多則20倍,
價值差異,足以見得。今年元月在東京豐洲市場拍賣會,
       就有壽司業者就以3億日圓的驚奇價格標下1頭黑鮪魚
                                 創下競標新紀錄。

就因黑鮪魚有著超高經濟價值,所以日本政府在去年,就曾在中西太平洋魚類委員會(WCPFC)的北方小組會議,提議擴大黑鮪魚捕撈配額,但遭美國、庫克群島以擔心資源枯竭為由斷然否決。


在全球限捕令下,黑鮪魚資源量雖有回升,迄今仍處較低數量。但日本在今年依舊是冒著捕撈過度質疑,再次於WCPFC提出擴大捕撈量的要求;或許是預料目標不易達成,因而把腦經動到與其他國家交換配額。

只是,由台灣、日本、美國、南韓等國組成的北小委員會
誰會願意割讓自身權益,讓日本能以迂迴方式牟取自身利益?
       截至目前為止,好像還真的只有台灣願意這麼做

表面上,台灣以300噸黑鮪魚額度,換取300噸大目鮪魚,
               看似互利互惠,問題是兩者價差懸殊,
                  就經濟角度,這樣買賣真公平嗎?

當然,政府會說反正漁民捕不到這麼多黑鮪魚,讓一點沒關係。
問題是,黑鮪魚面臨生存浩劫早非新聞,台灣政府難道不該反思,為何漁民再怎麼拼命,實際能捕撈到的數量卻總是遠低於限額
                  其關鍵,不就是海洋資源正逐步被耗盡嗎?

結果,今天政府還以「反正自己捕不到這麼多,
    那就讓給日本去捕」的阿Q心態,將捕撈權割讓日本,
     這對漁民面臨的資源枯竭衝擊,是否又將雪上加霜?

*************************************************
  等量不等值 台300噸黑鮪配額轉日

                  中華民國108年9月8日
04:10   2019/09/08 中國時報 游昇俯 、 諶悠文

 
「中西太平洋漁類委員會」(WCPFC)同意
             將台灣300噸黑鮪配額移交給日本
                                    漁民看法兩極。
圖為今年全台第一鮪由蘇澳籍漁船金協益268號捕獲。
                    (本報資料照片)

「中西太平洋漁類委員會」(WCPFC)北方小組會議昨日閉幕,
會中日本提議擴大黑鮪捕撈配額,
    遭到美國反對,但同意台灣將300噸配額轉讓給日本。

農委會漁業署官員表示,
    台灣每年捕撈黑鮪的量只有配額的二成多,但大目鮪的不錯,                              不反對以此做為交換,
      將要求日本也轉讓300噸大目鮪配額作為交換,
  但這些捕撈配額尚待11月WCPFC大會討論才會定案。


生魚片及壽司頂級食材

黑鮪是製作生魚片和壽司的頂級食材,日本是最大消費國,然而連年捕撈導致此一魚類數量銳減,2015年對各國設置捕撈配額,2017年各國協議可根據親魚數量調查,彈性增減捕撈配額。


日提擴大捕撈遭否決

WCPFC北方小組會議本月4日至7日在美國奧勒岡州波特蘭召開,討論黑鮪捕撈配額,日本繼去年後,以黑鮪復育有成為由,再次提議擴大捕撈配額,但因美國考量資源恢復情形有限,持反對意見,
       希望由台灣轉讓300噸配額,補日本的不足。

漁業署副署長林國平表示,
台灣黑鮪每年配額為1709噸
但國內從2016年起3年捕撈量分別為454噸、415噸及381噸
                      距離限額仍遠,所以不反對轉讓
                       但也不會平白將配額讓予日本,
因我國在中西太平洋大目鮪捕撈配額為1萬481噸
                    但去年即捕到9069噸,限額較緊,
            將向日本要求以300噸大目鮪配額作為交換。

11月WCPFC大會才定案

林國平說,北方小組主要討論黑鮪魚配額,大目鮪配額則非其權責,但無論是黑鮪或大目鮪配額的轉讓,都仍須等到11月WCPFC大會討論才會定案,且此次討論配額僅為2020年一年度的措施,
                   2021年以後的配額仍會重新討論。

林國平並說,因各海域均設有一定捕撈上限,
            透過多邊國際會議討論各國配額是正常的,
               過去大陸與日本間亦曾轉讓捕撈配額,
               但印象中我國與日本間則沒有轉讓過。


********************************************
台日陸韓首達共識!北太平洋秋刀魚 設捕撈上限
       

                     中華民國108年7月20日
2019-07-20 00:15聯合報
  記者蔡佩芳、侯俐安/東京、台北連線報導


為避免秋刀魚資源枯竭,
    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NPFC)年會
              十八日通過秋刀魚資源管理,
設定每年總量約五十五萬噸捕撈上限
        這是國際間針對捕撈上限首次達成共識。

農委會漁業署回應表示,
各國明年在公海的漁獲量,將不得超過二○一八年漁獲量,
台灣明年公海捕獲量因此不能超過十八萬公噸;
公海及經濟水域的秋刀魚總容許漁獲量則為五十五點六萬公噸。

漁業署表示,我國每年七至十一月約九十艘漁船於北太平洋公海作業,近年年產量約十六萬公噸,去年為十八萬公噸,將配合修正我國秋刀魚管理規定,確保永續利用。

NPFC成員包括我國、日、韓、中國大陸等八個國家和地區,今年年會十六日到十八日在東京舉行。
日本因連續多年魚荒,一直力主設定秋刀魚資源捕撈配額,
但過去兩年都面臨中國大陸反對而破局,
            今年因中國大陸讓步,首度達成共識。

日本以達成捕撈限制為優先,採取寬鬆標準
會員國二○一八年捕撈總量四十四萬噸
但會中通過一年捕撈上限五十五萬六千兩百五十噸
                 包括公海上限卅三萬噸。
會中也達共識,明年會議討論各會員國的捕撈上限。

NHK指出,
北太平洋的秋刀魚資源在過去廿年間減少三分之一
                     如要維持穩定資源,
推估未來捕撈上限應訂為過去三年平均捕撈額的八成。

*************************************
  滾動式 像滾蛋式 =完蛋

鯖鰺產卵場紅火心將開放 
                     保育團體:嚴正反對

      中華民國108年1月23日

2019-01-23 21:17聯合報 記者賴郁薇╱即時報導

農委會漁業署有意開放100噸以上扒網漁船
每年1月至5月非禁漁期間進入蘇澳「紅火心」海域捕撈鯖鰺,
引起保育團體嚴正抗議,質疑漁民既未落實卸魚申報,
漁業署與相關科學研究者又無法掌握確切的漁獲及資源量,
現要預告開放,有違科學管理、永續經營目標,鄭重反對漁業主管機關決議。

蘇澳「紅火心區」為鯖鰺最重要產卵海域
鯖鰺魚類在每年2月開始產卵,3、4月份是產卵高峰期
為配合鯖鰺,漁業署將每年6月訂為鯖鰺禁漁期
學者建議在產卵高鋒的2月加碼再休漁1個月,
漁業署去年多次和漁民開會,選前拍板增加2月休漁20天
但附帶通過
試辦開放1百噸以上扒網漁船進入「紅火心」捕撈80天

對此,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綠色和平、環境正義基金會等保育團體聯合發表聲明指出,根據科學研究資料,目前鯖鰺親魚產卵量仔稚魚的存活量尚未有明確證據顯示達標或已超越安全標準,
況且,今年2月才正要執行產卵期禁漁
在鯖鰺資源量、禁漁成效都尚未明朗之前
漁業署貿然開放大型扒網漁船進入紅火心作業,實在草率。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身為「鯖鰺漁業諮詢小組」成員,質疑開放決議從何而來
尤其,當海大教授呂學榮建議鯖鰺總捕撈量不宜超過前兩年漁民所回報的1萬噸漁獲量時,還有漁民大肆反彈,指稱「不可能那麼少,那個量三天就抓滿了啦」,陳玉敏認為,這顯示漁民根本未確實執行卸魚申報,又或者申報出現嚴重造假問題。

保育團體認為,在漁民不願配合政府政策、政府尚未掌握完整科學證據之前,貿然開放百噸扒網漁船進入「鯖鰺產卵區域」,恐將釀成難以恢復的災難,甚至造成漁民難以估計的損失。

保育團體強調,漁業管理決策應回歸科學證據與邏輯,而科學證據有賴漁民確實配合落實卸魚申報,因此強烈要求漁業署公布過去1月至5月期間扒網漁船出港日數與進入紅火心的次數,並說明1月至5月間,真實鯖鰺撈捕量與卸魚申報產量之間的落差;否則,制定出來的制定總捕撈量、滾動式管理恐怕都是一場空。

保育團體認為,若漁民不願落實卸魚申報或申報造假,來年便不該再給予捕撈配額,同時採取預警原則,而非「口說無憑」的「滾動式」管理,才能避免讓鯖鰺漁業管理變成一場推動鯖鰺族群消失的實境秀。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