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在頭頂如電擊酷刑的痛 病毒放電
帶狀疱疹發生在身體部位跟顱顏部位,兩者產生的影響不同,前者會出現群聚性紅色丘疹,伴隨著疼痛、麻木感覺,後者則因長在頭顱部位,病毒會攻擊神經
目前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已經很清楚,大約有百分之八十是三叉神經在腦幹根部被血管壓迫造成短路所致;其他病因如多發性硬化症、腦幹腫瘤、帶狀皰疹、牙痛等,也會引起類似三叉神經痛的症狀。
------------------------------------------------------------
藍委倡帶狀疱疹疫苗納公費補助 衛福部允評估
2024-11-10 14:39 聯合報/ 記者鄭媁 /台北即時報導
被稱為「百痛之王」的帶狀疱疹,痛起來要人命。國民黨立委李彥秀日前要求衛福部評估帶狀疱疹疫苗納公費補助的可行性,由中央帶頭照顧經濟弱勢與慢性疾病患者。衛福部長邱泰源允諾會評估。
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據健保資料指出,每年逾24萬人因感染帶狀疱疹就醫,女性占56%,年齡在50歲以上病患則占67%,每4位50歲以上患者,就有1位併發帶狀疱疹後神經痛,不僅影響生活品質,嚴重更可能導致患者憂鬱、厭世。
目前國內帶狀皰疹疫苗有兩種,包括只打1劑的舊款活性減毒疫苗伏帶疹(Zostavax),自費價格約4800至6000元。新款的非活性基因重組蛋白疫苗欣剋疹(Shingrix)則須打2劑,總費用約1萬7000元。
舊款接種6年後,保護力小於3成5,新款接種7年後,保護力仍有9成1。但疫苗價格高昂,往往讓經濟弱勢民眾卻步。
邱泰源在答覆李彥秀質詢時表示,會視疫苗的基金財源與逐年疾病負擔之間,提報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評估。
經衛福部試算,提供50歲以上低收入戶1劑疫苗接種,需花費3.52億元,再加上中低收入戶,將增加1.97億元。若改為針對50歲以上、患有高血壓、高血糖或高血脂任一種以上的高風險族群接種,則需189.68億元。
李彥秀說,經費看似龐大,但因疫苗的保護力至少可持續5年以上,預算攤提後,實際並沒有預期驚人。
她指出,有藥師分析帶狀疱疹的成本效益,不僅可減少個人癒後醫療支出,還可降低整體社會的總醫療成本,對面臨人口老化與疾病負擔的社會來說,這是極為關鍵的效益。
李彥秀說,未來審查總預算時,她會持續督促衛福部分階段推動公費帶狀疱疹疫苗,如果初期經費不足,可先從低收與中低收入戶,或例如75歲以上的高風險長輩逐步做起;但若衛福部只是百般推託,連起頭都不願意,那就是罔顧長者權益、忽視民眾需求了。
********************************************
抗生素眼藥:用於治療眼睛感染;如果過度濫用,會產生抗藥性。
這類 常用藥物如:可樂必妥(Cravit)、氯黴素(Chloramphenicol)、漸得明 (Gentamicin)、威爾眸(Vigamox)。
【漸得明】眼藥膏成分為Gentamicin(屬胺基糖苷類抗生素),
【比達爽Betason-N】眼藥膏成分為Betamethasone(屬類固醇)
+Neomycin Sulfate(屬胺基糖苷類抗生素) 。
************************************
﹝106年5月號﹞肌肉骨關節疼痛的藥物治療/謝霖芬
新光醫院復健科主任 謝霖芬
在用藥治療前須先請教醫師以獲得正確的診斷,以下藥物治療的作用提供患者或一般民眾參考。
1.普拿疼(panadol)或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主要作用在脊髓上的中樞神經,亦可抑制腦部對於疼痛的感覺。普拿疼適用於輕、中度的肌肉骨關節疼痛,也可用來解熱退燒。
它的特色是副作用低,故常常用來當作治療各種疼痛的第一線用藥。可能的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便秘、腹瀉、皮疹或肝功能異常等,但發生的機率不大。一般建議劑量是每日不要超過4公克。
臨床上通常一天4次,一次一顆(註:假設一顆0.5公克)即可發揮作用,也不致於過量。普拿疼過量最易造成肝臟的傷害,這在肝病較多的台灣特別要注意。
2.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NSAID):顧名思義是不含類固醇,所以沒有類固醇常見的副作用,如免疫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骨質疏鬆⋯⋯等;但此類藥劑均可抑制前列腺素,故較可能產生腸胃方面的副作用,如腸胃炎或潰瘍等,少數病人也可能造成腎臟的傷害,因為前列腺素除了與發炎有關之外,也具有保護腸胃粘膜及維持腎臟血流的功能。
近幾年來研發的新一代NSAID(即第二型環氧酶抑制劑)可減少腸胃及腎臟方面的副作用,但有學者質疑其心血管方面的副作用。
NSAID常用於中度以上的肌肉骨關節疼痛,尤其是伴隨發炎的情況,如各種急慢性關節炎、急性扭挫傷、急性肌腱炎及滑液囊炎等。
3.鴉片類(opioids)止痛劑:這是古老的、也是一種強烈的止痛劑,藉由作用於中樞神經中的鴉片接受器而達到止痛的效果。因具成癮性,屬管制藥,需由相關醫師才可處方使用。
通常用於嚴重的疼痛,尤其是癌症引起的疼痛。傳統上鴉片類止痛劑可分為強、弱兩大類,前者如嗎啡(morphine),後者如tramadol。
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便秘、嗜睡、認知障礙及尿瀦留等,偶有幻覺、焦慮、支氣管收縮、呼吸抑制、抽筋及成癮等不良反應,但弱鴉片類止痛劑如tramadol 則較無便秘、呼吸抑制、藥物濫用及成癮等副作用。
4.抗憂鬱藥劑:此類藥劑係藉由血清胺及正腎上腺素再吸收的抑制而達到抗憂鬱及緩解疼痛的效果,如千憂解(Cymbalta, Duloxetine)等。藥物的止痛效果與其抗憂鬱之作用無關。
此類藥劑除了可以減輕疼痛(特別是神經性疼痛)之外,也可改善情緒障礙、失眠、倦怠、僵硬感、活動及社交能力。
常見的副作用是噁心、頭痛、頭暈、不安、口乾、便秘或腹瀉及食慾降低,甚至有些反而引起失眠及疲倦。
5.抗癲癇藥劑:此類藥物係藉由阻斷鈣離子通道,減少鈣離子釋放至突觸前之神經細胞,並減少P物質、麩胺酸及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以達到止痛、抗痙攣及抗焦慮的效果。
許多慢性疼痛,尤其是神經性疼痛與周邊神經中神經細胞的過度激化及中樞神經的敏感化有關,由此可推想抗癲癇藥劑的止痛效果。
市面上常見的產品,如利瑞卡(Lyrica,一種pregabalin)、癲通(Tegretol,carbamazepine)及鎮頑癲(Neurontin,gabapentin)等。這些藥劑,尤其是利瑞卡可顯著地減輕纖維肌痛患者的疼痛及睡眠障礙,並改善生活品質。其他適應症還包括糖尿病神經病變之疼痛、疱疹後之神經痛等。
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嗜睡、頭暈、水腫、口乾、視力模糊、體重增加及注意力不集中等。
***************************************
維生素B群是相當受國人歡迎的保健食品,有助減輕疲勞,但該怎麼吃才正確呢?敏盛綜合醫院副院長江坤俊建議,B群飯後吃最好,才能將攝取的食物轉換成能量,從而發揮提神效果。除此,他點出B群有2大禁忌,即腸胃不好者不要空腹吃B群,可能會引起不適;以及不要搭配茶、咖啡等飲品一起服用,以免B群加速排出。
江坤俊在《健康2.0》YouTube頻道指出,B群屬於水溶性維生素,理論上飯前或飯後吃吸收狀況都一樣,但還是建議飯後吃較佳,原因是B群在體內為輔酶的角色,本身沒有能量,需要有食物才能轉換成能量。若空腹吃B群,沒有食物可以轉換,就無法發揮提神效果。
除此,江坤俊提醒吃B群要注意2點,首先是腸胃不好者,建議不要空腹吃,因為B群會刺激腸胃道,可能會引起不適。其次是,不要搭配咖啡和茶一起服用,因為此2種飲品有利尿效果,B群為水溶性維生素,會被加速排出體外。
-------------------------------------------
營養新知
https://formulawave.com/vitamin-b12-benefits-side-effects/
首頁 » 維他命B12的12種實證功效及副作用(9點使用禁忌要小心)
Last Updated 2022 年 12 月 19 日 By Oliver Sun 27 Comments
維他命B12(Vitamin B12),又稱鈷胺素(cobalamin)或維生素B12,是B群維他命成員中最特別的一種(含有金屬離子鈷),結構龐大而複雜
維他命B12什麼時候吃(最佳時間)?
維他命B12是水溶性維他命,一般來說,在空腹時吸收效果最好,最佳服用時間是早晨未進食前,或餐前30分鐘、餐後2小時。
7.維他命B12改善皰疹神經痛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是一種慢性神經性疼痛綜合征,起源於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活化的炎症反應對周圍和中央神經元的損傷,是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感染後的重要併發症之一
據估計,5%至20%的帶狀皰疹患者會發展成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發生頻率和嚴重程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除了年齡,相關的危險因素還包括出現前驅症狀(定義為皮疹發作前的疼痛和異常感覺)、嚴重皮疹(定義為>50處丘疹、小泡或結痂小泡)以及急性期的劇烈疼痛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4則隨機對照試驗,共383位帶狀皰疹患者)指出,與安慰劑組相比,使用維他命B12(皮下注射)有助於改善皰疹後神經痛強度等級評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及生活品質,並降低止痛藥的使用量。註2
背後機制可能與維他命B12改善神經傳導速度、促進神經再生、抑制異位神經元的自發放電有關
*結論:維他命B12可能有助於改善皰疹相關神經痛,但受限於小樣本數,仍需更多研究加以佐證
-------------------------------------------------------------------
1.維他命B12有益糖尿病神經病變
糖尿病神經病變(Diabetic neuropathy)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微血管併發症之一
其最普遍的形式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Diabetic autonomic neuropathy/DAN,最常診斷的形式是心血管自主神經病變(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neuropathy/CAN))及疼痛性糖尿病神經病變(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PDN)
周圍/遠端對稱多神經病變可在高達50%的患者中發生,可引起感覺症狀,並與足部感染、潰瘍、夏克氏足(Charcot’s foot)、骨折和截肢有關。三分之一的患者發展為PDN,伴有神經性疼痛和燒灼感、針紮、電擊樣疼痛、腳麻木,以及接觸性疼痛,對生活品質有重大影響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6則隨機對照試驗,共669位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指出,與安慰劑相比,單獨接受維他命B12或與其他藥物聯合治療有助減輕神經性症狀及改善疼痛。註1
背後機制可能與維生素B12提高去甲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和5-羥色胺(5-hydroxytryptamine)的可用性和效力有關
*結論:針對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維他命B12或許能帶來正面幫助,但受限於小樣本數,仍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這些資料
******************************************
B群什麼時候吃?B群功效、副作用、B群食物清單
B群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營養素,B群功效很多,富含B群食物有哪些?維生素B群什麼時間吃最好?空腹、睡前吃B群可以嗎?一次看懂B群怎麼吃、攝取量多少。
2022-09-07
.文 / 游奕凱 .責任編輯 / 陳祖晴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B群功效、作用是什麼?
B群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包含了B1、B2、B6、B12、葉酸和菸鹼酸等,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這些營養素,必須從食物或保健產品中獲取。
B群在維繫人體的功能上扮演重要角色,不論是調控新陳代謝、分解脂肪蛋白質、強化皮膚分化癒合功能、維持體內水分均衡甚至參與造血等。根據國外醫療網站Healthline指出,B群對人體的幫助有9大功效:
維繫細胞B群運作:與細胞中的氧化反應和抗氧化機制有關,適量攝取有助於細胞正常發展。
維持造血功能:參與造血,促進血球生成,此外B群和鐵質吸收息息相關。
補充體力:正確使用B群有助於減輕疲勞,因為B群做為輔酶可協助酵素代謝營養素,將營養素轉化為身體所需的能量,一旦不足,營養素無法順利轉化就會使人疲累。
維護眼睛健康:B群有助於眼睛健康,幫助減緩眼睛疲勞。
護腦安神:B群可維持腦部功能和安定神經,有穩定情緒的效果。
促進消化功能:上面有提到因為B群是輔酶,吃下肚的糖分、蛋白質或脂肪都需要B群幫忙分解代謝轉化為能量。
心血管健康:B群中的菸鹼酸可提升人體內的高密度膽固醇(好膽固醇),降低低密度膽固醇(壞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因此適當補充B群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促進肌肉健康:作為輔酶,B群對於蛋白質的吸收至關重要,而蛋白質又是生成肌肉的重要元素。此外B群還能修復神經,改善某些肌肉痠痛的毛病。
對於孕婦有很大幫助:B群有助於胎兒的大腦發育,且懷孕期間服用適量B群可降低先兆子癇的發生率。
B群食物有哪些?
談到B群大家應該會先想到市面上五花八門的營養補充品,電視廣告也常找醫師代言這些保健食品,藉此增加品牌的說服力。但是並非每個人都需要從保健食品中獲取B群,只要多留意以下這些常見的食材,就能輕鬆獲取足夠B群。
B1:多存在於全穀類食物如糙米、燕麥、玉米等及瘦肉中。
B2:牛奶、奶蛋製品、肝臟、蛤蠣和深綠色蔬菜皆有豐富含量。
B6:瘦肉、肝臟、甘藍菜、蛋豆類、小麥胚芽、燕麥及花生等堅果類。
B12:存在於動物性食物如牛豬雞肉、蛤蠣、魚類、奶蛋及其製品。
B3(菸鹼素):動物肝臟及瘦肉中有豐富含量,其他如奶、蛋、堅果、全麥類也有。
B9(葉酸):主要存在深綠色蔬菜如菠菜、青花菜,橘色蔬菜如紅蘿蔔、南瓜中,肝臟、豆類、全麥及堅果類也含有葉酸。
B7(生物素):生物素多存在於動物內臟、肉類、魚類、堅果和雞蛋中。
B5(泛酸):泛酸存在於動物內臟、小麥胚芽、糙米、豌豆、菇類和蜂王漿中。
B群什麼時候吃?睡前吃B群好嗎?
坊間流傳晚上不能吃B群,因為B群有補充體力提神的功效,晚上吃會睡不著,其實這樣的觀念其實是錯誤的。林口長庚藥劑部藥師李嘉惠說,服用B群是補體內的不足,從藥物吸收和作用的原理來看,沒有早吃、晚吃的問題。再加上B群的作用原理與咖啡因這些中樞神經興奮劑不同,因此也不會有吃B群晚上睡不著的問題。
如果真的要選一個最佳使用時間的話,早餐飯後吃B群可幫助維繫一整天的新陳代謝。再加上市面上的複方B群可能帶有脂溶性營養素(維生素A、D、E、K),在有油脂的情況下吸收更好。此外腸胃功能不佳的人建議不要空腹吃B群,尤其劑量較高的B群在空腹吃時可能引起胃痙攣,不可不慎。
B群副作用有哪些?
正常飲食的情況下要攝取超量的B群幾乎是不可能的,再加上B群水溶性的特色,過多的B群會隨著尿液排出(若發現尿液變黃是因為B2核黃酸所致,屬正常現象)。但如果短時間大量攝取B群補充劑,還是有可能出現副作用。例如:
維生素B6可能帶來周邊神經病變,使手臂和腿部的感覺麻木。
過量葉酸可能使神經系統損傷,甚至降低免疫力。孕婦若攝取過多葉酸可能增加新生兒罹患自閉症的風險。
菸鹼酸:過量的菸鹼酸會使皮膚潮紅,更可能引起肝臟損傷。
推薦閱讀:增加免疫力飲食最佳7策略,免疫力下降4症狀自我檢測
B群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B群算是飲食禁忌較少的保健食品,因應水溶性的特性,盡量不要在吃完B群後馬上喝咖啡、茶等利尿飲品,以免快速排尿將B群排出,那就失去補充營養的目的了。另外要注意的是維生素B6會影響巴金森氏症治療藥物Levodopa進入中樞神經的濃度,降低療效,家中有巴金森氏症的病人要特別注意。
什麼人不能吃B群?
適量的吃B群對人體無礙,但只要日常生活中飲食均衡大多不需額外補充B群。至於要特別注意B群的人有兩種:
腸胃道機能不好的人:服用B群可能造成腹部不適、腹瀉等症狀。
慢性疲勞的人:藥師高啟峰認為,身體發出疲勞的訊號是為了提醒人體休息,補充B群讓身體誤以為不累而繼續工作,反而對身體有害。
B群一天攝取量多少?
根據衛福部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指引,B群的每日建議攝取量如下所述:
B1 建議攝取量:0.9~1.2mg
B2 建議攝取量:1.0~1.3mg
B6 建議攝取量:1.5~1.6mg(上限攝取量:80mg)
B12 建議攝取量:2.4μg
菸鹼素 建議攝取量:14~16 mg(上限攝取量:35mg)
葉酸 建議攝取量:400μg(上限攝取量:1000μg)
生物素 建議攝取量:30μg
泛酸 建議攝取量:5mg
*****************************************
嘴歪眼斜誤以為中風 竟是帶狀皰疹長到耳朵
2022-03-01 中廣(張文祿報導)
帶狀疱疹引發侖謝亨特氏症候群,男子臉歪嘴斜。(示意圖:亞大附醫提供)
26歲陳先生起床照鏡子時,發現臉歪嘴斜、耳朵疼痛,甚至一度聽不見,擔心自己腦中風,趕忙到醫院急診,經醫師研判並非單純顏面神經失調,透過詳細理學及神經學檢查,發現耳朵旁有多顆水泡,確診為帶狀疱疹引發「侖謝亨特氏症候群」,經藥物治療後才回復正常。
亞大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王馨範說明,帶狀疱疹發生在身體部位跟顱顏部位,兩者產生的影響不同,前者會出現群聚性紅色丘疹,伴隨著疼痛、麻木感覺,後者則因長在頭顱部位,病毒會攻擊神經,造成較為嚴重的後遺症。以陳先生為例,帶狀疱疹病毒長在耳朵部位,引起顏面神經麻痺、臉歪嘴斜、輕微暈眩、耳朵疼痛等症狀,就是典型的「侖謝亨特氏症候群」(Ramsay Hunt syndrome)。
王馨範指出,由於帶狀疱疹病毒發作在掌管顏面神經的第7對腦神經,會導致顏面神經麻痺,同時又影響掌管聽神經的第8對腦神經,所以也被稱為「耳朵帶狀疱疹」,患者會先有輕微的脖子緊或痛,接著出現眩暈、嘴歪、聽不見等顏面神經麻痺的症狀,嚴重一點甚至會有腦炎的情形,後續才會在耳朵出現數顆小水泡。所幸患者經安排住院給予類固醇藥物治療後,病情大幅改善,臉部肌肉也恢復正常。
王馨範提醒,民眾如果出現相關症狀就應盡早就醫治療,帶狀疱疹引起的侖謝亨特氏症候群,發病三天內是黃金治療期,可使用藥物及類固醇阻止免疫系統破壞自己的細胞,讓神經細胞自行慢慢修復,建議民眾在飲食上要多補充神經修復的食物,可搭配中醫電療、針灸,協助患者改善顏面神經失調的狀況。而避免帶狀疱疹找上門,除了保持免疫力的穩定之外,施打帶狀疱疹疫苗是最佳防範方式。
************************************
三叉神經痛 ( 高雄榮總神經外科 )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出現在臉上的陣發性疼痛,一陣一陣的抽痛或伴隨以雷電般的刺痛感。這種疼痛相當厲害,有些患者因而茶飯不思。由於它的痛點與牙疼接近,常被患者自覺是蛀牙而至牙科就醫,作了一大堆牙科治療,卻仍不見改善,才被轉診至神經科治療。
顧名思義,這種神經痛的名稱由來就是因為它出現在臉上三叉神經所分布的區域內。三叉神經又是什麼?人體共有十二對腦神經,其中第五對腦神經是最粗大的一對;因為分出三支周圍的感覺神經因此稱為三叉神經,它經過顱底三個小洞穿出,分為眼枝(第一枝)、上頷枝(第二枝)、下頷枝(第三枝),管理臉部表淺感覺。目前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已經很清楚,大約有百分之八十是三叉神經在腦幹根部被血管壓迫造成短路所致;其他病因如多發性硬化症、腦幹腫瘤、帶狀皰疹、牙痛等,也會引起類似三叉神經痛的症狀。
典型的三叉神經痛,都是單側,很少見兩側都痛。一般以第二、三分支疼痛較常見。輕觸、冷風吹或冷熱水敷於面頰或牙床部位時,會突然引發陣發性劇痛;甚至有些患者說話、嚼、吞嚥或臉部運動及刷牙都會引發。發作時間短約數秒,長可達數分鐘甚至數小時,發作次數可由每天數次至數百次。由於這種痛十分難受,有些患者在發作時因而不敢說話、洗臉、刮鬍子、上妝,甚至不願意吃東西。
有正確的診斷才能決定治療方法,因為我們口腔內的感覺也是由三叉神經來傳導,所以常被誤認為牙痛。三叉神經痛的致病因大部分是三叉神經在腦幹根部被血管壓迫造成,醫師仍需要排除腫瘤或非血管壓迫造成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因此電腦斷層或磁振掃描往往是有幫助的。
治療方法以下分別敘述:
一、藥物控制:主要以抗癲癇藥物為主,其中以癲通(Tegretol)為最常用,對此症應定期檢查血液中之白血球的數目以及肝功能。另外有極少數的患者對於此類藥物有過敏反應,會有皮膚紅疹及黏膜潰瘍等不良反應。如果患者對藥物治療效果良好,又不想開刀時,或年紀太大,或有其他疾病不適合手術時,藥物治療為第一選擇。若有明顯的影響,則需暫停服藥。
二、三叉神經根微血管解壓顯微手術:手術為一治本之方法,目的就是隔開壓迫三叉神經跟部的血管並以一種人工的材料鐵弗龍(teflon)隔開血管與神經,去除神經短路。手術效果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三、注射療法:注射療法主要是將各種不同的藥物如局部麻醉劑、酚液、甘油,注射於三叉神經節來達到止痛的效果。但不易達到長期緩解之效。
四、神經阻斷法:無線電週波(radio-frequency)做神經節阻斷;另外還有周邊神經切除術、神經切斷術等。
五、迦馬刀:用高能放射線燒灼腦幹三叉神經根。
人類對三叉神經痛的認識已經有三百年之久,尤其近幾十年來對於診斷和治療更有長足的進步;不管是藥物的使用以及手術方法的發展,均可達到令人滿意的結果,有效去除這種「刻骨銘心」之痛。
**********************************
台北榮總皮膚部
最後更新: 2023/06/02 14:28:28
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或蛇纏腰),是一種水泡性疾病。其特色為沿著皮節分布發疹,並產生單側、疼痛性、水泡性的病灶。本文將會針對帶狀皰疹的病因、臨床表現、治療、併發症及預防措施做進一步的介紹。
病因
帶狀皰疹為水痘病毒感染的復發。小時候得過水痘痊癒後,水痘病毒將潛伏在體內的感覺神經節。一旦身體的免疫力下降,這些病毒便會伺機而動,進而再次活化並大量增生。水痘病毒除了會使神經產生發炎外,也會使這條神經所支配的皮膚(所謂皮節)紅腫並產生水泡。這也是為什麼帶狀皰疹的臨床表現會長成像一條蛇的原因了。然而,由於皮節分布的特性不會跨過身體的中線,所以坊間的說法:“蛇纏腰繞身體一圈就會死亡”只是一種謠傳。
根據統計,罹患水痘的人百分之二十可能會在將來產生帶狀皰疹,但大多數的人一輩子只會得一次帶狀皰疹。帶狀皰疹只會傳染給沒有得過水痘、或是沒有施打過水痘疫苗的人。對於已經得過水痘、或是已經施打過水痘疫苗且免疫健全的人來說,帶狀皰疹是沒有傳染力的。
臨床表現
典型的帶狀皰疹會有以下幾個時期的表現:
1. 先兆期:以神經痛為主,可能會有燒灼感、刺痛、搔癢。在一開始的時候甚至沒有任何皮膚的變化,所以很容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例如左胸疼痛被誤以為是心肌梗塞、右下腹痛被認為是盲腸炎、腰部疼痛被懷疑是腎結石或腰椎病變等等。)
2. 皮疹期:先兆期數天後,疼痛的部位會產生群聚的紅色皮疹和水泡,且沿著神經的走向呈現帶狀或線狀分布。數天後甚至會轉變成為膿泡或血泡。通常在水泡發生後的七到十天,水泡會開始癒合並結痂,而痂皮則會在二到三週內脫落。有時候甚至會伴隨著局部淋巴結腫大、疼痛、與發燒。在免疫功能正常的病人身上,水泡只會發生在鄰近的一到三個皮節內,且侷限在身體的單側;若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身上(如癌症、愛滋病、洗腎、長期接受免疫抑制劑或類固醇治療者),則可能產生全身性且散發性的水泡。
3. 皰疹後神經痛:由於神經受損後的恢復期較長,因常有病患會在皮疹完全復原後仍產生疼痛的情形。根據文獻,神經受損嚴重的病人可能會使此疼痛的感覺持續達數年之久。
治療方式
1. 抗病毒藥物:發疹期間使用越早治療越有效,治療的黃金時期為症狀出現的72小時內。抗病毒藥物的使用可以有效減少水泡的產生、縮短病程並減少皰疹神經痛的發生。健保目前給付口服抗病毒藥物Acyclovir,以七天為限。若為症狀嚴重、超過50歲、或合併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則可以考慮自費使用新一代的抗病毒藥物(Valacyclovir, Famiciclovir)。新一代的藥物不僅有更穩定的口服吸收率,也可以大幅縮短和減低皰疹後神經痛。
2. 止痛藥:各種長短效止痛藥的給予,將可有效的改善帶狀皰疹所導致的疼痛及不適感。
3. 口服抗憂鬱劑及口服抗痙攣藥:除了定期給予止痛藥之外,適度與適時的給予抗憂鬱劑或抗痙攣藥也可以達到相當不錯的治療效果。
4. 類固醇:對於發炎非常嚴重或侵犯眼睛的病人,在抗病毒藥物使用下給予適量的類固醇將可有效減緩發炎及腫脹的情形。
5. 低能量雷射與神經阻斷術:藥物控制不良的皰疹後神經痛則可以考慮合併使用低能量雷射、或以神經阻斷術來達到疼痛控制。
併發症
1. 皰疹後神經痛:此為皰疹病程結束後最常引發的併發症,是因為神經發炎後受到損傷而未恢復所導致,除了疼痛外,也可能有感覺異常及麻木的症狀。
2. 皰疹性眼炎:長在眼睛周圍的帶狀皰疹有可能會侵犯眼睛甚至損及眼角膜而導致永久的傷害,因此若是有水泡出現在附近時應立刻求助於眼科醫師。
3. 侖謝亨特氏症候群 (Ramsay Hunt syndrome):也就是耳朵的皰疹感染所產生的併發症,其主要症狀包括耳痛、耳道或耳廓有水泡、與單側顏面神經麻痺。
4. 排泄功能異常:當水泡侵犯第二薦椎時將有可能影響大小便的排泄功能。
5. 傷口感染及蜂窩性組織炎:若是不當搔抓水泡或是自行敷用不明草藥,可能會導致皮膚軟組織感染,甚至是蜂窩性組織炎。因此建議一旦發生帶狀皰疹,應該立刻就醫而不要尋求偏方或相信民間斬皮蛇的傳說,才不會因為延誤就醫而導致嚴重併發症的產生。
預後及預防
雖然大部分的人一輩子只會得一次帶狀皰疹,但是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則有可能會有復發的機會。針對這樣的病患,藉由適當的運動、規律的生活以及均衡的飲食來提升自己的免疫力,將是預防皰疹發生的良方。另外,根據適當的年齡施打帶狀皰疹疫苗,也能有效預防帶狀皰疹的產生。
如有帶狀皰疹疫苗相關問題,歡迎掛號請醫生評估。
結語
帶狀皰疹往往會帶給患者急性且強烈的不適,若輕忽它甚至可能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因此若有上述的症狀出現,應該立即去醫療院所求助皮膚專科醫師。在正確的診斷和適當的治療下,帶狀皰疹是很容易得到控制並且治癒的。總結來說,小心謹慎地察覺可能的症狀,與積極的治療才是處理帶狀皰疹的不二法門。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