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眼集/賴政府大轉彎 向票多的低頭
2024-12-08 02:33 聯合報/ 記者蔡晉宇
台灣女人連線與多個婦女及人權團體日前舉行記者會,呼籲停止審查與代孕制度相關的法案內容。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選舉最大的秘密,票多的贏,票少的輸」,這句看似玩笑話,卻犀利地解釋了許多政策成形過程。執政黨近來在「人工生殖法」大轉彎,原本有望開放代理孕母,如今拍板脫鉤處理;民進黨搬出擔心商品化、維護女性尊嚴等理由辯護,但和主打「進步」價值的政黨形象背道而馳,卻是不爭事實。政策髮夾彎的真實原因其實很簡單,向票多的低頭。
民進黨曾有不計選票代價,也要推動「進步」價值經驗。二○一九年同婚法案在立院闖關,民調結果顯示,許多中南部縣市綠營支持者,並不支持同婚,但在黨政高層一聲令下,多數綠委依舊「戴著鋼盔向前衝」。如今「人工生殖法」遭遇婦女團體反彈就退縮,首先反映的是賴政府在價值性政策上,不如蔡政府強硬的施政風格。
縱使婦女、同志票拉扯結果,哪一方選票多、實力強,結果顯而易見,但當前賴總統、卓內閣施政滿意度均有約五成之譜,較當年蔡政府推動同婚時更高,是有足夠底氣闖關的;不過從結果看來,向選票看齊已成最高指導原則,長年力挺綠營的同志團體則成了犧牲品。
民進黨立委向同志團體說明,並非反對代理孕母,而是與人工生殖法脫鉤處理,但明眼人都知道,民進黨的「下個星期五」又來了。該詞彙源自於二○二○年,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處理「華航正名為台灣航空」決議文時, 一再以「下星期五處理」拖延,網友以此用來揶揄民進黨政府對於某些議案一拖再拖。
代理孕母專法可預期又是一起典型的「下個星期五」事件。賴政府上任以後,不僅在政治議題與在野黨針鋒相對、毫不退讓,連在價值性議題上,首要考量也是選票得失,對常年支持的社團都可輕易拋棄,如此政府又怎麼能讓人民「信賴」。
***************************************
代孕與人工生殖脫鉤 挺綠社團間的戰爭
2024-12-07 11:43 聯合報/ 記者蔡晉宇/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反代孕行動小組成員手持「生命不可代理、孕母不是工具」、「代孕風險高,女人的命不是命?」、「反對子宮標價」、「嬰兒不可買賣」等標語,並將標語貼在立院大門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人工生殖法」修法涉及開放代理孕母議題,引發長期挺綠的社團內部角力。民進黨人士表示,婦女團體反代孕、同志團體支持代孕,對綠營而言「手心手背都是票」,已讓該民生法案層次上升到政治法案,雙方社團各自發動遊說,壓力不小;民進黨既然已拍板,支持代孕議題脫鉤處理,未來將著重向同志團體溝通說明。
人工生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共計16個版本,部分版本涉及代理孕母制度,衛福部原先立場是修法版本納入代理孕母,交由立法院討論,但日前態度轉變,指代理孕母爭議太大,因此決定先推動有共識的部分,修法草案會將代理孕母脫鉤處理。
在衛福部政策大轉彎後,同志團體的態度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原本台灣彩虹平權大平台協會、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在今年2月還聯合包括台灣女人連線在內的近30個團體,聯合發表一篇「先行開放單身女性與女同志配偶使用人工生殖技術 代理孕母不應急就章」的聲明;而在衛福部修法態度明朗後,台灣女人連線等18個團體又發出一篇「代孕侵害人權 停止代孕立法」的新聞稿,這次卻少了上述三個同志團體。
這三個同志團體則是發出聯合聲明,指出各修法版本落差大,希望立委們在平等保障各方權益與基於兒童最佳利益的情況下,整合各版本充分討論並審慎處理;他們支持多元開放的修法方向,但應避免歧視與汙名,並要重視人工生殖子女身世知悉權,以更符合兒童發展權利及相關公約規定。
聲明也指出,近期國健署對外發言的立場快速轉變,新聞資訊不一致,導致民間團體無所適從,政策的公民討論也將難以聚焦,他們期待政策研擬過程應更具透明公開性。
多個婦團體則指出,一旦通過代孕,將導致女性的子宮商品化,並讓經濟弱勢女性成為剝削對象,他們強烈主張,應將代孕與人工生殖法脫鉤處理,並舉行公聽會擴大討論。
民進黨人士指出,該案原先確實朝開放代理孕母方向研議,但政策方向調整,考量之一正是社會氛圍;經評估,連綠營支持者對代孕支持度都相對有限,朝婦團意見進行是可預期結果。立法院團也已草擬出政策辯護主軸,將聚焦不是反對代孕,而是反對草率立法,衍生出的商業代孕問題,不能將女性子宮作為營利工具,盼以此弭平綠營支持者兼的內部矛盾。
*************************************
綠委有雜音 代孕政策大轉彎
2024-12-03 00:02 聯合報/ 記者廖靜清、沈能元、黃婉婷/台北報導
衛福部「人工生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代理孕母政策大轉彎,國健署長吳昭軍昨早稱代孕方向不變,下午卻以「爭議很大」為由,代孕部分需脫鉤處理。示意圖。記者林澔一/攝影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本周四將進行「人工生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審查,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昨天上午表示,預告的修法版本大方向不變,但下午政策大轉彎,吳改變說法表示:「代理孕母部分將脫鉤處理」。
本報上月初獨家報導代孕立法進度,代孕者需先接受身心評估、術前雙方至少四次評估諮商,營養費及其他開銷約一百萬元,委託人需存入專戶。國健署聲稱,這是全球最嚴格代孕法規,費用不低於赴美國代孕,但擁有足夠保障。
直到昨天上午十時,吳昭軍受訪時仍強調,已將預告的修法版本送交到性別影響評估委員手上,「這是衛福部的最後一關」,開放同性伴侶、單身女性人工生殖合法,大方向不變,也將代理孕母制度納入相關規範,希望本月底前能送至行政院。
昨天上午民進黨立委林月琴召開記者會,黃秀芳、郭昱晴、黃捷、陳培瑜、張雅琳、王正旭等綠營立委疾呼,生兒育女是每位成年人的選擇,不應影響他人的權益,代理孕母關乎另一位女性的身體自主權,悖離倫理、人性尊嚴,尤其是將胎兒及代理孕母商品化。
昨天下午二時,國健署突然發布新聞稿,「衛福部預告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期間所蒐集的六百餘則意見,其中有八成反對代孕。考量近期民間團體及民眾持續表達反對代孕,因代孕生殖涉及代孕子女、代理孕母及委託代孕者三方之權利保障與衝突,以及檢視國際禁止代孕理由,先把代理孕母脫鉤處理。」
短短數小時內政策大轉彎,吳昭軍並未多解釋,但證實之前已將「開放代理孕母」舊版本送至性別影響評估委員會進行討論,但接下來會將「代理孕母完全脫鉤」新版本送至性別影響評估委員會,還在行政處理中。吳昭軍表示,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透過多元方式廣徵各界意見,「過去也有討論過要不要脫鉤」,最近外界意見雜多,每周均有正反意見,因此決定朝脫鉤方向討論。
長期致力代孕立法的民眾黨立委陳昭姿認為,這是執政高層以政治干預行政運作,並點名帶頭反對代孕入法的幕後推手是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藍白立委將在周四衛環委員會推出立院版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不會讓執政黨得逞。
對於衛福部政策大轉彎,部分醫界人士說,「並不感到意外」,國健署原先將代理孕母入法,這是安全牌,但立法、修法條文需要社會共識,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在代理孕母部分,確實有許多爭議,讓目前有共識的單身女性、女同志配偶優先入法,不無不妥。
林靜儀說,對於陳昭姿的情緒、意見,予以尊重,但是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脫鉤代理孕母議題,完全與政治無關。
**********************************
綠主張人工生殖與代理孕母脫鉤 陳菁徽:不解為何大轉彎
2024-12-02 13:49 聯合報/ 記者王千豪/台北即時報導
立法院聯席會議5日將審查人工生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民進黨立委黃秀芳等人今天召開記者會,主張人工生殖與代理孕母要脫鉤,代理孕母以專法規範。國民黨立委陳菁徽表示反對,並指民進黨以前大力支持代理孕母制度,為何這一屆立場大轉彎?圖/陳菁徽辦公室提供
立法院聯席會議5日將審查人工生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民進黨立委黃秀芳等人今天召開記者會,主張人工生殖與代理孕母要脫鉤,代理孕母以專法規範。國民黨立委陳菁徽表示反對,並指民進黨以前大力支持代理孕母制度,為何這一屆立場大轉彎?圖/陳菁徽辦公室提供
立法院聯席會議5日將審查人工生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民進黨立委黃秀芳等人今天召開記者會,主張人工生殖與代理孕母要脫鉤,代理孕母以專法規範。國民黨立委陳菁徽表示反對,並指民進黨以前大力支持代理孕母制度,為何這一屆立場大轉彎?
陳菁徽表示,從醫學角度出發,人工生殖不應該與代理孕母脫鉤。因為從近年的統計顯示,女性生育年齡已經往後延10年,導致許多會影響胚胎著床的子宮疾病,包含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這些病症都是好發在30歲以後。另外也有子宮腔沾黏,這是女性年輕時如果有進行人工引流後的結果,也恐造成無法再進行生育。
陳菁徽提到自己也曾經是不孕症的患者,流產過4次,進行4次子宮腔清除手術,過去的自己也一度上網搜尋代理孕母相關資訊,因為知道可能已經無法懷孕,所以當今天台灣女性的生育年齡往後延,即便曾經有凍卵,或者已經打算生育,會突然發現自己的子宮是無法生育,這個未來高機率會發生的情況,是大家需要重視的。
陳菁徽指出,今天召開記者會的委員,包含王正旭、黃秀芳、林淑芬、林月琴、郭昱晴、黃捷、陳培瑜、張雅琳委員等,是否願意公開、勇敢地向自己的支持者們說,如果人工生殖與代理孕母脫鉤,未來當可以適用人工生殖技術的單身女性、女同志伴侶去檢查時不幸發現,自己也剛好是無法生育的族群,而代理孕母這個選項已被脫鉤,因此可能錯過適育年齡。這些在醫學上會發生的事情,執政黨的委員也有必要跟支持者說明清楚。
陳菁徽說,賴清德總統在2002年擔任立委時,是第一個提出包含代理孕母的人工生殖法修法,當時連署的人也包含現在的副總統蕭美琴、高雄市長陳其邁;第10屆的民進黨立委吳秉叡也提出包含代理孕母的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當時連署的立委包括吳秉叡、邱議瑩、林宜瑾、羅美玲、周春米、張宏陸、林楚茵、賴惠員、伍麗華、陳秀寶、吳思瑤、黃世杰、沈發惠、吳琪銘、蘇巧慧、莊瑞雄、王美惠、張廖萬堅。民進黨在第10屆以前是大力支持代理孕母制度,不明白為何這一屆立場就大轉彎。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