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內啡(Endorphin)又稱安多酚、內啡呔
多巴胺
壓力荷爾蒙(皮質醇)
腎上腺素
**********************************************
腦內啡是什麼?與多巴胺的差別?11種方法有助腦內啡分泌
腦內啡、多巴胺差別,內啡肽和多巴胺,腦內啡快樂,腦內啡運動,
腦內啡的作用,腦內啡分泌
天然止痛藥「腦內啡」緩解壓力、減輕疼痛!一文看懂4大快樂荷爾蒙的差異,11種方法促腦內啡分泌
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林勻熙 整理 2024-02-05
腦內啡是什麼?
腦內啡的作用有哪些?
腦內啡與多巴胺差別?4大快樂荷爾蒙關係
11方法促進腦內啡分泌
腦內啡會成癮嗎?腦內啡有可能過多嗎?
腦內啡濃度不足有哪些問題?
腦內啡(Endorphin)又稱內啡肽,類似體內止痛藥的角色,當身體感到疼痛或壓力時會釋放的荷爾蒙,內啡肽的產生有助於緩解疼痛、減輕壓力和改善情緒,透過運動、飲食、性行為、按摩和其他方式都可以增加腦內啡的分泌。腦內啡是什麼?腦內啡的作用有哪些?腦內啡與多巴胺有何差別?本文一次整理。
腦內啡是什麼?
腦內啡(Endorphin)又稱安多酚、內啡呔,由大腦的腦下垂體和下丘腦中所產生,當神經傳導物質將訊息從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元傳遞另一受體,腦內啡為「抑制性」神經傳導物質,可以阻止其他訊號發生,也就是阻斷疼痛訊號;而腦內啡在循環系統中扮演荷爾蒙的角色,會釋放到血液中,與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的腦內啡相同,可以阻斷全身的疼痛訊號。
根據哈佛健康雜誌指出,腦內啡約有20種不同類型,是人體的天然止痛劑,目前腦內啡研究多為β-內啡肽,而腦內啡(Endorphin)名稱來自術語「內源性嗎啡」,是由「體內endogenous」和「嗎啡morphine」兩個英文字組成,之所以是內源性是因為它們是在我們體內產生的,而嗎啡指的是鴉片類止痛藥。
腦內啡的作用有哪些?
當下視丘和腦下垂體感到疼痛或壓力時會促使腦內啡釋放,具有緩解疼痛及產生整體的幸福感之作用。以下依美國心理衛生組織(Mental Health America)說明整理腦內啡的作用:
·緩解疼痛:阻止或減輕疼痛強度是腦內啡的主要功能,當身體發出疼痛訊號時,會釋放腦內啡作為對疼痛刺激的立即反應,其鎮靜效果相較多巴胺較短。
·調節免疫和發炎反應:腦內啡可以減少發炎並通常鎮靜免疫系統,有助於防止對任何觸發免疫系統的事物產生強烈反應。
·減輕全身壓力:當身體處於壓力之下時,腦內啡就會被釋放出來,從降低體溫到減慢心率都有一定作用,有助於適當地應對壓力。舉例來說,如果從事跳傘等壓力相對較高的活動,會在活動前後感受到腦內啡的激增,抵消一開始預期的壓力並緩解壓力。
·觸發多巴胺的釋放:當身體持續感到疼痛或壓力時,腦內啡的釋放速度比多巴胺更快,而腦內啡的釋放會向神經元發送信號以釋放多巴胺。
腦內啡與多巴胺差別?4 大快樂荷爾蒙關係
從上述說明可知,腦內啡鎮靜效果比多巴胺短以及腦內啡會觸發多巴胺的釋放。而腦內啡、多巴胺、催產素、血清素被稱為4大快樂荷爾蒙,其作用皆有不太相同,以下整理說明:
·多巴胺 (Dopamine):據高雄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盧玉強指出,多巴胺是腦部動機、驅動力,刺激的神經傳導物質,若分泌不足可能引起缺乏動機、喪失活力、注意力不集中,造成巴金森氏症、憂鬱症、注意力缺乏症。
·血清素 (Serotonin):可以穩定情緒,維護幸福感,與學習和記憶也有關。盧玉強表示,當血清素分泌不足,可能出現憂鬱症、焦慮、強迫性思考等行為。
·催產素(Oxytocin):是一種在下視丘中產生並由腦下垂體釋放到血液中的荷爾蒙,主要功能為刺激子宮肌肉收縮,也能促進前列腺素的產生,進而增強子宮收縮,進而促進分娩;而胎兒出生後,催產素有助於將乳汁從乳房導管移至乳頭,並促進母嬰間的連結。另外,性行為感到興奮以及談戀愛時,身體也會產生催產素,因此又稱「愛情荷爾蒙」。
·腦內啡(endorphin):內啡肽主要作用為緩解壓力及減輕疼痛感,是身體天然的止痛劑。
11方法促進腦內啡分泌
日常生活有許多方式都會促使腦內啡分泌。以下整理幾種會促使身體分泌腦內啡的活動:
大笑
與他人分享或做公益
每天至少運動20分鐘
聆聽或播放喜愛的音樂
練習瑜珈和冥想
沉迷於某種食物,如黑巧克力或辛辣食物
性行為
以針灸增加循環腦內啡
談戀愛
充足的日曬
芳香療法
腦內啡會成癮嗎?腦內啡有可能過多嗎?
依美國心理衛生組織說明,腦內啡確實可能會上癮, 雖然相關主題研究並不多,但研究表明,有些人可能會對「腦內啡激增」上癮,而這種成癮會導致這些人尋找類似的活動來觸發他們渴望的腦內啡釋放,如沉迷於運動者會因渴望在身體承受壓力時釋放內啡肽而過度鍛煉。
至於,過度刺激會不會造成腦內啡分泌過多?美國心理衛生組織表示,腦內啡過量相當罕見,但不無可能,通常大量使用鴉片類藥物者就有可能產生過量的腦內啡,因鴉片類藥物作用與腦內啡相同,當鴉片類藥物堆積在身體自然產生的腦內啡之上時,就有可能產生過多腦內啡。
腦內啡濃度不足有哪些問題?
腦內啡與緩解壓力及減輕疼痛有關。目前尚無充足研究證實,腦內啡不足會導致哪些情況,不過有些研究發現,腦內啡濃度不足可能與以下幾種情況有關:
·沮喪:部分研究認為,憂鬱症可能會導致受體發生故障,使身體無法吸收或釋放腦內啡,而引發沮喪或憂鬱問題。
·纖維肌痛症:纖維肌痛症為一種慢性疼痛,目前研究尚未表明,纖維肌痛患者的疼痛調節是如何被破壞的,就目前所知的是,患有纖維肌痛症者相較一般人會產生更多的腦內啡,可能是導致損害腦內啡受體的原因。
·慢性頭痛或偏頭痛:腦內啡有助於緩解疼痛,腦內啡濃度水平低可能是頭痛的原因之一,且腦內啡有助於抗發炎,而神經發炎會引起頭痛,尤其是偏頭痛,增加腦內啡分泌有助於減少頭痛的頻率和嚴重程度。
·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腦內啡有助於緩解壓力,缺乏腦內啡可能導致焦慮、恐慌。
*****************************************************
2024-02-26(更新日期:2024-09-20)
作者:血清素幫幫忙
四大快樂荷爾蒙:多巴胺、腦內啡、血清素與催產素
腦內啡、多巴胺的差異
多巴胺、腦內啡都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能調節情緒與心理健康,都能透過「運動」促進釋放。
但兩者也有許多的差異:
多巴胺 腦內啡 (安多酚、內啡呔 )
功能 多巴胺目的是帶來動機、帶來成就感 腦內啡目的是緩解疼痛、帶來欣快感
情境 在愉悅時釋放 在壓力下釋放
性質 被動的快樂,需要外界刺激 主動的快樂,需要從事活動
持續 時間較短 時間較長
比喻 行動催化劑 天然止痛劑
多巴胺、血清素的差異
幸福感 vs 快樂感
多巴胺、血清素都是重要的神經傳遞物,但是,作用機制卻有很大的差異:
多巴胺產生短暫的快樂感,而血清素則帶來持久的幸福感。
多巴胺產生快樂感(短暫)
多巴胺與獎勵、愉悅和動機密切相關,當我們擁有目標或享受愉快經歷時,會釋放多巴胺,帶來瞬間的快樂。
然而,由於大腦中只有 5 種多巴胺受體,其影響範圍有限,這種快樂感往往難以持久。
血清素產生幸福感(持久)
血清素作為調節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能有效穩定情緒,帶來更長久的快樂。
大腦中擁有至少 14 種血清素受體,影響範圍更廣,也更持久,被認為是幸福感的主要來源。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91222
當醫生光是醫術好還不夠?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良醫必備3大素質
醫術高明也未必能成為好醫生,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直言,良醫不能只具有醫療專業。理想的醫生應有哪3個重要素質?天賦和運氣之外,是什麼決定了醫者的格局?
更新日期 / 2025-02-14
.文 / 吳明賢 .責任編輯 / 趙俐雯 .出處 / 聯經出版
我認為,能夠當醫生的人,基本天賦差距不大,但根據下苦功的程度,以及是否有更進一步追求專業的熱情,會使得最終的成就相去甚遠。
想成為好醫生,須留意多巴胺陷阱
除了境遇、運氣的因素,最根本的分歧在於,有些人走在了追求多巴胺(dopamine)的路上,而有些人卻選擇了內啡肽(endorphin)。
若想要即時付出、現時享受的生活,很容易就沉迷於多巴胺陷阱。有人說,現在要讓一個人變成廢物的方法,就是給他一支手機、互聯網加上外賣電話,讓他沉迷於打遊戲、刷短影片,如此一來,多巴胺不斷分泌,此人便會心情極度興奮,但結束後徒留空虛。
相較之下,有信念的醫者往往選擇早起跑步、鍛鍊體力、啃專業書、念最新研究報告,甚至動手做實驗、寫論文。雖也時常把自己搞得疲累不堪,但累完後,獲得的滿滿幸福,是因內啡肽而來,正面而充實。
雖然偶爾可以放縱多巴胺,但是若想擁有高遠眼界,具備遠大格局,就要站在長遠的位置上布局自己的人生,追求可持續發展的人生道路。
雖然前期看似辛苦又辛酸,在痛苦中卻能磨礪自己,一步步強大起來,成就值得令人信賴的自己。
2024年子宮鏡醫療過失致死案,掀起社會對於波波醫生的討論。立即閱讀〈【吳明賢專欄】醫師養成3基石崩解?從波波醫師看台灣醫學教育危機〉,了解醫師培訓教育的重要。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