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柔珠傷生態? 洗面乳常用成分 環團喊禁用 **含塑膠微粒洗卸產品 107年7月開始禁售


含塑膠微粒洗卸產品 107年7月開始禁售

中華民國106年8月3日
發稿時間:2017/08/03 12:43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3日電)

環保署今天宣布,明年起含塑膠微粒化妝品及個人清潔用品,
國內不得製造、輸入;明年7月1日起,
不得販賣包含磨砂膏、牙膏等6大類
含塑膠微粒化粧品及個人清潔用品。

環保署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考量塑膠微粒屬於產品額外添加成分之一,且化粧品及個人清潔用品所含塑膠微粒僅毫米大小,
使用後經沖洗流入水域及海洋,
無法於環境中自然分解且粒徑過小不易收集清除,
將據廢棄物清理法訂定管制公告,
從107年開始分兩階段管制含塑膠微粒產品。

延伸閱讀》塑膠微粒塞滿海洋 危害生態和人類健康

環保署今天公告訂定
「限制含塑膠微粒之化粧品與個人清潔用品製造、輸入及販賣」,
107年1月1日起國內不得製造及輸入含塑膠微粒化妝品及個人清潔用品、107年7月1日起則不得販賣6大類含塑膠微粒之化粧品及個人清潔用品。

環保署廢管處科長李宜樺表示,
目前納管的6大類含塑膠微粒化妝品及個人清潔用品產品
包含洗髮用化粧品類
、洗臉卸粧用化粧品類
、沐浴用化粧品類
、香皂類
、磨砂膏
、牙膏。

李宜樺指出,明年起將開始稽查,
若發現業者違反法規製造、輸入,將開罰新台幣6至30萬元,
明年7月1日起若稽查發現賣場違規販售,則開罰1200至6000元。

什麼是塑膠微粒?

塑膠微粒是指粒徑範圍小於5公釐
做為人體去角質或清潔用途的固體塑膠顆粒,
常被業者用來添加在化妝品及個人清潔用品。

塑膠微粒造成哪些影響?

塑膠微粒由於粒徑小的特性,污水處理廠攔截不到
民眾使用後,經由清水沖洗,
這些塑膠微粒就會直接從浴室直通河川、海洋造成環境污染

該怎麼分辨產品是否含有塑膠微粒?

業者常用Polyethylene(PE)、Polypropylene(PP)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Nylon(尼龍)作為塑膠柔珠的原料
在選用洗卸產品時,可透過產品成分表來對照。

塑膠微粒對海洋造成的污染有哪些?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指出,
當塑膠微粒進到海洋之後,會懸浮在海洋當中,
吸收濃縮海中的毒性物質包括農藥、重金屬等在微粒的表面
當海中的浮游生物、魚類和海洋哺乳類食用微粒,
海洋生物難以消化,這些微粒就會影響生物的生長與繁殖功能。

況且,當海洋生物將微粒吞下肚時,
塑膠微粒也就這樣進到各食物鏈階層,
當人類食用魚類時,也就間接的把塑膠微粒吞下肚。

延伸閱讀》塑膠微粒造成的影響 一次看懂

***********************************
塑膠微粒塞滿海洋 危害生態和人類健康

中華民國106年2月22日

(中央社日內瓦22日綜合外電報導)
(譯者:中央社何宏儒)

汙染海洋的塑料中,
有1/3來自諸如合成布車胎被分解之後,小到看不見的微粒。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今天警告,這些塑膠微粒衝擊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

法新社報導,
漂流洋面上的垃圾帶像1個國家那麼大,浩瀚的畫面令人震驚。
不過,從紡織品和道路上分解出來的塑膠微粒
它跟垃圾帶不同,反而會讓水路看似未受汙染。

然而,塞滿海洋的「塑膠濃湯」主要還是來自塑膠微粒

根據國際自然保育聯盟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
每年排入海洋中的塑膠估達950萬噸,其中15%到31%是塑膠微粒。

IUCN在其「海洋中的初級塑膠微粒」
(Primary Microplastics in the Oceans)報告中指出,
在許多北美和歐洲已開發國家,
塑膠微粒其實是比塑膠廢棄物更大的海洋塑膠汙染源。

車胎合成織品之外,從船舶塗料道路標記
城市灰塵和化妝品柔珠,無一不是塑膠微粒的來源。


***************************************
柔珠傷生態? 洗面乳常用成分 環團喊禁用
中華民國103年5月31日


【聯合晚報╱記者曾宛琳、曾桂香、李樹人/台北報導】
2014.05.31 03:07 pm


部分洗面乳和去角質產品內的柔珠,因使用後流入下水道,
主要成分塑膠微粒無法分解,長期累積在環境中將影響生態。

環保團體監測台灣河流、海岸生態發現,河水、海水都有柔珠成分,
雖然環保署認為柔珠分子小到水中看不到,不會影響環境。
但環保團體認為柔珠就是塑膠微粒,在環境中無法自然分解,
百害無益,希望台灣政府禁用。

市面上有上百種產品都含有柔珠成分,
像是去角質霜、深層柔珠洗面乳、磨砂膏、亮白牙膏、沐浴乳

目前美國紐約、加州都已研擬,
未來將要求所有保養品公司所生產的產品,全面禁止柔珠

英國化妝品暨衛生用品香水公會則表示,
未來將逐步要求廠商禁用「柔珠」,計畫2016年全面禁用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說,柔珠根本「百害無一益」,
呼籲台灣政府應全面立刻禁止廠商使用。

謝和霖表示,柔珠是由塑膠PE、PP等所組成的塑膠微粒
幾百年都無法被分解,
再加上柔珠很小、密度不高,會懸浮在水中,淨水廠無法有效處理,
柔珠隨著汙水跑到河川和海洋後,吸附更多毒性物質繼續漂流,
海洋生物吃了柔珠後,人類又吃海鮮,因人體無法分解,
重金屬和有毒物質全部累積在身體裡。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專案執行許惠婷強調,
塑膠微粒顆粒微小無法過濾,對環境是重大破壞,
政府應負起把關的功能,
不管是用軟性宣導還是硬性規定,
都應盡量規範廠商用天然產品取代柔珠


















**********************
塑膠柔珠產品 大廠:逐步淘汰

中華民國103年5月31日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環保團體認為微塑膠顆粒(柔珠)會影響生態,
環保署水保處副處長沈一夫有不同意見。

他認為,目前並無證據顯示,柔珠會經由食物鏈影響人類健康
暫不會針對柔珠制訂管制計畫。

沈一夫說,目前所看到的證據,是微塑膠顆粒存在於環境水體中,
至於其是否會循食物鏈影響人類,有多大風險,
都需要進一步的科學證據。
如果未來證實柔珠危害人體健康,建議由源頭管制,
也就是從產品製造端加以管制。

沈一夫指出,自來水混凝沉澱程序
可有效去除洗面乳、去角質產品中的柔珠。
事實上,透過汙水的生物處理程序生物黏膜,
也可有效吸附這些塑膠顆粒。

相關報告證實,柔珠確實存在於某些地區,
例如,美國五大湖區被曾被驗出柔珠散布,一平方公里約有60萬顆,
看起來似乎很嚴重,但換算之後,每一平方公尺約0.6顆。


學者:汙水場應該已處理掉

【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

標榜可以深層清潔、幫助皮膚去除角質層的
含「柔珠」洗面乳與清潔用品
遭環保團體指控可能對危害環境。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王根樹表示,
柔珠的成分假如真如標示所說是「聚乙烯」,分子量相對大,
在汙水處理階段就會被去除,不太可能進入生態系統,被人體吃下肚。

 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說,
依照常理判斷,柔珠在汙水處理場階段就會被去除,
不太可能大量進入到生態體系中,
建議衛生署應從源頭查明柔珠的材質,才能進一步透過科學方式檢驗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專案執行許惠婷說,
柔珠不是非得要用的產品,消費者除了不買外,
也可以選擇健康環保的方式替代,
像是用綠豆粉、海鹽天然產品,幫身體和臉部去角質,
化妝品公司也應用環保方式取代塑膠柔珠,以避免造成更多環境影響。



花王:15年前已禁用塑膠柔珠

花王表示,公司旗下含有柔珠的產品,都不是塑膠產品,
澱粉加上纖維素、無機鹽粒子等材質聚合而成,
遇水就會瓦解,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
公司產品15年前全面禁用塑膠微粒的柔珠產品。

 聯合利華集團、美國嬌生公司表示,
未來公司所生產的個人清潔護理產品,都將逐步淘汰塑膠柔珠

*****************************************************






2014年5月30日 星期五

免費的敵人

【聯合報╱黑白集】2014.05.30 04:00 am
 
中華民國103年5月30日
 
 
端午節將屆,茄子價格則因農委會主委陳保基的一席話水漲船高。

有媒體報導,陳保基在立院答詢說,「粽子貴了,改吃茄子」;
許多民眾因此痛罵陳保基「不知民間疾苦」,封他為「晉惠帝第三」。
 但還原現場,當天黃昭順和陳保基的詢答是這樣的。

黃昭順問:「現在端午節,你要叫我吃什麼?」

陳保基答:「我想還是一樣啊。我們的蔬菜裡面,
                     端午節就粽子啊、茄子啊,這些應景的。」

結果,某些媒體報導出來,就成了陳保基說「粽子貴了,改吃茄子」。
粽子與茄子的對立關係,是特定媒體製造出來的,
塞到陳保基嘴裡,就出現了一個現代昏官。
不論這是刻意扭曲,或是記者專業訓練不足,都造成了廣泛的誤導效果;
該媒體事後雖澄清了陳保基的發言
但他的「昏庸」形象恐怕已經洗不清。
問題是,大賺新聞賣點的媒體,依然會洋洋自得地繼續享受其誤報之樂。
民主社會的方便,就是很容易製造「免費的敵人」,而不必負什麼責任。

陳保基先前說自己因怕甜,吃潤餅不加花生粉,
結果竟被報導成他要大家「吃潤餅別加花生粉」。
這類無關國家大計的新聞,加進一點扭曲技巧及庸俗趣味,立刻賣得嚇嚇叫;但是,有教養的公民,真的希望自己每天靠這種不良資訊維生嗎?

粽子和茄子的假性關係,在捷運殺人事件中也被用來進行人肉搜索,
於是有了「鄭捷」是前藍委鄭逢時的「姪子」之說。

說穿了,這不過是反對黨人士爭取參選的政治炒作,
利用的是人性猜疑的弱點。
人們若連鄭捷父母出來跪求原諒都不肯罷休,就會有人繼續替大家獵巫。
在台灣,塑造敵人是免費的,不是嗎?


********************
中華民國103年5月27日

離譜!粽子貴了 陳保基:改吃茄子




網民斥陳「晉惠帝」翻版
 
〔自由時報記者曹伯晏、洪素卿/台北報導〕

古代晉惠帝,人民沒飯吃,他說:「何不食肉糜?」
端節將近,粽子價格飛漲,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昨天則說,民眾可以改吃茄子,拿茄子比粽子,
網友痛批陳保基「腦殘」、「晉惠帝」翻版。

國民黨立委黃昭順昨於立院經濟委員會質詢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說,
一個月前農委會曾保證,要給百姓端午「小確幸」,
但粽子的主要食材,米漲了六.五%,豬肉漲十四.八%,
雞肉漲十六.一%,還有香菇也漲,
南北粽都因此上漲一、兩成,民眾怎麼吃得下去?

黃昭順痛批,農委會之前對漲價表示「無奈」,
這個說法她不能接受,難道農委會忘了端午節要給大家小確幸的保證嗎?
「你無奈,我就不用吃東西了?」

立委痛批政府無力穩物價

陳保基立即回應說,還是有其他東西可以吃;
黃昭順則回嗆:
「上次你教我『潤餅不要灑花生粉』,現在怎可教我端午節不吃粽子?」
陳保基當下改口,表示他在說他自己。
黃昭順又反問,端午節到底要吃什麼?
陳保基則建議,端午節除了粽子,還有「茄子」,這些是應景的。

不過陳保基建議民眾,吃不起粽子換吃茄子,
其實也是不了解農產行情的外行說法。
今年茄子因雨災減產,批發價已上升到每公斤廿三.五元,
比起去年同期廿一.三元,漲約十一%。

對此,民進黨立委林岱樺批評,
陳保基的說法完全是在「耍嘴皮子」,
從小豬下痢造成豬價高漲,就應該預期端午節豬肉、生鮮蔬果都將同步上漲,
但政府對於穩定物價毫無作為,更沒有盡力找出漲價源頭,
只是放任食材漲價,造成粽價飆升。

陳辯稱鼓勵吃應景蔬果

陳保基事後澄清表示,他並非教大家不要吃粽子,
而是端午節慶有很多應景食品,茄子、豇豆等端午節必吃的蔬菜,
其實也都有典故。
端午節民間應景習俗有所謂:
「食茄吃到會搖,吃豆吃到老老。」
就是鼓勵多吃茄子、菜豆;
另有一說是吃瓠瓜,也是消暑瓜類,吃了瓠瓜才會富貴。
另外成語「桃李滿天下」,也象徵子孫繁衍,
其他像是應景水果荔枝、芒果等,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他的原意是想藉此推廣農產品。

昨日豬肉每公斤七十九.二元,去年同期為六十五.一一元;
圓糯米每公斤四十九.七七元,去年同期四十四.一元;
長糯米去年每公斤四十四.二二元,今年四十九.三六元,
粽子相關食材價格全面上漲,致使粽子貴了一、兩成。

2014年5月19日 星期一

當機車排氣管 「吻」上我的腳

【文/林淑蓉】 2008/06/19
《大家健康雜誌》5月號
中華民國97年6月19日

台灣都會區地狹人稠,機車常是上班族、業務員
、甚至菜籃族的主要交通工具,而機車停車空間更小,
經常在紅磚道或騎樓下併排擠得密不透氣。

機車騎士或路過行人若沒注意,常會被剛熄火的排氣管kiss到,
不管穿短裙、長裙、長褲,都逃不過雙腳被燒燙傷的命運。

傷口烙印 短則半年長則1~2年

一般而言,以一二三度來區分燙傷,
萬芳醫院皮膚科暨皮膚外科美容中心主任張英睿表示,
「一度燙傷只傷到表皮層,紅又痛;

二度燙傷則傷到真皮層。若只燙到淺層真皮層(淺二層),
會有輕微浮腫;燙到深層真皮層(深二層),會起水泡;

三度燙傷是表皮真皮都燙到,有點像燒焦,
因為血管、神經受到影響,所以皮膚沒有知覺了。」

被排氣管「吻」到的燙傷,和被電熨斗燙到、被熱油噴到的傷相同,
但究竟屬於何種程度燙傷,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翁雯柔指出,
「要看當時狀況,例如,排氣管的熱度、被燙到的部位是否有衣服保護等,
視傳到身上的熱有多少而定。」

被機車燙到不算嚴重,可是傷口容易色素沉澱甚至留下明顯疤痕,
加上腳的新陳代謝差,無法很快恢復,
短則3個月~半年,長則要1~2年,烙印才會漸漸淡化。

翁雯柔表示,「以燙傷程度來決定復原的時間,
此外,年輕、皮膚白的患者恢復比較快。」

沖脫泡蓋送 每個環節馬虎不得

不過,被燙到的當下若做正確的急救,會使傷口較容易癒合、也較平整,
減少日後去斑、除疤的麻煩。

一般耳熟能詳的「沖脫蓋泡送」標準急救程序,每個環節都不能馬虎。

  1.沖:
用冷水沖15~30分鐘。被燙時,有人會直接冰敷止痛,
可是傷口要先沖洗乾淨,而且不可拿冰塊直接敷傷口。

張英睿指出,「用冰袋、或拿毛巾(紗布)包住冰塊才敷,
避免冰塊黏在傷口上,或者燙傷變凍傷。」

2.脫:
沖完冷水才能脫掉身上的衣服,若脫不下來,
翁雯柔建議拿剪刀直接剪開衣服,千萬別硬扯,以免連皮膚也扯下來。

 3.泡:
衣服脫下(或剪下)後,傷口繼續在冷水裡泡30分鐘。

4.蓋、送:
拿紗布或毛巾蓋住傷口後,盡快送醫。
 有人也許覺得傷口不很嚴重或交通不方便,會自行買成藥處理,
可是要選對藥物才利於傷口復原。

張英睿指出,「燙傷藥以抗感染、抗發炎等兩種成分最重要。
假使沒傷口、表皮沒缺損,毋須塗抹抗感染藥物;
有傷口,建議兩種都使用。」

即使傷口表面沒有汙穢,仍會有細菌與看不見的汙染,
先用「抗感染的藥水」清潔傷口,拭乾後再塗抹抗發炎藥膏
家庭的保健箱裡多少有抗感染的藥水,
像酒精、優碘、紅藥水、紫藥水、黃藥水等都有類似的殺菌效果,
另外,服用抗生素也可以預防感染。

用藥選對了 傷口癒合才容易

選擇抗發炎藥膏時,要注意一度與二度燙傷,用藥不完全相同;
有收斂和鎮定傷口的薄荷、蘆薈、氧化鋅(痱子膏)等適用情形也不同。

張英睿認為,「薄荷效果好,但刺激性強,只適用於一度燙傷;     
蘆薈和氧化鋅可用於一、二度燙傷。」
若燙傷面積過大,初步清潔後,可用沾了藥膏的濕潤紗布覆蓋,
避免用乾紗布覆蓋,因紗布會黏著在傷口上。

燙傷後的傷口,要不要選擇包紮?
張英睿分析,「優點是
1.維持藥膏在傷口上;
2.紗布可以吸收傷口的滲出液;
3.避免二度傷害;
4.美觀。缺點是密封的傷口溫度高,
裡頭的滲出液是血漿,是細菌滋長的溫床,傷口容易感染。
建議一天換2~3次藥。」

翁雯柔則認為,「為了預防腳碰到其他地方,還是選擇包紮比較好。」
 若所有的步驟都正確,少則3~5天、多則數週,燙傷處漸漸長出新皮,
有人血液循環好、癒合力佳,長出的皮很平整,
可是,也有人長出的新皮顏色深淺不一、還有些不平整,難免哀怨,
「原來的美腿毀了,以後只能把腳包得緊緊……。」

其實,有賴於生化科技的進步,不管膚色或不平疤痕,
都有方法能補救,而在程序上,張英睿認為,「應先想辦法淡斑。」


全文網址: 當機車排氣管 「吻」上我的腳 - 皮膚的問題 - 健康話題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30506#ixzz32BNpW0wy
Power By udn.com

凹陷性角質溶解症 剝落性角質溶解

2008/07/09
【聯合報/林仲/台北市林仲皮膚科診所院長】
中華民國97年7月9日

腳底的皮膚因長期受到鞋子密封、腳多汗等因素變得潮濕時,
會讓某些特殊的細菌逮到機會駐足繁殖。

這些細菌能製造與分泌蛋白質分解,破壞皮膚角質層,
於是腳底皮膚出現肉眼可見的凹洞,並且散發惡臭,有些人還會癢或痛,
此乃「凹陷性角質溶解症(pitted keratolysis)」的臨床特徵。

 人踩地時,
腳底承受身體重力處的皮膚是凹陷性角質溶解症好發的地方,
所以凹陷性角質溶解症多見於腳掌的前端與腳跟,
還有與腳掌同面的腳趾頭,此病不長於腳趾縫。

依筆者經驗,凹陷性角質溶解症有三種臨床表現:
1.只出現深淺不一的凹洞,這是最典型的病例(圖1至4)。
 2.凹洞旁邊的皮膚同時變白、腫脹或是糜爛,
                    常見於腳多汗的病人(圖5、6)。
 3.不見凹洞,皮膚出現紅色疼痛性腫塊(圖7),但罕見。

20幾年前,筆者剛當皮膚科醫師時,
看到的凹陷性角質溶解症病人都是軍人,這和軍人整天穿著軍鞋,
鞋子或是襪子濕了也沒辦法馬上更換,讓腳長期處於高溫、潮濕的狀態有關。

但隨著社會進步,社會各階層與各年齡層須長時間穿著鞋子的人越來越多,
現在凹陷性角質溶解症的病人已不限於軍人,
整天都穿著鞋子的學生與上班族均是好發族群,男女老幼都可看到。

凹陷性角質溶解症也會長在手,不過罕見,筆者只見過一例(圖8)。

 治療凹陷性角質溶解症可擦青春痘的外用藥物clindamycin藥膏benzoyl peroxide藥膏,療效不錯,很少須用到口服藥物。

值得一提的是,凹陷性角質溶解症可能被醫師誤認為香港腳
但是最常用來治療香港腳的imidazole藥膏不僅抗黴菌,
對於凹陷性角質溶解症也有效,導致醫師誤診此病而不自知。

腳部皮膚長期處於潮濕狀態乃凹陷性角質溶解症的病因,
因此預防此病首重保持腳部乾燥,故病人須注意下列事項:

 1.能穿涼鞋最好。如非穿包鞋不可,除了選擇能透氣的鞋子,   
還要穿棉質或排汗材質的襪子。

 2.勤換襪子。必要時多帶一兩雙襪子於身邊,襪子濕了馬上換掉。
不要整天穿著襪子、鞋子,沒事時就脫掉鞋襪,讓腳多點時間透透氣。

 3.不天天穿同一雙鞋,鞋子應準備幾雙輪流穿,   
讓每雙鞋子都有足夠的時間通風乾燥。

4.不要穿別人的鞋子。
5.天天以肥皂洗腳,洗澡後以吹風機吹乾腳。
6.多汗症的患者可塗止汗劑來抑制流汗。



















(圖片提供/林仲醫師)
圖1:凹陷性角質溶解症可於腳底皮膚長出許多淺淺的凹洞。
圖2:此小孩的凹洞不僅明顯,還從腳趾延續至腳跟。
圖3:小凹洞能互相融合成一大塊。
圖4:病人腳底的角質層較厚,凹洞看起來較深。


















(圖片提供/林仲醫師)

圖5:凹洞旁邊的皮膚變白、腫脹且糜爛。
圖6:病人皮膚上的凹洞不多,
        反倒是凹洞邊的白色腫脹皮膚喧賓奪主,
            成為主要的臨床表現。
圖7:以紅色疼痛性腫塊(箭頭處)
           為表現的凹陷性角質溶解症罕見,
              病人可能被誤診為蜂窩性組織炎。
圖8:長於手的凹陷性角質溶解症很罕見。

全文網址: 凹陷性角質溶解症 - 皮膚的問題 - 健康話題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35350#ixzz32BC7LYnJ
Power By udn.com

***************************
剝落性角質溶解

2008/06/24
【聯合報/林仲/林仲皮膚科診所院長;圖片提供/林仲醫師】
中華民國97年6月24日
 
「剝落性角質溶解」(keratolysis exfoliativa)是常見的皮膚病,
但病名譯得很怪異,令人摸不著邊際,無法想像這是個甚麼樣的皮膚病。
其實「keratolysis」 的涵義為「皮膚的角質層與表皮分離」,
應翻譯為「角質層分離」才對,以白話來說即是「脫皮」,
現今病名譯為「角質溶解」錯了,
中國大陸將此病譯為「剝脫性角質鬆解症」也不夠理想。

另外「exfoliation」也有「脫皮」之意,所以從病名來分析,
此病應是以脫皮為臨床特徵的皮膚病。
雖然「剝落性角質溶解」一名譯得不好,
不過台灣的皮膚科醫師已習慣使用之,故本文仍沿用。

剝落性角質溶解的病因不明,發病時不痛不癢,
最常長於手掌、手指頭,也見於腳掌、腳趾頭,
有時出現在手背或是腳背。

剝落性角質溶解的病灶初起時
為一個裡頭空空,只有空氣,沒有水的白色泡泡
泡泡破了以後形成一圈脫皮(圖1)。



















圖1:剝落性角質溶解初起時,為一內有空氣的泡泡(箭頭1),
                                         泡泡破了以後形成一圈脫皮(箭頭2)。

圖2:剝落性角質溶解的脫皮會往外延伸,還互相融合。

圖3:長於腳掌的剝落性角質溶解。圖4:長於腳背的剝落性角質溶解。
此圈脫皮會往外擴張,越來越大,還能與其他圈圈融合(圖2)。
病人的皮膚通常同時冒出多個圈圈,
這些圈圈或是獨立,或是融合在一起(圖3、4),
厲害時還會讓整隻手指頭或是手掌的角質層全脫落,
露出下面紅紅的嫩肉(圖5、6)。



















圖5:剝落性角質溶解使得小孩指尖的角質層全脫光了,露出下面的嫩肉。

圖6:病況嚴重的剝落性角質溶解。

圖7:香港腳也能出現一圈圈的脫皮,不會自癒。

圖8:只發生於單一指頭的脫皮(箭頭處)
          一定要想到手癬,此病人遭到誤診。

剝落性角質溶解在台灣一年四季都可看到,大人與小孩都會長這個病,
約一個月左右自己痊癒,有的病人久久發病一次,
有的病人則一年反覆發作好幾次。
由於此病能自癒,醫師僅須症狀治療即可,
當然安撫病人,免得病人擔憂不可或缺。

對於無任何不適的病人,醫師可告知病人不必理會之,候其自癒。
對於患部乾燥的病人,醫師可開保濕的藥膏讓病人塗抹,
或是請病人勤擦護手膏。
至於少數脫皮甚為嚴重的病人,使用類固醇藥膏能減緩病人的不適。
此外病人應避免碰水、清潔劑、肥皂、有機溶劑等刺激性物質,
以免臨床症狀惡化,又延緩疾病痊癒的時間。
剝落性角質溶解的臨床特徵明顯,診斷不難。

不過手癬與香港腳有時候也會出現
一圈又一圈類似剝落性角質溶解的脫皮(圖7),
與剝落性角質溶解區分不易。
所以臨床診斷為剝落性角質溶解的病人如果久久不癒,
以及病人只有單一指頭脫皮(圖8),
或是單手、單腳脫皮時,醫師不要忽略了黴菌感染性皮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