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100/3/17
含碘量較多的海藻,被部分民眾視為可避免輻射塵中碘131傷害的食品!
北市聯醫林森中醫院區主任中醫師吳建隆表示,民眾不需要刻意大量食用,中醫從個別寒熱虛實體質給予飲食建議,海藻性味鹹、寒,體質偏虛熱的民眾平日可稍微補充一些,但沒有必要大量食用;虛寒體質食用量過多反而容易不舒服。
吳建隆指出,傳統中醫治療「癭瘤」的處方中可見海藻,但有些民眾誤以為癭瘤是指現代所說的癌症或腫瘤;癭瘤主要是指缺碘性的「大脖子」,也就是缺碘性甲狀腺腫。但是治療這類疾病也並非單單只用海藻。
隨著時代進展,只要食鹽內添加碘酸鉀的地區,大脖子已經非常罕見。同時,缺碘性甲狀腺腫顯然與甲狀腺機能亢進不同,提醒民眾兩者切勿混淆。
吳建隆進一步指出,傳統上海藻雖可歸為中藥的一種,但現代臨床上較少入藥,有些醫師開水煎藥時,可能在複方中加入海藻,海藻性味鹹寒,能收引,消痰軟堅、利水,主要適用於有虛煩、喉嚨乾熱表現的虛熱體質患者。
部分中醫師認為,海帶芽是不錯的膠質補充食品,適量攝取,還可輔助改善膚質。然而甲狀腺機能亢進病患,得少吃海帶、海藻類的食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