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5年5月30日 星期五

小酒商贏了!川普關稅遭致命一擊 CNN爆幕後英雄是「這對父女」*台灣疊加關稅


*********************************

  沒能力還不肯努力  !!  旁門左道、邪門歪道很行、很努力 !  正事不行 !!

NOWnews今日新聞   者林怡昕/台北報導

2025年8月10日 週日 下午12:44

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台灣暫時稅率20%,但必須採疊加方式計算,貿易需加上原關稅稅率,引發各界批評。但經貿辦卻發新聞稿指出,4月行政院記者會已說過,更引起在野怒火。對此,國民黨立委許宇甄今(10)日揭露,經濟部8月1日釋出的「川普實施對等關稅對我國產業影響研析」報告,竟未註明歐盟、日本的15%關稅是不用疊加的數字,也未說明台灣的20%關稅還需要疊加基礎關稅,卻直接以15%對20%作表面比較,這等於把兩種完全不同的計算方式硬湊在同一份報告裡混淆視聽,經濟部自己都沒搞清楚疊加的問題,賴政府、民進黨卻還厚顏無恥的質疑外界批評。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揭露,經濟部8月1日釋出的「川普實施對等關稅對我國產業影響研析」報告。(圖/許宇甄辦公室提供)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揭露,經濟部8月1日釋出的「川普實施對等關稅對我國產業影響研析」報告。(圖/許宇甄辦公室提供)

談了個寂寞!20%竟是樓梯板「沒單等死、有單找死」疊加關稅慘況一次看:這慘業直接0跳到20%

10:29   2025-08-10 旺得富理財網 黃順德

台灣輸美平均稅率原本為2.4%,加上對等關稅後將從22.4%起跳,台幣另有升值問題。(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台美雙方多次談判交涉,美國白宮於上個月31日公布對台課徵20%關稅,並於8月7日生效,未料驚傳所有自日本進口的商品,在現有關稅基礎上疊加15%,引發各界震撼!台灣也傳出實際稅率為「20%+N」,也就是在原有產業關稅稅率的基礎上,再加上對等關稅20%,傳產哀鴻遍野。

台灣輸美平均稅率原本為2.4%,加上對等關稅後將從22.4%起跳,台幣另有升值問題;若以工具機產品為例,原本稅率為4.7%,加上對等關稅後將提高至24.7%,其他如紡織品原本稅率就介於10%至20%之間,塑橡膠產品為3%至6%自行車整車關稅則是5.5%至11%,而上述關稅稅率若以「20+N」疊加上去,部分農漁產品(蝴蝶蘭、鬼頭刀等)也一次跳到20%。

台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表示,賴政府4月份就告知是原稅率疊加對等關稅稅率,並暫從32%爭取到20%,這是學界、產業界都知道的事,現在突然炒作這個話題,有點是想抹殺政府的努力。

在野黨痛批,「早知道稅率疊加還無作為,罪加一等」,當日本發現關稅計算方式有異時,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立即赴美,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財政部長貝森特進行會談,最終獲得美方承認出錯的結果,賴政府卻面對美國卻選擇吞忍,炮口反而向內

日方經爭取之後,美方也首證實「不疊加」日本關稅15%,且將適用減輕負擔的特別措施,相比之下於日本將關稅談成天花板,我方卻談成樓地板,加上放任新台幣升值,在在重擊以出口為主的傳統製造業,中華民國精密機械發展協會理事長張市育感嘆,「不接訂單是等死,接了訂單是找死」。

************************************************..


美對等關稅變局 工商協進會籲政府清楚解釋「疊加」關稅計算方式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2025年8月9日 週六 下午7:52

美國對等關稅美東時間7日起實施,台灣暫時稅率20%,但關稅疊加部分引發討論。工商協進會今天表示,工商界肯定談判團隊為台灣產業爭取權益,但建議政府加速釐清美國對等關稅疊加計算,並提出召開說明會、公布完整清單、設立專責窗口與優化申請流程等四大建議,幫助產業提早布局因應。

近期美國對等關稅議題備受關注,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今天晚間發布新聞稿,工商界肯定談判團隊為台灣產業爭取權益,但深切期盼,持續努力,為產業爭取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面對全球經貿環境快速變化,工商協進會指出,產業界在研判衝擊範圍與擬定因應策略時,仍需更完整的資訊支撐。工商協進會將秉持產官合作的精神,建議政府及早整合並釐清關鍵資訊,協助企業穩健因應,提出四大建議。

一、召開說明會,清楚解釋「疊加」關稅的計算方式,並針對不同產業提供具體稅率範例,以利業界快速掌握。

二、公布完整清單,彙整並揭示受影響的產業別與產品項目,讓企業及時評估衝擊並啟動應對方案。

三、建立單一且高效率的官方諮詢管道,確保業者能迅速獲取正確資訊。

四、優化申請流程,簡化現有輔導與補助方案程序,加速企業取得所需資源與支持。

工商協進會期盼,透過資訊整合與精準的政策溝通,讓企業能在國際變局中更快調整布局、降低風險,展現台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韌性與競爭力。


**************************************************************

2025年8月9日 週六 下午4:49

FTNN新聞網]記者游紀慈/綜合報導

民進黨青年部主任吳濬彥在臉書發文反駁,強調這套算法早在4月就由行政院公開說明,並酸有人以為撿到槍「從頭到尾沒搞清楚」、「不做功課在那邊黑箱


吳濬彥在臉書發文說明對等關稅疊加算法。(示意圖/翻攝自吳濬彥臉書)

吳濬彥在臉書發文說明對等關稅疊加算法。(示意圖/翻攝自吳濬彥臉書)

*******************************************************

台日關稅差很大?國貿署副署長胡啟娟:可不可以不回答!

  中天新聞  李培睿  2025年8月9日 週六 下午4:40


美對等關稅疊加遭疑黑箱 台經院長張建一︰產學界皆知 有心人士抹煞政府努力

Yahoo奇摩(即時新聞)2025年8月9日 週六 下午3:28

與台灣不一樣? 日媒:美方首證實「不疊加」日本關稅15%

2025-08-09 15:48 聯合報/ 編譯高詣軒/即時報導

共同社並指,前述特別措施為原先稅率低於15%的日本輸美商品,稅率將增至15%;原先就高於15%的日本輸美商品,稅率不會疊加,將維持不變。日本政府7月曾說明,日美同意實施該特別措施,但7日對等關稅生效時,日本輸美商品稅率卻一律上調15%。比日本晚達成協議的歐盟則實施特別措施。

一手好牌沒了?日疊加關稅「台卻遭加碼」 產業界警告:比金融海嘯更慘

2025-08-09 15:44 聯合報/ 記者陳雅玲/雲林即時報導

行政院昨證實美國對台課徵20%對等關稅是「原有稅率再加20%」,今再傳出美方不疊加日本關稅,陳麒升表示,他相信產業界沒有人知道是台灣是疊加,以為就是跟日韓差5%,沒想到現在差距這麼大。

陳麒升說,因應這波關稅戰,上市櫃、跨國企業才有辦法到歐、美設廠,降低衝擊,但傳統產業根本沒辦法到歐美設廠,以水五金、螺絲產業來說,關稅加上匯率吃掉所有利潤,已經很多工廠做三休四、做二休五,現在訂單看起來回不來了,怎麼做都是賠錢,大概都要收起來了。

傳統產業像是五金、工具機行業衝擊嚴重,工廠接不到訂單,相關經濟衝擊在今年第三季、第四季會慢慢浮現,民生消費力道會疲弱,「我們有最厲害、最珍貴的台積電,一手好牌太早丟出去了,非常可惜」,這一波衝擊很嚴重,「傷筋動骨」將比金融海嘯影響更嚴重。

雲林縣府因應此波關稅衝擊,已跟在地企業座談,了解產業衝擊程度及需求,縣長張麗善表示,經盤點,食品製造、製鞋、金屬製品、機械設備、汽車零件及橡膠製品等六大產業鏈,可能成為首波受衝擊對象,估計縣內約有1500家廠商受到影響。

**********************************************************

美對台關稅不只20% 須疊加原有稅率

2025-08-09 00:00 聯合報/ 記者李人岳、屈彥辰、張曼蘋/台北報導

經貿辦昨晚表示,台灣對等關稅百分之廿是原有稅率疊加;經濟部說明,我輸美工具機產品疊加後稅率為百分之廿四點七。.

塑膠產品原關稅平均為百分之五,新關稅平均為百分之廿五,至於蝴蝶蘭、鬼頭刀先前為零關稅,新關稅為百分之廿

美國對等關稅八月七日已正式上路,但傳出日本的百分之十五稅率變成是「原有稅率再加百分之十五」,引發在野黨立委關注,台灣是否也採取相同的疊加模式;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昨晚表示,在川普七月卅一日簽署的行政命令中,僅有已與美方達成協議的歐盟,其對等關稅不是用疊加方式計算。換言之,我國關稅為產品的「原有最惠國(MFN)待遇關稅疊加百分之廿暫時性對等關稅稅率」。

經貿辦並舉例,依據美國七月卅一日最新的行政命令,從八月七日起,瑞士是原有稅率疊加百分之卅九、印度是疊加百分之廿五、越南疊加百分之廿、菲律賓、泰國及印尼等三國是疊加百分之十九、南韓是疊加百分之十五。

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昨表示,他接到不少傳產業者說:「這不是表面上的百分之廿,而可能是壓垮中小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他指出,以工具機為例,總稅負實為百分之廿四點四。而對手日、韓和美國簽有自由貿易協定,原本是零關稅,被課對等關稅後為百分之十五。

*******************************************************************

從川普近來的發言就可以看出,一下說台積電赴美投資3000億美元,一下又說投資2000億美元,不論哪個數字為真,都遠超過目前台積電已經投資的1650億美元。顯見,在黑箱中台美談判,美方絕對是獅子大開口,喊出一個賴政府吞不下去的價碼,所以「原有稅率再加20%」正式上路,眼見國人對20%對等關稅的錯覺再也紙包不住火經貿辦只能把話講清楚,我國關稅為產品的「原有稅率再加20%」。

*******************************************

【即時短評】原來對等關稅要加徵20% 民進黨使壞 還要笑大家笨

2025-08-09 09:40 聯合報/ 本報記者程平


行政院經貿辦坦言,美國課台的對等關稅等同日本,是以原有關稅再往上疊加,也就是日本不只15%,台灣也超過20%。日本前天消息傳出後,輿論一片憤慨,認為石破茂政府「被騙了」;沒想到經貿辦在經過媒體一整天的追問後才證實,台灣也是採原有關稅往上疊加,還說4月就說過。但也正因為經貿辦的說法可以證明,賴政府沒有被騙,而是壞。

翻開經貿辦在4月4日發出的「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簡報可以看到,上面的確有說明「自4月9日起,上述180個國家中貿易逆差較多的57國,除原有稅率以外,另『加徵』個別國家對等關稅11%-50%不等之稅率(台灣的稅率是32%)。」

但或許是被32%的高關稅嚇到,多數人都忽略了「加徵」二字,以為台灣的對等關稅被訂在32%,就等美國總統川普口中90天寬限期後,看看賴政府是否能談出讓大家能接受的稅率。

8月1日大限截止日前,美國白宮總算壓線宣布台灣的稅率為20%,由於這個稅率還高過日韓的15%,因此賴政府也遭致諸多批評。當時賴清德總統緊急舉行記者會,強調20%只是「暫時性」關稅,20%從一開始就不是台灣談判的目標,我方希望在後續的談判當中爭取台灣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賴總統還反覆強調,「最終的總結會議還沒有進行,所以並沒有得到最終的稅率,這個也是暫時性關稅的由來。」

也就是因為賴總統一再強調20%只是「暫時性」關稅,還沒有得到最終稅率,因此大家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7日,看看是否能如賴總統所說,台灣能爭取到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更因為賴總統也說,「談判到目前為止,雖然已經獲致階段性成果,由32%調降為20%」,讓沒注意到「加徵」二字的多數人,更強化了台灣對等關稅是20%的錯誤印象。賴政府的壞,也就是壞在這裡。

賴政府心裡非常清楚,當時台灣的關稅就是「原有稅率再加20%」,但如果把話說明了,讓大家弄清楚台灣的關稅並非是20%,而是加20%,勢必會招致更大的批評;因此,從賴政府到民進黨立委都不斷強調20%只是「暫時性」關稅,期盼在川普給的8月7日實施日之前,能談出一個低於20%的最終關稅數字,這樣所謂的「加徵」就可以船過水無痕。

只是從川普近來的發言就可以看出,一下說台積電赴美投資3000億美元,一下又說投資2000億美元,不論哪個數字為真,都遠超過目前台積電已經投資的1650億美元。顯見,在黑箱中台美談判,美方絕對是獅子大開口,喊出一個賴政府吞不下去的價碼,所以「原有稅率再加20%」正式上路,眼見國人對20%對等關稅的錯覺再也紙包不住火經貿辦只能把話講清楚,我國關稅為產品的「原有稅率再加20%」。

現在經貿辦又說,行政院在4月4日記者會時即已清楚說明,是另「加徵」個別國家的對等關稅;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也說,這是4月就說清楚的事,不要自己不懂就都抹成黑箱。

看懂了吧,民進黨不但壞,還要笑大家笨。

********************************************************

台美關稅20%生效前川普凌晨有新宣布?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將隨時因應調整

  胡宥心 2025年08月06日 18:00:00

美國對等關稅稅率分布圖。(經貿辦提供)
與美國貿易逆差國中,只有歐盟的15%優於台灣,而日韓兩國對美的貿易逆差則小於台美之間。(經貿辦提供)


台灣關稅從32%降到20%,對國內產業的衝擊程度減少一半以上,衝擊可能會因產業有別。(經貿辦提供)


台美之間的貿易逆差主要來自資通訊產品,為了能同步處理台美供應鏈合作,政府會積極談判。(經貿辦提供)

**************************

太挫折!承諾達成200關稅協議 川普達成3件

10:43  2025/07/10 中時新聞網 楊幼蘭

美國總統川普在今年4月底上任滿100天時,發表了一項令人震驚的聲明說,他在關稅談判上已與200個國家達成了貿易協議。然而,兩個多月過去,川普只宣布了與中、英和越南的3項協議。

CNN新聞網9日報導,週三是川普3個月前設定的所有國家達成協議或面臨更高「對等」關稅的期限

*********************************************************

川普為何重罰巴西50%關稅?真相竟是為他復仇

08:03    2025/07/10 中時新聞網 許庭瑛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週三將貿易怒火轉向巴西,威脅對其祭出高達50%的懲罰性關稅,並下令啟動對巴西的不公平貿易行為調查,川普之所以對巴西課徵這麼高的關稅,理由是該國「攻擊」美國科技企業,並對前極右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發動政治清算。


路透報導,川普在致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的關稅通知信中說,將自8月1日起對巴西產品課徵50%關稅,遠高於4月2日宣布的10%關稅。信中他對巴西右翼前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所受審判表示憤怒,稱其為「政治獵巫」。


川普批評巴西對選舉與言論自由的打壓,並指控巴西對美國的社群平台下達「秘密且非法的審查命令」,他同時指示美國貿易代表署根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對巴西的政策展開不公平貿易調查,這項調查可能進一步對巴西出口商品徵收更多關稅。


川普周一在其社群平台「真實社群」寫道:「巴西對前總統波索納洛的對待,實在令人髮指。我和全世界一樣,都看著他們日復一日、夜復一夜、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針對他下手!」他接著說:「他什麼錯也沒有,唯一的『罪行』就是為人民而戰!」

川普與波索納洛在兩人執政期間關係友好,波索納洛曾在202年大選中公開力挺川普,他們曾在白宮與海湖莊園(Mar-a-Lago)會晤,兩國政府也曾就貿易協議進行談判。

波索納洛也聲稱自己是政治迫害的受害者,若被定罪,他可能面臨最高12年監禁。川普寫道:「這完全就是對一位政治對手的打壓——我對這件事非常熟悉!我自己就經歷了這種事,還是十倍版本,我們的國家現在成了全世界最燙手山芋!巴西偉大的人民不會坐視他們對前總統做出的這些事!」

*************************************************

22國關稅稅率名單一次看 僅5國變高 最低數字曝

13:33     2025/07/10 中時新聞網 許庭瑛

川普4月2日在「解放日」(Liberation Day)宣布對大部分貿易夥伴加徵10%到50%不等的關稅,沒多久他又在4月9日宣布對等關稅措施暫緩90天,期間僅實施10%基準關稅,供各國與美談判貿易協定,以爭取較低稅率。


如今,川普第二次公布對日、韓等22國課徵的關稅稅率,將於8月1日起適用,《中時新聞網》也整理出各國稅率,較4月公布的數字皆有變動,只有日本、馬來西亞、汶萊、菲律賓、巴西五國稅率增加,而目前最低稅率為25%,名單尚未包含台灣


圖為美國總統川普目前已公布的各國新舊對等關稅。(製圖/陳友齡)
圖為美國總統川普目前已公布的各國新舊對等關稅。(製圖/陳友齡)

----------------------------------------------------------------

關稅如何計算?川普:根據常識和貿易不平衡

10:24        2025/07/10 中時新聞網 蔡文英

川普表示,關稅稅率的計算是基於常識、貿易逆差等因素所制定。(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川普總統週三表示,他是以常識」和貿易不平衡計算對各國徵收的高額關稅,除非這些國家能與美國達成新的貿易協定。


根據美聯社、《華盛頓時報》等媒體報導,川普在週三對8個國家發出新一輪關稅通知函幾小時後,於白宮向記者解釋他對關稅稅率的思考方式。這些信函警告說,若未能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定,新關稅將於8月1日生效。


川普說:「這個公式是基於常識、貿易逆差、我們多年來的待遇以及原始數據所制定」,「這些關稅是根據非常、非常具體的事實和歷史記錄而制定的。」川普以美國對各國的貿易逆差來決定關稅幅度,也就是這些國家向美國市場大量出口產品,但對美國產品卻進口得有限。川普還說:「我對他們非常公平」,「我們與某些國家的貿易逆差極大,讓我們在經濟上虧損很多,而我們正在迅速改變這種狀況。」


大多數經濟分析認為,關稅將加劇通膨壓力,並抑制經濟成長,但川普卻利用這些關稅來向競爭對手和盟友展現美國的外交和金融實力。他的政府承諾,這些進口關稅將降低貿易失衡,抵消他上週五簽署的減稅法案的部分成本,並促使工廠就業機會回流美國。


*****************************************

《國際經濟》美上訴法院裁定 川普關稅暫時有效

10:19    2025/06/11 時報資訊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在週二晚間作出裁決,宣布暫緩執行令,允許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全面性關稅繼續生效,暫時保留了川普的關稅努力,但是也延長了關稅影響的不確定性。

上訴法院同時也在審理下級法院的裁決。下級法院以川普超出總統職權為理由,封殺了全面性關稅的實施。紐約的國際貿易法院是在5月28日裁定,川普無權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徵收全面性的對等關稅。

換句話說,上訴法院尚未裁定:這些關稅是否符合川普援引的緊急經濟權力法案,但是允許在上訴期間,川普可以繼續徵收這些關稅。

上訴法院命令雙方在7月31日進行口頭辯論。

下級法院在5月的裁決,對於根據傳統法律機構徵收的其它關稅,沒有產生影響,例如對鋼鋁和汽車徵收的關稅。

週二的暫緩執行令,意指著,川普在90天暫緩期可以繼續對各國徵收10%關稅,對中國和其它國家的額外關稅,繼續有效,直到上訴的訴訟結束,得出結果為止。

而有趣的是,在數十分鐘之前,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在倫敦說,已經與中國達成「架構協議」,得以實施上個月在日內瓦達成的協議。


************************************************

川普贏了!美上訴法院裁決禁美聯社採訪白宮活動

12:42  2025/06/07 中時新聞網 許庭瑛

美國總統川普週五在社群平台上高調慶祝勝訴,因為上訴法院裁定,他可以禁止《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簡稱AP)參加某些白宮活動。

綜合外媒報導,事件起因於今年2月,川普政府禁止美聯社記者進入橢圓辦公室、搭乘空軍一號以及其他受限區域,原因是該媒體拒絕配合川普的要求,將「墨西哥灣」(Gulf of Mexico)稱為「美國灣」(Gulf of America)。


美國哥倫比亞特區上訴法院日前裁定,暫停下級法院先前解除禁令的判決,恢復白宮對美聯社的限制。

「我們部分同意政府提出的上訴期間暫緩執行申請。」由三位法官組成的合議庭在裁決中表示。

川普隨後在其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寫道:「今天對美聯社大勝利!他們拒絕說出事實,也拒絕稱呼『美國灣』,就是假新聞!」

原先負責審理此案的地方法官麥克法登(Trevor McFadden)一開始否決了美聯社提出的臨時禁制令申請,但在4月改判,頒布初步禁令,要求白宮恢復該媒體對總統活動的採訪權限。麥克法登強調,政府不得基於媒體觀點而將其排除在外。

川普政府對此判決提出上訴,上訴法院週五以2比1裁定,在訴訟審理期間,行政部門有權禁止美聯社進入特定地點,例如橢圓辦公室與空軍一號。


針對此事,美聯社已提起訴訟,指出川普政府此舉是對其編輯立場的報復,違反了美國憲法第一與第五修正案

白宮記者協會(White House Correspondents Association)曾於2月發出聲明,表態支持美聯社,並指出:「第一修正案禁止政府干預新聞機構的編輯決策。任何針對編輯立場進行懲罰的行為,都是對憲法保護的嚴重侵犯。將美聯社排除在總統的空軍一號與橢圓辦公室報導之外,是一場升級的爭端,既無助於總統職務,也損害公眾利益。新聞機構必須能在不受政府干涉的情況下,自主做出報導判斷。」

*******************************************************

又逆轉!美國聯邦上訴法院「暫時恢復」川普關稅

05:23   2025/05/30 中時新聞網 高德順

新變數!美國聯邦上訴法院:暫時恢復川普關稅。(圖/路透)


川普對等關稅再添變數!美國國際貿易法院28日裁決,川普總統對全球課徵「對等關稅」,已逾越其行政權力範圍,法院限期白宮10天內喊卡。川普政府立即提出上訴,美國聯邦上訴法院週四 (29 日) 批准川普政府的請求,暫時中止美國國際貿易法院週三做出的裁定。


路透社報導,美國聯邦上訴法院宣布,批准川普政府在上訴期間暫時恢復川普在所謂「解放日」宣布的關稅。據報導,華盛頓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在裁決中未提供任何法律意見或理據,惟指示該案原告在6月5日前作出回應,並指示川普政府在6月9日前回應。


上訴法院在命令中指出,國際貿易法院週三所做出的裁決「即日起暫緩執行,直至另行通知」,以便法院審理各方提交的相關動議文件。此項暫緩裁定為川普政府爭取短暫的喘息空間,使其有機會進一步主張現行法律賦予總統單方面啟動全球關稅機制的權力。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29日報導,川普政府最快於30日(本周五)要求最高法院立即暫停聯邦法院阻止川普多項關稅的裁決,如果聯邦上訴法院不發布暫停下級法院裁決的命令,川普將向最高法院尋求「緊急介入」(emergency relief)。

*****************************************************************

小酒商贏了!川普關稅遭致命一擊 CNN爆幕後英雄是「這對父女」

13:26 2025/05/30 中時新聞網 吳美觀


美國國際貿易法院(Court of International Trade)於28日裁定美國總統川普所實施的「對等關稅」措施已經越權,並要求白宮在10天內停止執行這項政策。令人驚訝的是,這項重大判決的幕後推手,竟然是一家由父女共同經營的小型葡萄酒企業。

CNN報導,總部設立於紐約州的葡萄酒進口商VOS Selections,是此次訴訟案的主要原告。這起訴訟案成功地讓美國國際貿易法院的三位法官,推翻了川普政府先前對全球多個國家所徵收的對等關稅。

VOS創辦人施瓦茲(Victor Schwartz)坦言,他從未預料到自己會站在對抗美國政府政策的最前線。他表示:「40年前創立VOS時,絕對沒有想到會捲入這樣的事件,甚至對美國行政部門提起訴訟。」

目前,施瓦茲與他的女兒克蘿伊(Chloe)一同經營這家公司,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將來自世界各地獨特產區的美酒引進美國,並銷售給同樣熱愛葡萄酒的人們。

施瓦茲在周三(28日)收到律師寄來的電子郵件,告知他已經勝訴的消息。他的第一反應是難以置信,隨後,他的電話便開始響個不停,來自各方的媒體採訪和祝賀訊息蜂擁而至。

施瓦茲表示,他的公司主要從法國、黎巴嫩以及日本等地進口葡萄酒、清酒和烈酒,供應商大多是小型釀造業者。川普總統在第一任期內實施關稅政策,已經讓他的公司經營得非常辛苦,並強調:「我們並不是一家大型企業,根本無法承受這樣的難關。」

因此,這一次,當川普宣布對幾乎所有美國貿易夥伴加徵前所未有的對等關稅時,施瓦茲認為他必須採取反擊行動,否則將會徹底摧毀他多年來努力經營的事業,他形容這項關稅政策已嚴重威脅到公司的生存。

最終,施瓦茲與自由主義倡議團體「自由正義中心」(Liberty Justice Center)取得聯繫。該組織代表VOS以及另外四家小型企業共同提起訴訟,其他原告還包括一家女性單車運動服飾品牌,以及一家釣魚用品專賣店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並與家人充分討論後,施瓦茲決定擔任這起訴訟案的首位原告。這項訴訟的結果不僅關係到美國小型企業的未來,更將對全球企業和消費者產生深遠影響。


自由正義中心首席律師施瓦布(Jeffrey Schwab)向CNN表示,這起訴訟案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不僅影響經濟層面,更重要的是,它挑戰了政府所聲稱的過於龐大的權力範圍。施瓦茲也表示,他對這場訴訟充滿信心,如有必要,他將會一路訴訟至最高法院。


報導指出,川普政府所實施的關稅政策,對於小型企業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由於缺乏像大型企業那樣充裕的現金流,因此他們必須承受不斷飆漲的價格以及反覆無常的貿易政策所帶來的衝擊。



******************************************

2025年5月21日 星期三

「路怒症」害三峽翁奪3命?精神科醫:別把修養差當病

 

看各路留言 居然有 : 「 老人都死光   」老不修,7-80歲可以坐大眾運輸還半價免費,財力足夠的話,還能請專用司機,也不需要自己開車 ???

 大概留言者自知會夭壽,活不到成為老人的那時候  ???!!!

------------------------------------------------------

99年9月交通部修法後開放癲癇患者考照,但依規定駕照上須自述註記,且須2年換照1次,並由醫院出具證明2年內未有發作紀錄,始可換照

**********************************************

「路怒症」害三峽翁奪3命?精神科醫:別把修養差當病

13:29   2025/05/21 中時新聞網 楊雅婷


醫師李俊宏不認同「路怒症」這個說法,認為這是將社會行為病理化的現象。(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三峽車禍肇事的78歲余姓男子,被前同事爆料有「路怒症」,稱他一握方向盤就像變了個人,但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不認同「路怒症」這個說法,認為這是將社會行為病理化,強調攻擊性駕駛並非一時情緒失控所致,而是性格與心理機制在特定情境下的反應,直言「修養差就是修養差」。


李俊宏昨(20)日在臉書表示,所謂「路怒」是指一個人在駕駛時遭遇交通狀況,會突然暴怒、失控,如同「綠巨人浩克」般引發事故,但他不認同「路怒症」這個名詞,認為這是將社會行為病理化。


李俊宏指出,人的行為若牽涉到防衛機轉與性格,通常具備一定脈絡與一致性,攻擊性駕駛並非單一事件,而是心理狀態在特定情境中被激發結果類似「恐怖情人」的偏執行為,是源於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而非單純的感情問題。

李俊宏強調,那些會逼車、車上放球棒的人,其實在其他社會情境中也可能表現出問題,只是在駕駛情境中更明顯,因此「路怒症」從未被納入精神科正式診斷,將這類行為病理化,會模糊個人責任

李俊宏舉例,美國各地充斥著「路怒治療」的廣告,但目前無論是在現象研究或治療成效上,都缺乏足夠且堅實的科學依據。


李俊宏直言「修養差就是修養差」,雖然創造新名詞有助於理解現象,但也容易導致責任轉移,根據目前有限的研究,路怒與其他憤怒行為類似,常與性別(多為男性)、藥酒成癮、荷爾蒙變化、認知缺陷及創傷史等因素相關,而隨著年齡增長、衝動控制能力提升,發生的機率也會相對下降。


******************************************

不燒毀 難道當愛心送誰 ?

因此所以.....哀悼的愛心直接送愛心銀行就更具愛心意義囉 !


*************************************

三峽車禍悼念亂象!食物腐臭、垃圾成堆 清潔隊熬夜4小時清理

20:16     2025/05/22 中時新聞網 簡銘柱

-----------------------------------------------------------------

三峽祭品7天後變垃圾?全數焚毀

 區公所呼籲,近日天氣炎熱,民眾盡量勿放置食品、飲料,避免腐敗發出惡臭,可改以鮮花、卡片等方式。

12:49   2025/05/21 中時新聞網 王嘉慶 、 李惠婷


許多民眾自發前往三峽事發地點哀悼,但過多人潮及祭品,已引起居民反彈。(翻攝畫面)


新北三峽重大車禍,導致3死12傷,死者除了一名媽媽(機車騎士),還有兩名正就讀三峽國中的女學生。許多人自發前往事發地點悼念,獻上鮮花、卡片,以及各種零食。網傳這些數量龐大的祭品,7天後就會變成垃圾,被載往焚化爐焚毀。三峽區公所出面澄清,呼籲勿信網路謠言。


78歲余文正,在三峽北大國小旁高速衝撞過馬路的行人及停等紅燈的機車駕駛,釀3死12傷,檢方相驗3人死因全為內臟破裂,顯見當時撞擊力道有多強。

許多民眾這兩天前往事發處悼念,擺花束、寫卡片,盼撫慰死者。現場並堆置許多零食,但過多愛心已造成當地人負擔,祭品甚至佔據人行道,影響通行。網傳區公所會在頭7後把祭品集中火化,稱「心意變垃圾」。

三峽區公所出面澄清,現場追思物屬民眾心意,區公所正研議如何處置,目前沒有直接載去燒的規劃。區公所呼籲,近日天氣炎熱,民眾盡量勿放置食品、飲料,避免腐敗發出惡臭,可改以鮮花、卡片等方式。

民眾自發至三峽事故路段哀悼,過多的人潮與祭品引起當地民眾反彈。(圖/李惠婷翻攝)
民眾自發至三峽事故路段哀悼,過多的人潮與祭品引起當地民眾反彈。(圖/李惠婷翻攝)


許多民眾自備祭品到現場哀悼,然而此舉卻造成當地的混亂,有民眾在Threads上表示,請前來的民眾不要再帶食物類祭品,因現場量已達超商一個月的訂貨量,且這些食物一個禮拜後會全部丟掉,非常浪費,呼籲帶花和香就好。

除了供品問題,失事路段的兩側人行道,也因過多的哀悼者而塞滿違停的汽機車,導致行人必須走到馬路中間,與此次事故一對照,相當諷刺。網友更直批,「哀悼因為交通違規喪命結果自己在違規,充其量就是一群自我感動大於真的想哀悼的人」、「應該有九成以上都是要PO社群的」。


***************************************

癲癇男15年內2度肇事奪命 交通部推修法:複檢未過強制繳回駕照

17:03   2025/05/21 中時 蔡明亘


台南玉井一對夫妻20日遭疑似癲癇發作的男子駕車衝撞,釀1死1傷天人永隔,更傳出肇事駕駛15年前因癲癇發作撞死人被判緩刑,豈料如今再奪人命。現行規定,癲癇患者經診斷2年以上未發病可考領駕照,交通部正修法介接就醫與保險資料,若發病須複檢,未通過則要強制繳回駕照,行政院已核定,後續送立院修法。

交通部過去原規定癲癇患者不得考照,但因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認定該規定為歧視身心障礙者,交通部與專家學者研議後,2020年已有條件放寬規定,超過2年以上未發病並提出診斷證明即可考照,考取駕照後,每2年都要提出最新3個月內醫師證明換發新駕照。

過往曾發生可控癲癇患者,換照後突然發病而肇事,外界質疑難有效管理。交通部說明,為找出潛在不適合開車或騎車的高風險駕駛,研擬修法並與衛福部、勞動部等介接就醫與保險等資料,只要有失智、癲癇或青光眼等症狀,相關單位將通知監理單位,鎖定潛在風險駕駛要求複檢。

據交通部規畫,監理單位可要求疑似發病的癲癇患者,限期1至2個月內前往複檢,若醫師判定不適合開車,須強制繳回駕照,未繳回可註銷駕照。

患者持已註銷的駕照上路,可罰6000元至2.4萬元罰鍰,另若繳回駕照後,經醫師診斷逾2年未發病,將可再重新考領駕照。

交通部提到,目前該草案已於行政院核定通過,將依程序函送至立法院審議修法。


-----------------------------------------------

台南休旅車撞夫妻1死1傷 監理站:駕駛如癲癇屬實7天內繳回駕照

15:45  2025/05/21 中時 曹婷婷


台南玉井20日傍晚驚傳38歲嚴男開休旅車暴衝,釀1死1重傷,嚴男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自述癲癇發作釀禍,據傳嚴男15年前也曾因癲癇發作肇事撞死人,被判緩刑。麻豆監理站指出,今天一早已行文警方,請警方提供相關事證,若確定肇事是癲癇引來,將依據相關事證要求駕駛7日內繳回駕照。


這也是台南去年8月成大圖書館女職員下班駕車返家,疑癲癇發作釀1死4傷重大車禍後,短短9個月內台南二度再傳駕駛癲癇發作撞出人命的憾事。去年成大女職員駕駛在肇事後,也已如實繳回駕照,麻豆監理站表示,玉井這起車禍的駕駛如果經警方提供明確事證,證明也是癲癇,也是一樣的做法,而駕駛如2年後想取回駕照,需取得醫生出具近2年未再復發的診斷證明。


麻豆監理站表示,99年9月交通部修法後開放癲癇患者考照,但依規定駕照上須自述註記,且須2年換照1次,並由醫院出具證明2年內未有發作紀錄,始可換照。不過,在這之前考取駕照的民眾除非自己誠實告知有癲癇病史,否則監理單位無所得知駕駛是否有癲癇病史。而根據警方指出,嚴男有駕照但並未特別註記

麻豆監理站指出,去年成大女職員癲癇釀重大車禍事故後,相關單位即已啟動多項機制,包括體檢代辦所面對駕駛考照時,從考照著手要求駕駛必須明確告知有無病史,也找了一些案例加強宣導;另外,也與警方合作,如警方受理交通事故,發現駕駛有類似狀況即主動提供監理站,共同防護。


********************************************

高齡換照年齡下修至70歲 4措施明年上路

17:58  2025/05/20 中時 蔡明亘

交通部統計,近年高齡駕駛肇事致死件數,2020年642件、2021年694件、2022年781件、2023年772件、2024年740件。此外,高齡者為第一當事者件數,2020年4.4萬件、2021年4.6萬件、2022年4.9萬件、2023年5.6萬件、2024年5.8萬件。

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能理解社會對此案的重視度,更重要的是大家在乎有更安全交通環境,過去提出道安三箭正進行中,同時,數月前交通部與公路局,針對駕照管理有整體檢討方案,都在進行中,之前也有找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交流如何改革。

針對駕照管理三策略,陳世凱說,考試加嚴增加鑑別度、建立回訓制度加強安全意識、換照制度改革,目前大家關注高齡者安全駕駛問題,數據上看起來,雖高齡駕駛傷亡多,但肇事比較多的年齡層為18至24歲,不希望大眾對高齡者有所誤解,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每個人都會老、有行的需求,未來會協助讓高齡者更安全駕駛。


根據現行法規,75歲以上駕駛須每3年換照,要通過體健和認知功能測驗,且65歲以上記點達3點後公路局將寄關懷通知。陳世凱說,大家認為這制度或許不足夠,上次制定方案已是10年前,根據統計,目前70歲以上持有駕照約有182.6萬人預估10年後70歲以上有駕照者約272萬人,將參考日本制度作為改革基礎。


觀察日本制度,滿70歲高齡者每3年換照,須赴指定駕駛學校參加高齡者講習,並取得「高齡者講習終了證明書」;滿75歲者,除赴指定駕駛學校參加高齡者講習外,還需接受認知功能檢查及駕駛能力測驗。


陳世凱宣布修法方向,75歲換照年齡將下修至70歲,加強測驗項目新增「危險感知及交通安全教育課程」,添加感知速度與反應能力測驗,若有肇事紀錄者,須完成「安全駕駛實地訓練課程」,年長者關懷部分,關懷對象增加其他常見違規及事故第一當事人,未來自願繳回駕照者,購買TPASS通勤月票費用有補助。


陳世凱提到,交通部將於3個月內提出細部規劃,新制預計2026年推動實施。


****************************************


 這堆人兩腳長車輪, 從不走路當行人 ??

未禮讓行人肇事加重罰 駕駛團體抗議:行人違規也罰1萬8

11:40      2025/05/19 生活

交通部5月初預告修正《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標準及處理細則》,其中未停讓行人致輕傷及重傷,分別調高罰鍰為1萬8000元及3萬6000元,預計6月底前上路。汽車駕駛人團體今動員至交通部前抗議,認為交通部錯誤理解「人本交通」,行人地獄變成帝王條款、馬路上慢慢走,呼籲把行人違規罰則也拉高至1萬8000元。


台灣全國汽車駕駛人權益聯盟協會今動員10多輛計程車與遊覽車赴交通部抗議,理事長劉鴻樟批評,交通部要聽見駕駛人的聲音,不要錯誤理解「人本」,律法是來規範人,而人包含了駕駛人與行人,不是把整個重點都擺在行人。


劉鴻樟認為,行人違規罰則是500元,駕駛卻是1萬8000元至3萬6000元,有違比例原則,也會造成人車嚴重對立,行人路權團體提出零死亡只是理想目標,想做到應該要從交通規劃設計去改善,也要依靠國民素養及教育。

劉鴻樟說,協會建議把行人違規的罰則也提高為1萬8000元,現在很多事件都是行人慢慢走,錯誤政策把行人地獄變成行人帝王,帝王條款給行人很大保護傘,變成不好好過馬路。

行人零死亡聯盟今也召開記者會,指交通部未與各方交通團體進行充分對話,放任「鐘擺式」施政的對立擴大。


行人零死亡聯盟表示,職業駕駛團體提出落實交通「3E」原則的訴求,卻僅提及「人車分流」的工程面,但人車分流無法套用於全台所有路口,駕駛若一味期待道路上「不見行人」,其實忽視了乘客同為「人」的一部分;每一位駕駛,在下車後也都是行人。

****************************

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

健保門診基本部分負擔(106年4月15日起生效)

 

保險對象一旦生病或受傷,前往特約醫療院所就醫時,除了掛號費外,每次需要自付部分負擔費用如下: 前往特約基層診所就醫,部分負擔金額是50元,到地區醫院就醫,部分負擔金額是80元;如果有需要至區域醫院就醫,部分負擔金額是240元;若至醫學中心就醫,部分負擔金額是420元

門診基本部分負擔(106年4月15日起生效)

層級別西醫門診牙醫中醫
經轉診未經轉診
醫學中心170元420元50元50元
區域醫院100元240元50元50元
地區醫院50元80元50元50元
診 所50元50元50元50元

***********************************

門診藥品部分負擔(112年7月1日起生效)

藥品費用應自行負擔費用
西醫基層醫療單位
/地區醫院/中醫
區域醫院/ 醫學中心
100元以下0元

低收入戶/中低收入者/身心障礙者0元

10元
101-200元20元20元
201-300元40元40元
301-400元60元60元
401-500元80元80元
501-600元100元100元
601-700元120元120元
701-800元140元140元
801-900元160元160元
901-1,000元180元180元
1,001-1,100元200元200元

低收入戶(由社政單位補助)/

中低收入者/

身心障礙者 200元

1,101-1,200元220元
1,201-1,300元240元
1,301-1,400元260元
1,401-1,500元280元
1,501元以上300元
  • 保險對象持醫院開立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調劑(開藥二十八天以上),第一次調劑以當次調劑慢性病藥品費用與一般藥品費用併計應自行負擔之門診藥品費用。
  • 保險對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免自行負擔門診藥品費用:
  • 接受牙醫醫療服務。
  • 接受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所定論病例計酬項目服務。
  • 低收入戶、中低收入者及身心障礙者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調劑(開藥二十八天以上)。
  • 持西醫基層醫療單位及中醫門診開立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調劑(開藥二十八天以上)。
  • 持醫院開立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第二次及第三次調劑(開藥二十八天以上)。

》門診復健(含中醫傷科)部分負擔

如果您有在門診進行復健物理治療或中醫傷科治療,那麼同一療程自第2次起,每次須付部分負擔50元(復健物理治療「中度-複雜」及「複雜」治療除外)。

  • 可免除門診復健部分負擔之情形:
  1. 實施的復健物理治療屬於「中度-複雜治療」,也就是實施中度治療項目達3項以上,而且合計時間超過50分鐘,如肌肉電刺激等14項。
  2. 實施的復健物理治療屬於「複雜治療」,需要治療專業人員親自實施,如平衡訓練等7項。限復健專科醫師處方。
發布日期
 
更新日期
 


********************************

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預計112年7月1日上路


衛生福利部預告健保門診藥品與急診部分負擔調整方案,本次門診藥品部分負擔,在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維持藥費100元以下免收取藥品部分負擔,101元以上收取20%,最多收200元;

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藥費100元以下,收取藥品部分負擔10元,101元以上收取20%,最多收300元;醫院所開立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第1次調劑比照一般藥品處方箋需收取藥品部分負擔,第2次以後調劑維持免收,另為了鼓勵病情穩定的慢性病人至基層診所就診,基層診所維持免收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部分負擔;而為減輕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的經濟負擔,不論就醫院所層級,藥品部分負擔均按照基層診所收費方式收取(內容詳附表)。


健保署表示,為將大醫院急診資源保留給急重症病人,本次亦同時調整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急診部分負擔收費方式,依就醫院所層級別採定額方式收取;醫學中心調高為750元、區域醫院調高為400元,地區醫院和基層診所維持收取150元;中低收入戶與身心障礙者於醫學中心收取550元、區域醫院300元、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150元。


此外,現行法定免部分負擔的民眾,如重大傷病、分娩、山地離島地區就醫,及原本由其他單位補助的低收入戶、榮民、三歲以下兒童、警察消防海巡空勤軍人、油症患者、替代役役男等對象,不受影響;另為保障中低收入戶、持身心障礙證明民眾的就醫權益,亦不會受本次方案調整影響。


健保署表示,這次部分負擔調整的目的,是為落實分級醫療與珍惜醫療資源,期待民眾就醫分流,緩解大型醫院急診人滿為患的現況;對穩定的慢性病人而言,則鼓勵到基層診所就醫,不影響其就醫支出。在預告期間,健保署將持續蒐集各界意見並完備調整方案上路之相關配套措施,希望透過本次部分負擔調整,能引導民眾正確就醫行為,提升用藥安全,珍惜醫療資源,促進醫療服務效率,使健保效益極大化。


*********************************

2025年5月11日 星期日

前瞻打造…銀髮健身俱樂部難撐 全台已8處關門

 

    原來有這銀髮健身俱樂部

****************************************

前瞻打造…銀髮健身俱樂部難撐 全台已8處關門

2025-05-11 02:56 聯合報/ 記者陳雅玲、黃于凡、李青縈/連線報導

雲林科技大學銀髮健身房結合智能科技與專業教練,原每週開放五天,現因補助終止與外部競爭壓力,縮減服務時數,面臨經營困境。 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科技大學銀髮健身房結合智能科技與專業教練原每週開放五天,現因補助終止與外部競爭壓力,縮減服務時數,面臨經營困境。 記者陳雅玲/攝影


銀髮健身俱樂部 製表/陳雅玲

銀髮健身俱樂部 製表/陳雅玲

我國老年人口預計今年超過兩成,衛生福利部為預防老化流失肌力,挹注二點八八億元前瞻經費推動銀髮健身俱樂部,截至三月底已開設二六三處,但長輩對健身房接受度不高、器材難上手,據點慘澹經營,已八處關閉,許多據點反映,今年起三年補助期將屆,恐更多據點倒閉。

四年計畫的「銀髮健身俱樂部補助計畫」自二○二一年起推出,基隆市、桃園、嘉義縣、花蓮縣已各有一處退場,新竹市、台東縣各有兩處退場,稱主因是場地問題,包含租用合約到期、場地不符使用等。


記者走訪多處銀髮健身俱樂部,多採使用者付費,但因參加人數少,不足以支應教練、人事等營運成本,有的據點未退場,實際已幾無營運,業者說,關鍵在「要長輩付費運動實在太難」。

國健署補助規定,社區據點、健身中心、衛生所、鄉鎮市區公所或其他政府機關、學校、醫療機構、公園等皆可設置銀髮健身俱樂部,空間至少要廿坪大、為無障礙空間,第一年補助一百萬元購置設備、業務人事,第二年補助營運費卅萬元第三年廿萬元,之後盈虧自負,同時要求各據點每周須免費提供長者至少兩次、每次兩小時服務,其餘使用費用由各據點自訂。

嘉義縣新港鄉海瀛銀髮健身俱樂部於計畫首年就啟用,與村活動中心共用空間,海瀛村長郭祐旭直言,成立時有些長者會去,但大多是重訓器材,負重及挑戰性較大,不太適合老人家,加上遭遇風災,地墊下滿是淤泥、部分健身器材金屬生鏽,正巧三年補助到期,鄉衛生所也申請成立新據點,器材便移交過去。

郭祐旭指出,即便衛生所目前採不收費還聘專業教練,鄉下老人有務農舊疾、開刀,身體比較脆弱,不一定適合健身運動,目前使用的人也不多。

嘉縣衛生局長趙紋華說,銀髮健身俱樂部最困難是選址,鄉下很多廟宇、活動中心都無建照使照,不符合申設資格,且三年補助結束後,據點營運將須收費,是營運一大困境。

國健署計畫二○二一年至二○二五年挹注二點八八億元,目標全台設二八八處銀髮健身俱樂部,截至三月底設二六三處,其中高雄卅處全台最多,其次雲林廿六處、新北廿五處。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表示,三年補助後就要銀髮健身俱樂部回歸商業模式經營,確實是很大的挑戰,當使用人次低、長者參與率不足,持續擴點並無意義,若不重新檢討政策方向,重塑可長可久的高齡健康促進體系,八處據點關門恐怕只是開始。

衛福部國健署長吳昭軍指出,若接獲地方反映經營遇困難,將了解並協助業者營運。


*************************************

銀髮健身俱樂部/彰縣不老健身房結合衛生所 主打免費、客製訓練

2025-05-11 02:59 聯合報/ 記者劉明岩、簡慧珍、陳雅玲、萬于甄、黃于凡/連線報導

雲林縣斗六市上好藥局銀髮健身俱樂部月費一千八百元,負責人擔心國健署銀髮健身俱樂部計畫補助結束後,收支將無法平衡。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斗六市上好藥局銀髮健身俱樂部月費一千八百元,負責人擔心國健署銀髮健身俱樂部計畫補助結束後,收支將無法平衡。記者陳雅玲/攝影


彰化縣二○一七年起首創在衛生所增設「不老健身房」,全縣廿七個衛生所有十九個設立,累計超過十萬人次,由於免費使用,加上有醫護評估,長者安心,也無營運困難疑慮。

國健署銀髮健身俱樂部計畫就是參考彰化縣不老健身房模式,不老健身房免費提供長者肌力訓練服務及運動設備,長者到衛生所檢測體適能,經醫師評估檢測,運動指導員依評估結果組合肌力訓練項目。

衛生局長葉彥伯說,不老健身房著重提供老年人安全、合適的訓練設備和環境,並有現成醫護及鐘點講師,所需經費不多。

葉彥伯說,縣府新建或改建衛生所,會納入約五十坪的不老健身房空間,健身房設備也由銀髮健身俱樂部的經費補助,依各鄉鎮市長者的身體狀況與運動需求,逐年增設訓練器材,打造客製化在地健身空間。

銀髮健身俱樂部營運雖不易,台南柳營區的達康運動保健中心在結束補助後,仍有逾百會員,每天平均卅名長者來運動。中心經理張燿璽說,客製化細心服務才能提升長者黏著度,用科學數據並依每名長者狀態設計指導訓練,看見健康成效,長者會更願意付費,還會口耳相傳。

雲林縣大埤鄉尚義社區發展協會銀髮健身俱樂部去年底補助期滿,仍維持每周一至周五免費開放,平均每周仍有卅多名長者使用,總幹事張秀美尋求資源,每周安排四堂課程,長者參與人數與意願明顯提高。

嘉義縣中埔鄉裕民村銀髮健身俱樂部採六十五歲以上免費,六十五歲以下收場地費五十元。裕民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翁聖勳說,與返鄉健身教練合作租借場地開課,再結合長照站,為長者規畫課程,營運沒問題。


***********************************

銀髮健身俱樂部/挑戰免費運動觀念 長輩難埋單

2025-05-11 03:01 聯合報/ 記者

陳雅玲

林伯驊

王駿杰

鄭國樑

/連線報導

彰化縣廿七個衛生所有十九個設立「不老健身房」,免費提供長者肌力訓練服務。國健署銀髮健身俱樂部計畫一開始就是參考不老健身房模式。圖/彰化縣衛生局提供

彰化縣廿七個衛生所有十九個設立「不老健身房」,免費提供長者肌力訓練服務。國健署銀髮健身俱樂部計畫一開始就是參考不老健身房模式。圖/彰化縣衛生局提供



衛福部國健署撒幣廣設銀髮健身俱樂部,但各據點苦撐居多,入不敷出只能縮減人力,也有靠送贈品招攬長者,直言長輩「付費運動觀念」難推廣,補助一停將陷入困境。專家建議「健身抗老」要有多元作法,不如趁此機會引入市場機制。



據統計,銀髮健身俱樂部開辦四年總服務人數八萬四四二八人、使用人次四十三萬,換算平均每人使用次數僅五次,與政策初衷延緩長者失能、打造健康老化生活的理想相去甚遠。

雲林科技大學二○二一年底就爭取此經費成立智慧樂齡健康促進中心,主打結合智能科技及專業教練協助,偶爾加開團體課程,每人每月會費五百元,最多時會員數近五十人,但每月收入不到二萬元,「連付運動指導員的薪資都不夠」。

「長者付費運動觀念仍不普及。」雲科大休閒運動研究所長蘇維杉說,樂齡健康中心要雇教練,加上外部如國民運動中心公益時段等競爭多,在無法達到商業規模的情況下,中心會員衰減僅剩約廿名,若無學校資源挹注,難永續經營。

雲林縣口湖鄉老人福利協進會設立的銀髮健身俱樂部,結合社區日照關懷據點,剛開始以免會費、送衛生紙、米、餐盒等,鼓勵長者使用,但今年無中央補助,已無法再雇人力,設備故障也無法維修。協進會總幹事吳國良說,有會員甚至說「如果要收錢就不來了」。

雲林縣斗六市上好藥局在社區據點開設銀髮俱樂部,月費一千八百元,有十七名會員。負責人許仁厚說,會員多是長期領處方籤的患者,但租金每月要六萬元兩名指導員月薪八萬元,加上水電等費用,至少要二百名會員才能收支平衡,政府不能三年一到就撒手,「要幫我活下去,我才能幫助其他人」。

自立支援照顧專業發展協會名譽理事長林金立說,與其讓體質不佳的銀髮健身俱樂部只靠補助維持營運,不如趁此機會引入市場機制,與專業健身房合作,藉其專業銀髮課程與教練,提升服務質量,也可參考日本經驗,補助長者、偏鄉經濟弱勢到合格健身房運動,建立永續經營模式。

雲科大休閒運動研究所教授鍾志強說,銀髮健身俱樂部立意很好,尤其偏鄉沒有民營健身房,補助期滿後,可篩選能持續營運的據點重點支持,也可比照居家服務模式,補助長者部分使用費,讓長者覺得有用就賺到,增加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