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19種保育鯊 你我往肚裡吞 澎湖馬糞海膽 *吻仔魚禁漁期 新北籲勿捕撈


********************************
----人不禁口慾 ,殺頭的生意還是有人做 !


澎湖生鮮馬糞海膽 16日起吃不到了

中華民國104年9月15日
2015-09-15 02:45:11 聯合報 記者許玉娟/澎湖報導

台灣知名海鮮購物網日前被踢爆,
禁捕海膽期間販賣「新鮮直送」的澎湖馬糞海膽,
後來才改口是「冷凍貨」。

澎湖縣府今年修改管理辦法,規定禁捕期間,
包括市場、餐廳、飯店、網站等一律不得販賣「生鮮」澎湖馬糞海膽,
明天起即進入禁捕期,
違者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15萬元以下罰金。


澎縣府農漁局副局長陳高樑說,澎縣府保育馬糞海膽,2010年起實施限期禁捕,過去只是行政罰,執法力道不夠,這次修法除了修正許可採捕期,從5月16日到9月15日,另外「提高罰則才是重點」。 新法明定禁採期間,一律禁止採捕、處理、販賣或持有馬糞海膽,違反者依漁業法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15萬元以下罰金。 即9月16日起,不得販售「現撈仔」生鮮馬糞海膽,只能賣冷凍品。 農漁局技士黃尚謙說,澎湖馬糞海膽有季節性,每年約4月底、5月初海膽生殖腺開始成熟,其中又以「新鮮、現剝的價格最好」,過去只有禁採,沒有禁止販賣。  為確保漁業資源能永續利用,明天起的禁捕期間,農漁局將加強查緝盜採、處理、販賣或持有「生鮮澎湖馬糞海膽」,但冷凍品不在此限。 「是不是新鮮貨,其實從顏色就能看得出來」,農漁局表示,
以往在禁捕期,不少海鮮餐廳的水箱、保鮮櫃會展示整顆澎湖馬糞海膽,
但縣府卻無任何罰則可罰;
新法罰則大幅提高,
就算業者堅稱是進口貨,「驗DNA也驗得出來」。


******************************

吻仔魚禁漁期 新北籲勿捕撈
中華民國103年7月2日

【中央社╱新北市2日電】

新北市政府今天表示,
為避免捕撈俗稱「吻仔魚」時也將其他經濟魚種一網打盡
已公告進入禁漁期,呼籲漁民勿違規捕撈。 

新北農業局指出,漁民捕撈「吻仔魚」魚種,
主要為刺公鯷、異葉公鯷及日本鯷等鯷科魚類仔稚魚,
但因使用俗稱蚊帳網較小網目的流袋漁網捕撈,
容易混捕其他經濟型魚類仔稚魚。 

農業局指出,
由於每年6月15日至9月14日是包括午仔魚剝皮魚
其他經濟魚類魚卵孵化,仔稚魚成長的時間,
為確保漁業資源永續經營,
市府依「地方主管機關訂定漁業管理規範原則」
明訂每年6月15日至9月14日為禁漁期  

農業局漁業及漁港事業管理處表示,
市府公告這段時間為禁漁期,希望透過禁漁期保護漁業資源。

 漁業處呼籲漁民配合禁漁政策,勿違規捕撈,
漁業處不僅會派船巡護取締,也將會同海巡單位聯合查察,
若發現違規,將依法處新台幣3萬至15萬元罰鍰。


**********************

日人稱「雲丹」 海中清道夫馬糞海膽成美食瀕臨滅絕


ETtoday 新聞雲 中華民國103年6月3日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日才解禁的澎湖馬糞海膽,今年產量又少又小,
不禁讓漁民擔心,不到兩天就會被捕撈光了!

這個聽起來又臭又噁的生物,其實利潤很高,1台斤就要價600元以上,
澎湖縣政府卻明訂只有6月至9月開放捕撈,其餘時間禁捕,
因為馬糞海膽可是海裡的清道夫,保護珊瑚與熱帶魚的大功臣

「馬糞海膽」其實就是白棘三列海膽的俗稱,
又可以叫做「亞里斯多德提燈」,分布地區多在暖溫帶海域,
在珊瑚礁區中棲息活動,主要食物來源是藻類和海草

平常會把海裡的海藻、石頭「揹」在身上當偽裝
讓敵人不容易發現,就是因為這種奇怪的外表,長得很像一坨「馬糞」,
所以才被叫做「馬糞海膽」。

每年6月中旬至8月是馬糞海膽的繁殖活躍期,
在這期間馬糞海膽的生殖腺會特別飽滿,
而具有食用價值的正是海膽生殖前的肥滿生殖腺
所以在還沒有生殖繁衍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
就被捕撈上岸成為老饕的盤中美食。

















馬糞海膽是海中清道夫,與珊瑚和熱帶魚的生存息息相關。(圖/東森新聞)

剖開馬糞海膽就可以看到五瓣黃色膏狀物,這是馬糞海膽的生殖腺
也是主要食用部位,是日本料理中的重要食材,
漁民剝開外殼刮下馬糞海膽的生殖腺,放入一旁的水盆浸泡後再取出裝盒,
這一顆顆馬糞海膽可是價值不斐!
小小1盒賣200元,換算下來1斤大約就要600元到1000元。
「馬糞海膽」沙西米,可是日本知名料理,稱之為「雲丹」。

因為經濟價值高,馬糞海膽常被大量捕獲,
過度捕撈造成現在只剩下澎湖離島才看得到馬糞海膽,
澎湖的馬糞海膽活動力又較慢且不愛鑽沙,比較容易捕撈,
因此澎湖馬糞海膽成為濫捕對象,近年來數量銳減,
讓原本早期澎湖海域隨處可見的馬糞海膽,變得數量稀少、體形變小。

澎湖縣政府因此公告只有6月至9月開放捕撈,期能永續利用及保育漁業資源。

除了澎湖縣政府限時禁採,環保人士也大聲呼籲不要食用馬糞海膽
因為馬糞海膽是以海床中的大型藻類為生,就像是海底的清道夫,
而珊瑚蟲需要自然乾淨的環境才能生存,馬糞海膽可以防止藻類生長太快,
也不會覆蓋在珊瑚上破壞珊瑚的生長,又因為珊瑚族群愈多,
熱帶魚就有愈多的棲息地,所以珊瑚和熱帶魚的生存與馬糞海膽息息相關,
馬糞海膽可謂保護珊瑚與熱帶魚的大功臣!

其實馬糞海膽含有高膽固醇和高蛋白質
這兩項是導致人類心臟血管疾病和尿酸過高的罪魁禍首,
饕客在下肚之前可要慎思一番。

漁港邊堆積如山的海膽殼,
暗示著海膽族群正瀕臨滅絕的邊緣,
一個物種的減少或消失必然會造成大自然間的生物不平衡,
而在海洋保育與經濟考量之間該如何達到平衡,也考驗著澎湖縣府的智慧。


********************

澎湖開放採海膽 首日出人命
中華民國103年6月2日
【聯合報╱記者許玉娟/澎湖縣報導】2014.06.02 02:58 am

澎湖海域的馬糞海膽昨天開放採捕
前天就有漁民偷跑,搶先採捕等零時開放時間一到,再進港上岸;
因漁民競相搶先捕撈,
昨天就傳出湖西鄉龍門村歐姓漁民抓海膽時不幸溺斃,警方正調查死因。

澎湖的馬糞海膽市場行情不惡,漁民指出,帶殼的馬糞海膽依大小計價,
產地每顆四十到八十元不等,送到台灣市場則從百元起跳,
價好時一顆要兩百元。由於價格好,又禁捕八個月
漁民等不及昨天開放採捕,很多人提早出海。

海巡署南巡局第七海岸巡防總隊說,五十八歲的歐姓漁民,
前天下午從龍門港報關出海,前天深夜在尖山海域潛水抓海膽;
同行朋友發現他一直沒上船,隨身的浮筒還在海上,便下水找尋,
發現他在海底一動也不動。 因當地水深超過五公尺,加上歐男體型壯碩,
同行三名友人不敢貿然下海撈歐上岸;又因沒帶手機,
只好把船開向附近海域作業的「龍聯成」漁船求援報案。

 龍門安檢所零點卅分接獲報案,緊急商請消防局出動救生艇馳援,
但海上夜色昏暗,搜救人員最後是靠著歐男手上微弱的手電筒燈光,
才找到人打撈上岸。

歐男仍身穿潛水衣,頭戴的蛙鏡、呼吸管都在,
檢察官相驗後,指示擇期解剖查明死因。

澎湖海域礁岩區多,盛產的食用海膽以馬糞海膽居大宗,因體型大、棘刺不銳利、行動遲緩、不必挖洞即可捕捉;但因過度捕撈,產量銳減澎湖縣政府二O一O年實施禁捕,明定每年六月一日至九月卅日開放採捕,且限採殼徑八公分以上違者處三萬元以上罰鍰。 龍門漁民表示,昨天開放採捕第一天,漁民都十分期待,天還沒亮就陸續出海,不少是全家總動員;一天下來,最多的採捕好幾千顆,進帳數萬元不是問題。 海巡人員表示,雖規定六月一日開放採捕,
但如果漁民前一天出海,海巡也沒能力查緝,
因此只要回港時間是在開放當天零時以後,都不會追究。


******************
馬糞海膽解禁 量少「2天抓光」
中華民國103年6月2日

【許逸民╱澎湖報導】蘋果日報
 
每年10月至翌年5月為禁捕期的澎湖海域馬糞海膽,
昨起解禁4個月,不少漁民一早便使出渾身解數,
出海將海膽撈捕上岸,漁民笑開懷說:
「忍了8個月,等待總算值得。」
但今年產量較去年少,有漁民抱怨:
「應該不到2天就差不多抓光了。」


1台斤要價600元

海膽是日本料理的重要食材,主要食用部位生殖腺
因馬糞海膽體形較大,同時味道較為濃郁,
帶殼的馬糞海膽依大小不同,產地直售價在50元上下,
剝好的海膽生殖腺裝盒賣,1台斤更要價600元。

由於價格不菲,馬糞海膽成為濫捕對象而數量銳減,
也讓早期原本在澎湖海域隨處可見的馬糞海膽,變得稀少、體形變小,
因此,澎湖縣政府於2010年公告禁捕,
只開放每年6月1日到9月30日這段期間可以採捕殼徑8公分以上的馬糞海膽,
如違法採捕,處3萬元至15萬元罰鍰。

昨一開放捕海膽,不少漁民一早就出海潛水撈捕,一船船將海膽載回岸上,
待業者下訂再銷往台灣或日本;或由漁村婦女當「低頭族」剝殼,挖出食用的生殖腺裝盒上市。

疑縣府取締不力

但有漁民直指今年產量明顯較去年少,懷疑是縣府取締不力,
致部分不肖漁民偷跑開採,出海潛水撈捕的漁民林進平便說:
「今天一天下來海底也已所剩無幾,應該不到2天就差不多抓光了。」

白棘三列海膽小檔案

學名:Tripneustes gratilla
別名:馬糞海膽
特色:生活在珊瑚礁及礁石區,屬大型海膽,成體體殼直徑可達12公分
用途:生殖腺可食用,為高經濟價值物種
資料來源: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水產種苗繁殖場

***********************
採期快到! 澎湖漁民盜捕馬糞海膽200公斤

ETtoday 新聞雲 中華民國103年5月23日
2014年05月23日 15:17

東森新聞記者林皆銘、黃書葦/澎湖報導

澎湖馬糞海膽是製作日本握壽司「雲丹」的主要食材,
每年4到6月是最肥美季節,但因為人為過度捕撈,數量已經急速下降。

縣農漁局基於保育立場,規定6至9月才是開放期,
但還是有不少人「偷跑」,
岸巡大隊近日就抓到盜捕漁民,當場移送法辦。

澎湖岸巡72大隊鳥嶼安檢所13日晚間7點多在執行安檢時,
發現一名鄭姓漁民的船上有多包麻布袋,
經檢查藏有500多顆大約200多公斤的馬糞海膽,直接查扣、野放回海裡,
並將全案函送澎湖縣政府農漁局進行裁處。

學名白棘三列海膽的「馬糞海膽」,是澎湖特產,
也是當地漁民的重要經濟來源。

馬糞海膽每年4到6月是發育時期,到了9月最成熟。


*************************

19種保育鯊 你我往肚裡吞

【聯合報╱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102年11月21日


荒野保護協會與中研院研究員陳昭倫團隊合作
解開市售沙魚DNA生命條碼,發現五百四十八件樣本中,
九成八名列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瀕危動物紅皮書「近危」以上等級,
都上了餐桌。這分研究首次揭露台灣食用沙魚物種多樣性,
前天登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

這項計畫從2011年起在全台十六個縣市的
超市、漁港、菜市場、小吃攤、年貨大街採樣,
總計採集一千份沙魚肉,成功驗出的樣本中,共有廿種沙魚,
其中高達十九種被列為近危、易危及瀕危等級

其中以淺海狐鮫、平滑白眼鮫、灰鯖鮫、鋸齒峰鯊占整體數量占八成;
且樣本中有四種被在具國際貿易約束力的「華盛頓公約」
列為附錄二瀕危物種,
包括紅肉丫髻鮫、白肉丫髻鮫、汙斑白眼鮫與大白鯊

 陳昭倫擔心,不停消費海洋食物鏈頂端的沙魚,
一旦發生不同沙魚族群物種滅亡效應,終將導致海洋生態瓦解。

 海龍王愛地球協會執行長林愛龍列出十二種
漁民可從外型、特徵辨識的沙魚名單,
希望先從改良現行「沙魚漁獲紀錄表」做起,
有別於現行粗淺區分「大沙」、「黑沙」等五種,
更利於管理。

陳昭倫認為,第二階段應將沙魚DNA檢測結合查緝,
最後須總量管制、禁捕沙魚。

漁業署長沙志一說,保育沙魚須同時顧及漁民生計、作業習慣及飲食文化,
合理、合法地有效利用沙魚,也是資源永續重要的一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