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4年4月5日 星期六

無聲浩劫 沉沒島

搶救高鐵淪陷 台78線甩重9萬噸 
【聯合報╱記者姜宜菁/雲林調查報導】

中華民國103年4月5日

前言 無聲的浩劫 水利署統計,台灣累積的地層下陷面積相當十個台北市,
西南沿海彰化、雲林、嘉義、台南及屏東等縣市最嚴重,
其中又以雲林和屏東兩縣是「重災區」;
近半世紀以來,這場無聲的國土浩劫未曾停歇。

本報記者巡迴下陷區,目睹這場「溫水煮青蛙」的國土危機,
真實呈現台灣淪為「沉沒之島」、政府搶救沉陷土地效率牛步化的真實面貌。(系列三之一)

受地層下陷影響,
高鐵與雲林台七十八線快速道路跨交處的橋墩傾斜度已逾警戒值,
為搶救高鐵,公路總局正施工重建土庫段快速道路,
全數移除路基土方,減緩高鐵橋墩下陷速度。

台七十八線為雲林東西向聯絡的重要幹道,
早在高鐵營運前三年就已通車
如今為搶救高鐵下陷危機被迫重建「瘦身」,是高鐵通車後首例。





封道一個月 怪手滿路跑

快速道路土庫段已封閉近一個月,怪手、砂石車來回穿梭,
已挖除近一公尺深的路基,當地農民多不知情,
以為政府要把快速道路變成一般公路,還在田中插旗抗議,
其實施工告示牌清楚寫著「減緩高鐵橋墩之差異沉陷」。

公路總局嘉太工務所主任賴世寶表示,
瘦身挖除的路面長二百五十公尺,改採鋼架橋梁替代土堤路面
移除土方十一萬兩千噸,可為高鐵橋墩所在地層「減重」九萬兩千噸,
讓橋墩沉陷速度每年減少一公分,總經費四億二千萬,明年五月完工。

「差異沉陷」 高鐵恐脫軌

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早在三年前就提出警告,
指高鐵行經虎尾、土庫沿線屬於「差異沉陷」,造成高鐵軌道的坡度差異,
一旦差異過大,高速行駛的高鐵就有脫軌風險。

高鐵也長期監測虎尾與土庫段地層下陷情況,
發現原本趨緩的下陷速度,在二○一○至二○一一年加快;
其中高鐵與台七十八線跨交處墩柱,四年前曾在一年內下陷七點三公分,
是高鐵沿線跨交公路下陷最嚴重處

因下陷速率過大,高鐵墩柱傾斜度已逾警戒值的一千五百分之一,
達一千五百分之一點一九,但仍在一千五百分之四點五的容許值內。

難負荷之重 土堤換鋼梁

「高鐵沒辦法再承受每年七公分的下陷」,
雲林縣府工務處副處長許宏博指出,
高鐵三年前展開墩柱支承墊調整工程,近年來政府也管制深水井
但不能只靠封井解決問題,增加支承墊也有極限。

許宏博表示,工程會為此召開跨部會的
「彰雲地區地層下陷防治策進」專案會議,
懷疑台七十八線快速道土庫段的路基土堤也是下陷元凶之一,
指示進行研究。

賴世寶表示,實驗發現路堤載重確實影響高鐵下陷,幅度約一到二成;
為減緩墩柱「差異沉陷」,決議移除路堤,改建較輕的高架鋼橋梁。
****************************

下陷溜滑梯 萬一高鐵變雲霄飛車
【聯合報╱記者姜宜菁、許瀚分、鄭朝陽/雲林調查報導】
中華民國103年4月5日


「地層下陷問題再不解決,高鐵將來恐怕只能開到台中!」交通部高鐵局曾如此預言, 本報記者實勘下陷嚴重的彰化、雲林兩縣,發現違法水井未封、高鐵沿線下陷惡化,若無有效作為,預言恐將成真。 經濟部水利署的下陷統計顯示,近幾年改用海水及海、淡水混合養殖策略奏效,彰、雲沿海地區下陷速率漸緩,但高鐵經過的雲林虎尾、元長、土庫一帶,卻成了新的下陷中心,平均每年以四到七公分的速度下陷。 儘管地層下陷中,雲林縣民還是迎來高鐵在全台下陷速率最快的虎尾設站。 元月廿三日,縣長蘇治芬、高鐵前董事長歐晉德等人一起為虎尾站風光上梁,期待明年六月通車營運,但地層下陷惡化威脅高鐵安全的陰影卻揮之不去。 由於高鐵彰、雲段屬於「差異沉陷」,工程界數度警告,差異沉陷可能造成高鐵軌道坡度差異過大,如果不改善,高鐵得考慮從台中站以南改線,才能避免脫軌的災難。 「就是這裡,一年下陷七點四公分。」雲林縣副縣長施克和指向一根高鐵土庫段的墩柱,高鐵在這裡跨越台七十八線快速道路,形成工程界戲稱的「死亡交叉點」。十一年來,這根墩柱累積下陷七十公分,也是高鐵在彰、雲、嘉沿線下陷最嚴重的墩柱。 墩柱外觀留下明顯的補強痕跡,「這是兩年前做的預防性維護工程」,雲林縣府官員說,高鐵墩柱和快速道路拱形橋版都做預防處理,延緩下陷速度,「但只能短期應付,撐不了多久。」 結構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蔡榮根指出,高鐵雲林段地質屬於濁水溪沖積扇,砂質地盤軟弱,全憑打入岩盤的基樁承載上方重量和應力,若放任沉陷惡化,將使原先向上承載高鐵結構的基樁,反而承受往下拉的極大力量,工程上稱為「負摩擦力」;負摩擦力會加重基樁的承載負擔,同時使上部結構的沉陷加劇。 他說,若高鐵不同墩柱間的沉陷量相同,高鐵軌道仍可維持平穩,不致影響行車安全;若墩柱間沉陷有差異,且超過安全的臨界值,或墩柱沉陷導致傾斜,將危及高速行駛的高鐵,之前立委所稱「雲霄飛車」並非危言聳聽。 行政院早在高鐵通車前就看到高鐵沉陷危機,但十幾年過去了,當時喊出沿線封井、種樹等作為,都未貫徹執行,去年底歸零重來,改推「黃金廊道」計畫。 「違法水井不封,下陷問題無解。」水利署官員說,
高鐵雲林段周圍三公里內,水井多達一萬一千多口
其中包括許多養豬、牛的畜牧深水井

雲林縣水利處長林榮川也表示,
縣內工業水井約有一千一百口,至今只封廿餘口
等湖山水庫營運後,再輔導減少使用地下水。
*****************

止陷靠這帖! 黃金廊道「兩個太陽誰來管」 

【聯合報╱記者姜宜菁、許瀚分、鄭朝陽/雲林調查報導】
中華民國103年4月5日

































為了救高鐵,行政院去年底拍板「黃金廊道農業新方案暨行動計畫」,在高鐵沿線彰化及雲林段,多管齊下推動節水農業,減少抽用地下水。 雲林縣政府說,計畫拖了四年終於核定,「晚來總比沒來好」,但如何提高農民參與意願是成敗關鍵。 農委會為減少農業用水,提出以高鐵為中心各一點五公里區域內,共八千三百零六公頃農業用地列為「黃金廊道」,發展低耗水農業,包括種甘蔗、飼料玉米、種太陽光電及平地造林等。 雲林縣副縣長施克和說,縣長蘇治芬也急著推動節水農業,但需要中央挹注資源;蘇四年前就向中央提案,地方與中央溝通多次,終於拍板。 「耕作習慣很難改。」雲林縣農業處副處長許永瑜擔心,農委會去年底到各鄉鎮開說明會,農民反應冷淡,原因是節水農業要用新思維、布設滴灌器材,要老農民改變數十年的耕種方式,的確有待努力。 雲林縣立委李應元肯定黃金廊道政策,提高旱作、逐年減少水稻耕種比例,
仿效以色列改用滴灌,可以省下不少農業用水,
「但節水設施歸水利會,轉作由公所負責」,
只要一關卡住或程序繁雜,就會降低農民意願,
讓政策美意成泡影,不如改為單一窗口辦理。

********************
下陷看不見! 虎尾無感「就像溫水煮青蛙」  

中華民國103年4月5日
【聯合報╱記者姜宜菁、許瀚分、鄭朝陽/雲林調查報導】


虎尾鎮位在雲林縣的心臟地帶,新設的高鐵虎尾站明年通車,帶動當地房地產榮景。 但一九九九年起,雲林地層下陷中心從沿海轉到內陸區,正好落在高鐵經過的虎尾、土庫、元長一帶,在地房仲業者形容,下陷看不見,居民無感,「就像溫水煮青蛙。」 「以前乏人問津,現在灸手可熱」,虎尾房仲業者詹進益形容當地房價十年來的變化,讓很多在地人意外,尤其高鐵決定設站後,房價平均漲三成,高鐵特定區甚至漲一倍,以前一坪四、五萬元沒人問,隨著虎尾站動工,已喊到十萬元以上。 房仲業者張仕永說,虎尾平均每個月交易的房地產約十件,和沿海台西、口湖等鄉鎮的冷清情景比起來,形同兩個世界。 但據交通部監測,高鐵虎尾站十年來地層沉陷五十一點五公分。 詹進益說,下陷速度緩慢,一般沒有危機意識,加上房地產交易熱絡,已掩蓋這場沉默的國土沉淪危機。 張仕永指出,虎尾地區近年推出的新建案,地基都會加高一、二十公分,看來建商已為地層下陷未雨綢繆,其實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因為地層下陷緣故,這裡刨除新鋪的路面都會墊高,已比房屋的地基還高。 虎尾鎮這幾年也難擺脫淹水夢魘,
尤其前年八二九水災,
雲林縣府當時歸咎瞬間暴雨和治水尚未完成,
排除地層下陷因素。

「瞬間暴雨任何城市都會淹水」,
雲林科技大學水土資源及防災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溫志超認為,
虎尾成了新下陷中心,若排水無妥善配套,遇雨即淹壓力會越來越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