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4年6月28日 星期五

環境部公告15種「空汙」樹種 林業界炸鍋批本末倒置

 

樹木  :   你們才影響空氣品質 ! 你們全家都影響空氣品質 !! 

                   又是 砍樹種綠電 ???!!!  又建議避免種植  !!! 

以下充滿台灣價值的中文誰看得懂 ??

   成大研究所提15種樹種公告禁止種植,也不是要求砍伐,相反的,基於種植考量需求,也鼓勵進行該樹種種植。

*****************************************************

                 

環境部公告指出,為提升空氣品質,推動減少臭氧生成之前驅物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機物汙染排放,其中部分樹種已被證實具有異戊二烯排放率高特性,容易衍生臭氧致影響空氣品質,業務涉及新種植樹時,倘無特殊考量,建議避免選擇該類樹種,其中包括銀葉樹、烏心石、楓香、豬腳楠、台灣肖楠、水黃皮、水柳、福木、棋盤腳、野牡丹、土沉香、槲樹、刺桐、鴨腳木、厚殼桂等。

環境部去年委託國立成功大學研究團隊釐清本土樹種異戊二烯排放潛勢,根據異戊二烯排放率,篩選15種異戊二烯排放率高的原生樹種,提供各界參考。

環境部強調植樹是一項無悔的政策,環境部鼓勵各界廣為植樹,成大研究所提15種樹種公告禁止種植,也不是要求砍伐,相反的,基於種植考量需求,也鼓勵進行該樹種種植。

********************************************

觀察站/把樹當汙染源在管 匪夷所思

2024-06-28 04:15 聯合報/ 記者邱瓊玉

十五種不建議種植的樹種清單,理由是會釋放大量的異戊二烯,恐影響空品,然而公告之前既沒和相關部會討論,也未作任何試驗單憑文獻回顧,就做出「好樹、壞樹」的結論,更遑論該文獻回顧結論未提到這十五種樹會造成空汙,環境部的「超譯」把樹木當成汙染源管理的環工思維,也難怪二○五○淨零排放難達標。

種樹好處多,也是減碳最簡單的方法,目前各國的淨零策略中,多數都加入種樹綠化計畫。環境部從環保署時代,也多次發布新聞稿,鼓勵企業、民間多種樹。

諷刺的是,環境部此次列出的十五種不建議樹種清單中,不僅清一色是台灣原生種,其中如水黃皮,更曾被環境部前身的環保署列為有助於提升工業區空氣品質的「適當樹種」,甚至特別強調臭氧含量較高的工廠可選種,如今卻成為會製造臭氧的不建議樹種,昨是今非,令人匪夷所思。

環境部稱是委託學者從國際文獻彙整出的樹種,印證環境部未做任何實際調查就妄下定論,也未和農業部、林保署、地方政府做任何徵詢、討論,就貿然發出公文,事後又推託是「建議」非「強制」,試問當環境部都建議了,難道各機關還能不配合嗎,決策不嚴謹、事後不負責的態度,難怪林業界炸鍋。

環境部去年八月才剛升格,腦袋卻沒有跟著升格,依舊停留在過去環保署的思維,用環境工程思維來從事環境生態,用管制土壤重金屬、汙染源的方式看待對環境有正面效益的事物,這樣的環境部要負責國內減碳業務,令人憂心。



*************************************************

公告15種「空汙」樹種惹議 環境部:未禁止種植、近期將開會研議

2024-06-27 22:24 聯合報/ 記者葉冠妤/台北即時報導

環境部表示,有鑑於近年臭氧已成為主要空氣汙染物,管制臭氧必須從前驅物氮氧化物(NOx)及揮發性有機物(VOCs)著手,其中VOCs來源包含人為排放(工廠、車輛等)及生物源兩種。為強化臭氧管制,除積極減少人為VOCs排放外,參考國際間管理經驗,植物(生物源)產生之異戊二烯亦須加以關注。為此,環境部在去年委託國立成功大學研究團隊釐清本土樹種異戊二烯排放潛勢,根據異戊二烯排放率,篩選15種異戊二烯排放率高的原生樹種,提供各界參考。

環境部強調,植樹是一項無悔的政策,環境部鼓勵各界廣為植樹,成大研究所提15種樹種公告禁止種植,也不是要求砍伐,相反的,基於種植考量需求,也鼓勵進行該樹種種植。

********************************

環境部公告15種「空汙」樹種 林業界炸鍋批本末倒置

2024-06-27 14:45 聯合報/ 記者余采瀅/台中即時報導

環境部6月25日公告15種樹種,在天熱時釋放出的「異戊乙烯」,屬於臭氧前驅物質,恐導致空汙加劇,建議不要選用 ,其中不乏普遍種植的本土樹種台灣肖楠、楓香、烏心石等,引發林業界炸鍋。

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王升陽表示,異戊二烯是植物為了保護自己而產生的,每種植物都會釋放,在高溫環境下,植物會釋放更多異戊二烯,增強自身的抗熱能力,以避免熱傷害;且植物只在有陽光時才會釋放異戊二烯,晚上幾乎不會釋放,當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高時,植物反而會減少異戊二烯的釋放。

王升陽說,異戊二烯確實會與氮氧化物 (NOX) 反應產生臭氧,造成空汙,不過反應過程很複雜,除必須超過高溫37、38度,且要一大片森林,釋放高濃度的異戊二烯才有可能。植物所釋放的異戊二烯雖然在空氣中穩定存在,但是為無毒,且它與硝酸鹽(NO3-)、氫氧化物(OH-)及臭氧反應的時間很短,在空氣中很快就會分解

另外,2009年環保署空品處研究後,推薦可淨化空氣的樹種,烏心石、水黃皮都入列,如今卻被列為導致空汙樹種,非常矛盾。

王升陽強調,「每個樹種都是好樹」,環境部未經過嚴謹的實驗測量與科學評估,就貿然行文給各單位,造成各界恐慌,實在本末倒置,對15種樹種也不公平。植物釋放的異戊二烯可能遠比人為活動產生的汙染物少,與其限制種植某些樹種,不如多關注如何減少氮氧化物等人為汙染物的排放。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長曾彥學說,植物釋放的異戊二烯沒有毒,釋放後對人體沒有危害,只有在高溫或是有氮氧化物的特殊情況下,才有可能反應成臭氧,造成空汙,但目前台灣並無異戊二烯排放濃度的確切數據,相較於工廠及交通工具排放的廢棄物,城市中植物釋放的異戊二烯濃度並不高,環境部未召集相關單位就公布樹種,太過武斷。

曾彥學說,況且學者僅是整理樹種釋放異戊二烯的排放率,卻環境部過度解讀,如果公布的是外來種尚可接受,但這些都是原生樹種,已經在本土存活上千萬年,現在一紙公文卻說不要種植,實在本末倒置。

************************************

環境部公告避種15種「空汙」樹 民間炸鍋

2024-06-28 04:10 聯合報/ 記者李柏澔、江良誠、余采瀅、葉冠妤

/台北報導

環境部近日發函給相關政府單位和各縣市政府,指部分樹種被證實會釋放異戊二烯(Isoprene),因容易衍生臭氧致影響空氣品質,其中有十五種樹種,如烏心石、肖楠和楓香等本土樹種,若無特殊考量,建議避免選擇種植,讓林業界炸鍋,學者也批環境部過度解讀,造成恐慌,不夠嚴謹,與其關注樹木排放異戊乙烯造成空汙,不如減少人為汙染。


環境部公告指出,為提升空氣品質,推動減少臭氧生成之前驅物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機物汙染排放,其中部分樹種已被證實具有異戊二烯排放率高特性,容易衍生臭氧致影響空氣品質,業務涉及新種植樹時,倘無特殊考量,建議避免選擇該類樹種,其中包括銀葉樹、烏心石、楓香、豬腳楠、台灣肖楠、水黃皮、水柳、福木、棋盤腳、野牡丹、土沉香、槲樹、刺桐、鴨腳木、厚殼桂等。

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王升陽質疑,臭氧的形成不只需要異戊二烯,人為活動產生的其他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如烷烴和芳香烴類化合物,也會與氮氧化物反應產生臭氧,環境部委外的模式模擬缺乏試驗,環境部不只本末倒置,更譁眾取寵。

王升陽強調「每個樹種都是好樹」,二○○九年前環保署空品處研究後,推薦可淨化空氣的樹種,就包括這次建議不要選用的烏心石、水黃皮。與其限制種植某些樹種,倒不如多關注如何減少人為汙染物的排放。

郭姓林農說,種植肖楠廿多年,以前林務局說肖楠是台灣珍貴樹種,自己也以植樹造林為榮,台灣空氣不好原因是汽機車、工廠、火力發電廠排放廢氣,政府不去查,卻怪罪到樹木,「不知道這些官員怎麼想的?」更擔心萬一引起消費者恐慌,造成樹木樹苗滯銷,損失要向誰求償?

台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則認為,臭氧生成原因複雜,主要是工廠、汽機車排放的廢氣,要減少臭氧生成,應該加強管控移動這些汙染源。種樹反而是普遍公認對抗溫室氣體、讓地球降溫的方法,也可減少臭氧生成速度。

環境部大氣司長張順欽表示,名單只是建議而非強制。環境部則說,已邀集林業署、林試所及學界人士討論,提供兼具減碳、減汙、景觀等效益樹種給民眾參考。

****************************************

2024年6月21日 星期五

小排量渦輪一定快與省?《消費者報告》唱反調

 


************************************


「小排量渦輪」好不好? 專家:可能會發生「這個」問題

     地球黃金線 編輯部

中華民國109年 8 月 31 日

近年來,排汙及油耗等相關法規越來越嚴格,也間接讓噴油量較少及排汙表現更好的「小排量渦輪引擎」被廣泛運用在許多新車上。相信有在關注車壇動態的車迷朋友們都有注意到,「小排量渦輪引擎」儼然已經成為新趨勢;不過它的優勢還不只如此,雖然採用較小的排氣量設定卻可以輸出更大的動力;換言之,若與同排氣量的自然進氣車款比較,少說也能多出1倍以上的動力輸出。

 

不過小排量渦輪引擎也不是完美無缺,由於運作時溫度更高,因此散熱系統進氣系統都是需要比自然進氣引擎更加強化,加上缸體、活塞、連桿等也都需要更高強度要求,這些額外成本自然也會反應在車價上。



Volkswagen Golf搭載1.0升TSI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是「小排量渦輪引擎」代表車款之一。(圖片來源/ Volkswagen)

  ((106年6月上市的小改款七代Golf,入門款動力由三缸1.0TSI取代原有四缸1.2TSI

                       三缸999c.c.的EA211系列引擎

另外,儘管渦輪增壓引擎技術已經越來越成熟,但在耐用性及妥善率方面仍不及構造相對簡單的自然進氣引擎。汽車網站編輯雷尼表示,各家車廠陸續發現Downsizing小排量渦輪增壓引擎會發生低速預燃(LSPI)的問題。至於什麼是低速預燃?簡單來說,就是在引擎低轉速時急著大腳油門機油形成的碳粒在燃燒管道中會誘發爆震,而活塞也會在還沒達到上死點時因為爆震而點燃混合氣,有可能造成連桿及活塞受損。雷尼解釋,小排量引擎需要借助機油來達到潤滑跟散熱,挑選機油時應以稀薄且潤滑性好的為主,他建議車主最好按照原廠規範保養。

Skoda Scala動能版搭載1.0升渦輪增壓引擎,能輸出115匹最大馬力及20.4公斤米峰值扭力。

 

當然相信有許多人在買新車時,就會思考到未來售出的中古車價,對此中古車達人兩千表示,搭載渦輪增壓引擎的車款中古車價高低是取決於「車型」。如果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來想,購買售價較低中古車款的車主大多是以省油好養為主要訴求,也因此自然是不希望再承擔渦輪故障的風險,畢竟渦輪引擎維修費用落在5到8萬元之間,再怎麼說也是一筆錢。不過兩千也提到,有些車型在搭載渦輪引擎後反而在中古市場中更加保值,例如Lexus的ES車系正是如此。


---------------------------------------------------------

小排量渦輪一定快與省?《消費者報告》唱反調

u-car.com.tw        陳翾、編輯 梁尚倫撰文製表:李任翱攝影118,832

   中華民國102年2月6日 

在通常的觀念當中,小排量渦輪增壓引擎能夠輸出與更大排量自然進氣引擎相近的動力同時卻又能有更出色的燃油效率,因而近年來廣受消費者青睞,同時也成為了車廠研發的主流。不過,美國權威的 Consumer Reports《消費者報告》近日進行了實際測試並發表文章,表示並非所有小排量渦輪引擎都能在擁有足夠動力的同時,改善燃油效率。

Consumer Reports《消費者報告》近日進行了實際測試並發表文章,表示並非所有小排量渦輪引擎都能在擁有足夠動力的同時,改善燃油效率。

大排氣量仍佔性能優勢,實測油耗相差無幾

《消費者報告》測試了多款搭載有小排量渦輪增壓引擎的車型,同時還對比了多種與其動力表現相近的大排量自然進氣競爭車型。結果發現某些搭載小排量渦輪增壓引擎在加速性能等表現上並不比大排量的自然進氣車型出色,同時,在油耗表現上也出人意表地處於劣勢。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 EPA 所公布的數據,某些小排量渦輪車型在燃油效率上的確佔優勢,不過相對於 EPA 的結果,《消費者報告》在實際測試中得出的結果卻並非如此。

Chevrolet Cruze 搭載了 1.4 升渦輪增壓引擎,但在加速性上,與搭載 1.8 升自然進氣引擎的基本型相差無幾,而燃油效率方面也持平。

在圖表中,《消費者報告》列出了多款在美國市場上常見的車型,當中包括 Hyundai Sonata、Toyota Camry、Honda Accord、Chevrolet Cruze 等等。在文章中,《消費者報告》以 Ford Fusion,即美國版 Mondeo 為例,其搭載的 1.6 升 Ecoboost 渦輪增壓 4 缸引擎的車型能輸出 173 匹馬力,不過其靜止至 60 英里 (約時速 96 公里) 加速表現卻不如大多數採用 2.4 升自然進氣引擎的對手,而其每加侖汽油行駛 25 英里的油耗表現也遜色於大多數競爭對手。類似的情況在 Ford Fusion 搭載 2.0 升 Ecoboost 渦輪增壓引擎的車型對比競爭對手的車型時同樣存在。


而在同樣的車型上,Chevrolet Cruze 搭載了 1.4 升渦輪增壓引擎,但在加速性上,與搭載 1.8 升自然進氣引擎的基本型相差無幾,而燃油效率方面也持平。


自然進氣、渦輪增壓動力,油耗/加速比較表

車型 引擎 0-60 英里加速 (單位:秒) EPA 油耗數據(每加侖燃油可行駛英里數,數值越大越好) 《消費者報告》油耗數據 

Ford Fusion 1.6L (渦輪增壓)         8.9  28 25

Hyundai Sonata 2.4L (自然進氣) 8.2 26 27

Kia Optima 2.4L (自然進氣)      8.6 27 25

Toyota Camry 2.5L (自然進氣)      8.4 28 27 

Honda Accord 2.4L (自然進氣)         7.7 30 30

Nissan Altima 2.4L (自然進氣)      8.2 27 31

 Ford Fusion 2.0L (渦輪增壓)        7.4 26 22

Hyundai Sonata 2.0L (渦輪增壓) 6.6 26 25

Kia Optima 2.0L (渦輪增壓)         6.6 26 24

Toyota Camry 3.5L (自然進氣)         6.4 25 26

Honda Accord 3.5L (自然進氣)        6.3 25 26

Nissan Altima 3.5L (自然進氣)        6.3 23 24

 Chevrolet Cruze 1.4L (渦輪增壓     9.8 28 26

Chevrolet Cruze 1.8L (自然進氣)  10.5 27 26

 Dodge Dart 1.4L (渦輪增壓)       8.6 31 29

Dodge Dart 2.0L (自然進氣)     11.0 27 27

 Ford Escape 1.6L (渦輪增壓)          9.9  25 22

Honda CR-V 2.4L (自然進氣)          9.2      25 23

Kia Sportage 2.4L (自然進氣) 10.3 23 22

Toyota RAV4 2.5L (自然進氣) 10.0 24 23

 Ford Escape 2.0L (渦輪增壓) 8.2 24 22

Kia Sportage 2.0L (渦輪增壓) 7.1 22 21

Toyota RAV4 3.5L (自然進氣) 6.7 22 22

 

BMW X3 2.0L (渦輪增壓) 7.3 24 23

BMW X3 3.0L (自然進氣) 7.2 21 22

 Ford F-150 3.5L (渦輪增壓) 7.7 17 15

Ford F-150 5.0L (自然進氣) 7.8 16 15

綜觀《消費者報告》所整理的各項數據,其中不乏已經或即將在臺灣上市的車款,包括了於前陣子上市的 Honda CR-V、Toyota RAV4,以及即將登臺的新一代 Ford Escape (Kuga)、新一代 Honda Accord、Ford Fusion (Mondeo)。而我們也能夠看到以上車款無論採用渦輪增壓或自然進氣動力,在性能表現和燃油效率上都沒有顯著的差異;雖然話說如此,但對臺灣消費者來說,小排氣量的渦輪增壓動力將會在牌照稅的級距分級上擁有優勢。

反思渦輪系統的用意與效率

《消費者報告》認為,渦輪增壓引擎主要通過額外強制增加引擎進氣量來提升引擎功率,不過引擎通常需要在特定的空氣燃油比下運作,當額外的空氣進入引擎,為保持空燃比,引擎同樣需要更多的燃油引入氣缸當中。這或許也成為了小排量渦輪增壓引擎相對於自然進氣引擎燃油表現改善不明顯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像類似 EPA 之類的油耗測試,更多情況下是在近似於實驗室的環境下得出結果,與《消費者報告》在現實環境中、更接近消費者實際駕駛習慣及環境下所得出的測試結果也必然存在差異。

引擎通常需要在特定的空氣燃油比下運作,當額外的空氣進入引擎,為保持空燃比,引擎同樣需要更多的燃油引入氣缸當中。這或許也成為了小排量渦輪增壓引擎相對於自然進氣引擎燃油表現改善不明顯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圖為 1.6 升 Ecoboost 渦輪增壓引擎)

《消費者報告》的文章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給目前的小排量渦輪增壓熱潮潑上了一盆冷水。的確,小排量渦輪增壓引擎儼然已經成為了全球汽車動力系統的主流趨勢,無論是國外大廠還是國內自主品牌車廠,都在一窩蜂地開發相應的引擎,而在各大車廠有意無意的信息轟炸下,消費者似乎也在不經意間形成了小排量渦輪=省油的定式思維。


《消費者報告》的結論不知道能否讓大家冷靜思考一下,誠然,渦輪增壓引擎有著中低轉區域扭力充沛,可形成扭力高原等先天優勢,讓消費者有加速更得心應手的感覺,不過實際上其真實加速反應,未必比同等動力水平的自然進氣引擎優越多少,油耗表現也同樣如此。

車廠大力推廣小排量渦輪增壓引擎,或許其更多是處於幫助消費者在合理規避排量稅費的同時,也能擁有相近的動力表現,並非由於小排量渦輪增壓引擎全面優於大排量自然進氣引擎。。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其實廠方大力推廣小排量渦輪增壓引擎,或許其更多是處於幫助消費者在合理規避排量稅費的同時,也能擁有相近的動力表現,而並非由於小排量渦輪增壓引擎全面優於大排量自然進氣引擎。對於車廠而言,這也給他們一個提醒,其實小排量渦輪增壓引擎並不應該成為節能增效道路上唯一的選擇,如何進一步發掘自然進氣引擎的潛力—像是 Mazda Skyactiv 技術上所做的,同樣也是引擎創新與提升的可行途徑。


*********************************

2024年6月17日 星期一

【重磅快評】政客們不應消費台灣藍鵲

 

*********************************

卓榮泰稱國會改革讓人民恐懼 藍委指社維法移送680件 高達530件不罰 政府才是無法無天

04:10       2024/06/20 中國時報 陳薏云

行政院長卓榮泰19日為國會改革覆議案前往立法院備詢,他說,調查權是侵害人民基本權利,將造成恐懼。然國民黨立委羅智強有備而來,端出數據質疑民進黨執政8年,政府指控民眾造謠,以社會秩序維護法移送共680件,其中高達530件不罰,直言不罰的無辜民眾更恐懼,「這個政府抓異議者比抓詐騙集團還有效率。」

卓榮泰昨指出,質詢權、調查權、聽證之行使既違反權力分立原則,且侵害人民基本權利。

羅智強則端出數據,點破侵害人權者正是民進黨。根據警政署統計,民進黨政府任內2016年至2024年1月止,依社維法63條第1項第5款「散布謠言罪」共移送680件,但只有2成3、150件裁罰,其餘530件最後均不罰。


羅智強指出,前總統馬英九時代,按照同法條遭移送人數,2011至2015年也只有32件,平均1年才6.4件,但到了民進黨執政卻暴增13倍。500多位無辜民眾遭到政府濫權偵訊,有的只是轉貼立委質詢影片、有的是在臉書社團貼自己買到臭綠蛋的照片,然後就被政府查IP、在半夜被警察敲門、夜間問話,且沒有律師陪同。

羅智強表示,國會改革現在還沒生效,也沒有民眾到立法院協助調查、聽證,卓榮泰馬上接著說,聽羅智強質詢,如果他是一般民眾,他內心會非常恐懼;羅智強回嗆「你跟我談恐懼?民進黨就是恐懼的總和。」

而對於社維法濫權,卓榮泰解釋,民眾有司法救濟管道。羅智強再批,聽證、調查也有司法救濟,國會改革有4道門檻保護人權,第1道門檻民眾有拒絕證言權,第2、3道門檻要113位立委決議可以調查、處罰,第4道門檻則有行政救濟。相較於民進黨濫用社維法查水表,政府才是無法無天。

羅智強也問卓榮泰,是否應該刪掉社維法63條第1項第5款散布謠言的處罰?卓榮泰則說,言論自由是最高價值之一,任何人不該散布謠言。羅智強再端出2013年時任立委蕭美琴、潘孟安、林佳龍等人提案刪除社維法63條第1項第5款,修法理由是「即使是謠言也該受到言論自由保護」,指「卓榮泰一刀砍死同黨同事」。

********************************

【重磅快評】政客們不應消費台灣藍鵲

2024-06-17 10:59 聯合報/ 主筆室


國會改革、反擴權兩陣營在立法院內外對峙局面升溫中!綠營的「青鳥行動」對上藍營的「藍鷹活動」,雙方都圍繞著不干牠事的台灣藍鵲做文章,把台灣藍鵲推崇得形象完美,熱愛民主自由;糟糕的是,政治人物並不懂藍鵲習性,而這一平靜的普羅物種已因政治力干擾,影響牠在台灣棲地的角色,現況是持續扭曲中。

棲息在中低海拔闊葉林台灣藍鵲,牠在生物界唯一的身份是台灣特有種,除此之外,沒有保育的其它特有身份;糟糕的是,曾經疑涉政治力干擾,台灣藍鵲的族群數也受到影響,其它的連動包括同棲地物種,食物鏈及食源分配,台灣藍鵲的生態地位扭曲許多年。

不當的外力干預發生在2007年,當時總統是陳水扁。民進黨不分區立委田秋堇倡議,美國有白頭海鵰國鳥,法國國鳥是公雞,印尼是天堂鳥,她認為台灣應該也有國鳥,突顯出台灣的特色,與推動生態保育的驕傲。票選台灣國鳥的活動候選鳥類還有帝雉、藍腹鷳、黃山雀,開票結果台灣藍鵲勝出。本來這項民間票選活動沒有太大意義,雖想藉由立法委員票選,但也不具保育意義。

藍鵲勝出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盟檢視台灣藍鵲族群的存活狀況,認為現況不錯建議不要升級指定為「保育類」物種,因為列入野保法介入的保育類物種,因為法律強制保護,會影響藍鵲的棲息條件,當然也影響族群數量。雖然國際兩個權威保育組織提出建議,但台灣藍鵲仍被農業部前身農委會指定為保育類,受野保法保護。果不其然,「升級」為保育類後藍鵲的數量穩定增加

台灣藍鵲的習性不似外觀的雍容、豔麗,反而已可列入脾氣壞的等級,其粗嘎、不悅耳的鳴叫即是代表;再者,藍鵲食性、食量相對都大,中低海拔闊葉林植物果實牠吃,動物的鳥類、蜥蜴、蛇、鼠類也毫不客氣,一份在中興大學蕙蓀林場的觀察,那兒幾乎是「寂靜的春天」,這正是保育類台灣藍鵲存活的後遺症。藍鵲的繁殖期在春夏之際,或許因為育雛的護幼行為,此時藍鵲的攻擊性較強,常會低飛巴行人的頭。

立法院外的青鳥、藍鷹行動,政治人物當然可以拿藍鵲做文章,但應先瞭解藍鵲的習性,不能亂扯。


***********************************

2024年6月15日 星期六

民進黨「反濫權、護民主」首站選花蓮宣講 祕書長林右昌:傅崐萁毀憲傷害比地震還大

 


心、目中只有支持者。也只有對支持者才有同理心

跑到你家說;你家死人不重要,我的代誌卡大條,我的價有價值~~滿滿台灣價值 !

           ----- 這樣都不生氣反而認同的 ,就真的是死忠的囉  !!

**************************************

波波漫畫

波波漫畫

******************************

首站選花蓮宣講 林右昌:傅崐萁毀憲傷害比地震還大

2024-06-14 20:16 聯合報/ 記者王燕華/花蓮即時報導


民進黨「反濫權、護民主」下鄉宣講,首站刻意選在花蓮祕書長林右昌說,傅崐萁帶領強行表決的整個過程,讓很多人看不過去,傅在國會做的事,比403地震對花蓮造成的災害,對台灣造成的災害和影響更大,造成的是憲政體制的大地震。

綠營宣講首發場,今天下午5時在鄰近東大門夜市的花蓮市石來運轉廣場開講,林右昌與立委沈伯洋、發言人吳琤及在地黨籍議員接連開講,現場湧入不少民眾,高舉「反濫權護民主」牌子。

林右昌說,民主不只是舉手,有不同意見應該拿出來討論,形成共識,再依民主程序做決定;青島東路有10多萬人站出來,就是因為沒有民主程序、只有暴力表決,民進黨辦宣講,並不是要政治對抗,只為深化民主。

「立委可以修法把自己變成法官嗎?實在太離譜」林右昌說,行政院提出覆議,就是因為藍白的法案窒礙難行,不只侵犯行政權,也可能侵犯監察、司法權,還用表決判你有罪,完全不是民主常態。他呼籲全國民眾拿起電話,打給選區的藍白立委,要求支持21日要在立院表決的覆議案。

對於柯文哲下戰帖要電視辯論,林右昌批評「本末倒置」,「早知要電視辯論,何必沒收在委員會討論法案的機會?」喊話白委下禮拜投下贊成票,退回法案,大家一起在立院委員會好好討論、辯論。並說,花蓮不是國民黨的天下,也不是傅崐萁的王國,真正照顧花蓮人的,其實是民進黨政府。

沈伯洋說,傅崐萁、黃國昌要通過的法案,有一套整體計畫要毀滅台灣,第一步就是掏空台灣,讓什麼事情都由立法院直接訂預算,拖垮財政,讓民眾覺得中央執行不力,「從頭到尾就是政治鬥爭」。

他說,立院提出的預算行政院可以「不做」來對抗,藍白就訂藐視國會罪,要把所有行政官員包含院長「壓在地上摩擦」,讓官員一定要聽他的話

沈伯洋說,立委本來就可以調查,但要符合程序而且與立委有關事項,但藍白法案調查範圍不設限,舉例來說,要調查高端疫苗,可以把打過高端的人叫來,問有沒有副作用,若說沒有,就可能被說是藐視國會,會不會受罰並非看有沒有副作用,而是立法委員投票,這個法案不只要讓官員害怕,也要讓一般人害怕,讓國家陷入毀滅,中國會最開心。


*****************************************************

【即時短評】綠營煽動仇恨值成「顯學」 花蓮人情何以堪?

2024-06-09 12:07 聯合報/ 本報記者/王慧瑛

針對綠營議員支持抵制花蓮言論,副總統蕭美琴回應,現在花蓮需要溫暖的應援,「不要用政治角度看待」。記者王思慧/攝影


4月強震過後,花蓮經濟仍未恢復元氣,近日民進黨台北市議員李建昌卻稱,不去花蓮旅遊是因為不滿傅崐萁夫妻」,一番仇傅言論,企圖煽動仇恨值打擊政敵,殃及無辜百姓,毫無同理心,聽在努力從災後奮起的花蓮人耳裡將情何以堪?

今年端午連假對花蓮格外沉重,許多災民失去家園、觀光業等不到遊客上門,「抵制花蓮言論」犯眾怒,李建昌挨轟道歉稱,「看不慣傅崐萁囂張亂政的行為,一時惱怒才發文」。嘴巴說道歉,但花蓮人看不出是否真心悔改。

操弄仇恨值,成為近年台灣政壇的「顯學」。每一場罷免連署、投票,勢必造成社會對立、撕裂、內耗,當仇恨蔓延,將掀起「冤冤相罷」亂象,社會永無寧日。

回顧2020年大選,時任高雄市長韓國瑜敗選後回歸市長角色,不久即面臨綠營結合側翼的罷免攻勢,經歷一場仇恨動員,最後罷韓成功。經過市長補選,民進黨陳其邁「復仇成功」入主市府,高雄再度藍天變綠地,政治人物獲得權力,社會傷害卻難平復。

2024大選過後,外界關注新北市長侯友宜是否面臨同樣難關,近來罷侯團體宣布停止連署收件,其中一大因素是侯友宜之於新北市民,沒有那麼高的仇恨值。

基隆市長謝國樑也面臨罷免挑戰,「拆樑行動」進入第二階段連署,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說,「這是一場公民行動,政黨或政治人物沒有涉入」,但林右昌常批謝國樑主政後城市光榮感消失,這番話等於號召綠營支持者「反謝」,巧妙呼應罷免論述。

點燃仇恨值政治操作,手法愈來愈常見,藍綠皆然,但政治攻防不該失去人性,或被仇恨沖昏頭而做出冷血言行。即便民意如流水,理性選民仍是多數,挑起仇恨值的一方,要承受難以預測的後座力,過度動員、製造衝突,更容易讓選民反感。

**************************************

綠營抵制傅崐萁不來花蓮 地方喊:別懲罰 花蓮不是傅崐萁的

2024-06-07 15:50 聯合報/ 記者王燕華/花蓮即時報導

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右)與黨籍立委林憶君(左)等人騎自行車環騎花蓮,為震後的花蓮行銷觀光旅遊。記者王燕華/攝影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地震後二度到花蓮,今天環騎花蓮要用個人魅力行銷花蓮景點;相較之下,網路傳出一些「抵制傅崐萁、不到花蓮旅遊」的「報復性不旅遊」聲浪,連綠營北市議員李建昌都發文表態「有人發起不去花蓮消費了!可悲、可歎,但我有點贊成欸!」花蓮藍營議員吳東昇呼籲振興不分政黨顏色;民眾黨議員傅國淵更說,花蓮不是傅崐萁的,希望這只是綠營少數人的想法。

0403地震重創花蓮,民進黨中央力推多項振興方案,行政院長卓榮泰520就任後也馬上赴災區視察,曾任花蓮立委的副總統蕭美琴就職前更低調率黨工遊花蓮,都在表達支持與關切。

但是,綠營立院總召柯建銘先前一句「花蓮地震是老天有眼」引起強烈反彈,北市議員李建昌昨又在臉書發言,「國民黨被傅崐萁掌握了!難怪很多好友最近都不到花蓮旅遊」,還說,「可悲丶可歎,但我有點贊成乀!」、「花蓮有的店倒閉了,要好好反思原因。」在在大傷了花蓮人的心。

花蓮是觀光大縣,旅遊相關產業占7成,觀光業受到重擊,百工百業跟著蕭條,相較綠營傳出「報復性不旅遊」的聲浪,柯文哲受在地觀光業者邀請,透過2天1夜環騎花蓮各鄉鎮景點,介紹花蓮依然安好,就讓花蓮人感到溫暖。

陪同騎乘的花蓮民眾黨議員傅國淵說,花蓮發生這麼大的地震,受到重創,亟需振興經濟,柯文哲來環騎,也是單純希望幫上忙,跟政治沒有關係。他表示,花蓮並不是傅崐萁的,希望這只是少數人的想法,外界不要斷章取義用抵制旅遊來懲罰花蓮。

國民黨縣議會黨團總召吳東昇說,任何來振興災區的行為。相信都是人的善心本意,不應該分政黨顏色,更不應該讓協助振興染上政治味。


*************************************

------------------都自黑了 ,還怕別人抹黑 ???!!!

脫口「老天有眼發生0403大地震」 柯建銘道歉籲勿抹黑

台視新聞網 2024年5月6日


今(6)天上午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召開國會改革的審查會議時,民進黨團立院總召柯建銘失言表示,「老天有眼發生大地震,阻止國民黨團版本的審查」引發爭議。對此,柯建銘緊急道歉,並呼籲藍營不要進行抹黑攻擊。


地震說失言! 柯道歉還原語意:勿抹黑攻擊

今天司法及法制委員會進行國會改革的提案審查,持續進行審查民進黨團的版本,只不過程序發言時,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講到先前審查國民黨團版本時,失言表示「老天有眼發生大地震,老天要救台灣的民主,審查在下午就停下來,後來傅崐萁走了,國民黨表決輸一票,因此不得不妥協。」

柯建銘一句「老天有眼發生大地震」,引發國民黨團不滿,更批評「這是在花蓮鄉親傷口上灑鹽」,還嗆柯建銘總召「這番冷血政治語言,賴清德準總統能夠接受嗎?」;另外花蓮縣府相關處長還有當地里長也都認為,發言不是很適當。

花蓮民族里里長張東耀表示,「0403是一個天災,立法委員在程序委員會上講這種話,不是那麼妥當,但我希望這種的政治口水可以少一點,大家來多多幫忙花蓮。」花蓮縣府行研處長吳昆儒也表示,「不應該拿災害作為開玩笑,或是藉任何理由的說法,要求柯建銘針對這件事情道歉。」

面對失言風波,柯建銘趕緊出面道歉,他表示,「引起大家誤解以及不舒服,本人在此鄭重道歉,我講老天有眼發生地震,讓我們國會改革法案能夠再往後處理能夠好好開公聽會、找到好好審查的時間點,所以請不要誤解,也不要抹黑攻擊」,同時柯建銘也再三強調,呼籲藍營不要進行抹黑攻擊。

台北/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曾以馨


***********************************


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右)與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右)與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改革六君子精神不在? 傅崐萁:如柯建銘口中香菸飄散

2024-06-14 18:16 聯合報/ 記者屈彥辰/台北即時報導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國會改革法案,行政院就此提出覆議案,民進黨團意欲配合政院,使覆議案通過。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今(14)日於臉書發文,以推動清末年間戊戌變法的「戊戌六君子」,譬喻民進黨曾有「改革六君子」,如今只剩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肉體還在但精神不在,如其口中的香菸燃燒殆盡、隨風飄散。


傅崐萁說,1898年秋,位於北京城宣武門外的菜市口法場有六位支持政治改革、擁護變法的年輕人慷慨赴義,當時他們認為國家到了救亡圖存的時刻,若再不挺身而出支持改革,國家必將墜落至萬劫不復的深淵,唯有改革方能矗立於世界列強之林,史稱「戊戌六君子」,其中又以譚嗣同最為著名。


傅崐萁表示,縱使改革以失敗告終,但譚嗣同等人至死不渝支持改革、擁護變法的態度卻流芳百世,其風骨為後世所景仰,表現出「不以成敗論英雄,貫徹始終為好漢」的精神。以古為鏡,反觀今日,當年民進黨高舉改變的大旗,張口便是理想、希望、進步、改革等詞彙,如今卻只剩下詐騙、謊言、貪汙、腐敗。


傅崐萁提到,民國82年,沈富雄、柯建銘、陳水扁、呂秀蓮、謝長廷、蘇嘉全等六人擬具「立法院聽證調查法草案」,內容包含「聽證會之證人拒絕出席、證言、記錄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拾萬元以下罰鍰」、「聽證會之證人虛偽陳述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轉頭回望,不勝唏噓。


傅崐萁指出,當年民進黨立院黨團的「改革六君子」,如今還站立在立法院的僅剩柯建銘一人。肉體還在,但精神呢?風骨呢?宛如柯建銘口中一根根的香菸燃燒殆盡、吞雲吐霧之際隨風飄散。


傅崐萁總結,「民進黨團內部不乏英雄好漢,你們不要被權力蒙蔽雙眼、讓讒言充斥雙耳,起義來歸吧!一起讓陽光照進國會,重新擦亮民進黨改革的招牌,讓台灣人看到民進黨新的改革六君子!」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國會改革法案,行政院就此提出覆議案,民進黨團意欲配合政院,使覆議案通過。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今(14)日於臉書發文,以推動清末年間戊戌變法的「戊戌六君子」,譬喻民進黨曾有「改革六君子」,如今只剩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肉體還在但精神不在,如其口中的香菸燃燒殆盡、隨風飄散。圖/傅崐萁臉書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國會改革法案,行政院就此提出覆議案,民進黨團意欲配合政院,使覆議案通過。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今(14)日於臉書發文,以推動清末年間戊戌變法的「戊戌六君子」,譬喻民進黨曾有「改革六君子」,如今只剩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肉體還在但精神不在,如其口中的香菸燃燒殆盡、隨風飄散。圖/傅崐萁臉書

****************************************

2024年6月4日 星期二

美防疫專家佛奇坦承防疫規定多編造 台感染專家:其專業不在感染症

 


不足為奇 !!     各類專家編造規定、各種禁忌要人遵守,自古即有。

          口罩套 ! 電鍋蒸口罩 !  

      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

*****************************************

美防疫專家佛奇坦承防疫規定多編造 台感染專家:其專業不在感染症

2024-06-04 17:50 聯合報/ 記者李青縈/台北即時報導

美國防疫英雄佛奇跌下神壇,部分政策制定並無科學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我國防疫相關政策主要是由專家諮詢小組開會,作為防疫政策建議。記者李青縈/攝影

新冠疫情餘波盪漾,前國家過敏及傳染病研究院(NIAID)院長佛奇(Anthony Fauci)坦承抗疫防疫規定多數是編造,不知道社交距離、幼童戴口罩等都沒有科學依據,讓社會付出重大成本。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立民指出,佛奇當初會有這樣的地位,不是因為專業能力,只是地位,社交距離、戴口罩本來就是預防飛沫傳染的方法。

美國聯邦眾院3日舉行聽證會,邀請佛奇到場,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他成了全美最信任的抗疫專家,但是他先前訪談紀錄坦承「編篡」防疫措施,坦承不曉得哪些研究主張社交距離,也不記得讀過何主張兒童戴口罩有助防疫的報告,並坦言疫情過後,沒有追蹤任何關於強制戴口罩對兒童影響的研究。

黃立民直指佛奇不是感染症的專家,其專長在免疫學,佛奇之所以在疫情期間可有那樣的封號,是因為地位所致,而不是專業能力。不論是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本來就是飛沫傳染病的有效的預防方式,是感染症的基礎知識,不需要為了剛爆發新冠肺炎而去證明,政策應該儘速推行。

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指出,我國防疫政策是由2020年1月22日成立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專家諮詢小組」討論而來,其會議建議會作為指揮中心於制訂相關防疫政策時的參考。

專家諮詢小組由國立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擔任召集人,邀集國內多位專家組成諮詢團隊,專家專業涵蓋感染症醫學、感染管制、胸腔重症醫學、流行病學、微生物及病毒學、醫學倫理等領域共計約20人

專家諮詢小組及傳染病醫療網各區正副指揮官,依據國內外疫情資訊、數據監測統計與分析、政策施行情形等相關資料,以及所收集之最新實證資料,透過跨領域專業之意見匯集,提供指揮中心全面而深入之重要防疫政策措施建議,包括感染臨床處置指引、疫情監測、社區防疫、防疫物資整備、感染管制、邊境檢疫、疫苗接種策略等,協助指揮中心迅速、有效訂定相關防疫政策,並執行。

***************************************

佛奇承認防疫規定多「編造」 6呎社交距離、兒童戴口罩都沒科學根據

2024-06-03 14:30 世界日報/ 編譯俞仲慈/綜合報導

新冠疫情期間,佛奇是聯邦政府防疫指揮官,經常在白宮記者會上發布防疫指南。(美聯社)


眾院聽證會 民主黨不再力挺佛奇

新冠疫情餘波盪漾,聯邦眾院3日將舉行聽證會,邀請前國家過敏及傳染病研究院(NIAID)院長佛奇(Anthony Fauci)到場,由於佛奇已經坦承抗疫防疫規定多數是編造,不知道社交距離、幼童戴口罩等都沒有科學依據,讓社會付出重大成本,連原本力挺佛奇的民主黨人也不再袒護。  

訪談紀錄曝防疫英雄跌下神壇

根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佛奇出席國會聽證會,眾院共和黨人率先公布今年1月份佛奇訪談的完整紀錄,內容令外界震驚不已。

疫情期間,聯邦規定全民都須戴口罩,連幼童也不例外。(美聯社)

疫情期間,聯邦規定民眾須保持6呎社交距離,以防病毒傳播。(美聯社)


被問如何制定措施「不記得了」

根據訪談紀錄顯示,佛奇坦承疫情期間「編篡」(made up)的防疫措施對於「減緩病毒傳播」並沒有多大效果;對於社交距離措施,佛奇回答:「我已經不記得了,它就這樣出現。」還進一步坦承「不知道有哪些研究」主張社交距離,並指出此類研究「非常困難」

當佛奇被問到:「是否記得任何支持兒童戴口罩的研究或數據?」佛奇表示不記得讀過任何主張兒童戴口罩有助防疫的報告;他說:「可能有,但我不記得我有沒有確實這麼做。」並坦承疫情過後,沒有追蹤任何關於強制戴口罩對兒童影響的研究。

NIH報告戴口罩不利學習 社交距離讓學生焦慮

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戴口罩對於學生的讀寫與學習能力帶來「極為負面」的影響;根據NIH另一項研究發現,社交距離還導致學生出現「憂鬱、廣泛性焦慮、急性壓力與思維混亂」等心理問題。

2020年拜登總統上任後,指派佛奇擔任聯邦防疫指揮官,負責發布防疫政策,但是共和黨人卻將佛奇提出的防疫措施棄之如敝屣,成立眾院新冠特別小組委員會(House Select Subcommittee on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追查病毒來源以及聯邦防疫政策的疏失。

國會眾院聽證期間,旁聽席上有人穿著「佛奇下獄」T恤,表達對佛奇的不滿。(美聯社)

共和黨促佛奇交個人電郵給調查機構

此外,委員會發現佛奇前首席助理莫倫斯(David Morens)使用個人電郵處理公務,以逃避「資訊自由法」(FOIA)的監督,震驚委員會主席、俄亥俄州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溫斯卓普(Brad Wenstrup)要求佛奇交出個人電郵與電話記錄交給調查機構。

因此原本將佛奇視為防疫英雄的民主黨人也開始轉向,委員會成員、密西根州民主黨籍聯邦眾議員丁格爾(Debbie Dingell)表示,聽證會的目標是確保佛奇獲得公平對待,而且大眾需要:「了解佛奇做了什麼、為什麼這麼做、拯救了多少生命,以及我們可以從發生的事情中學到什麼,無論好壞。」

*************************************

眾院調查佛奇 共和黨、民主黨2醫生眾議員主導

2024-06-04 15:04 世界日報/ 記者顏伶如/綜合報導

擔任聽證會主席共和黨籍俄亥俄州聯邦眾議員溫斯卓普(右),副主席民主黨加州聯邦眾議員魯伊斯(左),都是醫師專業。(美聯社)


曾在川普政府、拜登政府擔任白宮首席防疫顧問的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NIAID)院長佛奇(Anthony Fauci),由於承認許多防疫規定並無科學根據,「防疫英雄」形象恐將破滅。眾院對佛奇的調查是由兩名醫生出身的眾議員領軍:共和黨籍俄亥俄州聯邦眾議員溫斯卓普(Brad Wenstrup)與民主黨籍加州聯邦眾議員魯伊斯(Raul Ruiz)。


華盛頓郵報報導,曾在美軍擔任戰場外科醫生的溫斯卓普被任命為眾議院新冠病毒疫情特別小組委員會(House Select Subcommittee on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主席之後,決定必須找來醫師加入委員會。委員會花了16個月追查新冠疫情起源之後,溫斯卓普與魯伊斯對於核心議見出現意見分歧,不確定調查工作是否有助於美國民眾為另一波疫情預做準備,或者上次疫情造成的社會分裂將變得更加深化。


佛奇3日在委員會作證,共和黨國會議員質詢重點在於非營利組織「生態衛生聯盟」(EcoHealth Alliance)跟武漢病毒研究所在中國針對危險病毒進行研究的合作關係。聯邦官員今年5月已停止對「生態衛生聯盟」提供經費贊助,理由是疫情調查小組發現某些不尋常的狀況。

魯伊斯等民主黨國會議員坦承疫情期間確實有許多疏失,包括「生態衛生聯盟」對於研究結果誤導政府、前任佛奇助理則承認曾經蓄意刪除電郵。不過,民主黨國會議員說,共和黨主導的調查行動徒勞無功,浪費納稅人稅金,錯過對下一次健康危機預做準備的機會。

雖然不少政治人物、媒體社論頻頻呼籲,但政府並沒有成立類似911恐怖攻擊事件調查委員會的打算,川普官員與拜登官員都對重提以往不受歡迎決策、聚焦昔日疏失感到卻步,今年過後國會可能不再繼續追究新冠疫情。溫斯卓普與魯伊斯的合作成了兩黨為疫情起源找出答案的最後希望。魯伊斯說,擔任醫師時的希波克拉底誓詞就是不能害人。


************************************

2024年6月3日 星期一

(救國團 )未受國民黨掌控 綠營大咖曾是幹部

 


****************************************

(救國團 )未受國民黨掌控 綠營大咖曾是幹部

04:10   2024/06/04 中國時報 崔慈悌

民進黨大咖都曾是救國團幹部,印證了救國團並不能算是國民黨的附隨組織。圖為救國團2022年10月上街遊行,抗議黨產會違法濫權處分。(本報資料照片)


作為四、五年級生青春回憶的救國團,2018年遭黨產會認定是國民黨附隨組織。事實上,救國團原隸屬國防部,之後變更為社團法人。李登輝任國民黨主席時曾想安排女婿賴國洲擔任救國團主任而不得,前總統蔡英文曾擔任其活動講師,立委許智傑等多位民進黨大咖都曾是救國團幹部,印證了救國團並不能算是國民黨的附隨組織。

救國團的成立要追溯到( 中華民國41年)1952年3月29日青年節,時任總統的蔣中正發表《告全國青年書》,勉勵青年要鍛鍊體魄,並提出組織「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的號召,之後由國防部負責籌組,同年10月31日,時任行政院長陳誠召開成立大會,並推派國防部政治局主任蔣經國兼首任的救國團主任。


中華民國58年)1969年12月24日內政部准予救國團變更為「社會運動機構」,中華民國78年)1989年11月24日救國團正式向台北地方法院辦妥社團法人登記,至此轉型為社團法人,中華民國107年)2018年遭黨產會認定是國民黨的附隨組織時,即引發社會嘩然。

救國團是不是附隨組織,最主要的關鍵就在於國民黨能否掌控救國團人事?最明顯的例子是在1999年,時任總統李登輝兼任國民黨主席,曾想盡辦法要安排時任國民黨青工會主任賴國洲擔任救國團主任,最後卻連指導委員都沒選上。

此外,許多民進黨大咖更曾擔任過救國團幹部,曾是黨產會副主委兼發言人的現任監委施錦芳,就擔任過救國團墾丁青年活動中心主任委員;蔡英文未就任總統之前,擔任過救國團營隊的講師,並多次參與研討會成為引言人。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許智傑、林岱樺、鍾佳濱,前立委羅致政、陳歐珀、蔡適應等人,也都曾是救國團主委、副委、指導委員;民進黨立委陳瑩的父親陳建年、前台南副市長顏純左等人也曾在救國團任職,皆證明救國團並未受國民黨掌控。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重磅快評】監委追殺檢座 段宜康難撕吞球黃牛印記

 .


******************************

【重磅快評】監委追殺檢座 段宜康難撕吞球黃牛印記

2024-06-03 16:05 聯合報/ 主筆室

偵辦前立委段宜康曲棍球案的台中地檢署檢察官陳隆翔,2019年遭監察院以辦案有嚴重疏漏為由彈劾,懲戒法院判陳不受懲戒;監察院2022年二度彈劾,懲戒法院今天再判陳不受懲戒。監委高涌誠多年來緊咬此案不放,意在製造法界寒蟬效應,卻一再被打臉,反讓段宜康撕不掉「吞球黃牛」的印記,段宜康真要好好「感謝」高涌誠。 


2014年彰化縣長選舉熱戰,當時的民進黨立委段宜康開記者會指控國民黨立委林滄敏涉及曲棍球協會弊案,之後又在民進黨候選人魏明谷造勢場合公開打賭,指林滄敏涉嫌詐領500多萬元補助款,「如無不法願當眾吞下3顆曲棍球」。


案子由時任彰化地檢署檢察官陳隆翔偵辦,結果查出曲棍球協會秘書長李淑惠涉偽造選手住宿、膳食、零用金等單據,申報補助款4百多萬元,依偽造文書等罪緩起訴處分,但林滄敏並未涉案。段宜康的指控被檢方打臉,法院也判段、魏須賠30萬元、登報道歉,上訴高院改判段、魏須賠100萬元、登報道歉,兩人上訴最高法院遭駁回定讞。

檢察官陳隆翔偵辦此案,從此被民進黨監委高涌誠、蔡崇義釘上,兩人認為陳漏未論斷偽造印章、印文及署押等犯罪事實,嚴重違反辦案程序,有11項違失, 以「認事用法上有明顯重大違誤,並嚴重違反辦案程序」為由,提案彈劾。

不過,懲戒法院判陳隆翔不受懲戒,監察院上訴遭駁。監院提再審,一、二審亦敗北。監院2022年二度彈劾,案由同樣是曲棍球案,懲戒法院今仍判陳不受懲戒。高涌誠聲稱二度彈劾是因應懲戒法院職務法庭所認定的狀況,以完備程序;但監委對一個檢察官追殺5次,如何能掩去濃濃的追殺味?

高涌誠聲稱第二次彈劾的理由主要是基於「完備程序」,但陳隆翔也不是省油的燈,直接要求監察院自律委員會能重新檢視當初高涌誠約詢他時的錄音譯文,重點包括高可能在約詢時有說「本件調查案是段宜康所提出,難道我們不用給他交代嗎?」、「為了使曲棍球案能翻案、重啟偵查,我們想了很多方式,只好以檢察官違法失職為由逕行彈劾」。儘管高否認,但本案監委是自己糾纏不休,檢察官不得不反制,監院如果沒有具體回應,如何釐清紛爭? 

高涌誠是不是要藉曲棍球案恐嚇司法,希望檢察官都順從民進黨的旨意辦案,只有他心裡清楚;但高涌誠擔任監委以來,除了曲棍球案,最知名的代表作就是卡管林智堅論文案及為了35年前世台會總幹事羅益世回台遭強制驅逐出境而約詢侯友宜,每案都有政治介入的鑿痕,他說緊咬曲棍球案是「完備程序」,有幾分可信?

段宜康打賭,如果林滄敏沒有詐領500多萬元補助款,他願當眾吞下3顆曲棍球,法院也判決他和魏明谷須賠百萬、登報道歉,但曲棍球始終沒有吞;高涌誠不死心,一而再、再而三要「修理」承辦檢察官,但法院沒有一次稱他的意,高涌誠願賭不服輸更甚段宜康,除了凸顯東廠心態,更喚醒段宜康還沒吞球的過往。如果高涌誠滿腦子都是這些東西,能怪外界要廢監察院的聲浪高漲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