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5年6月16日 星期一

輕生重回10大死因!這年齡層人數激增 衛福部:原因不清楚

邱泰源遭點名下台 11大醫界團體聯合聲援力挺

14:31  2025/07/29 生活

首波大罷免以「25比0」宣告失敗,資深媒體人周玉蔻點名6閣員下台,其中1人為衛福部長邱泰源。北市、新北市、台南市等醫師公會聯合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基層醫療協會等11大醫界團體發出聲明,聲援邱泰源。醫界團體認為,衛福部在邱泰源帶領下,展現對台灣人民健康最大的承諾和行動力,回應了醫療界殷切期待。

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洪德仁、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顏鴻順、台南市醫師公會榮譽理事長陳相國、基隆市醫師公會理事長王俊傑、桃園市醫師公會理事長吳家淦、宜蘭縣醫師公會理事長林旺枝、新竹市醫師公會理事長邱國華、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 黃振國、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中華民國基層醫師協會理事長潘至勤、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廖文鎮,共同發出聲明,呼籲尊重民意理性對話,持續推動健康台灣。

11大醫界團體指出,自去年520新政府團隊上任後,在賴總統領導下推動健康台灣、維護國家安全、發展產業經濟,受到各界很大肯定。醫界始終保持專業的立場,為守護人民健康而努力,而衛福部在邱泰源帶領下,更展現對台灣人民健康最大的承諾和行動力,積極整合資源,回應了醫療界殷切期待,並給予全國醫療人員更充足的量能與支持。唯有理性溝通、攜手合作,才能讓台灣社會更加健康與進步。

「剿匪不是一次就成說」惹議 衛福部政務次長呂建德回應了

                                                                         曾任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2024年5月20日與林靜儀同時在任

22:00  2025/07/28 中時新聞網 焦捷

民眾黨發言人吳怡萱爆,衛福部次長呂建德在大罷免失敗後,於臉書發文稱「剿匪不是一次就成」,痛批民進黨還沒學到教訓。(摘自吳怡萱臉書)
民眾黨發言人吳怡萱爆,衛福部次長呂建德在大罷免失敗後,於臉書發文稱「剿匪不是一次就成」,痛批民進黨還沒學到教訓。(摘自吳怡萱臉書)

狼醫案延燒!立委怒批衛福部「幫凶」 部長拍桌回嗆:侮辱人

13:17 2025/07/07 生活

立委林淑芬質詢時指控,衛福部在包庇狼醫,程序部分,一直談法源依據,事實上是用「法律審判掩護行政責任」。醫師法25條第4款明定,違背醫學倫理就能移送懲戒,但衛福部一直依照第1款,稱要等法律判決確定才能送懲戒。

至於查詢平台,林淑芬說,涉案人被起訴不代表有罪,相同概念,為何不能告訴民眾醫師正移送懲戒?更何況目前系統連醫師是否有問題都查不到。劉玉菁說明,網站查詢目的是查醫師是否有醫師資格,更詳細的資訊,要兼顧醫師的個人資料保護。

林淑芬打斷,怒斥衛福部從部長到醫事司都「搞不清楚」;邱泰源竟罕見動怒,拍桌厲聲回應「我們很清楚、你才聽不清楚!」就是因為個資法問題,大家在乎所以來檢討,委員卻這樣「侮辱人家」;林淑芬也不甘示弱大吼「你自己搞不清楚還說別人聽不清楚」

林淑芬說,我國狼師、教保員得終身不得任用,狼醫卻被「輕輕放下」,衛福部根本是幫凶。即使兒少法規定醫療人員性騷未成年者可以公布姓名,衛福部也沒有公布,如精神科醫師孔繁錦性侵未成年病患、新竹國泰心臟科醫師紀孟宏猥褻未成年女童。

林淑芬批,衛福部1月承諾4月完成查詢平台,5月說6月、今天說8月,那9月問是不是又要說10月完成?衛福部自己搞不清楚狀況,還在立法院對立委大小聲。

邱泰源情緒稍緩後表示,衛福部並沒有包庇狼醫,先前態度激動,是覺得全國醫師這麼努力,「不能受到污蔑」,稍早委員的用詞「真的傷害到人家」,委員一直罵衛福部搞不清楚狀況,但我們都很清楚,衛福部同仁和醫界都很努力

林淑芬強調,醫事查詢系統查不到醫師是不是狼醫,也查不出是不是合格醫師,並不是要衛福部在判決未確定前公告涉案醫師有罪,而是希望保障民眾「知情權」,透過查詢系統精準查詢到該醫師是否被判刑、是否有前科、是否正移送懲戒、是否被吊照等等,為何門檻那麼高?

主席劉建國說,有關查詢平台,以及醫師何時停止執業要制定流程,請衛福部一周內提出報告。衛福部承諾,會在一周內提出完整作為,向衛環委員會報告。

數十個護理團體衛福部抗議 批邱泰源「爽跑餐會拒見基層」

12:37  2025/07/02 生活


***************藥師公會送「龍袍」給邱泰源 高呼史上最昏庸部長應下台

14:21  2025/05/21 生活

**********************************

心健司代理司長鄭淑心說,衛福部會進一步進行分析;邱泰源強調,只要對民眾有幫助,一定會朝此方向努力。

(只有這句比較具體 ) 現在推動心理健康守門員,例如便利商店店員,若發現有人買碳卻沒買肉,就要提高

---  恭喜超商店員又多一項工作 :  心理健康守門員.


輕生率上升卻無分析 心理諮商服務還縮水 衛福部回應了

12:25  2025/06/23 中時 李念庭 、 劉宗龍

輕生重回國人10大死因,青壯年輕生率更全面上升,衛福部針對背後原因卻無相關分析。即便去年擴大免費心理諮商服務對象,立委指出,每月平均服務量卻「減少」,呼籲衛福部擴大量能,並提供更彈性諮商服務。衛福部長邱泰源說,衛福部深切檢討,除了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輕生防治也需要多方面進行。


立委陳菁徽表示,輕生重回2024年國人十大死因,15~64歲輕生率全面上升。尤其青少年輕生率增加,從2021年每十萬人4.5人,升至2023年每十萬人7人,研究指出與父母離異、網路使用、睡眠減少有關。衛福部針對各年齡層輕生率上升原因,是否有進一步分析?

邱泰源表示,輕生時隔14年重返十大死因,衛福部會深切檢討。不過,名次提升主要是因新冠死亡人數減少、腎臟死亡率降低等。衛福部去年8月擴大青壯年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對象,滿意度很高,也有一定成效。

陳菁徽指出,支持方案成效並無增長,每月平均服務量甚至減少。據統計,2023年8~12月平均每月3435人得到諮商服務,2024年上半年月均2123人,下半年至今年5月月均2189人。

立委邱鎮軍則說,就算不看排名,輕生數字也確實在上升,而根據國外報告,每完成一次輕生,背後大概有10~20起輕生未遂,政府是否有進行相關分析?以及要用什麼方式追蹤、輔導介入?呼籲提出相關措施。

陳菁徽直言,衛福部應進一步分析相關輕生原因,並考量部分民眾有夜間、深夜諮商或遠距諮商需求,增加更彈性、更多次數的服務量能。心健司代理司長鄭淑心說,衛福部會進一步進行分析;邱泰源強調,只要對民眾有幫助,一定會朝此方向努力。

邱泰源表示,不只心理健康支持,輕生防治也需要多方面一起著手。輕生早期防治必須多元化,包括憂鬱防治、學校、職場、社會認知,整體都要改善。尤其早期偵防很重要,現在推動心理健康守門員,例如便利商店店員,若發現有人買碳卻沒買肉,就要提高警覺。

*************************************************

嗆若陳佩琪墜樓亡「馬上拍手擺桌慶祝」 作家挨罵道歉再嗆聲:不服來辯

高皓筠

2025年7月3日 週四 上午6:52


作家吳祥輝昨(2日)兩度在臉書發表言論,槓上民眾黨。(翻攝自吳祥輝臉書)

作家吳祥輝昨(2日)兩度在臉書發表言論,槓上民眾黨。(翻攝自吳祥輝臉書)


知名作家吳祥輝竟針對事件,表示「如果墜樓的是陳佩琪,我馬上用力拍拍手。」(翻攝自吳祥輝臉書/本刊資料照)

知名作家吳祥輝竟針對事件,表示「如果墜樓的是陳佩琪,我馬上用力拍拍手。」(翻攝自吳祥輝臉書/本刊資料照)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京華城圖利案,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1日開庭前,接獲妻子墜樓身亡,震驚各界。對此,柯文哲妻子陳佩琪不捨表示「該跳樓的是我」,引發輿論同情與支持者聲援。然而,知名作家吳祥輝竟針對事件,表示「如果墜樓的是陳佩琪,我馬上用力拍拍手。」激進言論引發爭議,為此,吳祥輝道歉完再酸「不服來辯」。


作家吳祥輝昨(2日)凌晨在臉書發表言論,坦言對於彭太太並不了解,不知道她的身心狀況,因此不予評論,但話鋒一轉,直言「如果墜樓的是陳佩琪,我馬上用力拍拍手擺桌慶祝,恭喜台灣社會少了一個大壞人大害蟲。」激進言論一曝光,引發輿論爭議。


對此,民眾黨立委陳昭姿強烈不滿,先用私人帳號留言批評吳,但因留言遭刪除並被封鎖,隨即陳昭姿改用公開帳號發聲痛批,「連這種話也講得出來,可惡到不像人類。當年你自稱是拒絕聯考的小子,我懷疑你是因為事先知道聯考已經拒絕了你,你太抬高自己的身價了。」大呼這些惡毒的言語,終將回報在他自己身上。


吳祥輝激進言論爭議持續延燒,吳祥輝同日再發文回應,指深知公共言論影響甚廣,不該以任何形式對生命與死亡的議題輕率評論,在此向所有誠懇的人致歉,「但不包括任何一個民眾黨的附從。」並提及陳佩琪去年9月曾「帶風向」讓彭振聲出面幫柯文哲頂罪,在他眼中「就是害蟲、毒瘤、大壞人」,並再嗆聲「如果不服,請民眾黨出來辯論!


*************************************************

輕生重回10大死因!這年齡層人數激增 衛福部:原因不清楚

12:21      2025/06/16 中時 李念庭

輕生重回國人10大死因,衛福部分析,除了0~14歲、65歲以上下降,15~64歲年齡層輕生人數皆上升,是自2010年後首度重回榜上。衛福部表示,青少年輕生原因與使用網路、父母離異等有關,但壯年世代輕生趨勢增加原因,仍須進一步分析相關資料。

衛福部今日公布2024年國人10大死因,自我蓄意傷害(輕生)死亡人數為4062人,較2023年增加164人,時隔14年重回榜上。進一步分析,輕生位居15~24歲主要死亡原因第2名,共274人;在25~44歲區間同樣位居第2名,高達1244人;45~64歲輕生人數達1405人,位居該年齡段第7名。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代理司長鄭淑心說明,15~65歲輕生人數都明顯上升,輕生問題不只在台灣,在亞洲國家如日本、韓國、新加坡等都是很大的挑戰,年輕族群輕生是各國持續關切及挹注資源的重要議題。

至於為何青壯年世代輕生趨勢增加,過去曾委託台大研究,分析青少年主要是因網路使用、父母離異、睡眠問題等導致。但針對壯年輕生人數上升,衛福部尚無相關統計分析,未來需要進一步分析輕生通報資料。

衛福部統計處處長李秋嬿則說,輕生重回10大死因,與我國推動慢性肝病、肝硬化防治有關,慢性肝病、硬化死亡率逐年改善、掉到第12名,輕生排名因此上升。

衛福部去年起擴大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至15~45歲,至今服務人數5萬4508人、13萬9565人次;也持續擴大辦理老人憂鬱症篩檢,篩檢量70萬多人次,65歲以上長者輕生趨勢持續下降。

至於未來是否可能擴大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對象,鄭淑心表示,仍需等進一步分析輕生通報資料,包括性別、年齡,目前衛福部及各部會,也都針對不同對象推出相關資源,如教育部持續補齊校園輔諮人力資源,勞動部針對勞工、國防部針對國軍推出相關心理支持方案。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