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2年7月17日 星期日

免疫低下病友 打疫苗卻抗體難產

 


***********************************

免疫低下病友 打疫苗卻抗體難產

04:10   2022/07/17 中國時報 王家瑜


國內逐漸解封,但正在接受癌症治療、血液透析等免疫功能低下的病友,仍不敢貿然回歸正常生活。(示意圖/台灣癌症基金會提供)


新冠疫情趨緩,台灣逐漸走向解封之路,民眾陸續恢復正常生活,但有一群免疫功能低下病友,即使打滿2劑疫苗,仍可能面臨「抗體全無」的窘境。為保護免疫低下族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去年底宣布開放「基礎加強劑」,目前約有20萬人接種,但國內調查發現,部分免疫低下病友怕影響治療,或是擔心副作用而卻步,更有3成病友不清楚自己是否符合接種資格。

57歲的王先生原本是血液透析患者,11年前接受腎臟移植後,為了避免器官排斥,終生需服用免疫抑制藥物。當疫情來襲,他和多數人一樣陸續接種3劑疫苗,但透過臨床實驗抽血檢驗得知,打疫苗後體內竟沒有出現抗體,等於白打了!讓他不禁擔心,國內逐漸解封,自己該如何回歸工作和日常?

台灣移植醫學學會理事長吳麥斯指出,全球約有2%的免疫低下族群處於高風險,因為使用免疫抑制藥物,完整接種疫苗產生的保護效果可能不如一般人,例如器官移植患者接種疫苗後,僅有3成的人會產生抗體反應,血癌患者僅5成,抗體數量也低於常人,在保護力不足之下,一旦染疫,重症死亡風險都比一般人高。

為了保護免疫低下族群,指揮中心去年底開放接種「基礎加強劑」,對象包括器官移植、血液透析、HIV陽性、先天性免疫不全患者、1年內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癌症患者、半年內接受化療或放療者、正使用高度免疫抑制藥物者等只要與第2劑疫苗間隔28天以上,即可接種全劑量莫德納、BNT或高端疫苗,目前國內已有近20萬人次接種。

但根據台灣病友聯盟和台灣癌症基金會今年4月的「病友疫情困境調查」,共回收609份有效問卷,結果顯示,3成免疫低下病友不清楚自己是否為基礎加強劑接種對象,即使知道自己符合資格,也多半因為「擔心影響治療」、「害怕接種後副作用」等顧慮而未接種。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指出,癌友在化療期間不建議施打疫苗,但同時也擔心病人染疫後的重症風險,身為血液腫瘤科醫師,確實非常兩難。吳麥斯提醒,免疫低下族群一旦感染新冠肺炎,住院率和死亡率是一般人的2到3倍,尤其在Omicron時期更明顯,美國真實世界數據顯示,完成3劑接種的住院病人中,免疫低下病患就占了近7成。

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分享,經常有病友前來詢問「什麼是基礎加強劑」,尤其容易和「追加劑」搞混。她也耳聞一些病友接種基礎加強劑時狀況連連,例如欲施打莫德納的病友,本來應該和前兩劑一樣打全劑量,卻因溝通有誤,錯打成追加劑的半劑量;也有人遇到小黃卡、接種系統登錄錯誤等問題,或是醫療院所要求出示診斷證明書,接種時程整個被打亂。

吳鴻來提醒,目前免疫低下族群可接種5劑疫苗,前兩劑為基礎劑,接著是基礎加強劑(第3劑),再來是第1次追加劑(第4劑)、第2次追加劑(第5劑)。吳麥斯也強調,對於免疫低下族群,打疫苗仍是有效的保護方式,呼籲病友們依序接種各劑次疫苗,補足自身保護力。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說明,醫療院所可透過健保雲端查詢,瞭解民眾是否符合基礎加強劑接種資格,並未規定民眾出示特定證明文件,只要民眾符合指揮中心公告的8大類接種對象,或經醫師評估有必要,就可以接種基礎加強劑。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