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不是老花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元氣周報/摘自「搶救惡視力!讓你大開眼界」】 2010/03/31

不是老花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元氣周報/摘自「搶救惡視力!讓你大開眼界」】 2010/03/31


在門診中,常有許多長者定期回診檢查眼睛,這是很好的預防保健之道。
有一天,七十二歲的孫老先生在平常半年回診一次的頻率之前,就前來門診,他表示自己平常身體硬朗,
以閱讀書報消遣打發時間,但這個月來,
卻覺得視力愈來愈模糊,特別是右眼中間部分常會看到黑點
看物體時也常常把直線看成扭曲狀;他以為或許是老花的關係,也不以為意,只覺得眼鏡度數可能不夠了,
但眼鏡行老闆卻說無法配出老先生的真正度數,用鏡片矯正也無效。
而這兩天,突然眼前黑點也變了,整個中間部分都看不見了,例如人的臉看不到,但旁邊穿什麼衣服還看得到,
所以趕快掛號求診。一聽此病狀是典型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孫老先生一臉疑惑的說,
只聽過老年人常有青光眼或白內障,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病。


成因:年紀、心血管問題
黃斑部病變是一個籠統的名詞,其中「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專有名詞
廣義而言,黃斑部病變發生的機率,約占65歲以上人口的4%左右,
而症狀嚴重到影響視力的比例約占1.5左右,比例算是高的。

以臺灣二千三百萬人口中,約有四萬人左右會有黃斑部病變的問題。
黃斑部病變的初始症狀,是看物體看不清楚,看東西會變形,線條也會扭曲,
再嚴重一點的,就是中心視力出現問題。

目前造成黃斑部病變的原因不明,高齡是原因之一,隨年紀而遞增,得病的機會也增加。
另一個原因可能合併心血管問題而出現,如高血壓或高血脂的問題;抽菸也是重要的致病因子;
再者還有紫外線的照射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另外,白種人發生的機率比黃種人高;
高油脂、高膽固醇的食物,也是目前所歸納的致病因子之一。

治療:萎縮或抑制新生血管

黃斑部病變的治療,可分為兩種方式。
第一種治療的目的,是讓新生血管萎縮掉,但治療結果不可避免的是結疤形成。
早期的治療係以光動力治療為主,先在手背靜脈上注射光敏感物質,當這些物質被眼睛的新生血管吸收之後,
會聚集在新生血管內,透過照射特定波長的雷射,激發光敏感物質進而摧毀新生血管。
目前更新的治療法,是研發出對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的小分子,包括核酸及抗體等藥物,
足以抑制新生血管。但此種治療法費用並不便宜,而且是以藥物直接注射入眼睛,
仍存有風險,可能會導致細菌感染、視網膜剝離等併發症
而如果經此治療仍無效時,也能以低視能輔助裝置,用放大鏡或是利用小的攝影機輔助,以閱讀報章雜誌。

警覺:高齡時代患者增多
現階段,臺灣出現黃斑部病變的比例,和國外比較其實差不多,人種間的差異不大。
目前的數字顯示雖比國外低些,但以臨床經驗,我覺得是低估了比例值,應有很多潛藏的人口未向醫師求診,
或根本放棄治療。另值得注意的是,在未來五年內,出現黃斑部病變的人口還會呈雙倍的成長,主要是因為高齡化時代的結果。

任何疾病,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都是鐵則,但在此呼籲上了年紀的人,不要把視力模糊視為理所當然。<及早預防才是王道>
我常在門診中問:「怎麼這麼晚了才來求診?」
長者總是回答:「剛開始也不以為意,以為上了年紀視力模糊是很自然的事。」
也有人說:「我以為是白內障,就到藥房買成藥來點,結果愈點視力愈模糊。」
或者是自行到眼鏡行配眼鏡,直到覺得嚴重才到醫院,但都太晚了。
其實不少人以為,老年人的眼疾不外乎是青光眼或白內障,知道黃斑部病變是更大隱憂的人則很少。

預防:補充C、E及葉黃素
四十歲以上的人有必要多補充維他命C及抗氧化的維他命E
多吃水果、高纖維和富含DHAEPA成分的食物,避免不好的脂肪酸,也是預防之道。
由於在黃斑部的細胞中,含有大量的葉黃素及玉米黃素,對眼睛具有保護功能,
所以補充對眼睛好的葉黃素、玉米黃素、藻紅素,多食用花椰菜、南瓜及菠菜等也是方法之一。

一般有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人,在抽血檢查中,也可以發現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的濃度較低。

即使是六十歲以上才開始積極補充維他命C、E及葉黃素,也仍然有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