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

犬種個性解析/後天環境 決定狗狗乖不乖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101年5月28日
 
 
 
 
 
 
 
 
 
 
 
 
 
 
 
 
 
 
 
 
 
 
 
 
 
五月初,新北市一家資源回收場飼養用以防盜的西藏獒犬,
因為飼主沒關好鐵籠門,兩隻獒犬跑出籠外,
咬傷四名路過機車騎士,嚇壞路人,輿論議論紛紛。

哪種狗最兇?網路上流傳著「世界十大惡犬排行榜」,
西藏獒犬位居榜首。
 
但動物行為治療師戴更基表示,狗產生攻擊性,
不只受品種影響,還受到出生後所經歷的社群經驗、社會化的方式,
以及如何被飼養者、訓練者對待所致。
舉例來說,黃金獵犬、拉不拉多犬等犬種常被訓練成導盲犬、工作犬,
似乎被貼上「溫馴狗」的標籤,認為牠們不會攻擊人類。
但不少獸醫師透露,其實在臨床案例,
常有拉不拉多犬咬主人、咬醫生,以及黃金獵犬攻擊小孩的事件,
只是媒體沒有報導而已。
 
出生4個月內 最關鍵
戴更基說,民眾透過電影、媒體的報導,
普遍「誤認」拉不拉多犬、黃金獵犬及紅貴賓犬等「熱門」寵物犬,
是很溫馴的狗種,造成民眾盲從飼養;
但他強調,如果這些溫馴的狗種,
在出生一到四個月的「黃金社會化」期間,沒有適當的社會化,
主人或訓練師以處罰方式馴狗、虐狗,這些印象中的溫馴犬種一樣會攻擊人類。

台大獸醫專業學院教授費昌勇表示,
狗的品種多半是商業界根據外型認定,目前大概分兩百多種;
所謂的「純種狗」,都是人類的育種產物,在血統上強調純種,
只是商業育種的觀點,並沒有學術上的依據。

比特犬最忠心
費昌勇指出,「品種」、「本性」及「後天環境」,
可說是影響狗個性的三大關鍵,雖然從品種來說,
拉不拉多犬相對較比特犬「溫馴」,
不過比特犬卻是狗界中最「忠心」的狗,
人類因自身需求,利用並訓練牠們來當鬥犬。
另從狗的「本性」而論,
比方人類中也有脾氣好壞的各種人,狗也相同,
溫馴的拉不拉多犬裡也存有個性差異,也有會咬人的「壞脾氣」。
費昌勇說,他養了兩隻博美犬,兩隻出自同一家族,
即使血緣相同,一隻善解人意,生氣也不咬人;
但另一隻只要不高興,就恣意吠叫咬人。
他表示,人的問題比狗還大,
若狗受到不好的對待,脾氣一定不好,產生攻擊行為

戴更基舉例,滿街的拉不拉多犬,
因為飼主訓練方式錯誤,造成狗的行為暴衝、躁動,比例非常高。

費昌勇也說,拉不拉多犬、黃金獵犬,
都是經過人為的「選拔」育種,挑出比較溫馴的當寵物犬,
所以會給人「這種狗比較溫馴」的印象,
但這些溫馴的狗也可能藏有凶猛的行為能力,若不當教養,仍會表現出來。
先天20% 後天80%
戴更基補充,在血統上,因為人類的育種需求,
使得特定品種的狗,若經適當行為訓練後,行為與情緒會很穩定,
這是所謂的「品種特異性」。
相較於其他狗種,
穩定性較高的拉不拉多犬、黃金獵犬,較適合訓練成導盲犬,成功率亦較高,
但國外也有使用德國狼犬、邊界牧羊犬為導盲犬的成功例子,
所以狗溫不溫馴,
受先天品種因素影響約只占兩成,
後天的社會化及教育,占了八成主因。
*********************
犬種個性解析/犬的型態 隨人類需求演變科學研究顯示,家犬是從灰狼馴化而來,狼與犬的 DNA 組成相似度極高,
牠們是血緣關係非常接近的近親。
狼演化成犬的過程中,人類扮演關鍵角色;
科學家推斷,約在1萬4千年前,
人類開始馴養犬科動物,也是狼演化為犬的開始。
台大獸醫專業學院教授費昌勇表示,
科學家從狼和犬的粒腺體 DNA分子序列,瞭解牠們來自相同祖先,
家犬演變至今,已有400 個以上品種,
其中在國際登錄並受承認的約有200多種
已是目前「品種多樣性」最高的動物,
甚至有科學家形容,犬的多樣性像是變形蟲。
從演化角度視之,狼、狼犬、獒犬與藏獒之間有何關聯?
費昌勇說,狼犬和狼並非最近緣種,那只是中文俗稱,
德國狼犬的英文為 German Shepherd (德國牧羊犬),
狼犬只是狗的一個品種,跟狼的關係並非親緣關係最近者。
至於獒犬和藏獒品種相同,只是產地不同。
科學家指出,狼演化成犬,
極可能是因為當時最好的覓食之地在人類聚落附近,
牠們慢慢變得不主動避開人類,
並藉由與人類共生獲得更有利的生存條件,
犬科動物祖先漸漸適應與人類共同生活,
而人類也慢慢馴化犬科動物,
其身體結構特徵,隨著一代一代慢慢改變,以致成為當今的家犬。

由於不再需要撲殺大型獵物,改吃人類吃剩的殘餘食物,
犬的頭骨與牙齒的比例變得比狼小;個性上也變得更溫順,
加上早期馴化過程中自然環境因素,決定了犬的品種與型態差異。
例如在寒帶生活的犬,毛皮較厚、體型較大。
人類開始培育一些具有狩獵、守衛能力的犬,進而影響犬的演化,
犬的 型態 開始隨著 人類需求 傾斜
可滿足人類特定需求的犬,生存與繁衍的機率越高。
自從人類開始為犬隻配種、混種之後
犬種與人類的需求越來越近,離原始的自然型態越來越遠,
這種情況在近代一些寵物犬種身上尤其顯著。
這類犬種在生理上會有嬰兒化傾向,
例如體型變小、皮下脂肪囤積增加、尾巴變短及額骨變圓等;
這些改變使犬能更受人類喜歡,更容易與人建立伴侶關係。

考古學家在一個距今約1萬2千年的古代墓穴中,
發現墓穴裡安葬著一具手抱著小型犬科動物的人類屍體。
雖然不知這隻小型犬科動物是狼或犬,
但這是已知犬科動物與人類關係親密的最古老證據。
人類改變了犬的演化之路,成為驅動牠們變成今日樣貌的最大因素
****************
犬種個性解析/獸醫:幼犬期接觸100人 永遠不會攻擊人狗咬人不是新聞,但獒犬傷人事件時有所聞,
目前國內仍有不少民眾飼養獒犬當護衛犬,用以保護果園、住家防賊等。
動物專家指出,狗兇不兇、會不會咬人,其實跟品種沒有絕對關係,
得看每一隻狗的「個別差異」。
台大獸醫專業學院教授郭宗甫說,
獒犬大約在1982年引入台灣,當年正值狗年,犬隻繁殖業者從西藏引進獒犬,
物以稀為貴,獒犬當時配種、繁殖價格非常高,
加上獒犬體型大、個性忠誠、勇猛,
吸引國內一批「獒犬迷」爭相飼養,
民間甚至組織獒犬保護協會,推廣獒犬飼養與繁殖。
郭宗甫指出,這幾年獒犬被民眾當成寵物飼養的越來越少,
因為獒犬屬於高山寒帶狗,台灣天氣太熱,
常造成獒犬水土不服、生病,夏天必須剃毛、吹冷氣,
也減少了獒犬的威猛氣勢,
目前獒犬多為山區鱒魚或果園業者養養來當看門犬、防衛犬。

動物行為治療師戴更基表示,外界常認為西藏獒犬、德國狼犬等,
是特別具有攻擊性的「惡犬」,
但他並不認同這種觀點,也不認為這幾種品種的狗特別「有野性」。
他指出,從遺傳學而論,因為人類的選擇性育種,
使得這類品種的狗,「體型較大,護衛性較高」,所以被用來當做護衛犬,
但並不是飼主養了這類型的狗,就會有安全效果,
因為護衛是一體兩面,如果沒有正確的訓練,護衛犬也會產生不當的攻擊行為。

台大動物醫院主治醫師黃慧璧說,
這就是為什麼掙脫飼主鐵籠的獒犬,跑到街上攻擊路人。
因為獒犬聽到機車引擎聲、路人尖叫聲,
在平時生活的投射、主人飼養模式的刺激下,會想要主動攻擊,這是動物的本能。
「此時不動是最安全的」,狂奔吼叫反而易被視為挑釁。

為什麼獒犬的領域行為反應特別強呢?
戴更基說,領域概念的產生,除了賀爾蒙影響外,
最主要還是因為動物沒有適當的「社會化」,
成長之後又被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
牠對侵入領域的人、事、物,都會產生害怕情緒。
為了自保,動物會隱藏害怕,反以「攻擊」的形式呈現,
加上每次反應、吠叫、攻擊,都能擊退侵入者,
即使對方只是剛好離開(比如郵差),
如此「正加強」動物學習行為,導致出現更明顯的保護地盤反應。

戴更基認為,狗的演化過程,除了環境影響外,
最大的「關鍵」還是人類。
狗出生後的社會化過程,要讓狗親近人類,
在狗四個月齡之前,從出生後第一天開始,
就需要被人類擁抱、撫摸,一直到兩個月大後才交給狗主人。

國際著名獸醫師伊恩‧鄧巴博士建議,幼犬期至少要接觸一百個人,
包括擁抱、撫摸等良性接觸,
「這樣的狗,一輩子都不會攻擊人類」。

戴更基說,反觀西藏獒犬,中國人把牠加上了神祕色彩,
讓獒犬從小獨居,傳統觀念就是以打狗方式壓制所謂的「野性」,
最終的結果是讓這樣的狗因受虐而有條件地服從主人,
攻擊性雖然被壓抑住,
但一旦跑到街上或有陌生人靠近,產生自保行為而攻擊,
此時的攻擊性非常嚴重,
在獸醫眼中,這根本不叫「護衛犬」,而是「受虐犬」。

戴更基說:「養狗的意義,不是拿另一條生命來保護自己」。
戴更基表示,完全不建議養狗當護衛犬,
因為萬一真的遇到拿槍的匪徒,什麼狗都沒有用。
從狗幼年的社會化教育推廣,
即使是「狗性不改」的獒犬、鬥犬,也能變成溫馴的狗。
*****************
犬種個性解析/必學單字大閱兵
‧德國狼犬 German Shepherd Dog
‧西藏獒犬 Tibetan Mastiff
‧嬰兒化 infantile
‧伴侶關係 companionship

延伸閱讀
‧貓狗大戰:寵物行為四週集訓/戴更基/高寶
‧別只給我一根骨頭/戴更基/高寶
‧藏獒︰靈犬、饕餮和神蟲/蕭兵/上海文藝出版社
‧張佩華西藏尋獒記/張佩華口述/精美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