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2年4月21日 星期四

新冠 一旦全台15%~20%人口確診 陳時中認了:正式與病毒共存

 *********************

都染疫還叫免疫 ?!    離群體染疫不遠了

開刀4人3確診只1人通報 台大醫:群體免疫不遠了

10:53  2022/06/14 中時新聞網 王嘉慶 、中時、 張鎧乙

************************************

通過四縣市長人選 蔡英文:民進黨「會做事」戰隊   漸成形

                中華民國111年4月27日

17:47     2022/04/27 中時 曾薏蘋

民進黨2022地方選舉縣市長布局,身兼民進黨主席、總統蔡英文宣布徵召徐定禎為苗栗縣長候選人、劉建國為雲林縣長候選人、蔡其昌為台中市長候選人,並公告屏東縣長提名候選人周春米。蔡英文表示,今年民進黨「會做事」戰隊已經逐漸成形,強調「中央地方一條心,讓我們一起把綠色執政的經驗和光榮落實在每個縣市」。此外,蔡英文也提到疫情指出,政府會做好準備,因應各種疫情挑戰。也相信,「不只中央要有完善的政策,地方也要有適任的縣市首長,才能結合更大的力量」,落實防疫政策,並且繼續推動地方建設來照顧民眾的需求

***************************************************


*****************************

自己的言行自己解釋起來 :  全都雲淡風輕

5/12*  65385+17死

3+4被質疑有風險 陳時中:沒有零風險的政策

14:43   2022/05/12 中時 王家瑜.

台大兒童醫院主治醫師李秉穎昨(11)指出,台灣疫情高峰可能在6月初,目前高峰未到,若每日確診人數很多,醫療量能不堪負荷時,需考慮採取縮緊防疫措施,包括居家隔離政策從「3+4」回到「10+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對此回應,目前因應整個疫情是大規模的,人工化盡量少資訊化盡量多效率會比較,對醫療和疫情的控制才有幫助。居家隔離縮短為「3+4」實施一段時間,外界仍擔憂確診者被遺漏的風險。。陳時中表示,任何措施都有潛在風險,只是利大於弊或弊大於利,居家隔離可以繼續做14天,但對社會影響很大,也可以像上海這樣整個都封了,但社會經濟影響又更大,這都是互相的比較,沒有哪一樣是零風險只是風險大小和利弊得失的比較

************************

新冠肺炎7月改第四類傳染病?陳時中3字回應 鄉民驚:放大絕了

10:50    2022/05/09 中時新聞網 莊雅婷

本土疫情嚴重,醫院每天PCR篩檢量能緊繃,關於法定傳染病管制,今有媒體詢問「什麼時候考慮把新冠肺炎從第五類傳染病調整為第四類?」陳時中回應,「等這波疫情過了以後,大概才會開始做這個準備,第五類傳染病是強制的管制第四類則為一般管制」。後來媒體再追問時間點、是否落在7月中?他則簡單回應「可能吧」。

****************************

新冠肺炎採檢量嚴重不足 專家曝第二波死亡浪潮來襲

2022-05-06 16:15 聯合報 / 記者  沈能元  /台北即時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本土單日新增確診病例突破3萬人,依指揮中心公布數字估算,5月1日至5日,染疫陽性率平均為30至40%。外界關心,目前PCR檢驗量能不足,確診人數或染疫陽性率已被低估。專家表示,現在染疫陽性率約30至40%,此並未低估,但確實受檢驗量能不足影響,每日確診人數被嚴重低估,若再不拉高檢驗量能,第二波死亡浪潮即將來襲。

指揮中心昨5/5 公布實驗室PCR單日量為22萬件,但根據近日觀察,從4月中至今,每日篩檢量約5萬到6萬件,但陽性率從4月16日的2.33%,上升到昨天已高達45%,顯示醫護採檢和衛政通報面臨極限,確診人數節節上升,通報量卻卡關已久。

國內染疫陽性率已十分具有參考價值,但檢驗量能未拉高,造成社區染疫黑數未被抓出,因此目前每天確診人數被嚴重低估。指揮中心需要用新的想法、作法,當檢驗量能拉高,單日確診人數一定現在的2至3倍以上,且終有一天需要用唾液快篩達到大量篩檢目標。

如南韓現在已是全世界國家中,每百萬人口採檢比率最高的國家,若依南韓經驗推算國內人口,單日新增患者最高應為20萬至30萬人。

李建璋說,受限於醫院實驗室、檢驗科除PCR檢驗工作外,還有其他工作要做,另採檢人力也不足,因此由診所投入PCR檢驗工作,並廣設社區篩檢站這是對的方向。對於國內PCR檢驗量能,指揮中心曾指出,每天最大檢驗為19萬,而平均每天約為10萬,但就基層檢驗人員表示,其實一天僅有6萬檢驗量

李建璋指出,目前各醫院急診室被等待PCR採檢的人擠爆,同時排擠中風、心肌梗塞、敗血症的重症患者。如昨天新北市有名80多歲婦人,(盲腸炎)腹部疼痛連跑3家醫院,但都因急診室PCR採檢人數爆滿,無法入院治療,最後不得已返家,最後卻在家中病逝的個案,如果急診壅塞問題不解決,這樣的案件恐會愈來愈多。

******************************.

5/27*94808+境外47+中重症343 +死亡126 (5/26 開放所有快篩陽個案經醫師確診=確診 )

               ((  維持民眾住院前應該執行PCR採檢規定 )))

 5/23*66247   確診連4降    40死!(含1+3歲 )37例具慢性病史、15例無疫苗接種

5/19*90331++55重症+59死+47境外陳時中表示病例上升滿多的但還好沒有像前一天達到三成那麼多。

5/12*  65385+17死

5/10*50,780+12死亡

5/8*442194+12死--12例重症,3人沒有接種過疫苗,其中30多歲女有先天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沒打疫苗,新冠肺炎合併呼吸衰竭,加護病房使用瑞德西韋

5/7*46,377+159境外+11

5/5*30035+中症66例+重症7例+5

5/4*28420+67+5死(含居隔第三天-前天轉重症24歲女,羅一鈞表示,無慢性病曾接種三劑BNT  ,4月26日開始發燒腹瀉。29日腹瀉未改善,119送急診,發現血壓不穩為敗血症,插管急救,使用瑞德西韋、免疫調節劑、類固醇等藥物治療,5月1日出現心室顫動執行急救無效過世*  死因新冠肺炎敗血性休克多重器官衰竭。羅一鈞表示,後來血液培養認為沒有細菌感染現象

5/3*23102+37境外+5死,都70歲以上均未接種疫苗,重症7人羅一鈞指出,2名重症個案因為使用鼻胃管,曾使用默沙東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進行治療,方便磨成粉透過鼻胃管投藥。

5/2*17,801+57境外+3死 1男、2女,70多歲至90歲以上

今新增的重症個案中,有一名出生3至12個月的女童,是目前最年幼的重症個案。個案有神經系統疾病,4月26日發病、高燒39度,前往診所就醫時未採檢,28日呼吸困難,送醫院採檢確診,因呼吸窘迫插管,曾使用呼吸器、住進加護病房並投與瑞德西韋

5/1*16936+境外149    +3死均為男性,6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與具慢性病史。確診日4月10日至4月26日,死亡日4月25日及4月27日。  

   <<發病日介於今年3月29日至4月30日***9983例為無症狀

4/30*15033 +境外116 +3例重症死亡

                             發病日介於4月18日至4月29日,另8,108例為無症狀感染

為1例男性、2例女性,60多歲至80多歲,皆屬重度感染個案與具慢性病史。確診日介於4月18日至4月25日,死亡日期介於4月23日及4月25日

4/29* 11974 <<   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發病日介於今(2022)年 2月14日至4月28日

4/28* 11353<<11,353例本土個案及164例境外移入<<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

                          發病日介於今(2022)年 3月26日至4月27日,其中包含5,953例為無症狀感染

4/27*8,822例本土個案及101例境外移入

                <<<發病日介於今(2022)年4月1日至4月26日,其中包含4,138例為無症狀感染

4/26*6,295例本土病例,為3,066例男性、3,229例女性,

                發病日介於今(2022)年4月1日至4月25日,其中包含3,104例為無症狀感染

***********************

沒完沒了?!女大生自曝二次確診 莊人祥:今年已有268例

10:26        2022/05/11 ⊙周刊王 周刊王

確診人數愈來愈多,甚至有人第二次確診?

 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年初至今共有268例再確診個案但無法確定是否屬「再度感染」,因為有可能會出現陰陰陽陽的情形,而且可能要檢驗是否已有抗體或屬於不同病毒株,才能確認是否為再度感染,但現在已經不會針對個案逐一定序,所以也無法確定。

*******************************

世界都在看 台灣單日確診 慘登全球第一

04:102022/05/11 中國時報 鄭郁蓁 、 林周義 、 曾薏蘋

近日新冠肺炎國際單日確診數前5排名
近日新冠肺炎國際單日確診數前5排名
新冠肺炎輕、中、重症臨床定義
新冠肺炎輕、中、重症臨床定義

**********************************************

居家隔離放寬 111/5/8 明起「只限同住」 電子圍籬同步取消

14:11  2022/05/07 中時 陳祐誠 、 林周義 、 粘耿豪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鑒於近期本土疫情急遽升溫,為強化防疫量能及韌性,5月8日起密切接觸者匡列同住親友為原則,職場、學校則採自主應變。確診者於隔離治療、居家照護及居家檢疫期間,仍維持電子圍籬措施,但取消居家隔離者電子圍籬措施。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前一段時間調整「3+4」密切接觸者有3類,包括同住親友、同班與同職場,現在只有一種就是同住親友,其他都不算匡列對象,也不再有居隔單。陳時中說考量Omicron病毒株特性,是以輕症及無症狀為主的快速傳播模式,且民眾對居家隔離措施的遵守性高,另目前居家隔離人數眾多,多數隔離通知書無法立即於3日內開立,故採3+4居家隔離者,取消電子圍籬措施。

*********************

急診擠爆 陳時中:即起快篩陽性才能做PCR

14:14  2022/05/02 中時新聞網 莊楚雯 、中時、 鄭郁蓁

-----------------------------------------------------------

輝瑞口服藥放寬使用限制 明起醫院門、急診、診所都可開藥

14:49  2022/05/02 中時 王家瑜 、中時新聞網、 莊楚雯

無論是門診、急診醫師都有權限開立,居家照護者也可透過遠距開藥模式取得輝瑞口服藥。

********************************

陳時中赴牙醫師公會餐會 談眾人脫罩吃飯「不用太擔憂」

19:13  2022/05/01 中時 陳淑娥

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聯會1日舉行40周年慶,大批牙醫師齊聚一起用餐,包括衛福部長陳時中也出席。.....媒體詢問,牙醫師公會餐會人這麼多,還脫口罩用餐,會不會擔心?陳時中說,脫口罩用餐當然會增加染疫風險,不過,整體來說,大家都知道以輕症為主陳時中說自然的染疫是可以免疫的一環,但是不希望太快,因為太快可能會造成醫療重擔,形成負擔。...牙醫師公會全聯會是我的娘家,30年前我也在這裡當理事長,有很深的感情在,所以今天來參加,那當然不希望說變成一個染疫的破口,吃飯的場合很多,所謂的講戒慎不恐懼,就是要小心,但不用太擔憂

--------------------------

台中市府會餐敘續燒!運動局長確診 一場餐會已12人染疫

10:12   2022/05/02 中時 林欣儀 、 謝瓊雲

台中市議會定期會開議,近日議程進入各委員會的業務質詢,上月26日晚間教育文化委員會餐會、28日晚間則是交通地政委員會餐會,原本是要讓市府副市長與局處長,藉此與議會主管、各委員會議員們交流,不料竟成為新冠肺炎快速傳播的途徑。

4月26日教育文化委員會餐會市府、議會共24人參加,目前已有12人確診,12人快篩陰性。

4月28日交通地政委員會餐會,府會則有34人參加,已知3人確診、1人快篩陽性

-------------------------------------------------------

疫情還沒上坡時也沒採行呀 ~  我最大 我說了才算 

快篩陽性即確診?陳時中:待疫情下坡再採行

04:10   2022/05/02 中國時報 張立勳 、 葉德正 、 王家瑜









***********************

食藥署昨晚火速核准新增福又達生技公司輸入「唾液快篩試劑」,

                   但有網友追查福又達」創辦人陳燦堅 ,也是高端的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首款唾液快篩和高端有關引質疑 蘇貞昌:尊重專家判斷

2022-04-30 12:12聯合報 記者張議晨、王慧瑛、陳玫伶/高雄即時報導

家用快篩試劑缺貨,食藥署昨晚火速核准新增福又達生技公司輸入「唾液快篩試劑」,但有網友追查福又達」創辦人陳燦堅 ,也是高端的副董事長兼總經理,背景引發外界質疑,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受訪表示,哪一種檢驗機制都尊重專家跟指揮中心的判斷。

蘇貞昌說,台灣防疫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專家、地方政府一起努力,才能將疫情守到今天,雖然確診人數增加,但這是要開放國境必須面對的問題,Omicron病毒絕大部分是輕症、無症狀,只要做好防疫,都能應對,政府有準備足夠藥物跟快篩試劑,哪一種醫療用品檢驗機制,他尊重專家判斷跟運作。

另外,衛福部長陳時中屢被點名代表民進黨出戰台北市長選舉,但有某家民調顯示陳的支持度低於2成,蘇貞昌對此肯定陳時中工作,他說,陳時中全力防疫讓全世界稱讚,保住國人健康,忍辱負重,他以防疫為重,沒想自己出來選舉,他自己也多次聲明「沒有想到選舉,國人應該給做事的人肯定,不要被不當消息帶風向」。

--------------------------------

首款核准唾液快篩又和高端有關 立委質疑:還賺不夠嗎?

2022-04-30 02:20 聯合報 / 記者 江良誠/南投即時報導

......






食藥署官網昨核准首款唾液快篩試劑專案國外輸入,引進的福又達生物科技創辦人陳燦堅,

                                            也是高端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圖/截自食藥署外網

有網友張貼圖文,指他去年參加帛琉疫苗團,出發前在桃園機場的檢測公司也叫「福又達」,而PCR一次費用要5000元,「這樣你們懂這操作了嗎?」........

----------------------------------------------------

韓製唾液快篩過關!食藥署今通過專案輸入「即起核准」

19:09  2022/04/29 中時 林周義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民眾的快篩需求也提升,由於小朋友不容易採檢,不少人都期盼能使用唾液快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食藥署已進行100人測試,「應該是會通過」。傍晚食藥署公布最新專案輸入名單,即起核准南韓生產的「福吉美家用新型冠狀病毒唾液抗原快速檢驗套組」。

昨日陳時中表示,某唾液快篩在澳洲已取得緊急使用授權(EUA),在其他國家則還沒有。針對該廠牌,食藥署已請廠商送來100份,進行準確性比對,若無問題就會儘快核准。

***********************************************

依照指揮中心規畫快篩實名制的供貨,主要是以徵用快篩試劑為主,

                                          也就是政府向國外進口的羅氏快篩試劑

至於國內藥妝、商店等通路需求,由國產業者盡可能滿足

*****************************************

捐快篩劑被擋 楊志良控綠選舉籌錢

04:10   2022/04/30 中國時報 葉書宏 、 曾薏蘋 、 林周義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日前欲捐贈1000萬劑快篩受阻,食藥署回函稱是中國大陸製造,需另外向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提出申請,楊29日痛批衛福部長陳時中「一個人不要臉連鬼都怕」。(張鎧乙攝)

疫情嚴峻,民眾瘋搶快篩試劑,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要捐贈1000萬劑快篩,卻僅因「中國製造」,食藥署給軟釘子需另向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申請。楊志良昨痛批衛福部長陳時中「一個人不要臉連鬼都怕!」並炮轟民進黨利用快篩價差來籌措選舉資金。

民進黨發言人黃彩玲反駁說,楊志良歷任政務官,卻在毫無事實下恣意發言,令人不齒;指揮中心依據地方需求與整體疫情走向,向國外大廠購買家用快篩劑,品牌與價格和民進黨競選資金毫無關聯。

楊志良昨召開記者會,指他擔任署長時買戰備口罩一個才0.9元,政府快篩實聯制1劑100元,而他進口的1劑僅55元,指揮中心買的都比別國貴。楊志良炮轟,中間差價就是民進黨的選舉資金,用來買票,給1450大外宣、大內宣,然後再放一些到口袋。

「欺負老百姓都是傻瓜?陳時中最聰明?」楊志良說,政府花納稅錢100億元買快篩劑,再讓民眾1劑花100元來買,來回就200億元;他捐贈篩劑,就希望民眾可得到快速、便宜有效的快篩劑。

楊志良說,國產快篩劑供不應求,他找到廠商支付訂金的國外快篩劑,偽陰性、偽陽性不到1%,篩檢效果非常高且獲歐盟認證,百餘個國家在使用,卻只因工廠在浙江,屬「中國製造」就需另外申請;中國是世界工廠,黑貓、白貓,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試問,指揮中心進口的篩劑來自哪些國家?一劑多少錢?有效率多少?

他指出,據衛福部回函,只有美國、加拿大、澳洲認可的篩劑才算數,歐盟認可的不算,他真替外交部吳部長捏把冷汗,因把歐盟及百餘個國家都得罪了。

對捐贈快篩試劑遭拒,楊志良轟「一個人不要臉連鬼都怕,總統蔡英文強調謙卑、謙卑再謙卑,部長陳時中是傲慢、傲慢再傲慢!」蔡英文心中完全沒有人民,腦袋只有政權,身為總統、行政院長、衛福部長心中要有人民,心中要有生命。

對此中央流行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回應,中國製造的產品,都由經濟部評估,這個和防疫、醫療器材無關,只是經濟面,「我不太懂」,經濟部會衡量對市場的影響。

陳時中並強調,台灣所有進口的試劑,不分國家,都會進行實質審查,需要備齊技術性文件需要,送來審查後就會通過,沒有什麼問題,這都行之有年。他說,現在看到的所有廠商,都是食藥署審查過的。

*****************************

  所以全民趕快確診 ???

陳時中表示,疫情最後要解封靠群體免疫

                        包括打疫苗、還有自然感染,兩種方式築起防衛牆,可對病毒產生抵抗力

群體免疫解封有望 陳時中曝要靠2關鍵

2022-04-29 22:30 聯合報 / 記者許政榆、沈能元、陳雨鑫/台北即時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9日舉行記者會。圖/指揮中心提供

相較國外疫情趨緩,包括韓國、丹麥等國家陸續解禁政策,我國近日疫情仍持續升溫,對於未來疫情走向,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最後要解封靠群體免疫,包括打疫苗、還有自然感染,兩種方式築起防衛牆,可對病毒產生抵抗力,「Omicron已經沒有清零這件事」。

**************************

本土連兩天破萬例 今增11974 再添2人死亡

13:55  2022/04/29 中時新聞網 何立雯 、中時、 鄭郁蓁 、 林周義

今增11974 <<   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發病日介於今(2022)年2月14日至4月28日

今年4月18日及4月21日確診,住院治療期間使用高流量氧氣鼻管及瑞德西韋等藥物治療,分別於    4月23日及4月24日死亡。80多歲及50多歲男性

-----------------------------------------------------------------------------------

楊志良捐千萬快篩受阻    陳 時中:中國產品一律由經濟部評估

15:41   2022/04/29 中時 林周義 、 張鎧乙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欲捐贈1000萬劑快篩受阻,食藥署回函表示,因為中國製造,需另外向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提出申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中國製造的產品都需要經濟部評估,但此事和防疫無關,是衡量對市場的影響。


針對捐贈快篩受阻一事,陳時中今日回應,中國製造產品,都有在經濟部評估,這個和防疫、醫療器材無關,只是經濟面,「我不太懂,不是和防疫、醫療有關」,經濟部會衡量對市場的影響。

陳時中表示,台灣所有進口的試劑,不分國家,都會進行實質審查,需要備齊技術性文件需要,送來審查後就會通過,沒有什麼問題,我想這都行之有年。現在看到的所有廠商,都是食藥署審查過的。

-************************************************

地方怨「3+4」太倉促 陳時中道歉:要怪就怪病毒

15:30  2022/04/28 中時 鄭郁蓁 、 羅永銘 、中時新聞網、 王嘉慶

政府實施「3+4」(3天居隔、4天快篩陰性可出門)新政,被地方政府抱怨太趕、太倉促,造成基層人力負擔。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防疫動作快又急,對此他感到抱歉,但真要責備的話,「要怪只能怪病毒啦」

***********************

今本土破萬!新增11353例 2人死亡

13:55    2022/04/28 中時新聞網 楊雅婷 、中時、 陳人齊

****************************

未上路先當機 快篩實名制恐擾民

04:10   2022/04/28 中國時報 陳人齊 、 陳弘美

..........

依照指揮中心規畫快篩實名制的供貨,主要是以徵用快篩試劑為主,也就是政府向國外進口的羅氏快篩試劑,至於國內藥妝、商店等通路需求,由國產業者盡可能滿足,但截至目前不論是超商、藥妝店,快篩仍然是一劑難求,有店員透露進貨半小時就被掃空。

也有民眾擔心,快篩實名制的認卡不認人機制,恐會成為有心人士囤貨的手法,單用一個快篩實名制恐怕還是很難平息這場快篩之亂。

民眾黨立委蔡壁如表示,足夠的快篩試劑將是防疫的剛性需求,政府必須要讓民眾買得到、買得起、而且教導民眾正確使用,她提醒,依陳時中的說法,每人至少每周快篩2次,一家4口,1個月就是3200元,這對普通的受薪家庭是個不小的負擔,政府須對此狀況有所因應。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認為,政府只有一張嘴,稱要和病毒共存,結果現在快篩不足,顯示政府超前部署太慢,配套不足,應趕快擴充快篩劑量能,早日讓人民有免費的快篩劑使用才是。

********************************

柯文哲日前表示,若什麼都不做,5月7日將有1萬人確診

等到5月中旬台北單日確診數累計將達50萬例。

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表示,「明天就過1萬了啦!不用等這麼久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陳時中預告明天就破1萬例 3因素病例不會無限上升

2022-04-27 14:52 聯合報 / 記者楊雅棠、邱宜君  謝承恩

/台北即時報導

陳時中則表示,「明天就過1萬了啦!不用等這麼久」。圖/指揮中心提供

國內今天本土個案增加8822例。針對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表示,若什麼都不做,5月7日將有1萬人確診,等到5月中旬台北單日確診數累計將達50萬例。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表示,「明天就過1萬了啦!不用等這麼久」。

陳時中說,而(柯文哲)提出這數字看來滿令人不安,但台灣非公衛介入措施(NPI)全世界做最好,「病毒碰到牆壁的機會多,不會無止盡循環」。

*******************************

本土+8822、境外+101、增2死 今起取消實聯制

2022-04-27 10:07 聯合報 / 記者  楊雅棠  /台北即時報導

實聯制自去年5月19日起實施,截至今年4月26日止,已發送47.7億則簡訊。

***********************************

人民需要 << 解釋的人 >> ?

 人民需要<<做事的人>>


原訂5月才實施的快篩實名制於4/28提前上路

口罩實名制----5月1日起想買口罩實名制的民眾只能到145家藥局購買

簡訊實聯制  4/27 即日起取消

******************************

確診破千達極限 新北警:今天最後一批 不再疫調

2022-04-27 13:19 聯合報 / 記者  王長鼎  /新北即時報導

**********************************

快篩實名制明天上路 即日起取消簡訊實聯制

2022-04-27 14:11 聯合報 / 記者  楊雅棠  、邱宜君、謝承恩

/台北即時報導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左起)、發言人莊人祥、指揮官陳時中、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副局長林俊良。記者謝承恩/攝影

原訂5月才實施的快篩實名制於明天提前上路!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明天起民眾可持健保卡購買平價的實名制家用快篩試劑。

四、購買份數:每輪每身分證字號僅能購買1次(可代購),另視情況公布下一輪日期。1份5劑,每劑100元。

五、販售價格:1人1份5劑,共500元(醫材原則售出,概不退換)。

六、分流機制:比照口罩實名制1.0初期,以身分證字號尾數單雙號進行分流;單號星期一、三、五;雙號星期二、四、六;週日則開放全民皆可購買。

口罩實名制1.0從109 年2月6日實施,歷時2年多,將於4月30日完成第一階段的任務(多數藥局轉為販09售快篩試劑實名制)

口罩實名制完成第一階段任務,5月1日起想買口罩實名制的民眾只能到145家藥局購買。陳時中並宣布,即日起取消簡訊實聯制


「沒有實質效果」 指揮中心即起取消實聯制 防疫措施維持到5月31日

2022-04-27 14:17 聯合報 / 記者楊雅棠、邱宜君、謝承恩/台北即時報導

陳時中表示,從即日起取消實聯制,但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仍維持到5月31日。記者謝承恩/攝影


指揮中心日前宣布不再公布確診足跡簡訊實聯制形同虛設。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從即日起取消實聯制,但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仍維持到5月31日

陳時中表示,實聯制自去年5月19日起實施,截至今年4月26日止,已發送47.7億則簡訊。新版社交距離APP這兩天將改版完成,另因已簡化疫調,留著實名制只是讓大家更不方便,沒有實質效果,今起取消。但希望各場所能夠宣導下載社交距離APP,下載越多整體效果越好,民眾可至App Store及Google Play雙平臺下載使用。

對於沒有手機者,陳時中表示,防疫不會再做個案管理,足跡也不會要求紙本填寫。「一定有人沒手機,但沒有辦法」,如果過路者也要匡列、也要管,邏輯比例不是很清楚。

不過陳時中,現行戴口罩規定維持不變,除例外情形時得免戴口罩,外出時仍應全程佩戴口罩:

(一)唱歌時,維持須戴口罩

(二)下列場合得免戴口罩,但應隨身攜帶或準備口罩,且如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

1.室內外從事運動。

2.室內外拍攝個人/團體照。

3.自行開車,車內均為同住家人,或無同車者。

4.直播、錄影、主持、報導、致詞、演講、講課等談話性質工作或活動之正式拍攝或進行時。

5.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

6.於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

7.於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易使口罩潮濕之場合。

(三)外出時有飲食需求,得免戴口罩。

(四)於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或活動(例如:藝文表演/劇組/電視主播等演出人員正式拍攝演出時、運動競賽之參賽選手及裁判於比賽期間等),如符合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之相關防疫措施,得暫時脫下口罩。

三、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含交通運輸):應嚴格遵守量體溫、加強環境清消、員工健康管理、確診事件即時應變。

四、賣場、超市、市場:依營業場所/公共場域防疫措施,不另要求人流管制;開放試吃。

五、高鐵、臺鐵、公路客運、船舶(固定餐飲區除外)、國內航班等交通運輸:於運具內(車廂、船舶、航空器)開放飲食。

六、餐飲場所:應嚴格落實量體溫、提供洗手設備及消毒用品;宴席不得逐桌敬酒敬茶。違反上述措施者依法裁處並限期改善,未完成改善者,不得提供內用服務。

七、宗教場所、宗教集會活動:依內政部規定之防疫措施辦理。

-----------------------------

超前不數

蘇貞昌周日(24日)宣布將實施居隔「3+4」。居隔者至少需自行快篩4次

_衛福部4/25 昨天趕緊找了地方縣市及專家;會議也火速敲定今天(4/26)開始就上路

「3+4」方案中至少就需要6次快篩,除了第1天是衛生單位安排快篩

4/26  今天新制上路第一天,指揮中心就宣布取消第3天快篩

根本就是因為快篩試劑不足,被迫取消快篩次數。

【重磅快評】豈止老沈 陳時中更浪費許多國人的時間

2022-04-26 21:15 聯合報 / 主筆室

指揮中心宣布居隔天數從7天改為「3+4」,居隔者至少需自行快篩4次,但目前快篩試劑大缺貨,全台上演快篩之亂。 本報資料照片

民進黨前立委沈富雄今(26日)天在臉書自曝他與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有場30分鐘的對談,但顯然老沈對於陳時中的回覆並不滿意,沈富雄最後的結論是「和指揮官見面是浪費我的時間」。其實,陳時中浪費的何止是老沈的時間,這兩年多來,國人每天聽他開記者會報數卻了無實質內容的五漢廢言」,對於各種防疫應該有策略及物資卻是永遠追著病毒跑,才是真正的虛耗。

國內Omicron疫情持續升溫,單日破萬例已近在咫尺,為了降低龐大的匡列人口對社會造成的衝擊,行政院長蘇貞昌周日(24日)宣布將實施居隔「3+4」,以居隔3天加上4天自主防疫取代現行7天居隔衛福部昨天趕緊找了地方縣市及專家舉行會議討論,盡管專家擔心「衝太快」,但蘇貞昌既已宣布,昨天的會議也火速敲定今天開始就上路,果然一如預期,又是天下大亂。

根據台北市統計,每一個確診者,平均匡列的人數是10.6人,這還不包括為了照顧12歲以下或是年長失能被匡列者,同樣也需要隔離的照顧者。為了維持社會動能與生產力,降低居隔天數或是以篩代隔是不得不的走向,問題是,政策急著上路,「3+4」最重要的配套──足量的快篩試劑卻根本沒有到位,讓原本的快篩荒更加雪上加霜,全台灣處處上演「快篩之亂」。

根據指揮中心的規畫,「3+4」方案中至少就需要6次快篩,除了第1天是衛生單位安排快篩外,從第3天,乃至於後4天自主防疫期間,須天天快篩陰性才可出門,也就是民眾至少需要5支。如今快篩試劑一劑難求,就算部分地方縣市手上有備貨,但如何送到民眾手上又是一個問題,數量也嚴重不足。而「3+4」趕著上路快篩實名制卻要等到下月才起跑,看起來也不是5月1日就能上路。果然,今天新制上路第一天,指揮中心就宣布取消第3天快篩,根本就是因為快篩試劑不足,被迫取消快篩次數。

然而,防疫進入第三年,國人每年都要被「XX之亂」折騰一次

疫情第一年缺口罩,在疫情初起時,蔡政府為了掩飾缺口罩的事實,除了對外表示健康的人不一定要戴口罩,當時綠營政治人物還有側翼,還群起攻擊戴口罩的藍營政治人物「作秀」,包括當時的高雄市長韓國瑜以及前總統馬英九,如今,事實證明口罩還是最能防制病毒的NPI(非藥物介入措施)手段。後來實施的口罩實名制,民眾為了搶買口罩,更衍生了口罩之亂,陳時中還在指揮中心記者會示範如何用電鍋蒸煮口罩反覆使用,也成了荒謬的場景。

到了第二年則是變成缺疫苗,去年中發生的疫苗荒,特權施打、國人四處求打的疫苗之亂,更是讓國人記憶猶新;如今疫情進入第三年,則變成了快篩之亂。防疫三年三缺,國人的痛苦年復一年,更諷刺的是,台灣快篩試劑早已賣到全球,就是因為政府的惜篩政策才會導致今日一劑難求,反而要大舉向國外進口,且價格昂貴。從口罩、疫苗到快篩,政府都有很長時間可以布局,然而卻因為蔡政府太多的政治算計與落後部署,陳時中每天光是無意義的報數,浪費了許多可以爭取應變的時間。

蔡總統今天視察指揮中心時說,台灣人的團結防疫使台灣成了全世界羨慕的焦點,但看看為了一劑快篩試劑必須四處奔波的民眾,真是一個令人笑不出來的黑色幽默。

************************************

460萬人可喜可賀 ?!

那九請你趕快畢業

做好確診準備 前台大醫曝1狀況喊恭喜 染疫後這事很重要

13:36  2022/04/23 中時新聞網 楊雅婷

本土確診人數迅速增加,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表示,現在開始誰確診都不奇怪,要有心理準備自己或身邊的任何人都有可能染疫,大量的輕症Omicron海嘯快來了,但他也說「有點羨慕先確診的人,先從期末考畢業了,」另外確診後若是輕症他直呼恭喜因為等同於打了很不錯的天然加強針。林氏璧今(23)日於個人臉書粉專指出,根據疾管署署長周志浩21日在政院報告,以數學模式推估未來本土疫情趨勢,預期月底可能會破萬例,疫情指揮官陳時中也說,依照其他國家僅1至2個月就達高峰,台灣應該也差不多,也有專家估計這波台灣將有20%人口染疫,等同於460萬人染疫,陳時中也直言不無可能。林氏璧表示,既然已預估會有這麼多人確診,任何人染疫真的沒有什麼把確診標籤化、妖魔化,覺得是很不幸的事情,國外明星、運動員及政治人物早在很久之前就確診了,台灣現在開始誰確診也不奇怪,大家也要有心理準備,自己或是身邊任何人都可能感染新冠肺炎。林氏璧說,對新冠肺炎真的不需要有太大的壓力,打疫苗再加上病毒已弱化,99.5%都是輕症或無症狀,若確診要仔細觀察有沒有轉中重症的跡象,別在發病5天內」林傳染力最高時傳給別人,主動通知發病前3天和自己有密切接觸的朋友,如果感染後輕症或無症狀康復了,「恭喜你等同於打了很不錯的天然加強針有把握可以應對未來再變種後病毒。氏璧坦言,「我還有點羨慕先確診的人,先從期末考畢業了,之後遇到確診者時,應該就不用受匡列隔離10天了吧?」密切接觸者的定義,是否還要堅持清零時的做法隔離10天,他相信這些措施會陸續調整,否則這樣下去,別說民眾受不了,前線衛生人員也要崩潰了。林氏璧說,大量的輕症Omicron海嘯快來了,其後重症也跑出來後,這些都很容易癱瘓國家公衛系統,呼籲每個人都要對疾病有正確的理解管理好自己的健康不要給公衛系統增加負擔。最後林氏璧說,時間真的不多了,50歲以上或有慢性病,有重症風險因子,但現在連一劑疫苗都沒打的朋友,現在時空環境都不同了,請考慮去打疫苗,在社區大流行下,疫苗可以帶給你的好處,遠大於可能承受的風險。


***************************

服用輝瑞抗新冠口服藥 出現令人費解的新冠「症狀反彈」現象

2022-04-24 09:29科學的養生保健 林慶順教授

新冠口服藥Paxlovid。美聯社


波士頓環球報今天(2022-4-21)發表A puzzling phenomenon: Patients report a rebound of COVID-19 symptoms after taking the antiviral Paxlovid(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患者在服用抗病毒藥物 Paxlovid 後報告 COVID-19 症狀反彈)。

我把它的重點翻譯如下:

一些患者在社交媒體上報告了一個不尋常且令人不安的現象:服用Paxlovid後他們的 COVID 症狀似乎反彈。不僅是他們的症狀再次出現,許多人報告說,在完成五天的療程後,感覺好多了,在家中快速檢測結果呈陰性,但是幾天後又檢測出陽性。

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波士頓地區至少兩個科學家團隊的注意,他們正試圖了解是什麼導致這個問題。是對藥物產生抗性嗎?還是患者很快再被感染?或者是有些人只是需要更長時間服用藥物來產生更有效的免疫反應。

一些傳染病專家擔心他們看到和聽到的反彈可能表明患者在完成治療後——檢測結果呈陰性,然後再次呈陽性——可能仍然具有傳染性,並將病毒傳播給他人。

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傳染科醫生Kathryn Stephenson說:「如果你在 12 天後出現反彈,回到工作崗位,不戴口罩,你還有傳染性嗎?如果你的快速抗原檢測呈陽性,那麼你就有相當數量的病毒,而且很可能感染了一定數量的病毒。」

輝瑞公司在去年秋天提交給聯邦監管機構的緊急使用授權文件中指出,一些受試者似乎在第 10 天或第 14 天左右出現了 SARS-CoV-2 RNA 水平的反彈,但目前沒有明確的信號表明該病毒已經對 Paxlovid 的主要成分之一產生了抗藥性。文件稱輝瑞將繼續分析數據。

該公司在給本報的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將繼續監測來自我們正在進行的臨床研究和現實世界證據的數據。我們沒有看到對 Paxlovid 的任何耐藥性,並且對其臨床有效性仍然非常有信心。」

波士頓退伍軍人醫療保健系統的首長 Michael Charness 醫生最近完成了對一名服用 Paxlovid 後出現反彈的患者的深入研究。他對該患者的三個鼻腔樣品進行了基因測序,並對該患者進行了一系列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檢測。他得出的結論是,該病毒對 Paxlovid 沒有耐藥性,並且該患者沒有感染任何其他呼吸道病毒或其他 COVID 變種。他認為一些患者可能需要更長的療程來增強免疫系統的防禦能力。

Michael Charness 醫生說:「Paxlovid 就是貓,它會抑制病毒,然後當貓走後,老鼠就會出來玩耍。Paxlovid 存在時效果非常好。對許多人來說,他們可以在感染的一個階段消除病毒。但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是因為提高免疫力需要更長的時間,他們無法擺脫所有病毒,而 Paxlovid 不再可以提供幫助。」Michael Charness 醫生說,他的研究正在接受醫學期刊的審查,尚未發表。

布萊根婦女醫院傳染科臨床主任Paul Sax說,他從患者那裡聽到了反彈這個問題。他表示,服用 Paxlovid 並在臨床上康復的人,如果發現症狀回來了,就不應該忽視他們的症狀。他們應該認為這是 COVID 的複發,然後再次測試自己。

目前關於 Paxlovid 反彈現象的科學數據很少,這促使Paul Sax 和其他傳染病專家表示,他們不確定處理此類病例的最佳方法。

他指出,Paxlovid 的任何臨床試驗或其治療指南都沒有對這個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他表示,如果患者在第一個療程後出現反彈,則用第二個療程的 Paxlovid 重新治療患者是「直覺的」。

他說:「這就是我給出現症狀反彈的人的建議。」

原文:輝瑞新冠口服藥:症狀反彈

-------------------------------------------

*****************************************************

陳時中估460萬人染疫即共存 一圖表看「我們準備好了嗎」

2022-04-22 03:14 聯合報 / 記者  謝承恩   楊雅棠、邱宜君

/台北報導


















與疫實質共存 我們準備好了嗎 製表/醫藥組


與疫實質共存 我們準備好了嗎 製表/醫藥組

與疫實質共存 我們準備好了嗎 製表/醫藥組

昨單日確診個案破三千例,本土案例二九六九例、境外移入八十九例,其中新北市單日增一千例為最多,目前全國有六點四萬人居家隔離,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指出,當一成五到二成總人口約四六○萬人染疫時,代表進入與病毒實質共存。

匡列減為二日內接觸對象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昨於行政院報告,預估月底單日將達近萬例,居家隔離對象將大幅縮減,從現有匡列確診者四日內縮減為二日內接觸對象,並於疫情記者會宣布確診兒童居家照護指引及調整輕重症分流規定。

目前全國共有一五三所學校全校停課,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指出,以現有停課、居隔標準,再過一周台北市就會停擺。柯說,今年三月平均每天確診約百人,那時候就知道清零已經不可能,要與病毒共存,但中央都不講。

陳時中昨表示,目前快篩取代隔離僅適用於醫護人員未來將擴大篩檢取代隔離的措施,醫護之後,將開放涉及關鍵基礎設施,逐步鬆綁到全面開放。

國內有十一縣市一周內啟動居家照護,輕重症分流條件也調整,送醫四大對象中,高齡確診者從原本七十歲調高至七十五歲,其餘不變。

七十至七十四歲且生活可自理或有陪同照顧者、六十五至六十九歲且獨居者,可入住加強版集中檢疫所及防疫旅館;六十九歲以下無血液透析或未懷孕者可採居家照護,並取消居家照護同住者健康條件限制。

今年本土個案截至昨日已累計一萬五四八二人,昨增六名中症,有二人沒打過疫苗,中重症累計五十七例,有百分之九十九點六輕症,中症為百分之零點卅七,重症為百分之零點零三。

******************************

【重磅快評】時勢所逼 「新台灣模式」舉白旗?

2022-04-21 19:22 聯合報 / 主筆室

新冠疫情急遽飆升,今天本土確診已逼近3000例。記者劉學聖/攝影

新冠疫情急遽飆升,今天本土確診已逼近3000例,衛福部向行政院報告4月底將單日新增萬例。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指台北市預估全台將有20%人口染疫,疫情指揮官陳時中則不否認,但希望把確診壓在15%;陳時中還解釋,大部分國家都是「時勢所逼」,而染疫人口到15%、20%時,就是實質的與病毒共存。

原本從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長蘇貞昌到陳時中,都諱言「與病毒共存」,另創「新台灣模式」。看來真的是「時勢所逼」,才掛牌沒幾天的「新台灣模式」,已經被迫舉白旗了。

但對於憂心惶惴的民眾而言,台北市預估每五人就有一人染疫,和指揮中心要盡量把疫情壓到每六人中有一人染疫,其實沒太大差別;而如果這就是指揮中心努力的目標和可能的結果,指揮中心和指揮官到底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先前陳時中鬆口台灣確診百萬例不是不可能,但台北市長柯文哲看南韓經驗,估計台灣會有30%、約700萬人染疫;陳時中的回應則以紐西蘭感染率15%作為台灣的規劃,也就是預估將有345萬人確診。對於黃珊珊指台北市粗估全台會有20%、460人染疫,陳時中也堅守15%的「防線」。

台灣從年初累計1萬多例,跳升到堅守345萬例,陳時中其實已準備棄守,只是必須作勢拖延淪陷速度。但染疫人數不是市場喊價,涉及的是整體防疫戰略與防疫整備。即使就陳時中稱將儘量壓到15%染疫防線估算,其中會有0.4%-0.5%為中重症,約14000-17000人,將對現有的醫療量能構成嚴酷的考驗。

除中重症醫療外,黃珊珊更示警,目前台北市一個確診者平均要匡列10.6人、居家隔離10天,如果再不調整政策,百萬人居隔在家很快就到!屆時基層防疫人力恐將崩潰。柯文哲就大喊,「再過一周,台北市就停擺了」。事實上,百萬人居隔的台灣,如何維持經濟、社會與教育的運行,也無法想像。

問題是,陳時中早已心不在焉,防疫部署嚴重落後。疫苗覆蓋率停滯,藥物準備嚴重不足,篩劑既貴又買不到;防疫措施也愈來愈僵化,連確診送醫,都可能被卡死在行政流程裡。更莫名其妙的是,陳時中平時集權管控,威風凜凜,忽然間卻撒手不管了

疫情升高,民眾要求防疫指引,陳時中要民眾「自主應變」,而且強調「已經講很久了」;疫情高峰未到,陳時中一句話先放任民眾自生自滅。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喊話中央簡化居隔流程,陳時中說那是地方權責,中央不會干涉,也不需要中央核准;百萬人居隔轉眼將屆,中央先拋救生圈棄船自救。

但是什麼樣的時勢所逼?一則抗疫不力,二則為了選舉,陳時中乾脆放生台灣了!

*****************************************************

一旦台灣達到15~20%人口確診,就會正式走入與病毒共存的時機,屆時到處都是感染過的人,社會的管理、接觸的情況就不是那麼敏感

*************************************

 現在都沒禁內用 ,那時還禁止 ?

          現時 已在自自然然走向那條路且正在路上  ,那時當然自自然然走入....

全台15%~20%人口確診 陳時中認了:正式與病毒共存

14:50   2022/04/21 中時 林周義 、中時新聞網、 莊楚雯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粗估全台灣未來會有20%人口、約460萬人確診,其中0.5%是中、重症,約2.3萬人。

指揮官陳時中今於立法院回應表示「不是不可能」,但希望將壓在15~16%左右,下午陳時中進一步指出,一旦台灣達到15~20%人口確診,就會正式走入與病毒共存的時機,屆時到處都是感染過的人,社會的管理、接觸的情況就不是那麼敏感,中、重症的醫療才是重要的事。

衛福部今於政院報告指出,台灣4月30日單日本土個案數將落在1萬5583例至6180例之間,最可能為9599例。外界關注,是否意味著月底破萬的機率較小?陳時中回應,這些數字都有高推估、低推估,有一個範圍,以利整備的時候能有個方向,這些數字不是絕對的。

外界關注疫情若升溫,未來會不會有再次禁止內用的可能?陳時中表示,一旦台灣達到15~20%人口確診,就會正式走入與病毒共存的時機。基本上若確診數達到20%,加上疫苗覆蓋率,社會的防疫就足夠,就不會在那時候來禁(內用)。對於疫情進展快速的時候是否有管制,他提醒民眾,Omicron的感染是以輕症為主,大家盡量避免,但不要過於恐慌

從這波疫情開始,很多人都在問說要「清零」還是「共存」?陳時中表示,我過去也和大家報告過,大家還是努力在控制疫情,但是要「共存」,大部分的國家都是走到「時勢所逼」,大家會在前端的控制上,把力氣花小一點,後段的住院、醫療、打疫苗多努力一些,把輕、重分流做好,把藥物準備好。

時中表示,待全台灣感染人口達到15~20%,就是實質的共存了,屆時到處都是感染過的人。在社會的管理、接觸的情況,對感染過的人就不是那麼敏感,中、重症的醫療才是重要的事,就和平常感冒化的情形一樣,感冒也是很多人,如果嚴重度降低了,其實就是實質的共存。


**************************************

今本土增2969例 續創新高!境外移入89

13:50    2022/04/21 中時新聞網 莊楚雯 、中時、 林周義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