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2年4月27日 星期三

基隆婦染疫高燒就醫「返家亡」 家屬怒無確診證明火化受阻

自然染疫      與病毒共存亡

420  4/21   4/22       4/24

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

@@默沙東的「Molnupiravir(莫納皮拉韋),在出現症狀的5天內服用

主要是干擾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藥物進入病毒核糖核酸RNA ,它會讓病毒複製錯誤而自毁,                                原先用於治療流感

@@輝瑞的帕克斯洛韋(Paxlovid),它是以「Nirmatrelvir」和「Ritonavir2種抗病毒藥劑組成,去年底(110年)獲得FDA核准緊急使用。出現症狀後5天 (3天)內服用,療程5天,但重症不能使用,腎功能較弱者要減半劑量,嚴重肝腎功能問題者禁用。

Nirmatrelvir蛋白酵素抑制劑,可暫時阻斷冠狀病毒繁殖所需的酵素,讓病毒無法複製

Ritonavir則可活化Nirmatrelvir,延長在體內的效用


上述這兩款口服抗病毒藥物,作用機轉都不在棘蛋白,因此一般認為,面對Omicron變異株仍然有效。

2020年最初就出現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它原來用於治療伊波拉病毒,雖然它的臨床試驗報告顯示效用不大,但在宣傳上能夠安撫社會情緒、降低恐慌。

-----------------------------

「現在要求是5天,我們要努力朝3天內投藥」,保障民眾健康。

不甩柯侯「快篩陽即確診」 陳時中:發病3天內投藥

10:332022/05/14 中時 林周義 、中時新聞網、 王嘉慶 、 趙雙傑

陳時中、蘇貞昌今出席食藥署國家級實驗大樓開工動土儀式。(林周義攝)

陳時中今出席食藥署國家級實驗大樓開工動土儀式前,針對地方首長呼籲「快篩陽視同確診」一事表示,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3類人的陽性率較高,但在完全不相干的人身上,陽性相符度又相對低。他強調,上述3類人的風險對專家而言幾乎等同,「這和一般人不太一樣,可能要稍微分辨一下」。

針對台北市長柯文哲不滿陳時中對於快篩陽就給藥的回應,陳時中說,昨天已解釋過,一般給藥的時候,要注意適應症、是否符合需求,也要注意是否有副作用。藥品這東西必須利大於弊,現階段要解決的是時間會不會拖太久,並兼顧正確用藥。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適應症,目前2款口服抗病毒藥物輝瑞「Paxlovid」、默沙東「莫納皮拉韋」,適用對象均未使用氧氣、發病5天內,且具有癌症、慢性腎病等風險因子的感染者。         為確保民眾及時用藥,陳時中今也宣布,要做好快速給藥的綠色通道,「現在要求是5天,我們要努力朝3天內投藥」,保障民眾健康。

*************************

65歲以上就符合領藥條件,指揮中心統計60歲以上病人已逾6000人

輝瑞到貨37萬人份,目前僅用了600多人份

默沙東進貨5000份,目前僅用了200多人份

莊人祥表示,828人份口服藥都是由醫院開出,診所沒有


嚴管住院才開藥? 逾6千長者確診只開出828份口服藥

2022-05-01 20:32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WHO)22日表示「強烈推薦」輝瑞(Pfizer)公司的對抗新冠病毒口服藥Paxlovid,台灣也已採購此款口服藥。路透

基隆60多歲有癌症病史的婦人確診後病逝家中,病逝前連法傳通報都沒完成,也不具領用口服抗病毒藥的資格。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雖然非治療中的癌症個案風險已較低,但指揮中心將更新指引,加入癌症為重症風險因子,並以正面表列方式列出。口服抗病毒藥目前僅用掉800多人份,外界批評「管太緊」,用藥份數遠低於高風險病人數,幾乎都要住院才能用藥也導致醫院負擔沈重。

65歲以上就符合領藥條件,指揮中心統計60歲以上病人已逾6000人。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口服藥還剩很多,輝瑞到貨37萬人份,目前僅用了600多人份默沙東進貨5000份,目前僅用了200多人份。莊人祥表示,828人份口服藥都是由醫院開出,診所沒有。

「我也不懂為什麼藥這麼不容易開。」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嘆氣說,現在口服藥給藥得經過層層同意,很不容易開,目前急診、門診都沒有,幾乎都是住院才會開藥。黃立民表示,疫情不會結束,一定會延續到秋冬,達到一定自然感染程度,才能擋住,勢必要走回常規醫療,但藥物一定要方便取得,才有可能回到常規醫療。

台大醫院品質管理中心主任陳世英也說,當病人數量多到一定程度,勢必得將「快篩陽性」視為「極可能病例」並且及早投藥,不需要住院。當藥物準備量充足,配合完善的篩檢策略、分流策略、投藥策略,就能讓很多病人及早服藥,不需要住院也不會惡化到中度以上。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放寬孕婦口服抗病毒用藥 指揮中心10日開會討論

2022-05-08 17:41 中央社 / 台北8日電

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昨天一名新北市孕婦染疫後母嬰雙亡,醫學會希望設計孕婦輕中重症分流指引、放寬染疫孕婦用藥標準,指揮中心預計10日與專家開會討論。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說,依據現行規定,染疫孕婦以集中收治為原則,36週以上者在醫院治療、36週以下者則安排於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皆有醫療團隊進駐,可安排婦產科醫師會診,若評估有住院需求,可以綠色通道送醫。

昨天公布的染疫病逝新北市孕婦,初判死因為急性肺動脈栓塞(懷孕的急症),引發各界討論,甚至舉出國外產科照護指引提及,第一線需給予抗凝血藥物預防血栓。羅一鈞說,經醫學會評估台灣孕婦血栓風險低於國外,無加入相關建議指引,尊重臨床評估,若有不同意見將在10日會議中討論。

****************/

悲劇!新北確診孕婦母子雙亡 胎兒昨不治 媽媽今病歿

10:29  2022/05/07 中時 陳慰慈 、中時新聞網、 王嘉慶


新北市一名懷孕28周、接種1劑疫苗的20歲孕婦,4日因確診發高燒,被送往亞東醫院專責病房救治,醫師給予無孕婦禁忌症的抗病毒藥物、安胎藥物治療,但病患身體免疫力不足,持續發燒未料病況急轉直下,6日上午突然失去意識,經院方緊急搶救,腹中胎兒仍不治;孕婦今晨宣告不治,亞東醫院已證實此事。

------------------------

確診孕婦母嬰雙亡 羅一鈞曝死因

15:052022/05/07 中時 林周義 、中時新聞網、 何立雯

羅一鈞表示,新北確診產婦是20多歲女性,本身有氣喘與貧血病史,懷孕大約是30周左右,5/4發燒咳嗽,到醫院PCR陽性就住院,沒有被送回家的情況,也因為是高風險,立刻就用了瑞德西韋,但因病程變化快,2天後氧氣就變差,後因胎兒狀況不穩,緊急剖腹產後入住加護病房,但媽媽、胎兒都不幸過世,死因為急性肺動脈栓塞(懷孕的急症)以及新冠病毒感染。該孕婦曾在3月接種1劑BNT疫苗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輝瑞口服藥放寬使用限制 明起醫院門、急診、診所都可開藥

14:49  2022/05/02 中時 王家瑜 、中時新聞網、 莊楚雯

指揮中心表示,明天起會將藥物配給各縣市應變醫院,周三起會配到各縣市社區藥庫和核心藥局,無論是門診、急診醫師都有權限開立,居家照護者也可透過遠距開藥模式取得輝瑞口服藥。

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

獨/基隆婦確診亡 指揮中心擬放寬癌友領口服抗病毒藥

2022-05-01 13:38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基隆一名60多歲有癌症病史的婦人確診後病逝家中,但病逝前法傳通報都沒完成也不具領用口服抗病毒藥的資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周五受訪表示,該病患經查雖有癌症,但非治療中個案而且未使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故當時屬不符領用口服抗病毒藥物資格者。雖然非治療中的癌症個案風險已較低,但指揮中心將更新指引,加入癌症為重症風險因子,並以正面表列方式列出。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歸納實證所列出的重症高風險因子高達20類,包括癌症

台灣今年1月公布的新冠肺炎治療用口服抗病毒藥領用方案中,原本僅列出7類重症風險因子,包括65歲以上、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壓、慢性肺疾、BMI大於等於25(或12-17歲兒童/青少年BMI超過同齡第85百分位)、其他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或「已知重症風險因子者」。

指揮中心4月22日比照美國,刪除「已知重症風險因子者」,將多項風險因子正面表列,但未包括癌症

根據現行領藥方案,適用輝瑞口服抗病毒藥Paxlovid的條件包括65歲以上、糖尿病、 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不含高血壓)、慢性肺疾(間質性肺病、肺栓塞、肺高壓、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病)、結核病、慢性肝病(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與免疫性肝炎)、失能(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腦性麻痺、先天性缺陷、發展或學習障礙、脊髓損傷)、精神疾病(情緒障礙、精神分裂症)、失智症、吸菸(或已戒菸者)、BMI ≧30 (或 2–17歲兒童青少年BMI超過同齡第95百分位)、 懷孕、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HIV感染、先天性免疫不全、實體器官或血液幹細胞移植、使用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頭條揭密》那些曾轟動一時的新冠神藥 相比輝瑞Paxlovid如何?

03:37   2022/04/23 中時新聞網 盧伯華

新冠疫情大流行至今已超過2年,各國研發了多種疫苗,並開發多種治療藥物。一些藥物曾經轟動一時或鬧過笑話,現在大多數都被放棄。圖為Paxlovid分子結構圖。(圖/Shutterstock)

新冠疫情大流行至今已超過2年,全球感染病例數剛突破5億,死亡超過6百萬人。這段期間病毒株也不斷變異,各國也研發了多種疫苗,並開發多種治療藥物。一些曾經轟動一時或引發爭議的藥物引起全世界人的注意,媒體也跟著炒作,但隨著相關研究推進,絕大多數都被放棄而銷聲匿跡。在醫藥界的努力下,能留下來的幾乎都是眼前最佳選項,台灣已經進口準備給患者使用的Paxlovid正是其中佼佼者。

在Omicron肆虐下,大多數國家已經準備與病毒共存,未來可以預期到感染人數會逐漸增多,除了接種疫苗之外,被感染者仍需要有藥物來治療。早在新冠疫情之初,醫藥界嘗試用已知的各種藥物與療法來治療新冠重症患者。許多當時號稱有療效的藥物曾被媒體炒作為「神藥」或是「新冠剋星」,有的被拿來炒作藥廠股價,或是搶購囤積,最後多數都被證明效用不足,有些則根本是鬧劇一場。另外部份藥物對早先的新冠毒株有些療效,但遇上Omicron就大幅地失效。

輝瑞的Paxlovid是以2種抗病毒藥劑組成,去年底獲得FDA核准緊急使用。最近還發表了詳細的臨床試驗報告。(圖/路透)


過去幾種經過臨床試驗與實際應用有效,並經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認證的藥物與療法,最後陸續被宣布失效。例如川普曾使用過的單克隆抗體雞尾酒療法(REGN-COV2)、禮來雙抗療法(Bamlanivimab+etesevimab)、索托維單抗療法(Sotrovimab)等等,都已被FDA宣布為失效僅一種長效抗體雞尾酒双抗療法目前仍在使用。類似療法在大陸也有,例如安巴韋/羅米司韋聯合療法,這種療法是使用康復期患者身上獲得的單克隆中和抗體製成,不過這種療法在遇上新變異病毒株時會失效。

除了單克隆抗體療法,2年來也出現過不少被封為「神藥」,最後又證明言過其實的例子,例如在2020年最初就出現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它原來用於治療伊波拉病毒,雖然它的臨床試驗報告顯示效用不大,但在宣傳上能夠安撫社會情緒、降低恐慌。另外還有一項在國際上引發爭議的是氯喹(羥氯喹),它原是治療瘧疾的藥物,大陸最早試用,美國人後來跟著用,前美國總統川普競選連任時還拿它來貶低新冠病毒威力,但最後證實臨床上沒有明顯效果

世界衛生組織22日宣布支持將輝瑞口服藥用在高風險患者身上。(圖/路透)

在羥氯喹之後跟著出現了激素治療新冠的爭議,這種療法是SARS與MERS時使用的方法,它使用皮質類固醇之類的激素來抑制免疫功能以減輕發炎,它對重症有抑制作用,但對輕症效用不明顯,很多患者會有併發症。另外還有2款用於治療哮喘的吸入式激素也被試過,但它們的效用還沒有明確的臨床數據。

其他被試過的藥還包括用於治療痛風與其他炎症的消炎藥秋水仙碱,早期使用聲稱被可降低住院率(25%)和死亡率(50%),但也是副作用偏高,且未能明顯改善28日後的病死率,在臨床治療中仍欠缺明確的有效性證據。

隨著相關研究不斷發展,較受矚目的就是小分子抗病毒口服藥,較受矚目的包括默克藥廠的Molnupiravir與輝瑞的Paxlovid。(圖/shutterstock)

還有一個曾鬧出笑話的伊維菌素(Ivermectin),它原用於治療寄生蟲但有區分人用與獸用曾被FDA授權使用於新冠病毒。意外的是,在美國疫情嚴重時,有人自行購藥服用,但錯買獸用的伊維菌素,因劑量超過導致嘔吐和癲癇等症狀。直到近期還有此藥的臨床研究,已證明它不能明顯降低住院率。

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的新冠口服藥,由默克藥廠開發生產。(圖/路透)

隨著相關研究不斷發展,較受矚目的就是小分子抗病毒口服藥。首先是默克藥廠的抗病毒藥物莫努匹拉韋(Molnupiravir),它會讓病毒複製錯誤而自毁,原先用於治療流感,今年2月發表的3期臨床試驗報告稱可降低住院率50%,並可防止死亡,且對所有毒株都有效。副作用方面尚無相關研究。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採購之COVID-19治療用口服藥物Paxlovid已逾18萬人份抵台,未來Omicron輕症者可能會由醫師開具處方讓患者在家服用。(圖/范揚光攝)

再來就是是輝瑞的帕克斯洛韋(Paxlovid),它是以2種抗病毒藥劑組成,去年底獲得FDA核准緊急使用。它在今年4月發表的臨床試驗報告顯示防止重症有效率高達85%以上,出現症狀後5天內服用,療程5天重症不能使用腎功能較弱者減半劑量,嚴重肝腎功能問題者禁用。副作用主要有味覺障礙(6%)、腹瀉(3%)、血壓升高(1%)、肌肉酸痛(1%)。

Paxlovid已經算得上是目前效果最好的藥物,但是重症必須先解決的炎症反應才能視情況使用。此外還可能會有其他的副作用尚未被證實,這與Molnupiravir有相同的問題。至於台灣有不少人喜歡服用中藥,因此也讓人關切是否能與中藥合用。一般醫生都會建議不要混用,因為混用會有難以預料的風險。以目前預備大量使用的Paxlovid來看,其效果良好,而且使用方便,國外很多都開具處方讓輕症病人在家服用,未來感染者愈來愈多,很可能也是以這種方式來進行治療,若有發展為重症才需要住院。


****************************

口服藥物是成功減災關鍵!一表比較新冠肺炎抗病毒藥物「輝瑞」跟「默沙東」


























2022-04-21 11:41元氣網 綜合整理   圖/抗病毒藥物比較

「充足的口服藥物是達到與病毒共存及減輕確診者恐慌的最重要解方,政府必須不惜代價使命必達。」南台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前疾管局長蘇益仁多次強調,口服藥物是成功減災的重要關鍵。

新冠抗疫病毒藥物「輝瑞」跟「默沙東」之比較

目前口服藥有兩種,分別是輝瑞的「Paxlovid」,還有默沙東的「Molnupiravir(莫納皮拉韋)」,兩種處方藥皆可用於確診後可能發展成重症的族群,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去年12月陸續通過緊急授權使用。

根據臨床試驗結果,在出現症狀的三天內服用輝瑞的Paxlovid,患者住院或死亡風險可降低89%。以香港死亡人數達八千人計算,約可減少一成,即八百人的死亡風險。

至於默沙東的Molnupiravir,起初報告顯示,在出現症狀的5天內服用,患者住院或死亡風險則可降低約50%,但根據國外實際使用經驗,Molnupiravir降低重症或死亡風險約30%。

Paxlovid由「Nirmatrelvir」和「Ritonavir」組成,Nirmatrelvir是蛋白酵素抑制劑,可暫時阻斷冠狀病毒繁殖所需的酵素,讓病毒無法複製Ritonavir則可活化Nirmatrelvir,延長在體內的效用。但不過可能造成胃腸不適、肌肉痛和高血壓等,也和一些藥物可能會有交互作用。

Molnupiravir是口服抗病毒藥物,也能阻止新冠病毒複製,主要是干擾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當病毒繁殖時,會將藥物送入病毒核醣核酸RNA裡,每次複製都會增加,最終導致突變過度,病毒完全複製,然後自行消失

上述這兩款口服抗病毒藥物,作用機轉都不在棘蛋白上,因此一般認為,面對Omicron變異株仍然有效。

衛福部食藥署於今年一月八日通過,「Molnupiravir(莫納皮拉韋)」專案輸入,是國內第一個取得緊急授權EUA,且在台進行臨床試驗,亞洲除日本,我是第二個使用該藥的國家。食藥署於一月十五日署宣布同意「Paxlovid」專案輸入。兩款抗病毒藥物皆適用於發病五天內輕中症患者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四月十一日表示,已與輝瑞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簽訂70萬人份口服藥物Paxlovid採購合約,其中35萬人份藥物將於今年第二季前運抵國內。四月十四日時,指揮中心宣布「Paxlovid」到貨約4100人份,繼今年1月底到貨3200人份後,共計7300人份。

陳時中說明,原本採購2萬人份的藥物,但參考先進國家口服藥物儲備情形,因此採購國內總人口3%數量的口服藥物,共70萬人份,其中35萬人份將於今年第二季前到貨,另35萬人份採開口式合約。

民眾如何取得抗病毒口服藥?

至於民眾如何取得抗病毒口服藥?

指揮中心四月十一日公布輕症在家領藥方式並不包括確診者的口服抗病毒藥物。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並非染疫就要吃藥,參考文獻適應症為65歲以上長者,65歲以下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才需用藥,因此集中檢疫所可配發藥物,醫院也有醫師可開處方;未來若納入65歲以上也可輕症在家,才會有處方開藥和配發藥物機制。

陳時中則表示,藥物的適應症對象,視情況隨時滾動修正。不過居家隔離時原本有慢性病需求者,指揮中心建置多元遠距醫療方案,由醫師看診開立處方,民眾可透過紙本或電子處方箋由藥師調劑送藥到宅取得藥品,或親友代為領藥。

美國今年二月歸納重症高風險因子,詳列20大類,包括癌症、身心障礙、精神疾患、失智症、長期臥床等,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四月廿日表示,將盡快公布新版領藥方案,將比照美國以正面表列供醫師勾選,癌症、身心障礙、精神疾患等都會包括在內。

聯邦食藥局(FDA)23日宣布批准默克(Merck)與Ridgeback Biotherapeutics合作開發的「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該藥為獲得批准的第二款新冠口服藥。美聯社

美國輝瑞藥廠的新冠口服藥Paxlovid。路透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本土連兩天破萬例 今增11974 再添2人死亡

13:55  2022/04/29 中時新聞網 何立雯 、中時、 鄭郁蓁 、 林周義

今本土破萬!新增11353例 ,其中有 2 人死亡。這 2 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分別為本國籍 70 多歲男性及 60 多歲女性,屬重度感染個案,皆未接種 COVID-19 疫苗

13:55    2022/04/28 中時新聞網 楊雅婷 、中時、 陳人齊

**4/30 *15,033例本土病例,為7,282例男性、7,745例女性、6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發病日介於4月18日至4月29日,另8,108例為無症狀感染。

1例男性、2例女年齡介於60多歲至80多歲,皆屬重度感染個案與具慢性病史。確診日介於4月18日至4月25日,死亡日期介於4月23日及4月25日

---------

獨/基隆婦居隔亡今頭七 家屬淚崩:輕忽重症隨時有下一個

2022-04-30 20:27 聯合報 / 記者游明煌/基隆即時報導

基隆市陳姓女子確診後二度送醫未被收治,返家後死亡,宛如新北二歲男童事件翻版,陳女今頭七,也是曾姓同居男友解隔7天出關日,他到她靈前上香,紅著眼眶說「沒有好好把你照顧好,對不起」。曾男說,「官員欠她一個道歉」,認為政府通報不夠暢通,再不上緊發條,否則隨時有下一個。

擔任保全工作的曾男3+4解隔離後,到陳女靈前上香,剛好是頭七的日子,家人哀慟不已,陳男上香時第一句話就說,「沒有好好把你照顧好,對不起」,神情哀傷,市議員韓世昱等也到場致哀,協助後續的處理。

指揮中心(4/29) 今公布新增兩例死亡個案,其中一名就是60多歲陳女,有癌症病史,4月21日出現症狀,經快篩陽性到醫院採檢確診,4月22日高燒到急診,經評估治療狀況穩定返家。兩天後於,4月24日被朋友發現在家無呼吸,通報警消聯繫醫師行政相驗開立死亡通知診斷書,診斷是新冠病毒感染合併呼吸衰竭。

曾男今晚向本報說,他至今心情仍無法平復,仍十分掙扎,無法接受至愛的老婆就這樣走了,並說今天中央才公布她死亡個案,於事無補,也為時已晚。如果當時就醫時,通報系統有暢通,一條命會這樣就沒了嗎?才幾天就天人永隔,叫他如何接受。他再寫下一篇陳情文,表達出關後的心情,與對政府的失望。

「我提出的五點質疑,中央解釋的不清不楚,無法接受」,曾男表示,病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中央和地方沒有一條心,通報系統沒有暢通,這次太輕忽重症的嚴重性,再不上緊發條,隨時會有下一個。他不會提出國家賠償,因為這不是他想要的,賠多少也沒用,人火化回不來了。

曾男說,他提出的質疑,只是要突顯防疫體系從民政、衛生至醫療的缺失,來改善檢討整個制度,但到今天看不到官員檢討。他質疑的包括20日買不到快篩試劑,延誤1天。陽性通報打不通,反把民眾逼進死路。病情加重掛急診為何不能住院?陳女被送回家喪命,他同住的女兒也染疫,籌辦後事又受「百般刁難」。

衛生局長吳澤誠昨天說明,陳女經醫師評估沒有住院的急迫性,才安排返家。從發病到死亡行政上已盡力協助,對陳女死亡表示遺憾。

-------------------------------------------------------------------------

基隆確診女子兩次送醫未收治居隔亡 基隆衛生局已盡力協助

2022-04-28 13:34 聯合報 / 記者邱瑞杰/基隆即時報導

基隆市陳姓女子確診居隔期間病逝家中,引發外界關注。衛生局長吳澤誠今天說明相關處理過程,稱已盡力協助,並對此事表達遺憾。記者邱瑞杰/攝影

基隆市陳姓女子到診所就醫快篩陽性,回家後症狀加重,衛生局安排送醫及PCR採檢。返家後因持續發燒,衛生局二度安排送醫,仍無法如願住院,在家中死亡。情同夫妻的曾姓同居男友,今天提出為何不能安排住院等5點質疑,為陳女喊冤,感嘆錯誤無法執行或執行不力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基隆市衛生局長吳澤誠今天說明陳女發病到死亡處理過程,稱已盡力協助,並對陳女染疫死亡表達遺憾。

吳澤誠表示,年約60歲的陳姓女子21日到診所就醫時快篩陽性,回家後因仍咳嗽、發燒、全身痠痛。衛生局得知她的狀況,傍晚5點43分派救護車送往基隆長庚急診就醫及PCR採檢。醫院評估陳女生命徵象穩定,無須住院,給予衛教後請病人回家觀察,等待PCR結果通知

4月22日晚上8點50分,衛生局接到陳女身體不適的訊息。吳澤誠說,當下即安排救護車送陳女到三總基隆分院正榮院區。到達醫院時,陳女發燒,心跳比較快,每分鐘114下,呼吸每分鐘19下。經過治療觀察,深夜11點20分體溫37.3℃,心跳降下來,每分鐘92下,呼吸維持一樣,大概18下。醫師認為心跳狀況改善,11點40分評估沒有住院的急迫性,請陳女回家觀察。

曾姓男子24日清晨5點出門上班,當天下午近5點下班回到家中,發現陳女死亡。回顧陳女發病及求救過程,認為錯誤無法執行或執行不力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相互推諉、互踢皮球的藉口,只為政績掩蓋事實,下場只會是一條條活生生的性命從此消逝,令他感嘆兢兢業業、循規蹈矩的市井小民,往往是受傷最重的。

吳澤誠表示曾男上班前有詢問陳女身體狀況,因為有回應,所以出門,但下午返家發現陳女異常。消防人員到場,發現陳女已有屍斑,明顯死亡。

吳澤誠說,原本要協助家屬司法相驗,但家屬擔心必須解剖,所以請市立醫院院長王慧珺前往行政相驗。王是一片善意,希望透過行政相驗,家屬後續處理能夠比較順暢。當時陳女的女兒也因確診居隔,她想見母親最後一面。衛生局安排她到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PCR採檢,因為仍為陽性,Ct值未大於30,不符合外出條件,沒有辦法讓她達成心願。

吳澤誠表示,整個處理過程,衛生局在行政程序上盡量的予以協助。對於這件憾事,我們當然也是感到非常的遺憾,家屬有任何的需要,我們還是會盡量協助。

***********************************

11353  &    13428

網瘋傳本土確診破1萬3 陳時中:假消息最高罰300萬

14:32   2022/04/28 中時 王家瑜 、中時新聞網、 莊楚雯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嚴正澄清表示,近日社群軟體、網路流傳每日錯誤COVID-19病例數,例如今日流傳「本土確診13428人」等即為不正確訊息,每日疫情數據應由指揮中心公布,請民眾勿再轉傳與散布,以免觸法遭罰。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此案結果很值得追蹤,也應關切這波疫情以來,整體已有多少人因此被告,最後成立的案件有多少。

獨/重罰「謠言」官說了算?法律人憶此事嘆主客易位

2022-04-28 18:50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基隆一名確診婦人於家中死亡,婦人的女兒在臉書撰文描述過程,就醫與通報遭遇諸多不順,除了對相關人員表達感謝和體諒,也感慨媒體報導之確診和死亡數據是假的,自己太天真看待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一切數字以指揮中心公布為準, 發布謠言或不實訊息是不好的行為,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300萬元以下罰金。

不具名的法律學者提醒,相關法律條文重點在於「足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在確定有損害之前,政府官員就強調重罰部分,有「我說了算」的意味;即便最後沒罰,也足以引起寒蟬效應。他也提醒,國民黨執政時衛生署署長楊志良曾以此條文告媒體,當時綠委陳其邁批評是箝制言論自由,現在是「主客易位」了。

法律學者表示,不論是《傳染病防治法》第63條、《傳染病防治法》法第9條和第64之1、《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14條,開罰關鍵都在於「「足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影響整體防疫利益或有影響之虞」。個人言論經媒體報導出來,不能直接等於損害公眾或影響整體防疫利益。

指揮中心已不是第一次對「亂講話」的確診者家屬放狠話,也已有人遭送辦。2020年,一名台商被指揮中心宣告為中部社區疫情之「感染源」,台商之父call in到電視節目喊冤,後來電視台被罰40萬元,指揮中心也依照傳防法向刑事局告發台商之父,為確診家屬遭送辦首例。

法律學者認為,此案結果很值得追蹤,也應關切這波疫情以來,整體已有多少人因此被告,最後成立的案件有多少。

法律學者指出,楊志良卸任衛生署署長前,因不滿「大話新聞」主持人鄭弘儀等人對於新流感疫苗的評論,就以傳防法第9條告發他們。現任高雄市市長陳其邁當時是在野黨立委,就曾公開批評此條文是嚴重箝制言論自由,於質詢時要求繼任衛生署署長邱文達不要重蹈楊志良的覆轍。

民進黨執政下,面對一般民眾的言論,指揮中心仍不時搬出這些法條來,是否也已侵害言論自由、重蹈國民黨的覆轍?法律學者感嘆,「現在是主客易位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所以未留院 顯然不符合   病人的要求

衛生局長吳澤誠回應,醫院有自己的醫療專業判斷,談不上疏失

    衛生局會要求院方收到確診者後要予以處置,但無法介入,未來會要求醫師進行專業評斷時,能夠更符合病人的要求

基隆確診女高燒不退 醫院未收治身亡 男友6張陳情書討公道

12:30    2022/04/28 中時 陳彩玲

基隆陳姓女子確診後連日發燒,但院方並未收治,最終不幸於家中身亡,另因遲未有官方確診證明,無法順利舉辦後事,引發家屬不滿。同住曾姓男子昨晚一口氣寫了6張陳情書提出質疑。對此,衛生局回應醫院有醫療專業判斷,會依個案狀況決定是否留院

陳女身體不適21日採檢確診,因持續發燒2度至醫院看診,22日傍晚在院接受靜脈注射治療時,更因血氧過低戴上純氧面罩,但急診醫師並未指示留院觀察,反而在發燒症狀緩解後,通知領藥回家休息;未料,24日下午被曾男發現已死亡多時。

陳女家屬得知消息悲痛欲絕,希望盡速處理後事,卻因法定傳染病通執程序未完成,醫師無法開立染疫死亡證明受,難以火化,陳女的女兒只好自行向院方索取母親的PCR採檢報告當作證明,衛生單位也於25日下午協助將死因更改為「感染新冠肺炎導致呼吸衰竭」,才完成所有程序。

回顧事發過程,讓曾男相當憤慨,親手寫下6張陳情書,盼為陳女討公道。他表示,錯誤無法執行或執行不力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相互推諉、互踢皮球的藉口,只為政績掩蓋事實,下場只會是一條條活生生的性命從此消逝。

此外,曾男提出疑問,包括快篩試劑難以取得,大部份掌握在某些特定人士手上;衛生局花大錢印製居家快篩陽性後流程指引,通報電話卻無法接通,把市民逼進死路。市長林右昌聲稱病房十足,但陳女持續高燒且血氧濃度低下,卻不能住院治療,質疑中、重症究竟如何認定?

外界也質疑,個案有嚴重症狀為何沒有留院觀察,醫院端是否有疏失。對此,衛生局長吳澤誠回應,醫院有自己的醫療專業判斷,談不上疏失,衛生局會要求院方收到確診者後要予以處置,但無法介入,未來會要求醫師進行專業評斷時,能夠更符合病人的要求

至於死亡證明書爭議,吳澤誠說,衛生局原願意協助司法相驗,但家屬擔心遺體要被解剖,因此請基隆市立醫院長王慧珺前往行政相驗,當時家屬並未提出PCR陽性檢驗報告,死因才會開立「呼吸衰竭」,後來得知為確者個案有立即校正為因新冠肺炎死亡。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基隆婦染疫高燒就醫「返家亡」 家屬怒無確診證明火化受阻

16:40    2022/04/27 中時 陳彩玲

據了解,陳女20日身體感到不適,因藥局買不到快篩試劑,21日在親人陪同下,至診所就醫快篩陽性,醫護人員立即告知返家,並自行向衛生機關通報,但專線不斷打不通,最後陳女因發燒難耐,打119請求救護,至醫院進行PCR採檢,領藥後返家休息。

陳女返家後,服用院方提供藥物,發燒狀況卻未趨緩,期間持續撥打衛生單位電話仍未果,無法完成通報。直到曾男22日下午5時許返家後,得知陳女已發燒超過12小時,體溫高達39.4℃,立即打1922專線請求協助,盼對方能協助聯繫基隆市衛生局,並指派救護車。

曾男表示,在等待衛生局電話過程中,向醫院詢問陳女PCR採檢結果為陽性,立即再打119求救,衛生局才於當晚6點半調派救護車協助救醫,並在院內接受靜脈注射治療。他提及,當時護理人員發現陳女有血氧過低問題,立即給予純氧面罩治療,直到晚上11點半發燒症狀緩解,院方通知領藥回家休息,未指示留院觀察

未料,曾男24日下午4時許返家後,發現陳女躺在床上全身冰冷、沒有呼吸,消防人員到場認為明顯死亡,通報警方接手處理。最後因染疫死亡採行政相驗程序,採行政相驗程序,由基隆市立醫院醫師於當晚10點半完成相驗,開立死亡通知書,並告知家屬隔天到醫院領取死亡證明書。

曾男說,殯葬業者24日深夜將陳女遺體送到市立殯儀館,但因未有確診文件,無法火化,家人隔日到醫院領取死亡證明書,死因也只記載呼吸衰竭,再度因資料不完備,無法辦理後事,只好再向院方索取PCR採檢報告當作證明。衛生單位也於當天下午將死因更改為「感染新冠肺炎導致呼吸衰竭」,才完成所有程序。

曾男氣憤表示,自己沒有家世背景,完完全全的市井小民,在疫情肆虐情況下受到牽連,更因主管機關瀆職、企圖掩蓋事實真相,導致「我的另一半就此離世」。


------------------------------------

基隆確診女病死家中 家屬控瀆職

04:10    2022/04/28 中國時報 陳彩玲 、 張立勳 、 陳人齊

確診人數激增,居隔和居家照護讓地方政府處理人力捉襟見肘。基隆陳姓女子確診,就醫後仍高燒不退病死家中,後續更因未完成法定傳染病通報程序,一度無法順利火化,親友昨痛批實在太沒有公理,其女更感慨自己太天真,呼籲大家別輕忽病毒。

基市府稱第一時間有按照流程向中央通報;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此為22日下午公布個案,昨傍晚才知此案死亡,必須待搜集病歷資料及死因診斷後研判,才會列入死亡個案,會盡快完成。由於確診個案多,未來恐再出現類似死亡個案「校正回歸」。

據了解,陳女20日感到不適,因藥局買不到快篩試劑,21日在親人陪同下,至診所就醫快篩陽性,醫護人員立即告知返家,並要她自行向衛生機關通報,但專線不斷打不通,最後陳女打119送至醫院PCR採檢後返家。

陳女返家後仍發燒,期間持續撥打衛生單位電話未果,無法完成通報。直到曾男22日下午返家後打1922請求協助聯繫基隆市衛生局,並指派救護車,過程中也向醫院詢問PCR為陽性衛生局才在當晚6點半派救護車送醫。

但醫院未將陳女留院觀察,曾男24日下午返家發現陳女死亡,因係染疫死亡,當晚由基隆市立醫院醫師開立死亡通知書,並告知家屬隔天到醫院領取死亡證明書。

由於當晚未有確診文件,無法火化,隔日到醫院領取死亡證明書,死因也僅記載呼吸衰竭,只好再向院方索取PCR報告當證明。衛生單位才將死因改為「感染新冠肺炎導致呼吸衰竭」,完成所有程序。

曾男氣憤表示,自己是市井小民,因主管機關瀆職、企圖掩蓋事實真相,導致「我的另一半就此離世」。

此外,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也痛批,北市昨有1.7萬名居隔者要解隔,全部的人都擠在一起,根本沒人力把快篩劑送到每個人手上,連各大物流公司都說不一定排得出人手,天下大亂真是累死三軍。

新北市長侯友宜則表示,居家隔離3+4要趕快調整步伐。他說,疫情即將指數型曲線上升,必須要做好衝擊準備,中央、地方都在調整步伐。

對於新北居隔轉型試辦草案,衛福部長陳時中昨表示,若現在將所有防疫都放棄,就連短時間的隔離、NPI(非藥物介入措施)也不要,可能造成的影響就是3星期後全國恐會增加40至50萬人確診,他說,縣市首長有替自己工作人員發聲,但他認為「起而行最要緊」。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